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立新功?多项研究:长期吃他汀,或能预防癌症,这是真的吗?

安恒远养护说 2024-12-27 14:58:36

他汀类药物,如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被广泛用于调控胆固醇水平,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然而,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这类药物的潜在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

据说,他汀类药物能帮助预防癌症,这是真的吗?

本文将深入探讨相关研究背后的医学原理、作用机制。同时,针对他汀类药物的服用,列举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以保证服药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药效。

多项研究:长期吃他汀,或能预防癌症,是真的吗?

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他汀类药物的潜在作用逐渐被揭示。除了众所周知的降脂作用外,他汀类药物在预防某些特定类型的癌症方面也显示出令人瞩目的效果。

在2024年5月30日,一项关于他汀类药物通过阻断白介素33表达抑制慢性炎症预防癌症的研究,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揭示了他汀类药物如何通过阻断白介素33(IL-33)的表达,从而抑制慢性炎症,进而预防癌症的发生。

IL-33 属 IL-1 家族,在过敏性炎症中作用关键,能激活 Th2 细胞和 ILC2 推动 2 型免疫应答。它不仅是慢性炎症重要启动因子,与 ST2 结合还会促进应激和炎症组织形成慢性炎症环境。

这种环境与多种疾病相关,IL-33 在炎症进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对于深入理解免疫反应、慢性炎症的发生发展,以及潜在的治疗靶点探索都具有重要意义,为相关疾病的防治策略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研究人员发现,在肿瘤发展中,IL-33 机制复杂。

动物实验表明,它能抑制小鼠结肠肿瘤生长、激活免疫细胞以阻肺转移。但急性转慢性炎症时上调会促肿瘤环境,故阻断其表达对预防相关癌症重要。

同时,研究还发现激活特定信号通路产生 IL-33 会加重炎症、增癌症风险。而对美 FDA 批准药物库筛选,该团队发现通过匹伐他汀可阻断通路抑制其表达。进而,证明了匹伐他汀与胰腺癌风险降低有关。

不仅如此,该研究团队表示,后续的研究方向是在已有成果基础上深入探索,将研究范畴拓展至他汀类药物对肝脏与胃肠道慢性炎症背景下癌症发展的预防作用。

其实,关于“他汀药物”和“癌症”这两者之间的研究还有不少,就好比早在2013 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所报道的一项大型数据库研究指出,在乳腺癌确诊前后使用他汀类药物,可使乳腺癌死亡风险下降 66%。

无论是局部癌症患者还是转移性癌症患者,均呈现这种关联,且各类他汀类药物都与降低乳腺癌死亡风险显著相关。

原因在于他汀类药物对炎症反应的抑制可减少癌细胞的增殖与转移。

具体而言,他汀类药物能抑制 NF-κB 通路的激活。此通路与炎症和癌症紧密相连,抑制其活性后,炎症因子产生减少,进而降低乳腺癌发生风险。

而且,他汀类药物可干预雌激素代谢路径,减轻雌激素对乳腺细胞的过度刺激。这也有助于降低乳腺癌发生风险,为乳腺癌预防开拓新方向,体现他汀类药物在多种疾病管理中的潜在价值。

并且,关于“他汀药物的使用有助于降低乳腺癌的发生风险”的相关研究还有不少,像有学者通过分析1996 - 2012年间的丹麦乳腺癌组织数据库中52723名患有非转移性乳腺癌的女性的相关数据,发现:他汀药物的使用,确实可以降低对侧乳腺癌(CBC)风险。

此外,多个研究都指出了他汀类药物还展现出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的潜力。

免疫系统的过度活跃常常引发慢性炎症,而慢性炎症是多种癌症的诱因之一。他汀类药物通过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能够有效抑制慢性炎症,从而进一步降低癌症的风险。

例如,一项针对结直肠癌患者的长期追踪研究表明,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其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明显低于未使用该类药物的患者。

这些研究结果与他汀类药物的抗炎、抗氧化以及免疫调节功能相一致,进一步验证了其在癌症预防中的潜力。尽管仍有许多未解之谜和需要深入研究的地方,但现有的研究数据已经为他汀类药物在癌症预防中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这些发现不仅扩展了他汀类药物的应用范围,也为未来的癌症预防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然而,虽然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预防中的安全性已被广泛认可,我们却不能盲目自用药物预防癌症。同时,在他汀类药物使用的过程中,仍有许多细节需要注意,以保证药物的安全性和疾病的治疗效果。

