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健康事业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尽可能地辅助延长人类寿命,包括且不限于:普及健康理念、公共卫生服务、防控各类瘟疫、研发接种疫苗、药物控制病情、保护老弱妇孺等等。现代医疗体系建设和防治能力提高,让“增寿”成为全球趋势。
世卫组织将生理年龄在60岁以上的人口,认定为“老年人”。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人类活到60岁是不容易的,但如今,活到70岁已经能轻松实现。联合国《2019世界人口展望》披露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全球80岁以上的老人达到了1.43亿人。

在我国,老年人的数据是怎样的?有2组权威的数据:
1、《2021年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披露数据,截至2021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人约2.67亿,约占人口比例为18.9%。
2、《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78.6岁,比2021年提升了0.4岁。
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约为18%,其中70岁区间内的人口比例约为13.5%,80岁以上的人口占比约为2.5%。

换句话说,我国居民寿命在70岁区间向80岁跨越时,遇到了明显的“瓶颈”:比例突然从13.5%“断崖式”跌到2.5%,约占人口比例11%的老人,没能迈进80岁高龄段。
为什么一些老人活不到80岁,如何看待这样的现象?
有的人从遗传和现状两个方面分析:
一是从遗传看,无论智商、年龄、性格等变量,很大概率是从一出生就定格了,甚至在胚胎时期就铆定了,后面不管如何折腾“改命”,发挥医疗保养作用,也只能是微量的调整。
基因相当于先天性限定了寿命“十位”上的数据,到底是6、7、8,还是9,或者突破百岁,这是有科学研究支撑的。

二是从疾病看,虽然重磅疫苗陆续开发,药物、药械大量应用于临床,但慢病对寿命的影响确实较大,例如恶名在外的糖尿病,已发现的并发症超过一百种,很多都是寿命的“粉碎机”。
另外,从20岁开始,从皮肤开始,人体生理就慢慢进入衰老期,如肌肉和神经退化、心脏效率下降、肠胃吸收不好、骨质疏松出现、免疫能力下降等等,拉低了寿命。
但唯基因、慢病来判定寿命长短,来分析部分老人没能活到80岁,是不够严谨的,因为很多例子能证明:祖上活不到六十岁,后辈超过九十岁的大有人在;不少八九十岁的老人身上,同时有好几种慢病,照样活得好好的。

那么,跨过70岁的老人,为何仅有2.5%左右的人能获得80岁的“准入券”,其余没能活到80岁的原因是什么?
或许有4个现实和重要的原因:
第一个:如果到了70岁的老人,生活能自理,手头不缺钱,活过80岁不是难事。其中生活自理是前提,手头宽裕是保障。这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是最重要的原因。
生活能自理,是指老人自己基本不用别人照顾,能自己完成吃饭穿衣、斟茶喝水、散步锻炼、大小二便等事务,这样就比卧病在床的老人强很多。
手头不缺钱,是指老人不必为近期的生计发愁,身体有小病及时就诊,不必纠结于花钱而拖成大病,甚至通过体检能发现健康隐患并及时排除。

与此相对的是,生活需要别人照顾,手头拮据的老人,很多过得比较艰难,抵御生活风浪和疾病困扰的能力太低了,很容易被击垮。
第二个:如果到了70岁的老人,能有效应对慢病,做好病程管理,活过80岁不是难事。到了50岁以后,身体各种不对劲慢慢多起来,慢病、肿瘤、免疫力下降等冲击比较大,患病几率较高。到了60岁以后,不少老人查出好几种慢病。
那么70多岁的时候,慢病已经在身体折腾不短的时间了,总会有一天集中爆发,一下子把老人打垮了,这种情况临床太多了。
有的老人虽然慢病缠身,药物不断,但注意按时服药,合理规划生活,通过持续努力把慢病危险降到最低,非常值得借鉴。

第三个:如果到了70岁的老人,能主动出击解决病患和危机,活过80岁不是难事。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有喝酒、抽烟、口味偏重偏甜、熬夜过劳等毛病,造成身体“核心零部件”提前告急,器官衰竭和恶变的人,是很难长寿的。
所以,中老年人戒烟限酒、清淡饮食、管住口欲、拒绝熬夜等,是在给身体减负增寿,决心越坚定,动作越迅速,越能掌握主动权。
而且,改掉坏习惯和不良问题,能有效应对老年人常见的骨质疏松、免疫波动、代谢异常等问题,为活过80岁“攒本钱”。

第四个:如果到了70岁的老人,能长期保持良好心态和适度社交,活过80岁不是难事。对老人而言,心态好不好,对寿命长不长有直接影响。坚持“人老心不老”,心态积极向上,遇事不急躁有章法,对后辈有较高容忍度,少生气少置气,是寿命的“加分项”。
如果长期保持积极的心态,不自我禁锢,对变化的社会、生活环境保持学习的心境,积极融入而不是拒绝,那么老人的身心不会有大的问题,应对疾病和衰老也有充分的底气。
总之,4个因素或是助力老人能活过80岁,向更高岁数迈进的答案。
LOLandQAQ
只要生活能自理,活着就有意义。
雨婷
说个事:①思维定势(动物是100年寿,速生速灭,植物是千万年),…突破思维定势,才是基础②当年龄到300岁或者更多,500岁…等等,思维定势是应该干什么,…现在是60岁退休后,不知道干什么了,
BHT
阎王叫你三更死,你活不过四更。
用户12xxx08
所以说:人的命!天注定!
唐唐 回复 02-20 18:01
不一定要靠天注定!人定胜天
用户12xxx08 回复 唐唐 02-20 19:11
你胜不了天的!
哈尼
太极🐴70还能打[鼓掌][鼓掌]
用户10xxx27
老子今年七十岁,血压控制的好,其他病没有,就是睡眠不好
用户10xxx44
男人能活到八十岁,不到百分之十
沉默王哈哈
一定要禁止美国利用各种伪装手段来获取中国人的血液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