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小知识:为何要赏灯?吃汤圆有啥讲究?

红枫醉秋颜 2025-02-11 20:10:04

元宵节为何叫元宵节

因为在元宵佳节之际,人们除了赏花灯、游乐外,还要吃代表团团圆圆的代表性美食——元宵,这样一来人们就将这件佳节的名字直接贴到了食物上,“吃元宵”就变成了“元宵节”。

其实在古代“元宵节”也不太统一,不仅有“上元节”、“灯节”等多种叫法,这些与吃元宵没有直接关系的称呼是怎么来的呢?

有人说,是因为古人将一年分成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上中下三个等级,再细分成十二个月份,分别用“正”“仲”“季”加以区分,最开始一月代号“正”,后来一月慢慢演变成“元”,于是,就有了“上元节”的叫法。

即使这一说法正确,那么上元节也不会只对应正月一个月份,为什么偏偏正月十五是“上元节”呢?

要搞清楚这个事,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元宵作为一种食品的起源。

赏灯 闹元宵。

在我国古代,上天和太阴帝是人们心中最神圣的神祇,为了能让人们在来年平安和顺,人们就会在每年正月十五用灯来祭拜天上神祇,这就是最早的上元之祭,“上元”也由此而生。

虽然这种祭拜活动之后也演变成了民俗活动,人们在每年正月十五都要挂上各种各样的花灯,但是祭拜天神的含义却从未变得淡薄过,反而越来越浓,等到后来灯都成了赏玩的工具,再后来的翘楚才将这两个因子结合到了一起,让上元节有了更狂欢的气息。

但是光赏玩是不够的,我们之前说过,唯心主义在古代占据了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地位,人们对于鬼神的畏惧以及迎合总是要想方设法征得鬼神的高兴才能完成的,而不是像现代人那样认为,人家原本就是你们家的人,热热闹闹不香么!

鬼信仰混合着唯心主义,在古代可算是保护人自身安全最有效的一件事情,所以那时候人们不仅会在灯会期间热热闹闹的舞龙舞狮,还会在正月初一看的花灯回来的路上,让热闹为自己的道路护航,这种事,您觉得对于百姓来说重要,还是那几百块钱几个大酬神呢?

但是这其实还不够热闹,上天毕竟个性冷淡,不喜欢人间太过喧哗,这就导致地藏菩萨有了很多工作要忙,有一些不好的精灵也混入了其中,纯粹是来破坏好好热闹的人的,所以想到结界这个东西,各种各样贵起来之后它们就变成了人们追逐的目标。

为了让这些珍宝不要被那些小精灵偷走,一些聪明的人就把它们放进了自己的嘴里,这样一来,就连自己都不知道,哪个是哪个了,其他人就只能空手而归了,所以它们这才有了个专门用于味道的名字,叫做“汤圆”。

汤圆与元宵。

那么为什么还有一个食物叫做“元宵”呢

是因为有两个类似的食物,所以出现了两个名字?

其实不然,汤圆跟元宵这两种食物其实是一个东西,只不过因为地区不同出现了差异而已。

汤圆是南方叫法,作为中国地域辽阔,很自然会由南到北有很多不同地方,有些地方为了突出自己的特色,于是就将食物名称统一改为了和方位相关的方圆,那么这样听起来是不是元宵也应该改名呢?

其实早在隋唐年间,今天的山西省就有叫做“元宵”的食品了。

当时当官人家的小姐在新年期间都要自己动手包点心吃,当这个习俗流传到民间后,随着时间推移和生产力革命,一些人发现自己家的制作工艺既然焕发出了新生,就很自然的将这种改良后的食品拿出来让更多人分享,于是“吃汤圆”和“吃元宵”这两种说法同时存在就不奇怪了。

至于名字中的圆字同样也有自己的理由,它代表着团圆,象征着家家户户能够平平安安团团圆圆过完年。

吃汤圆有什么讲究

那么既然汤圆又和和寓意,那么我们在吃汤圆时又有什么讲究呢?

对于真面目保持着敬畏这是我们古老的态度,于是从古至今都积累起了很多饮食禁忌,但是中国地域辽阔,各地饮食习惯不同,所以这也导致饮食禁忌各个地方并不相同,我们需要根据自己身处的位置来决定如何取舍。

除此之外,由于传统文化中对健康方面作用模糊又强大的人们,在饮食禁忌中起着重要作用,比如说油炸食物,那是因为营养丰厚,古人没有生产出保存技术,所以能多吃一些存一些,但太油腻难消化导致很多病症现侂奇怪原因才被摸索出来,于是在我们保留着尊重传统的习惯和讨厌油腻的习惯之间,我们才有今天不能少吃油腻食品的习俗。

北方人讲究的是滚汤圆,而南方人喜欢的是包汤圆,因此形成了南北方互相笑话的独特风俗,“你们北方怎么能吃这种硬硬的东西呢?”

“南方居然还吃这种软软的东西!”

温暖地带对于冷冻食物没有需求,因此白起源也自然而然就没有北方那么多。

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呢

在南方,人们几乎全家都是一起做汤圆,然后象征着团聚吃一大碗南方还有八碗事情,但是除了老人以外,一般都没什么其他禁忌。

而在北方,人们一般只是花了一小笔钱买几包冷冻食品,因为宗教信仰关系,所以禁止食用的一般是穆斯林,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小心翼翼听从古人的习惯,不吃生姜还是能更好地帮助隔绝一些“小超常现象”的,这就需要大家自己去选择困难了。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