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要有野心,要有目标,要有成就感!这些都没啥不好意思的!
回看我自己以及身边很多其他同事的经历,尤其是在做了企业培训和高管教练工作之后,知道了更多职场人的起伏故事,有一种感受很强烈,就是有时候会对某些人感觉到“很可惜”!
比如:明明有些人实际工作做了很多、做的很好,可就是不善于、不敢于让大家知道,尤其是让关键领导知道,结果蛮好的机会就拱手给了别人......
也有些曾经的伙伴,心中很有想法,自己也很谦虚好学,但是到了关键一步、见到关键的人,就在最关键的时刻,不敢迈出那一步,结果就永远的丧失了机会......
如果当时他们可以大胆一些,别那么“要脸”、别那么不好意思,可能现在的他们就是另外一个样子了!
也因此,今天在这里和大家聊聊职场中的“不配得感”,因为这是一种很影响职场人发展的心理状态。
“不配得感”指的是个体在面对机会、成就或他人认可时,内心产生的一种“我不值得拥有这些”的负面情绪。这种情绪往往源于自我怀疑、低自尊或对自身能力的低估。拥有“不配得感”的人,即使取得了成绩或获得了机会,也会感到不安,甚至认为自己“不配”拥有这些。
在职场中的具体表现比如:面对升职机会时,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不敢争取;获得表扬或奖励时,感到心虚;在团队中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担心被否定或嘲笑;面对挑战性任务时,选择退缩,认为自己无法胜任等等。

注意啊,这里我说“职场中千万别有‘不配得感’”,可不是要建议大家在职场中要去想干啥就干啥、完全忽略别人的感受、不讲究沟通与合作的默契胡乱去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这里我强调的是:
我们不要自我否定自己应得的成绩和进步,我们要敢于有勇气让自己向前进一步发展,自信大方,内心里允许并相信自己可以做的更好更强!
而且,这其实和每个人的性格,无关!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我天生“内向”,不善于在人多的时候展现自己,同时羡慕那些容易“自来熟”的外向性格......这里真的不需要把所谓的性格“标签化”,市场上确实有各种测评工具给出各种名称代号,但我个人更建议大家不要被这些标签固化。即使是在专业的测评工具,也只是帮助我们自我认知的工具而已,一定也有其局限性。
个人的成长钥匙,关键是在自己内心里“释放自己”!因为最终束缚自己的,一定是自己的内心。
具体到现实职场中,秉承着率真原则,结合团队的核心利益和价值目标,找到自己职场中的“卡位”,做好本职价值,同时努力输出增值价值!
具体建议如下参考:
正视自己的成就列出自己在职场中取得的成就,无论是大是小。通过回顾这些成就,你会发现自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和价值。定期记录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接受他人的认可当同事或领导表扬你时,不要急于否定自己。学会接受他人的认可,并告诉自己:“这是我努力的结果,我值得拥有这些认可。”就算对方是“假客气、真奉承”,那也当做可以让自己开心的理由,没啥不好意思的!设定合理的目标将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逐步实现。每完成一个小目标,都会增强你的自信心。通过不断实现目标,你会逐渐摆脱“不配得感”。提升自我认知通过自我反思或寻求他人反馈,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明确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同时,接受自己的不足,将其视为成长的机会,而不是否定自己的理由。善于把自身的“缺点”,转化成“特点”。勇敢争取机会当机会来临时,不要因为“不配得感”而退缩。勇敢表达自己的意愿,并积极争取,尤其和自己的直属领导,一定要敢于“一对一对话沟通”面谈,能线下聊就不线上说。建立支持关系网络与领导、同事、朋友或导师建立良好的关系,寻求他们的支持和鼓励。当你感到不安时,可以向他们倾诉,获得积极的反馈和建议。职场中一定要有自己的“好搭子”。培养成长型思维相信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和学习不断提升的。不要因为一时的不足而否定自己,而是将挑战视为成长的机会。另外平时也多读那些真正优秀的人的好书,除了大家都知道的那些经典书目之外,我个人也很喜欢并推荐比如吴军、李开复、白岩松、宁向东、梁宁、万维钢、李笑来等他们的书籍或者课程。那天看到李笑来老师有句话说的很好:绝大多数人---也,就,只,能---活成“绝大多数人”。
我想,我们大部分朋友都应该想成为职场中优秀的“小部分人”,并不甘心只做平庸的“绝大多数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