他汀类药物服用过程中,以下三点不容忽视

他汀类药物是现代医学中广泛应用于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药物。然而,尽管这类药物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患者在服用过程中仍需特别注意一些关键事项,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下是服用他汀类药物时不容忽视的三大要点。

1. 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

他汀类药物虽然在降低血脂、稳定斑块等方面效果显著,但也可能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其中肌肉毒性和肝脏毒性是较为常见且备受关注的两个方面。

肌肉毒性表现多样,从轻度的肌肉疼痛、乏力到严重的横纹肌溶解症都有可能发生。许多患者在服用他汀类药物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肌肉酸痛的症状,这种疼痛可能会影响日常活动,如上下楼梯、提重物等。其发生机制与他汀类药物影响肌肉细胞内的线粒体功能以及胆固醇合成途径有关。

当他汀类药物抑制肝脏中的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 A(HMG-CoA)还原酶时,不仅会减少胆固醇的合成,还可能间接影响肌肉细胞内一些依赖胆固醇的生理过程;导致肌肉细胞膜的稳定性下降,进而引发肌肉损伤和疼痛。

对于出现肌肉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医,医生通常会检测血液中的肌酸激酶(CK)水平。

如果 CK 水平升高不明显,且症状较轻,可能会建议暂时观察、减少他汀类药物剂量或者更换不同类型的他汀类药物。若 CK 水平显著升高,超过正常上限的数倍。同时伴有严重的肌肉无力、酱油色尿(提示横纹肌溶解)等症状。则需要立即停药,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以防止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肝脏毒性也是他汀类药物的一个潜在不良反应。

部分患者在服药后可能出现肝脏转氨酶升高的情况,这表明肝脏可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伤。

然而,需要明确的是,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转氨酶升高是轻度的、可逆的。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一般会在患者开始服用他汀类药物后的 1 - 3 个月内复查肝功能,此后根据情况定期监测。

如果转氨酶升高在正常上限的 3 倍以内,且无其他明显不适症状。通常会继续观察,并在后续复查中关注转氨酶的变化趋势;若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上限的 3 倍,则需要考虑停药或调整药物剂量,以确保肝脏功能的稳定和安全。

2. 药物相互作用

他汀类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会受到其他药物干扰,同时它也可能影响其他药物的代谢,从而产生药物相互作用。

例如,抗生素(如克拉霉素、红霉素等)、抗真菌药(如伊曲康唑、氟康唑等)以及一些抗心律失常药(如胺碘酮等),可能与他汀类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细胞色素 P450 酶系(CYP450)的活性,而他汀类药物大多需要经过 CYP450 酶代谢。当两者同时使用时,会使他汀类药物的代谢减慢。导致其在体内的血药浓度升高,进而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尤其是肌肉毒性和肝脏毒性的风险显著增加。

以辛伐他汀为例,如果与克拉霉素合用。辛伐他汀的血药浓度会大幅升高,使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生几率明显上升。

另一方面,他汀类药物也可能影响其他药物的疗效。比如,他汀类药物与华法林合用时,可能会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导致患者出血的风险增加。

因此,当患者需要同时服用他汀类药物和其他药物时,必须充分了解这些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3.长期服用的依从性

他汀类药物通常需要长期服用才能发挥其最佳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然而,长期服药过程中患者的依从性往往是一个挑战。

依从性不佳可能导致血脂控制不理想,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复发风险。影响患者依从性的因素多种多样。一些患者可能因为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而自行停药或减少剂量;

另一些患者可能由于生活忙碌,忘记按时服药;还有部分患者可能对长期服药的必要性认识不足,认为血脂已经得到控制就无需继续用药。

为了提高依从性,我们需要了解药物的作用、服用方法、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长期服药的重要性。同时,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增强对治疗的信心和配合度。

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患者在服用过程中必须副作用、监测以及遵照医嘱。通过科学的用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患者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他汀类药物的疗效,同时减少潜在的风险。因此,患者应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雪莹,刘碧晴,程红勤,等.他汀类药物相关肌肉症状反安慰剂效应系统评价[J].中国药业,2024,33(23):117-123.

2、吕思彤,隋媛,陈智华.瑞舒伐他汀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24,31(10):1029-1034.

0 阅读:45
安恒远养护说

安恒远养护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