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世间一切过刚易折,强如项羽巅峰时雄霸天下,自称西楚霸王,号令群雄,分封天下诸侯,却因为不懂得屈膝和圆滑,结果四年间天下群雄皆反,项羽惨败给了处事圆滑,能屈能伸的刘邦。再比如勇猛如李存勖,军事才能天下无双,凭借一己之力扭转天下局势,逆风翻盘灭了强盛一时的后梁政权,却在政治权谋上不懂得尊重下属,适当示弱,最终身死国灭。还有武艺高强如关羽,一身傲气凌驾于世间,但是镇守荆州时,自恃天下无敌,得罪了东吴,最终在北伐中原时,被一项为盟友的东吴水师所偷袭,大意失荆州,惨败奔麦城,落得个晚节不保。
王者虚怀若谷
自古以来,王者当虚怀若谷,包容一切,不可一味逞强凌弱,这才是王道之路。战国三代霸主,其中,魏惠王自恃国力强盛,视韩赵如臣属,看群雄如宵小,任意欺凌。所以在强盛时期,赵国和韩国与之反目,齐国在马陵之战和桂陵之战以弱胜强,将称霸百年的魏国拉下了马。再比如齐愍王,巅峰时期无视三晋,暴打楚国,视燕国为小弟,自以为天下无敌,所以不顾天下舆论之口,出兵一举灭掉了天下最富裕的宋国,惹得群雄不满,天下群起而攻之,五国伐齐之下,齐国五十年霸业一朝重回解放前。
所以,古往今来的王者,都需要有一个适当示弱的过程,西汉王朝初期,也并不是打不过匈奴,但是为了王图霸业,也可以采取和亲政策,一面稳住匈奴,一面休养生息,最终成就了两汉四百年雄踞东方,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而强者示弱的典范,当属三国时期的刘备和司马懿,“示弱”并非真正的软弱无力,而是一种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的智慧。在三国鼎立的复杂局势下,司马懿深知“示弱”的妙用。他通过一系列精妙的布局和策略,巧妙地利用自己的“弱”来迷惑敌人,进而在关键时刻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司马懿隐忍
司马懿深知,在政治斗争中,过于强势往往容易树敌过多,不利于自己的发展。因此,他常常在关键时刻选择退让和示弱,以换取对手的信任和支持。首先,曹操过于精明强干,司马懿年轻时期就可以拒绝曹操的征辟,选择隐居七年,到后期曹操年迈,曹丕夺嫡局势明朗,才选择出山。
曹丕和曹睿时期,司马懿长期隐忍,面对皇室的不公允,也从无怨言。在曹魏后期,曹爽等人权势滔天,对司马懿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然而,司马懿并没有选择直接与曹爽对抗,而是采取了退让和示弱的策略。他主动交出兵权,表现出对曹爽的忠诚和顺从。这使得曹爽等人放松了对他的警惕,也为他日后夺取政权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司马懿的“示弱”策略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一种深邃的哲学思想。那就是“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在三国这个充满战争和斗争的时代里,司马懿通过“示弱”的策略,展现了柔弱的智慧和力量。他用自己的智慧和谋略,成功地应对了种种挑战和危机,最终成就了自己的霸业。在曹爽掌权十年之后,司马懿利用皇室祭祀高平陵的机会,选择举兵,杀了曹爽集团一个措手不及,从此开启了王霸之路。
刘备示弱
还有就是刘备示弱,“刘备示弱”的智谋策略,是其成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刘备示弱并非无的放矢,而是基于他对当时形势的深刻洞察。在三国鼎立的初期,刘备实力相对较弱,且面临曹操、孙权等强大势力的威胁。为了生存和发展,刘备必须寻找一种既能保护自己又能积蓄力量的策略。而示弱,正是他找到的一条独特道路。通过示弱,刘备能够降低敌人的警惕性,避免过早成为众矢之的。同时,他还可以利用敌人的轻视和疏忽,暗中积蓄力量,为将来的崛起打下基础。此外,示弱还有助于刘备争取民心,树立仁德的形象,为他的事业赢得更多的支持,毕竟自古以来,得人心者得天下。
所以,刘备给人的形象是从来不暴露野心,顺势而为。首先其谦恭待人、以礼待人,个人形象更是相当的正面。然后韬光养晦,积蓄力量,历史上刘备基本不会暴露自己的真正的野心,对外宣称复兴汉室。再有就是善于借势,化危为机,刘备的人生经历,很多都看起来是顺势而为,这才是其真正高明之处,将野心化为真实的行动,还不被人察觉,这些都是示弱的绝佳优势。
