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都知道,麦克阿瑟是“联合国军”的头一任总司令。这人在指挥仁川登陆成功以后,那可真是狂得没边儿了。
麦克阿瑟曾经放话:“我啊,天天没日没夜地祈祷,就盼着中国赶紧来参战呢。”
麦克阿瑟到底凭啥能说出那么狂妄的话呢?
【高开】
首先啊,麦克阿瑟那学习成绩相当不错,他是从西点军校毕业的。这西点军校可不一般,含金量特别高,就算到了现在,那也是很牛的。
麦克阿瑟毕业考试的成绩差不多是99分,这成绩在西点军校可是创了毕业分的纪录呢!二十多年了,都没人能超过这个分数。
一战结束后,还没到40岁的麦克阿瑟,就当上了西点军校的校长,这校长在西点军校的历史上那可是最年轻的了。
另外啊,这人老早就当上陆军参谋长了。
就这么一位特别有学识的将帅,在二战的时候,让日军给打得挺惨。
有一回,麦克阿瑟惨得不行,都掏出枪打算自我了结了。可他一琢磨,就这么死了太不划算了,得,那还是把枪收起来吧。
要说麦克阿瑟在二战时候的经历,他打过的败仗可真不少,好多都是因为判断出错造成的。
到了朝鲜战场,他这毛病还是没改过来。
朝鲜人民军一路向南猛推,杜鲁门一声令下,派美军去支援,这时候,神奇的事儿发生了。
就算美军参战了,人民军照样一路往前推,美军来了也没啥用,照样跟着一块儿挨打。
简直太离谱了,美军里的一个少将居然被抓去当俘虏了。
杜鲁门觉着不行了,没办法,只好把在东京当“太上皇”的麦克阿瑟给请出来,让他去管朝鲜半岛的那些事儿。
讨论了一阵儿后,麦克阿瑟拍板了,让大军在仁川那儿登陆,接着一路往前推,把人民军的补给给拦住。
不过好多将领都认为这样做风险太大了,他们担心人民军在那个地方设置防御工事。
那防守肯定是存在的,不过麦克阿瑟觉得这防守的力量应该不会很强,人数应该不会太多。
人民军的打算呢,就是集中主要的力量,赶紧把南韩给消灭掉,免得时间拖久了生出更多变故。
那留下来防守的呢,通常是些伤员,这帮人的威胁跟之前相比那是小多了,就因为这样,麦克阿瑟不管别人咋反对,硬是在仁川登陆了。
其实啊,麦克阿瑟这次的判断没啥问题,人民军确实是把伤兵给留下了。
而且人民军有个挺大的错处,那就是把战线拉得太长啦。要是美军在仁川成功登陆,那人民军的补给线肯定就得被截断喽。
毛主席早就想到仁川会登陆这事儿了。
后来毛主席跟金日成说,可得特别留神美军在仁川登陆这事儿。
不过呢,金日成没咋把这当回事儿,他觉着人民军很快就能把南韩给灭了,等美军在仁川登陆的时候,那都已经晚了。
这麦克阿瑟啊,还真就成功跑到人民军的后边去了,那这最后的结局,不用想都能知道是啥样啦!
在两边受敌的情况下,人民军没被全部消灭就已经算很好了。
靠着美军的帮忙,南韩军队跟着他们的“大哥”一块儿往北走。眼瞅着他们快要跨过三八线了,咱国家早就给他们发出过警告了。
要是他们真过了三八线,咱国家肯定不会不管的。
【麦克阿瑟的想法】
咱国家面临威胁的时候,那麦克阿瑟根本就没当回事儿,照样自己想咋干就咋干。
毛主席人生中有个特别难抉择的事儿,那就是要不要出兵。当时咱国家好多方面都挺落后的,而且那会儿咱国家还在忙着解决台湾问题呢。
要是这会儿去支援朝鲜,说不定蒋介石会搞出些动静来。
别的国家咱先不提,就说老美吧,他们觉着咱国家不可能出兵,原因就是双方实力差距太大啦。
美军咋判断一支军队战斗力咋样呢?
咱就说麦克阿瑟吧,他判断的主要依据是武器装备。那时候咱国家呢,既没有空军,也没有海军,连坦克都造不了。
而且战士们使的枪大多是从战场上夺来的,那性能肯定不咋地。
麦克阿瑟就觉着,咱国家就那点步兵武器装备,还烂得不行,就算派人来了,那也只能是当炮灰的料。
要这么说啊,麦克阿瑟对解放军那是一点儿都不了解。很快,他就会明白,当初国军为啥会失败了。
麦克阿瑟一门心思想让我国参战,其实就是盼着赶紧把我们打败,好让他们在亚洲能更有说话的分量。
美军把平壤攻下来的那一天,志愿军已经悄悄地进入朝鲜了。
第一次战役打完了,麦克阿瑟倒是知道志愿军参加了战斗,可他觉得那不过是咱国家派去的一小拨人,根本就没当回事儿。
那到了第二次战役的时候呢,麦克阿瑟派出去的部队还是照样横冲直撞地行进。
他们一路走着,没想到就踏入了彭老总早早设好的包围圈。这时候,大批志愿军猛地冲出来,美军一下子感受到了啥才是真正的害怕。
在第二次战役中,美军吃了大亏,损失特别严重。这下子,麦克阿瑟总算明白过来了,志愿军是真真切切地来了,咱们国家是实实在在地参战了。
一开始麦克阿瑟那叫一个兴奋,放话说要跟咱志愿军好好来一场实打实的较量。可这第二次战役打完后,他连志愿军的总司令是谁都没整明白呢!
这美军战败,那就是他们情报部门不行啊,所以战后麦克阿瑟就讲:“咱今天遭受的所有耻辱,都得怪情报部门的威洛比将军没本事。”
咱得承认,麦克阿瑟打仗确实有两下子,可他那轻敌、冒冒失失往前冲的毛病也太突出了,这都成了美军的弱点了。
就算麦克阿瑟再小心谨慎、老老实实,他也没法打败彭老总,李奇微的情况就很能说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