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欲拆掉毛主席纪念堂?1980年,接受采访时邓公才道出实情

癸妹聊历史 2023-05-23 10:05:21

迄今为止,我们中国的第一任领袖毛主席那伟大的思想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

而不少国内外崇拜毛主席的人民经常会去毛主席纪念堂瞻仰遗容。

但是,毛主席当年是想要火化的,那又为什么会违背毛主席的意志,把遗体保存下来了呢?

邓小平复出之后,为何又传出传闻称邓小平想要把毛主席纪念堂拆了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其实和邓小平艰难的复出之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众所周知,上个世纪中国遭受了一场长达十年之久浩劫,不少人民群众甚至国家领导人都遭受了迫害,而邓小平同志也没有逃过这一劫。

“以前主席说过,有事情找你,到江西之后是不是还可以给你写信?”

这是邓小平临走前问汪东兴的问题,得到了他肯定的答复。

在文化大革命初期被作为“党内第二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而打倒的邓小平,在1969年10月22日,收拾完行李便携妻子卓琳和继母夏伯根,乘坐一辆老式军用飞机,从北京飞往江西南昌的向塘机场。

被“下放”到这里的邓小平,住进了“将军楼”,和百姓们一起下厂劳动。

时年30岁出头的省军区宣传干事黄文华被选中作为邓小平的管理秘书,实际上是担负“明保暗监”的任务,他也在“将军楼”一并住下。

当时邓小平并没有工资,每个月只有200元生活费,这要用于一家开销是不太够的,为了节省开支,邓小平和卓琳在屋前开了一块儿空地,亲自下地种菜,还养了几只小鸡。

当时车厂里的干部安排老邓夫妇到第四修理车间干活,考虑到这个车间的排长陶端缙为人厚道,认真耐心,是个不错的共产党员,所以将老邓夫妇安排在这里比较放心。

一开始,陶端缙安排邓小平做钳工的活,邓小平爽快答应:“好啊,这个我行!40年前,我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就干的这活儿。”邓小平做出来的零件连周围的老工人都点头称赞。

而有一次,邓小平正在车间里默默苦干,突然脸色发白,身形一晃,晕了过去。

当时工人们都围过来,卓琳扶着邓小平,问大家“谁家有白糖?他喝点糖水就没事了。”原来邓小平虽然身子骨结实,但患有低血糖病。

女职工一听,忙道自己家有。说罢匆匆跑到家里,赶忙端来一碗糖水递给了卓琳。卓琳则小心翼翼的一口一口把糖水喂进自己丈夫的嘴里。

工人们看着两位老人下放劳动如此卖力辛苦,眼眶不禁湿润了起来。

在喝完糖水之后,邓小平果然好了许多,大家悬着的心也放下来了。

那段日子里,邓小平与工人们同吃同住,真切地把劳动当成一种乐趣。

他每天上午去工厂里干活,下午就在家看书学习,与妻子一起料理家务。就这样一直过了三年,邓小平的命运遇到了新的转机。

1971年秋天,“9·13”事件后的不久,厂里突然通知邓小平去开会,听党中央最新文件的传达。

可回到家后,邓小平只对家人说了一句话:“林彪不亡,天理不容!”

两天之后,邓小平没有给汪东兴写信,而是直接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

信中提到,邓小平本人是坚决拥护中共中央关于林彪反党集团的决议,并且提出了想要继续参加工作的要求,希望能离子女近一些。

毛主席看到后对汪东兴说:“小平同志的信上讲了,他的事还要归你管。”

并且作出指示,让毛毛、飞飞都落户江西,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由此也可以看出,这时候毛主席对邓小平的态度已经不是那么决然了。

1972年1月10日举行了陈毅元帅的追悼仪式,也就是在这次追悼会上,毛主席面对陈毅家属和各位领导同志说了许多意味深长的话。

毛主席不仅肯定了陈毅元帅的功劳,而且还说了一句特别重要的话:

