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谷会盟:齐景公为何会败给鲁定公?

盼丹聊历史 2024-04-29 06:52:53

说不上败。

齐景公本可以不付成本就能逼鲁定公给自己当小弟。但孔子在夹谷会盟上一通神操作,就变成“归鲁侵地而谢过”了。

那然后呢?

然后,鲁定公还是给齐景公当了小弟。

逼鲁定公当小弟的目的,既然已经实现,那就不算败,只不过要多付出了一点儿土地。

事情原委大体如下:

齐景公极力策划东方反晋联盟。鲁国不仅是东方大国,而且是齐国近邻,同时还是霸主晋国放在东方盯着齐国的一个棋子。所以,策划东方反晋联盟、颠覆晋国霸主地位,那就必须把鲁国拉进来。

简单说就是把鲁国由晋国的棋子变成齐国的小弟。

按理说,齐景公这么干,肯定会招致晋国的反击。

但晋国已经进入三家分晋的前奏,国内几大贵族剑拔弩张,无力顾及齐国这个东方区域强权,更无暇支援鲁国这个自家小弟。而当时的东方形势又是齐强鲁弱。所以,没有晋国支持,那鲁国就得被齐国虐死。

于是,齐景公邀约鲁定公到齐鲁交界的夹谷举行会盟。

字面说是会盟,整得好像很平等,有点儿要建齐鲁合作伙伴关系的架势。但实际一点儿也不平等。会盟的目的就是逼着鲁国表态:到底认齐国当大哥还是继续认晋国当大哥,你鲁定公到夹谷当面给我说清楚。

鲁国嘴上全是礼乐道德、心底全是利益算计,见风使舵的本事堪称独步春秋。打眼一看:晋国大哥肯定没法保护自己、齐国流氓肯定有法狠揍自己,那就立即应约而来、表态站队。

按规矩,国君会盟必须有上卿陪同。当时的鲁国上卿是三桓。但三桓全都是官场老油条,谁也不愿陪国君参加会盟。

会盟是过去拜大哥而不是过去收小弟,那愿意去才是见了鬼。关键问题是晋国万一喘过这口气来,怎么办?到底是谁陪你家国君签的盟约?但凡晋国问罪,那鲁国就得把陪同会盟的上卿宰了谢罪。

然后,孔子就被突击提拔为大司寇,以上卿身份陪同鲁定公参加夹谷会盟。会盟的场景,肯定是一个齐国发飙耍横、鲁国委曲求全的过程。可史书记载却是:

齐欲袭鲁君,孔子以礼历阶,诛齐淫乐,齐侯惧,乃止,归鲁侵地而谢过。

孔子一通义正言辞就让齐景公怕得要命。于是,不仅答应归还齐国曾经侵占的鲁国土地,而且还赔礼道歉。

但当时形势是齐强鲁弱、晋不能助。在这种形势下,你孔子就是舌灿莲花也不可能让齐国既割地又道歉啊?

《史记》肯定美化包装了,所以《左传》更接近实际情况。

将盟,齐人加于载书曰:“齐师出竟,而不以甲车三百乘从我者,有如此盟!”

本来谈得都挺好,然后准备签字立约了,但齐国突然给鲁国加了这么一条沉重的义务。大体是说:以后我齐国出去打仗,你鲁国就要派甲车三百乘助战,不这么干就算违背盟约。

本来认怂当弟弟就行了,但哪成想这个弟弟这么难当。而且,所谓“齐师出竟”,那出境去打谁?想都不用想,肯定是打鲁国的前任大哥晋国。所以,鲁国非常难受。

但难受,你鲁国就敢不签吗?

肯定不敢,必须得签。

但这时候,孔子的外交才华的的确确为鲁国挣得了利益。老夫子硬是把一场赤裸裸的强权压迫变成了一场很值得的利益交换。

孔丘使兹无还揖对,曰:“而不反我汶阳之田,吾以共命者,亦如之!”

简答说就是:你们齐国不把汶阳之田还给我们鲁国,那我们就没钱养军队,自然也派不出甲车三百乘,所以你齐国也算违背盟约。

齐国给我增加义务,那我就跟齐国索要土地。你不给,那我该叫大哥还叫大哥,但出兵助战就免提;你给了,那我就既叫大哥又出兵助战。这时候,问题丢给了齐国。齐国会是什么反应?

齐国答应了。

齐国的格局是齐晋争霸、中原逐鹿。汶阳之田远不及齐鲁联盟更有价值。所以,齐景公即便再心疼土地,那也必须答应。但齐鲁同盟的目的达到了。所以,这不算败。

当然,鲁国也不算败。

晋国太远、齐国太近,晋国势衰、齐国正强,这时候再不改投大哥,那鲁国就只能等着挨揍。关键还趁机收回失地,也算是赚了盆满钵满。

至于晋国,那就只能以后再说。反正自己身段柔软,该见风使舵的时候绝不含糊,即便晋国视线再次移到东方,自己也不会吃亏,甚至还能再赚一笔。

0 阅读:20

盼丹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