历史上最谦虚的皇帝:不称朕,不宠后宫之女,甚至连龙椅都不坐

2025-02-19 11:22:48

自秦始皇起,皇帝就成为了在名义上地位最为尊贵的那类人啦。虽说在实际情况当中呢,皇帝也会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种种制约,可即便如此,皇帝所拥有的那份尊贵,那也是其他人远远无法与之相比的哟。

大家都知道,在封建帝制时期,皇帝那可是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即便有的皇帝会刻意放低一下自己的身段,但不管怎么着,从身份地位来讲,那也还是要比大臣高出一头的呢。那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当中,有没有出现过那种会和大臣平起平坐的皇帝呢?要是真有这样的情况,那这位皇帝又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才会做出这样不同寻常的举动?

被迫称帝

那些凭借着正当途径登上皇帝宝座的人,他们内心往往会自然而然地生出一种傲气来呢。他们会觉得自己那可就是注定要当皇帝的天命所归之人,在这样的心态之下,他们肯定是不会刻意地去放低自己的姿态啦。

有这样一些皇帝,他们得国的方式并不正当。对于自己所拥有的皇帝身份,他们始终保持着十分谨慎的态度。因为他们心里很清楚,自己并非是那所谓的天命之子,如此尊贵且肩负着重大责任的皇帝之位,他们觉得自己其实是承受不起的。

所以呢,他们便会有意地去和大臣们套近乎,心里盼着能获得大臣们的支持。为啥要这样做呢?就是想着让大臣们来帮着自己分担一下“皇帝”这个称谓所承载的分量呢。

要知道,在历史的长河中,存在着诸多的朝代,其中有不少朝代那可都是规规矩矩、正正经经的呢。而且,这些朝代里的皇帝们,大部分也都是按部就班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做着符合皇帝身份的事儿,同样也都是正正经经的哟。

不过呢,有一个朝代显得颇为特别。在这个朝代当中,皇帝们的行事风格和我们通常印象里的不太一样哦。就拿穿着来说吧,他们鲜少有穿龙袍的时候呢。而且啊,在自称方面,他们也不常用那个代表着皇帝专属称谓的“朕”字哦。还有一点很值得一提,这些皇帝和大殿之上的文官们关系可是相当不一般呢,几乎每一位皇帝身边,都有那么几位特别受其宠信的大臣哦。

咱们要讲的这个朝代,就是宋朝啦。它是怎么来的呢?是赵匡胤从一对孤儿寡母那里给夺过来的呢。

今天咱们要讲的这位堪称历史上最为谦虚的皇帝,他是宋朝那个时期的人呢。可能有人就会问啦,为啥不说他是宋朝的皇帝?这是因为,他登上皇位的那个国家可不是大宋哦,而是叫做“大楚”呢。

大家可能会疑惑,这个大楚究竟是从哪儿冒出来的?真的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呢。而且,他居然就真的敢称帝,这胆子也太大了吧,一般人哪敢这么做。更让人纳闷的是,他都已经称帝了,按说应该很有底气、很张扬才对,可为啥他还要表现得如此谦虚呢?这实在是让人想不明白呢。

张邦昌,他的字是子能,是在宋徽宗时期任职的一位大臣。话说在当初,完颜宗弼展开了第一次南下的军事行动。面对这样的局势,张邦昌心里就琢磨着要和金人去求和呢。也正因如此,宋钦宗就做出了安排,把张邦昌以及康王赵构给派了出去,让他们去处理和金人相关的事宜。

这么说吧,要是宋钦宗能下定决心和金人去谈和的话,那张邦昌说不定还真能把这事儿给谈成喽,只不过呢,这里头得付出的代价肯定会更大一些啦。可这宋钦宗啊,他是个主意不定、左右摇摆的人呢,一会儿主张和金人议和,一会儿又主张向金人投降,就这么变来变去的。

在最初的时候,张邦昌即将出发前往金营去进行相关事宜的处理。在出发之前呢,他向宋钦宗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索要一份关于割地赔款的圣旨。他为啥要这么做呢?他心里想着,自己这一去是要和金人谈和的,怎么着也得带点能体现北宋诚意的东西去吧,而这份割地赔款的圣旨,在他看来,或许就是能让金人看到北宋有谈和诚意的一种“礼物”呢。

在当时那个情境下,宋钦宗对于是否要割地这件事还处于犹豫不决的状态呢,心里头并没有完全下定割地的决心。所以呢,当面对张邦昌提出的相关事宜时,宋钦宗就直接拒绝了他,没有答应张邦昌所提出的要求呢。