“邓小平虽然在文化大革命初期犯下了错误,但这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坐在一旁的总理周恩来立马就听懂了毛主席话语里的暗示,知道毛主席想要重新起用那些被打倒的老同志。

于是,周总理就立马通过陈毅的子女,把毛主席的话透露出去。

当时邓小平也预感到,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势必会让当时社会出现重大转折。

于是他再一次提笔向毛主席写信,在信中邓小平谈到了自己对于林彪的一些看法,并且表示自己虽然已经68岁了,但还是想为党和人民做一些工作。

“我没有别的要求,我静候主席和中央的指示。”

毛主席也在回信对邓小平做出以下三点评价:

“一、他在中央苏区是挨整的,即邓、毛、谢、古四个罪人之一,是所谓毛派的头子。二、他没历史问题。即没有投降过敌人。三、他协助刘伯承同志打仗是得力的,有战功。除此之外,进城以后,也不是一件好事都没有作的。例如率领代表团到莫斯科谈判,他没有屈服于苏修。”

以上话语充分肯定了邓小平的从前和现在,也发出了要启用邓小平的信号。

周总理也看准时机,以最快的速度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并且以中央的名义撤销了邓小平的监视活动,将邓小平以前的秘书和助手都调回到他身旁。

1972年后半年,也是周恩来领导的批判极左思潮深入发展的时期。

在这一段时间里,文革时期被批斗的朱德、聂荣臻、徐向前等不少老同志都在公共场合出席露面。而随着这些老同志的复职,极左思潮也在逐渐褪去。

直到1973年周恩来病倒了,毛主席也做出了让邓小平复出的最后决定。

在4月12日时,新华社发出了一条令人惊奇和兴奋的消息: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举行盛大宴会,欢迎西哈努克亲王,在出席宴会的人员中,有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

在周总理的大力支持下,邓小平又重新回到了政治舞台。

同年12月14日,毛主席同部分中央政治局同志谈话时说:“现在,请了一个军师,叫邓小平。发个通知,当政治局委员,军委委员。”

次日毛主席在与部分中央政治局成员和部分军区负责人谈话时说:

“我们现在请了一位总参谋长(指邓)。他呢,有些人怕他,但是办事比较果断。你们的老上司,我请回来了,政治局请回来了,不是我一个人请回来的。

你(指邓)呢,人家有点怕你,我送你两句话,柔中寓刚,绵里藏针。外面和气一点,内部是钢铁公司。过去的缺点,慢慢地改一改吧。”

后来周总理病重,邓小平接替他的大部分事务。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发展,可就在1975年时,邓小平开始对社会各方面进行整顿。

这种整顿实际上是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以来各种“左”的错误做法。

用邓小平后来的话说,“这些整顿实际上是同‘文化大革命’唱反调”。

这是毛主席所不能允许的,再加上在此期间,毛远新经常在毛主席跟前搬弄是非,他在1975年9月曾告诉毛主席,现在社会上有股风,就是对“文化大革命”是肯定还是否定,成绩是七个指头还是错误是七个指头,有分歧。

他还对毛主席说,邓小平很少讲“文化大革命”的成绩。

恰好在这个时候,清华大学的副书记等几个人通过邓小平向毛主席转交了两封信,引起了毛主席的不满。

他认为,这些人的意见代表了对“文化大革命”的不满,毛主席就希望邓小平能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一个肯定“文化大革命”的决议。

他让邓小平主持通过这个决议,一是让邓小平这些对“文化大革命”有看法的人作这个决议,就可以堵住那些对“文化大革命”有异议的人的嘴,使他们不再唱反调;二是毛泽东想给邓小平一次机会,让他改变观点。

但是,邓小平没有接受毛泽东的建议,他还说,由我主持写这个决议不适宜,我是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随之而来的是,邓小平的大部分工作被停止了。

