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文献: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胃癌专家委员会. 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肿瘤杂志, 2019, 41(4): 313-324.
陈万青, 孙可欣, 郑荣寿, 等. 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 中国肿瘤, 2019, 28(1): 1-11.
李兆申, 席兴超, 张斌, 等. 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 中华消化杂志, 2020, 40(11): 713-727.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 消化内镜下胃肠道早癌筛查与诊断共识意见.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21, 38(1): 3-21.
贾美香, 刘文忠. 胃癌前病变的筛查和管理研究进展. 中华消化杂志, 2022, 42(3): 197-201.

很多人提到胃镜就摇头,觉得"太难受了",宁愿胃不舒服也不愿做检查。可要知道,一次胃镜检查却有可能帮你阻断接下来三年的胃癌风险!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医生都力荐做胃镜检查?
胃癌在我国高发,每年新发病例超过40万,是严重威胁国人健康的"头号杀手"之一。更糟糕的是,很多患者发现时已经到了中晚期,治疗难度大,生存率低。
我国胃癌的五年生存率只有约35%,而早期胃癌的五年生存率可高达90%以上!差别真的太大了。实际上,胃癌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它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从正常胃黏膜到胃炎、再到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最后才发展成胃癌。

这个过程通常需要8-10年时间。只要我们能在早期发现并干预,就可能阻断胃癌的发生。胃镜检查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早期筛查手段。通过胃镜,医生可以直接看到胃黏膜的情况,发现早期病变。
如果有异常,还可以当场取样活检,进行病理学检查,确定性质。对于早期胃癌或癌前病变,还可以通过胃镜直接进行微创治疗,不用开刀。
有研究表明,胃镜检查能将胃癌死亡风险降低30%-65%。日本通过大规模胃镜筛查,使早期胃癌的检出率达到70%以上,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而在我国,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只有10%左右,差距很大。很多人害怕做胃镜,主要是担心不舒服。确实,传统胃镜检查时会有恶心、呕吐等不适感。但现在医疗技术进步了,有很多方法可以减轻这种不适:
无痛胃镜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通过适量的镇静药物,让你在睡眠状态下完成检查,醒来后就检查完了,没有痛苦的感觉。
还有超细胃镜,直径只有传统胃镜的一半左右,做检查时不适感明显减轻,甚至有些人可以不用麻醉就能顺利完成。

经鼻胃镜是另一个选择,从鼻子进入,可以避开口咽部的敏感区域,减少呕吐反射,更容易被接受。除了检查方式的改进,胃镜前的准备也很重要。检查前6小时禁食、2小时禁水,可以保证胃内没有食物残渣,提高检查质量。还有就是放松心情,过度紧张会加重不适感。
有人会问:"做一次胃镜能管多久?"这个问题很好。根据研究数据,对于没有特殊风险因素的健康人群,如果一次胃镜检查结果正常,接下来2-3年内患胃癌的风险非常低。
这就是为什么说"一次检查或能阻断三年胃癌风险"。不过,不同人群的检查频率需要区别对待。如果你属于胃癌高风险人群,比如有以下情况:

家族中有胃癌患者,尤其是直系亲属;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疾病;长期食用高盐、腌制、熏烤食品;有吸烟、酗酒习惯;那么建议至少每1-2年做一次胃镜检查,及时发现问题。
有人说:"我胃一直很好,没必要做胃镜吧?"这个想法挺危险的。早期胃癌往往没有明显症状,或者症状很轻微。比如轻微的上腹不适、胃口变差、体重下降等。
容易被忽视或误认为是普通胃病。等到出现明显症状时,如呕血、黑便、明显消瘦等,往往已经是中晚期了。推荐40岁以上的人群,即使没有任何不适,也应该定期做胃镜检查。

这是对自己健康负责的表现。胃镜检查虽然有点不舒服,但跟胃癌带来的痛苦比起来,这点不适真的算不了什么。想想看,几分钟的检查不适,换来的可能是健康的保障和对生命的珍视。
很多胃癌患者都说:"早知道就早点去做胃镜了。"预防胃癌,除了定期胃镜检查外,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方法:戒烟限酒,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少吃腌制、熏烤、过咸的食物。
多吃新鲜蔬果,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规律三餐,不要暴饮暴食;如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应积极治疗;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胃的健康,定期做胃镜检查,早发现,早治疗,让胃癌远离我们的生活!你的健康,才是家人最大的幸福!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章开头已标注文献来源。本文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寻求线下医师帮助。别忘了点赞转发给家人朋友,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