张邦昌心里暗自琢磨着:没点能拿得出手的筹码,我又该怎么去和人家商谈价钱?在对方不肯给出割地文书的情况下,张邦昌便又动起了别的心思,转而开始向对方索要河北大印。

张邦昌心里寻思着,自己怎么着也得有能够坐到谈判桌前说话的资格,要是连这点资格都没有,那可不行。毕竟,自己手头要是没有什么谈判的筹码也就罢了,可要是就这么毫无凭借地直接去和金人交涉,人家金人凭啥要相信自己是怀着求和的目的去的呢?说不定还会以为自己是去兴师问罪的。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即便是这样的要求,宋钦宗却依旧没有点头应允。在他看来,张邦昌是有能力把相关的事情妥善处理好的。

然而,张邦昌前往的时候是两手空空的状态,就他这情况,连他自己心里都没什么底气,对事情的发展也没啥信心呢。

话说张邦昌,他当时带着康王赵构一同前往了金人的营帐。这张邦昌啊,带着自己所备的各类东西来到金国之后呢,就立刻和金人展开了谈判。可这一谈啊,花费了好长的时间,结果却始终没能谈妥相关事宜。没办法,他也就只好暂且住在了金人的大营之中,等待后续的情况发展了。

话说在某天夜里,宋军的将领组织了一场偷袭行动,目标直指金军的驻地。然而,这次偷袭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并没有取得多少实质性的战果呢。更糟糕的是,这一番举动可把金军将领完颜宗弼给彻底激怒了。

金人在开封城外可是守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呐。当时,开封城有守将李纲在全力坚守城池,李纲那可是相当得力,把城防布置得妥妥当当,应对起金人的进攻来很有一套。就因为这样,金人尽管在城外守了许久,却始终没办法攻破开封城。没办法,他们最后只好选择撤兵,打道回府啦。

话说有这么一场战役,结果呢算是平局收场。可即便如此,宋钦宗却被吓得够呛,胆子都给吓破了。这之后呢,他干了两件事儿,一是把山西的好大一片土地,就这么割让给了金国;另外一件呢,还把自己的亲弟弟也送了出去,送到金人那边去当人质了。

最初,是赵构跟着张邦昌一同前往金营的。可没想到的是,金人经过考量后,觉得赵构并不符合他们的要求,认为他不够资格担当相关事宜。在这种情况下,金人便做出了调整,另外换了一位皇子来到金营。

情况发生了变化,皇子都已经换人了呢。不过呢,那些大臣却依旧没换。就说张邦昌吧,他被金人给裹挟着,一路朝着北方而去,最后来到了宋钦宗割让出去的那些城池跟前。要知道,城里的老百姓那可都是清楚金人的残忍手段的,所以呢,他们压根就没打算打开城门去迎接金国的人呢。

话说那时候,完颜宗弼想出了一个法子,他打算让张邦昌去劝城中的人投降。于是,张邦昌就按照完颜宗弼的吩咐去做了。可没想到啊,他这一去,城中的百姓那是气愤极了,都大骂他是叛徒呢。而且,百姓们越骂越气,直接就朝着他射箭了。这箭嗖嗖地飞过去,情况十分危急,差一点儿啊,就直接要了张邦昌的命,真可谓是凶险万分。

入朝为皇

要知道,金国在中原的种种行径,张邦昌心里其实是清楚得很呐,可他又能有啥办法呢?没办法,只能干看着。后来他被金军给掳走了,直接就被带到了金军的老家那边。在那儿的日子,那可真叫一个难熬啊,简直就是生不如死一般。就这么过了几个月之后呢,完颜宗弼又把他给带上了,然后再次发起了向南征伐的行动。

在这一回当中,金军向开封城发起进攻,相较于以往,此次他们推进得更为顺利,轻而易举地就抵达了开封城下。更为不利的是,之前对防守开封城起着重要作用的李纲,已经被贬到外地去了。如此一来,开封城的防御力量大打折扣,面对金军的攻势,难以进行有效的抵抗,最终金军没费多少力气,就成功攻破了开封城。

话说金军攻入城后,那可真是肆意妄为,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在这般情形下,宋徽宗和宋钦宗全然没了往日的威风,被逼无奈,只能沦为金人的奴仆,任其驱使。而金人呢,他们心里打着小算盘,想着要更好地掌控中原这片大地。于是,他们琢磨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建立一个傀儡政权。有了政权还得有个能听他们摆布的人来当皇帝,所以呢,他们便打算推举出一个傀儡皇帝,让这人在开封城举行登基仪式,好借着这个傀儡皇帝之手,来达到他们统治中原的目的呢。

