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有人说,如今社会贫富差距明显,也有人说现在是笑贫不笑娼,无论是在哪种说法里,没钱都是一件不太好的事情。似乎“穷人”这个词天生与悲哀挂钩。毕竟以前的穷人们吃不饱穿不暖,连不漏雨的房子都住不上,如此想来,的确有些可怜。
好在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对脱贫攻坚任务的重视,我国已经实现了一定标准上的完全脱贫。这对于中国,对于整个世界都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壮举。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的人都喜欢世世代代定居于一个地方,在老家结婚,在老家生孩子,在老家买房子。
而现在随着城市发展的差异越来越大,人口的流动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去大城市闯荡一番,谋取更多的收入和机遇。因此很多人涌入大城市,勤勤恳恳卖力工作,想在大城市里买房,有自己的立足之地。也正是因为买房,“新穷人”大批诞生。
“新穷人”们很奇怪,他们明明拥有着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资产,却依然一贫如洗钱包空空,生活质量甚至还不如街头摊贩高,过的比农村大妈还勤俭节约。这样说起来看似荒谬,但这些人的确是真实存在的。这种情况也揭露了城市发展的巨大弊端。
的确,如果你有一百万,在三四线城市中,是有钱人中的有钱人;而如果你碰巧留在了大城市,那你充其量是一普通人。毕竟区区百万连稍微高档一点的房子的首付都不是很够,大城市里多的是成千上万的有钱人。
口说无凭,那就用经济专家给的数据来说吧,国内很多家产上千万的家庭,实际上却连20万现金都拿不出来。或许对很多人来说,攒20万是一件轻轻松松的事情,但对于很多工薪家庭来说,一口气拿出20万,还真得吭哧几声。要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还不都是因为买房吗?
我们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是提高了,但远不如物价上涨得快。以前一套房子才多少钱,现在没个上百万连个家都没有。说有钱是真的,毕竟城里一套房呢,说没钱也是真没钱,吃顿几百块的火锅,还要斟酌两天。所以老百姓们挣的钱都去哪里了呢?当然是用来还房贷了。多少人勤勤恳恳一辈子,还要加上父母的积蓄,才能够在大城市里有个安身立命的地儿。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年轻人的常态。
央行前行长周小川也说过,现在的年轻人借贷太多,导致自己完全没有多余的钱来消费。2019年的时候,我国的贷款余额就已经比四年前翻了一番了,而且这个数据还不包括房贷和商业贷。以前人们买东西都是攒够了钱再买,现在的年轻人则是放肆的分期分期再分期,大牌手机、奢侈名表,似乎只要有了分期,所以就有了花不完的钱一样。
归根结底,年轻人的超前消费还是由于手头没有足够的钱。这就不得不说房价高的问题了。高房价不仅掏空了自己,也掏空了家人,不仅掏空了国民钱包,也影响了实体经济。归根结底,国家要想稳健发展,还是应该回归实体经济,那些金融泡沫都是虚假的,一旦破裂,后果不堪设想。好在国家也出台了一定的措施发展实体经济,控制房价的飙升。
现在的90后都在自我调侃:父母像我这么大的时候,房子宽阔工作安稳,妻儿美满生活幸福,而我这么大的时候,钱包瘪瘪两手空空,单身成瘾前路未知。我国现在有5.6亿人的账户余额为零,不仅一分钱没有,还欠了各种外债。
房奴就更惨了,不仅要在有限的收入中扣除一部分来还房贷,还要还自己买买买时设置的条条分期,真是过得连街边的小贩都不如。或许在小城市里买个房,开家店,过过普通人的日子也不错。
结语
如今我国家庭资产有70%是不动产,比如房和车,实际手头上有钱的人少之又少。为了避免身价百万,依旧贫困的怪象,人们更应该学习如何合理地分配收入,把全部积蓄都用来买房,并不一定是最合理的。手头没有钱,万一遇到个急事,只能找人借,现窘迫是真的。因此强烈建议大家学会合理分配财产,以保证自己生活的从容不迫,不要变成新时代的新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