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探源:熙姬颐相同偏旁“囗”的字义

云鹤阁课程 2024-07-27 05:40:40

作者:万庆涛 王鸿杰

  说明:由于这个偏旁不显示,本文用“囗”字代替,下同。

  熙姬颐三个字,都有一个相同的偏旁,“囗”是一个生僻字,其字义为何?我们分别从熙姬颐三字入手,应该可以推导出字的本义。

  首先来看熙字,熙字战国时期齐国文字是没有火字底(灬),直接写作巸,后小篆加火字底,隶书把火字底变作灬,楷书写作熙。巸字是熙字的初文,二字的本义有联系,但不相同。

熙字演变(《字源》)

  《说文解字》:“(熙)燥也。”

  巸字由“囗”和巳构成,巳字是一个婴儿的样子,“囗”字像一个摇篮的样子。因此,巸字表示婴儿在摇篮中。众所周知,婴儿还不会控制大小便,因而会经常把衣服和铺在摇篮的被褥尿湿。远古时,人们物资匮乏,不能给婴儿更换尿湿的衣物,更没有现代的“尿不湿”。婴儿尿湿衣物后,母亲只能拿到太阳底下晒干,没有太阳时,就只好用火烘干。这样,就可以重新使用了。因此,熙字是会意字,本义是把婴儿尿湿的衣物晒干或烘干。这样,人们就在巸字基础上加一个火字底,写作熙。

熙(巸)字表示婴儿在摇篮中示意图

  于是,熙字就引申义光明,这与晒太阳有关;兴盛之义,与婴儿有关,子孙后代生生不息,家族才能兴旺繁盛;和乐之义,是婴儿的衣物晒干或烘干之后,婴儿躺在里面非常舒服,也就不再哭闹,有了笑容,大人看着也会高兴起来。古代大多是大家族,一家有好几个儿子,儿媳们常常一起生娃,因此,人们用“熙熙攘攘”借指家族人丁兴旺,后来才泛指人多热闹。

  其次来看姬字。姬字由女和“囗”构成,甲骨文的姬字中,女字都是“每”字,每是母亲的意思,后来每字演变为“女字”。

姬字演变(《字源》)

  《说文》:“(姬)黄帝居姬水,以为姓。”

  《字源》:“(姬)形声字。从女,囗声。甲骨文‘姬’字从每、声,西周金文或从母、声,余皆从女、声。每、母、女三旁古通……本义是姓氏。”

姬字母亲逗娃哄娃(网络图片)

  所有的字书都把姬字解释为姓氏,这其实是姬字的用法但并非本义。既然囗字本义是婴儿摇篮,那么女和囗组合的姬字,所要表示的就是,母亲在婴儿摇篮旁边逗娃哄娃,这是一幅人间最温馨的画面。姬字是一个会意字,本义是美好。

  姬字与好字有异曲同工之妙,区别在于姬字的婴儿(子)在摇篮里隐藏起来,强调了母亲与摇篮,好字中强调婴儿和母亲互动嬉戏,姬字和好字都表示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无论普通人还是部族首领,甚至是帝王,娶妻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生子,有“接班人”,而地位身份非常高的人娶的妻子容貌一定是千挑万选,美丽无比。于是,姬字引申为美丽,美貌,又引申为帝王妻妾的别称。如,霸王的“虞姬”。

  姬姓,当是一个发明了摇篮的部族,他们像其他部族一样,希望人丁兴旺,就依母亲在摇篮旁逗娃哄娃的情景创造出了这个姬字,并将其作为部族的族徽,后就成了部族的姓氏。后世以为黄帝生于姬水而以姬为姓,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最后来看颐字。颐字由和页(头)构成,表示人头部能够来回摇摆的构件。在颐字里的字已经不表示摇篮,而表示一块像摇篮一样能够摆动的骨头,即下颌骨。人通过肌肉组织控制下颌骨的运动,使得嘴巴能够完成说话、咀嚼食物等一系列动作。

颐字演变(《汉典》)

  人们发现,下颌骨的活动方式与婴儿的摇篮相似,因此,人们就借用表示摇篮的字来表示下颌骨,创造了“颐”字。

人的下颌骨“颐”可以像摇篮一样自由摆动(网络图片)

  人们知道,没有下颌骨,人就不能正常吃饭、正常说话,而正常吃饭和正常说话,让人进食获取营养,才可以保养身体。

下颌骨“颐”让人们愉快地进食和聊天(网络图片)

  总结:通过对熙姬颐三个字的分析,可以推导出一个正确的结论,字的本义是摇篮,是一种竹编的可以架在外框左右摆动的摇篮。

0 阅读:11

云鹤阁课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