那么,傀儡皇帝的人选要从哪里确定呢?就是从那些已经投降了的北宋大臣当中去挑选。

大家都明白,这皇帝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尤其是在当下这种时候,要是当了皇帝,那很可能就会落得个遗臭万年的下场呢。所以啊,那些大臣们,一个个的,谁都不愿意去出这个风头,都躲得远远的呢。

在那之后,张邦昌回来了。这时候,人们立刻就把相关的事情告知了他。要知道,张邦昌心里压根就不愿意去当那个所谓的“大楚皇帝”,所以呢,他打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去上任履职,直接就把这事儿给回绝了。

然而,金人很快就送来了书信,信中的内容十分强硬且残忍。其大意是说,既然眼下没有任何人愿意出面来统治开封城的百姓,那在金人看来,这些百姓也就没什么用处了。并且还发出了极为骇人的威胁,声称要是在三日的期限之内,依旧没有人愿意站出来担当这个皇帝之位的话,那么他们就要对开封城进行屠城之举,让整座城陷入血腥与灾难之中。

张邦昌碰到了棘手的状况,一下子全然没了主意,实在没办法,只能依照金人的吩咐行事,就在宋朝的皇宫里头坐上了那皇帝的位子。要知道,这皇帝之位的来路那可太不光明正大了,张邦昌心里也门儿清,所以他在当这个皇帝的时候,只能尽可能地保持低调,行事处处小心谨慎着呢。

要知道啊,他是压根不敢去坐那象征着至高无上皇权的龙椅,心里就觉得那不是自己能去触碰的。而且呢,后宫那也是不敢进的,仿佛那里有着什么让他极为忌惮的东西似的。就连用“朕”这个皇帝专属的自称,他都不敢呢。说起来,其实宋朝的那些皇帝们呢,本来在某些方面也是有着诸多不敢的情况哦。

没过多久,完颜宗弼就率领着金军开始撤退了。在撤退之时,他们可没空手走,把开封城里能搜刮到的所有财宝都给一并带走了。不仅如此,那些皇亲国戚也没能逃脱,全被金军强行带走了。而且,城中一半以上的老百姓也同样被他们掳走,随着金军一块儿离开了开封城。

金军撤离之后,张邦昌这皇帝的位子可就没法再坐下去喽。要知道,在这之前呢,是有金人在背后给他撑着腰的,所以他还能勉强当这个所谓的皇帝。可如今呢,金人已经撤走啦,这下情况可就大不一样喽。那些对他心怀怨恨、想要杀他的人,那数量多得很呢,要是排起队来,估计都能从开封一直排到金陵去啦,就可见他当时面临的形势有多严峻喽。

在那个时候,赵构才刚刚从逃亡的日子里走出来呢。他正四处找寻着能够让自己安身的地方。这时候呢,张邦昌就和身边的一众大臣们一起商议了一番。经过商讨之后,他们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前往南方去投奔赵构,而且,还打算把皇位归还给赵家的子孙呢。

话说在当时的情境下,张邦昌可是把皇位送到了赵构的面前呢。按照常理来讲,这赵构理应对张邦昌心怀感激之情才是。毕竟人家把那么重要的皇位拱手相送了嘛。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赵构呢,他压根就没有去感谢张邦昌这一帮人哦。不仅如此,他还采取了相当严厉的举措,直接就把他们所有人都给流放到别的地方去了呢。

话说赵构原本是打算把张邦昌也给送走的,这里说的“送走”意思就是处理掉啦。不过呢,当时的大臣们却有着不一样的看法。大臣们觉得张邦昌这人对自己要求挺严格的,一直以来都很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呢,而且,也并没有做出什么超越本分、不合规矩的事儿。就因为大臣们持有这样的观点,最后张邦昌便幸运地活了下来,没有被赵构按照原本的想法给处置掉哦。

然而,他在世的时间并不长久。没过多久,便有人将其中内情给曝光了出来。据说张邦昌虽未曾踏入后宫,但却把皇帝的妃子带回了自己家中,甚至还与那妃子同床共寝呢。

在这件事情被曝光出来以后,赵构那可是毫不犹豫地就把张邦昌给流放出去了呢。赵构对张邦昌那可真是恨到了极点,就光把他流放了,都没办法平息赵构心里头对他的那份怨恨之情。所以呢,到了后来,赵构干脆又下了命令,赐死了张邦昌,也算是彻底了结了这桩事儿。

张邦昌着实可怜,在那样的时代大背景之下,就仿佛被一股强大的力量裹挟着,只能身不由己地不断往前,被迫做了许多他内心压根就不愿意去做的事儿呢。不过呢,常言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放在张邦昌身上也不为过。为啥这么说呢?还不是因为当初,是他主动去劝说皇帝和金人进行议和的,这可不就埋下了后面一系列事情的隐患嘛。

0 阅读:51
丁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