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反弱”和“有无”:打通《道德经》的任督二脉

三棱心爱文学 2024-08-11 00:07:47

首先声明,今天文章的观点对我来说是老生常谈,喜欢看我文章的朋友埋怨我成天啰里八嗦,没办法,认同我观点的读者不是很多,为了贩卖我自认为正确地理解,只能赔本赚吆喝,接受不接受是读者自己的事,但推销自己的产品是我自己的事。货比三家,我相信总有识货的主儿。

《道德经》第40章

第40章是《道德经》文字较少的章节之一。但字少事大,能占据《道德经》C位,绝非等闲。

传统解读对这两句文字的解释一般是:

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无形的;看起来非常微弱,察觉不到。

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有形的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

或:

相反,是道的运动所在。柔弱,是道的力量所在。

天下万物都生于实有,实有出自虚无。

这是随手在网上复制粘贴过来的, 在头条平台上,类似“道德经的两句话可以解决任何问题……”的帖子比比皆是,基本上如出一辙。我读到这样的解释的时候,非常怀疑:这些作者平常解决问题就是用这两句话的吗?问题是用这两句话怎样解决所有问题?如果有哪位朋友能给出具体的指导,请在评论区不吝赐教:怎样用“循环往复(或反向运动)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无形的,看起来非常微弱,察觉不到”来解决所有问题?

好了,我不再批评传统解读的谬误之处了,批评得多了,有的人很反感。我们姑且假设传统的解读是正确的,那么问题又来了:这样的解释与《道德经》的其它章节有什么关系?第40章的前后两句话之间又有什么关系?我认为:毫无关系,如果把这一章给拿掉,一点关系也没有;而有的学习研究者就认为“反弱”和“有无”这两句根本就不搭,明显是错简——错简和版本问题,是读不懂或读不通《道德经》的最好借口。

文归正传——【三棱心】观点:第40章是《道德经》承前启后之章——

①前一句“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是后41章的引领;后一句“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是前39章的总结;

②“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1~39章)”讲的是认知逻辑构建,即人类如何“无中生有(道可道、名可名)”构建正确的世界观,应该构建什么样的“有”,对待“有”应秉持的态度和坚持的原则;

③“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第41~81章)”讲的是如何运用人类自我构建的认知逻辑,即怎样运用“有”来进行社会管理,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人类社会如何和谐共处。

【名词解释】:

有:即“有名”,“名”即“概念、逻辑”,扩展为“主义、思想、道路”,上升为“人类文明成果”。

无:即“无名”,无概念、无逻辑(或者是元概念、元逻辑),人类文明成果的发源、本始、母体。

万物:万+物。文明发源之前,宇宙自然是“有物混成”,没有一、没有二、没有三……没有万。人类文明赋予“混成之物”以概念、逻辑,自然之物穿上了人类裁剪、缝制的“逻辑外衣”,从而形成此物彼物、这物那物,物有了千差万别的区分,是谓“万物”。所以,“万物”也隐指人类所认知的物质世界的运行逻辑,并非指物质世界的具体物。“万物”是最难理解的概念之一,但是只要是用脑子思考的读者,稍微动动脑子一般都能想明白;只有那些喜欢用脚后跟思考的人,不容易理解和接受“万物是人类的认知所生”之观念。所以,对于我之“万物”的定义,最好是思考,而不是质疑。

反:反馈、反映、反照、反观……人类如何产生文明?无它,就是利用自己天然的思维能力和智慧优势,对物质世界的运行之道进行正反馈,这是人类文明的发生和发展之道。“反”的过程就是“道可道、名可名”的过程。反馈之“得”合于自然的运行之道,则谓之“德”。由得而德,德而畜之,因物形之,因势成之,自古及今,其名不去,文明成果越来越多。

弱:弱化,弱化什么?弱化主观。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运行之道进行正反馈,都是从主观出发的,都是“盲人摸象”,主观必然有局限,这是不可调和的认知矛盾。如何减少主观认知的局限性、片面性和相对性,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弱”化自己的主观。“无为”和“不争”,是“弱者道之用”的具体实现途径。

解释至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有无”和“反弱”,就是《道德经》的任督二脉。理解了这两对概念,则《道德经》全通;错误的理解,必然倒致你所理解的《道德经》就是一本流水账,就是一间杂货铺,就是一盘咖喱饭。

附:文章的最后,说一说“概念”和“实物”的区别和联系

我们谈到“无有”的时候,说“无有”是一组概念,通过连续几篇文章的分析,我们知道概念就是“实有”,所以“无有”作为概念是从“实无”中生出来的“实有”。这无论是讲起来还是读起来、听起来,是不是很别扭、很绕?

大家不要怕绕,哲学思维就是这样,就像看祼眼3D画一样,刚开始学习看的时候,高低看不出来,但一旦掌握了门道儿,一眼就能看出来,跟玩儿一样。

一朵郁金香

海豚穿圈

两杂花

兰花

我说这些的目的,就是告诉大家一定要搞清楚“概念”和“实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道德经》中,一些重要的“词(或词组)”有的时候指“概念”,有的时候指“实物”,如果知道什么时候讲的是概念,什么时候讲的是实物,则迎刃而解。

比如“万物”是最容易理解错误的词。在语文中,“万物”指万事万物,基本上指实物,包罗万象,只要是事物,都是“万物”,“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指的就是实物。但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中,“万物”指的是“万物之概念”,绝对不是指物质世界的万事万物。《道德经》学习研究者,基本上是按照物质世界的物质生演化育来解释的,结果就是虚构、杜撰、想象、臆猜,解出来的东西很少有站得住脚的。

再比如第25章“道天地人”这域中之“四大”,也绝对不是实物,而是“四大名(或概念、逻辑系统、文明成果等——四大名,通过文本的叙述逻辑讲得很清楚,并不是我要这样解,而是老子就是这样说的,误解的同学需要再进一步进修作文知识,提高文字能力)”,如果按四大实物理解,除了打口水仗,既争不出个所以然,也没有任何意义。第1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里的天地和万物也是指的“概念”,并非是“实物”。

“概念”和“实物”之辩,有点类似于上下、左右、阴阳、高低……在没有实物对应的前提下,指的就是概念;而当有实物所指的情况下,指的就是具体的实物,并不难理解。

这个话题说起来太长了,点到为止,不过对学习理解《道德经》相当重要。喜欢思考的朋友顺着这个思路深入思考;喜欢用脚后跟思考然后用恶语相辩者,最好闭嘴。

0 阅读:2
评论列表
  • 2024-08-12 23:53

    学华夏远古哲学,你要学会辨别真哲学和伪装骗人的假哲学。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老子的道德是人的道德,孔子的道德是鬼的道德。不过华夏远古的道家哲学也不如中国现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精髓。

三棱心爱文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