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家喻户晓,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中说: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马生角”也,太过。又言荆轲伤秦王,智非也。始公孙季功、董生与夏无且游,具知其事,为余道之如是。
荆轲刺秦的事迹在当时确实能轰动一时,所以往后的几十年甚至更久关于他的传说也越来越多。
司马迁认为两件事情是假的,他不会信。
第一个呢,是太子丹。荆轲刺秦失败后,燕国太子丹的命运也宣告到头,他还是没能阻止燕国的覆灭,他和荆轲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充满悲情和凄惨。以致于感动上天,天上下起了粟雨,连马都长出了角。但是司马迁不信,他认为“粟雨”和“马生角”是假的,是件吹的很过分的事。
第二个呢,是荆轲。人们都说荆轲实际上刺伤了秦王,但是司马迁也不信,他的理由是:当初在大殿上拿药包砸荆轲的医官夏无且亲眼目睹了一切,后来他和公孙弘、董仲舒一起游玩的时候把他看到的告诉了两人,然后公孙弘和董仲舒又告诉了司马迁。司马迁认为夏无且亲眼所见、亲口所传必定是真,所以他在《史记·刺客列传》中记录的就是真的。
司马迁为什么认为“粟雨”和“马生角”是件很过分的事呢?其实是个人都知道是件很过分的事,毕竟是传说,没有科学依据,最重要的是没有人能作证。但是荆轲刺伤秦王,司马迁却认为百分百是假的,因为有人能作证,就是夏无且。
秦王被荆轲的突然袭击吓得手足无措,慌乱之间连剑也拔不出,医官夏无且眼疾手快,用手中的药囊砸向荆轲,就是这一砸,给了秦王脱身的机会,才有了后来拔剑反杀。所以秦王对众人说:无且爱我,所以才会拿药囊砸荆轲。然后赏赐了夏无且二百锭黄金。
秦始皇说:无且爱我。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只有长辈、同辈分或者年龄相仿的人才会用“爱”这个字,这里的“爱”有“疼爱”、“关心”的意思,所以大致上可以推断夏无且的年龄比秦始皇大,或者年龄相仿。秦始皇是公元前259年出生的,荆轲刺秦的事发生于公元前227年,也就是秦始皇32岁的时候。
如果夏无且真的和秦始皇年龄相仿,我们可以推断下,夏无且作为医官,而且能站在殿上,说明是秦始皇的御医。在战国时期,能在三十岁上下做到御医这个级别的,可以说是为零。
可以参考神医扁鹊。赵国邯郸重视妇女,扁鹊在邯郸做妇科医生的时候才开始有一定的名望,那时候扁鹊46岁。
再参考神医华佗,华佗60岁左右开始为各诸侯王公大臣看病。
所以要是说夏无且30岁当御医为秦始皇看病,我是不信的。而且秦国法律有规定,大殿之上不是人人都可以上去的,夏无且如果是个仆从或者学徒是没有资格上殿的,所以他是主治医师。
所以我认为夏无且当时的年龄在50岁上下。也就是出生在公元前277年左右。
司马迁说,夏无且、公孙弘和董仲舒三人出去游玩的时候,夏无且把他亲眼所见的荆轲刺秦的事情告诉了两人,后来两人又告诉了他。
公孙弘出生于公元前200年,夏无且比他大了77岁。董仲舒出生于公元前179年,夏无且大他98岁。
试问这三人能玩到一块去吗?
有人说夏无且如果真的是30岁做到御医呢?好,我们就假设夏无且和秦始皇一样大,出生于公元前259年,那他比公孙弘大59岁,比董仲舒大80岁。
这三人也玩不到一块去。
所以,司马迁说“始公孙季功、董生与夏无且游”就是在撒谎!
唯一的可能,就是夏无且70岁左右的时候给少年的公孙弘讲故事,然后在90岁左右的时候给董仲舒讲故事。所以公孙弘和董仲舒对司马迁讲述的,就是传说。
那么问题来了,抛开科学依据不说,司马迁是个写历史书的人,我们从历史的辩证角度去考虑,传说中的“天雨粟,马生角”,司马迁认为没有人证,只是个传说,所以不可信。那为什么公孙弘和董仲舒对他说的“传说”,他就认为是真的呢?
司马迁的用意很明确,就是利用模糊的历史时间打擦边球,为自己所写的历史加分,增加其所书历史“真实性”。
所以他在描写荆轲的时候是这样写的: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人或言复召荆卿,盖曰: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使使往之主人,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使者还报,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
荆轲和盖聂论剑,盖聂对荆轲“怒目而视”,就把荆轲吓得坐车逃跑了!
司马迁还这样描写:荆轲游于邯郸,鲁句践与荆轲博,争道,鲁句践怒而叱之,荆轲嘿而逃去,遂不复会。
荆轲与鲁句践论剑,鲁句践对荆轲大声呵斥,荆轲逃跑了。
荆轲两次与人论剑都逃跑了,注意,这里说的是“论”剑,说明荆轲嘴上功夫绝对比手上功夫好。盖聂和鲁句践都是剑术宗师,以实战为名,荆轲想和两位“纸上谈兵”,受到两人鄙视。
司马迁之所以写这些,就是为了证明荆轲剑术一般。所以在大好时机下,没有刺杀成功。所以司马迁认为人们说的“荆轲把秦王刺伤了”是假的,为了证明他自己的说法,还故意说是目击证人夏无且告诉了公孙弘和董仲舒,董仲舒告诉了自己。
司马迁想利用历史的模糊时间来作为证据“证明”他史书的真实性,却无意间用了“传说”,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所以,司马迁撒了谎。
用户15xxx89
《史记》“背春秋之义”,又“惟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文学价值极高,史学价值就差太远了。随着秦汉相关历史的出土文物越来越多,史记被明确证伪的地方也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