刘备就靠着示弱,从一无所有开始,在汉末拉起了自己的队伍,然后四处投奔各路诸侯,从公孙瓒,到吕布,再到曹操,然后是袁绍,还有刘表,孙权和刘璋,最后才从孙权手中夺取了荆州西部地区,然后从刘璋手中夺取了益州,然后形成了自己的势力,有了根据地后,刘备迅速走向了王图霸业之路。
中国历史上,如刘备和司马懿这样的以示弱为政治策略,最后走向成功的豪杰比比皆是。而世界历史上,从来也不缺少霸者,强如亚历山大大帝,其霸业横贯亚非欧,但是也不过短短数年光景,就分崩离析。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所创立的蒙古帝国,征服了大半个亚欧大陆,但是后期各汗国仍旧需要联合各地势力,方才能维持统治。
英国人大陆均衡
自大航海以来,称霸世界的国家也不少,从最开始的葡萄牙,再到紧接着崛起的西班牙王国,还有后面的荷兰和法国。但是真正完成长期霸业的其实也就英国,因为英国并不是完全靠着自身实力的碾压,完成对整个世界的制霸,其玩政治策略,同样是历史顶尖。
早在百年战争期间,这场英国与法国之间的长期战争,英国人就已经对此战术运用得当。在这场战争中,英国多次示弱,诱使法国放松警惕,从而为自己赢得了战争的胜利。比如在克雷西战役中,英国军队通过示弱诱使法国军队轻敌冒进,最终取得了战役的胜利。
在国际交往中,外交政策往往比军事更加事半功倍,在18世纪,英国与法国争夺欧洲霸权的过程中,英国巧妙地利用了其岛国地理位置的优势,采取“大陆均势”政策,不与任何大陆强国结盟,而是通过示弱、挑拨等手段,使欧洲大陆各国相互牵制,从而为自己赢得了发展的机遇。
还有在争夺全世界的市场之时,英国通过示弱策略,成功地避免了与其他欧洲国家的冲突,使得英国人成功打开了全世界的消费市场。从拿破仑战争到一战,再到二战,英国长期都是游离于欧洲大陆之外,非不得已不结盟,即使结盟之后开战,也是发挥海军优势对敌人完成封锁,自身大军并没有完全投入到欧洲战场。英国通过示弱策略,成功地规避了风险,赢得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这些积累下来的优势,使得英国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出强大的实力,最终创造了举世瞩目的霸业。
美国也曾示弱
当今世界,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为了维护其霸权地位,开始采取一种更加灵活和隐蔽的策略,即“示弱”。这种“示弱”并不是真正的软弱,而是一种策略上的调整。通过在某些领域或某些问题上表现出一定的让步或妥协,美国可以赢得更多的国际支持,同时减少与其他国家的直接对抗和冲突。
但是其他国家也需要保持警惕和清醒的头脑,不要被美国的“示弱”策略所迷惑,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共同推动国际关系的和平与稳定。
苏联对外战争
与之相呼应的是俄国人从来都是正面硬刚,而不会示弱,不计后果一往无前,无论是之前的苏联,还是现在的俄罗斯,几乎都是被西方世界逼到了墙角。但是俄国人崛起之初并非如此,当年莫斯科大公就是靠着侍奉蒙古人,才得到了发展的机会,在金帐汗国面前卑躬屈膝,从来不反抗,如此一两百年,直到金帐汗国彻底衰落,俄罗斯人才趁势崛起。
俄罗斯人正式养成这种性格,大概是从叶卡捷琳娜二世时代开始的吧,当时的沙俄大便欧洲大陆无敌手,一直压着奥斯曼土耳其狠揍,长期的胜利让沙俄整个国家瞬间来了自信,进而形成了绝不服软的性格。再加上后来,拿破仑和希特勒基本都是俄国人所击败的,因此,俄罗斯人当大哥自信惯了,苏联时代也是如此,长期和美国正面硬刚,将美国的故意示弱,当作是美国人不行,最终的结局就是得罪了全世界大部分国家,最终崩溃。
今天的俄罗斯也是如此,面对外部压力,俄罗斯人从来不退缩,社会心理中仍然存在着一种“大国情结”,认为轻易示弱会丢失所谓的民族信仰。即使现在的俄罗斯实力大不如前,依旧保有这种特殊的心态。在应对克里米亚、格鲁吉亚、乌克兰等问题上,俄罗斯仍然是大规模对外开战,导致了国力和经济一路下滑。
民族伟大复兴
而深谙此道的我国,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同样是低调内敛,与人为善,主动示弱,坚守和平发展之路,坚信很快就会实现,数代人坚持不懈为之努力,为之奉献,为之牺牲的梦想。
好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