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比较奇特的现象,就是全部接近3000架的战术战斗机中,除了原装进口的某35具备矢量喷嘴之外,其他的自产战机一概没有任何矢量技术被应用。问题是并非没有这方面的技术,自家已经在几年前的航展中,公开展示过完全达到全球领先水平的全向矢量喷嘴,就算是单发战斗机运用这种技术后,做起各种落叶飘动作也是轻而易举,甚至可以连续不断的做好几个眼镜蛇超机动,这对没有矢量喷嘴装备的所有战机来说,是想都不用想的。自家已经突破的这种全向矢量喷嘴,具有结构轻巧,耐受力持久,很容易融入飞火推一体化操作系统,综合对比下来,远远超过其他大国的现有全向矢量技术。但是明明是突破了而且随时可以装备推广就是不装备;只能说明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那就是无论顶级航空专家还是实战单位,都认识到这类全向矢量喷嘴玩的再花哨再惊世骇俗,但本质上都算是为了花哨而花哨,实际上都算是雕虫小技,或者是像杂技演员的表演一样,是专门给外行看的。但是战斗机不是演员而必须是随时一击必杀的空中武士。因此现阶段这类全向矢量喷嘴都用不上,即使勉强安装上机,也是累赘而不是战斗力提升的倍增器。其实看看其他大国海空军也有类似的情况。比如超级大国到目前在现役战斗机上,真正普遍装备矢量喷嘴的,只有老旧的海鹞,F22A机群与F35B机群。老海鹞与F35B需要STOVL模式起降,装备矢量喷嘴那是没有办法或者说是必须滴,而其他的任何最近20年来批量装备的新机型,不论是F35A与C,还是在继续升级中的F15EX与F16V,都没有装备任何矢量,
技术。可见到了21世纪初期,2大国的专家们对矢量喷嘴的认知基本趋向一致。那么今后将不再发展任何矢量喷射技术了吗?实际情况很可能恰恰相反。实际上矢量技术不但不会放弃,还可能继续深入研发,尤其是要大搞二元矢量喷嘴。也就是类似F22A上目前正在装备的型号。当然不会单纯照搬F22A,而是发展更加轻巧也更有突破意义的新类型。如果特别注意一下,就会发现这种特别压扁了的尾部喷气方式,不单纯运用到战斗机上,就算是类似B2或者B21这些战略隐身轰炸机,以及类似飞翼隐身的大型无人机,都适合这种以扁平模式喷气推进的系统。因为这种喷嘴会极大的优化红外隐身特征,稍微修型后的尾部方向的雷达隐身特征也是最好的。当然B2与B21目前的扁平喷嘴都不具备矢量功能,
但是不代表其他更先进的型号不运用矢量功能。尤其到了6代机时代,对全向隐身的要求会明显高于5代机,继续深入发展二元矢量技术也是跳不过去的门槛。还有未来的舰载主力战机,必将在脱离任何大后方的情况下全球机动作战,也会对尾部隐身指标要求极高。预计用不了太久,真正装备超级二元矢量的新型号就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