恰好不久后四五运动爆发,上百万人民群众聚集在天安门广场前,悼念周恩来同志,拥护邓小平,声讨“四人小组”,引发了很大轰动。

当时毛主席已经病入膏肓了,作为他的接班人——华国锋,召开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会议,错误地认为群众的反抗和悼念行动具有反革命性质。

在4月5日,中央甚至还出动了一万民民兵和3000名警察对群众进行镇压。

当时虽然毛主席对于邓小平做出了不正确的处理,但是他仍然没有开除邓小平的党籍。

其实这也反映了毛主席对待邓小平是留有很大余地的,甚至可以说是饱含着某种期望。

在十年动荡中,邓小平曾被两次打倒,但是毛主席都把这当成是内部矛盾。

为什么没有直接对邓小平做出处理,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毛主席相中了邓小平的才华。

邓小平性格很像毛主席,在原则问题上不肯让步。毛主席不只一次地在公开场合下评论过邓小平。

“我看邓小平这个人比较公道,他跟我一样,不是没有缺点,但是比较公道。他比较有才干,比较能办事。你说他样样事情都办得好呀?

不是,他跟我一样,有许多事情办错了,也有的话说错了;但比较起来,他会办事。他比较周到,比较公道,是个厚道人,使人不那么怕。我今天给他宣传几句。他说他不行,我看行。”

毛主席曾在邓小平第二次复出时也说到:“他呢,有人怕他,但他办事比较果断,他一生大概是三七开。”

从毛泽东对邓小平的多次评价中可以看出,毛泽东很赏识邓小平的才干和他的品格。

毛泽东也预感到,他去世后,中国政坛上会有一场较量,这场斗争很可能是在华国锋同江青这几个人之间展开,“搞不好就得‘血雨腥风’。”他当然不愿看到这种局面的发生。

华国锋的资历毕竟太浅,能否驾驭局势,这正是毛泽东所担心的问题。

而在毛主席逝世,“四人小组”被彻底粉粹之后,邓小平同志第三次复出。

当时很多人都想要将领袖的遗体永远保存下来,让世世代代的中国人都能够领略毛主席的风采,瞻仰伟人遗容。

但是这样的决定其实是不符合毛主席生前遗愿的。

毛主席解放后很喜欢在杭州居住,他非常反感到处有乱坟岗子,认为中国人多地少,死人又与活人争地,因此提倡死后不要土葬。

根据节省土地资源和破除旧习俗的考虑,1956年4月27日毛泽东提出,包括自己在内的各级领导干部死后都要火葬,并带头在倡议书上签名。

但当时华国锋经过多方权衡之后,认为不能给江青等人留下话柄,同时要平衡当时国内人民的悲痛情绪,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毛泽东的遗体永远保存下来。

当时为了稳定全国局势,中央又把修建毛主席纪念堂妥善保存遗体当成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1977年纪念堂落成,成为亿万人民瞻仰毛泽东遗容的地方。

按照邓小平的说法,对毛主席纪念堂我们要永久保留下去,不过从此以后中国领导人再也不能采取这一办法了。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时,一股“反思潮”愈演愈烈,认为应该抛弃“毛泽东思想”。

也是在这时,意大利记者法拉奇采访邓小平,问他:天安门上的毛主席画像是否要保留?毛主席纪念堂是否要拆除?

而作为毛主席的老伙伴、老同志的邓小平,深知这位领袖在人民百姓心中的地位,以及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的杰出贡献。

于是在思虑片刻之后便回答:“天安门上的毛主席画像要永远保留下去,毛主席纪念堂也不赞成拆掉。”

如今,这座纪念堂不仅仅是瞻仰毛主席遗容的地方,更包含着我们对于伟大领袖的无限崇拜与尊敬之情。

邓小平同志以其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和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抓住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知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立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他带领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施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促进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他们留给人民那丰富的理论宝藏和精神是无限的,致敬每一位为祖国做出过贡献的前辈。

2 阅读:420

癸妹聊历史

简介:传递有趣的文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