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苏轼写过的中秋诗词,人生见证时代

呵呵呵文化 2024-09-15 16:00:51

本文约4600字。

中秋之夜,是人间的团圆之夜。

但是,偏在这个人间团圆之夜,有那么多的别离,那么多的凄凉,那么多的期待,也有那么多的豪迈旷达。

就是这个中秋之夜,苏轼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写尽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写尽了天上的阴晴圆缺。

却不知,苏轼原来还写过如此多的中秋诗词,而这些诗词,也如实的记录了他的人生起伏。

……

注:本文诗词按作者写作时间顺序排列。

一、豪气冲天—“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

公元1073年(熙宁六年),苏轼主动提出离开中央,到了杭州作通判。这一年的中秋节,苏轼在钱塘江观潮,心有所感,写下了观潮五篇。

八月十五看潮五绝·其五

江神河伯两醯鸡,海若东来气吐霓。

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

钱塘江观潮天下知名,天下大观。

这首诗完全是诗人的想象。

“江神河伯两醯鸡,海若东来气似霓。”是由观潮想到《庄子·秋水》所写河伯“望洋兴叹”这个故事。“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不见涯涘。”河伯自以为“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等到他东行至海,着到汪洋浩瀚的大海涛澜,这才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就像小小醯鸡,微不足道。

但是,即使是不可一世的钱塘江潮,如果能得到当年夫差穿着水犀之甲的猛士,用上钱武肃王射潮的三千强弩,把它射服就范,也能造福于民。

联想到后来诗人再次为官杭州,抢救西湖,挖湖筑堤,造福杭州。可见,诗人看到钱塘江潮,已经想到重视兴修水利。

这首诗想象雄奇,敢于向不可一世的自然力量宣战,可谓豪气冲天。

图1 钱塘江观潮

二、人与明月的对话—“千里共婵娟”

南宋文学家胡仔和当今学者康震曾评价说,苏轼的《水调歌头》一出,古今中秋诗词尽废,前无古人,后难有来者。

中秋诗词流传至今几千首,中间不乏与苏轼相提并论的名人大家,为什么苏轼的《水调歌头》能千万军中独占鳌头?

写尽了古今文人的理想和不得志,写尽了古今两地之人的相思和寄托,写尽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道出了人生和宇宙的意义。

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三十九岁的苏轼外放到密州(今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做知州。对当时时局的不满,与弟弟苏辙七年未见的思念,中秋节那一天,苏轼望月思人,写下了这篇千古名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开篇,就是词人与天地的对话,与明月的对话,表达了词人以清影为伴,虽向往天上宫阙,却又留恋人间。

词人现实中虽然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被外放到密州,处于人生低谷,但是,把酒问天的豪迈,处处透露出词人的高贵的人生理想和人生逆旅但又旷达的心态。

下阕更是把望月抒怀的用意上升到天地宇宙之间,两地的思念,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正如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显示出词人构思奇巧,豪迈旷达的境界。

胡寅在《酒边集序》评价道:“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而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

胡仔在《渔隐丛话后集》评价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俱废。”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评价道:“东坡之《水调歌头》,则伫兴之作,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调论也。”

在人生低谷中,词人既向往天上的自由和浪漫,要乘风归去,又及时反省,恐天上高处不胜寒,还是眷恋人间,不畏艰险,继续自己的理想。

全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几者兼具饿,方见千古绝唱。

苏轼从“乌台诗案”之后,写下了大量寄托人生理想,却又感怀现实残酷的诗词文章,每每都虽有“小舟从此逝”或者“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感慨,但却总是能以旷达的心态和广为天下的境界为之释怀。

这首词亦如此。中秋之月,不光寄托了词人对亲人的怀念,更是“大醉”后,对人生的遣怀之作,伫兴之作。

图2 千里共婵娟

三、人生萍寄—“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公元1077年(熙宁十年),苏轼任徐州知州,苏辙到徐州与苏轼相聚百余日,共度当年中秋节后,苏辙马上就要转道赴南都(今河南淮阳)留守签判任,临分别之日,苏轼写下了这首名篇。

阳关曲·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与苏辙两兄弟在徐州团圆,共度中秋,所以是月圆人团圆之时,但是,好景不长,团圆之后,马上就要分离,所以这首词里也流露出了分离的愁思。

写“中秋月”,却从“暮云”下笔,这是欲扬先抑,“暮云”去后,才能见漫天的清寒,这个时候仿佛整个银河都寂静了。“银汉无声”并不只是简单的写实,它似乎说银河本来应该有声的,但由于遥远,也就“无声”了,天宇空阔的感觉便由此传出。

从满月清辉,词人马上联想到了月圆月缺,再到人生离别。

赴任之后,兄弟俩聚少离多,这一次难得在徐州能够较长时间团聚,可是,马上就要分别了,又不能不令词人慨叹“此生此夜”之短。

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间团圆的愉快,又从当年当夜推想次年中秋,归结到别情,意味深长。

四、天各一方—“六年逢此月,五年照离别”

公元1078年(元丰元年)中秋,苏轼在徐州就任。这一年中秋,苏轼憔悴卧病,独自对月感怀,特别思念弟弟子由,想念去年两人欢度中秋的情形,写下这三首诗。

中秋月寄子由三首·其一

殷勤去年月,潋滟古城东。憔悴去年人,卧病破窗中。

徘徊巧相觅,窈窕穿房栊。月岂知我病,但见歌楼空。

抚枕三叹息,扶杖起相従。天风不相哀,吹我落琼宫。

白露入肝肺,夜吟如秋虫。坐令太白豪,化为东野穷。

余年知几何,佳月岂屡逢。寒鱼亦不睡,竟夕相噞喁。

六年逢此月,五年照离别。

与弟弟苏辙分离时隔一年,同样的中秋节,苏轼却病倒在徐州。一人独自望月过节,不免想起了远方的亲人,回忆去年团圆的美好时光。

这首诗深刻的描述出了苏轼生病孤寂的凄凉场景,回忆去年中秋与子由同在徐州观月情景。明月依旧,兄弟却已天各一方,倍感人生聚散如浮萍,黯然伤神。

五、人生旷达—“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公元1078年(元丰元年)八月十六日,也就是当年中秋节的第二天。

当时苏轼还在徐州任上,弟弟苏辙在南京留守签判任上。去年的中秋,兄弟二人在徐州同赏月。

如今兄弟二人天各一方,而苏轼自己又憔悴病卧,心情哀伤。收到弟弟苏辙《中秋见月寄子瞻》后,看到其中有“南都从事老更贫,羞见青天月照人”的消极感慨,苏轼不顾自己的憔悴伤病,马上就写了这首和诗来宽慰苏辙。

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万丈生白毫。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临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飐风回岂复坚。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惟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明朝人事随日出,怳然一梦瑶台客。

宽慰弟弟,却先从明月写起。

一开篇即描写明月出来的雄伟气势,月亮还未出群山之时,已经是光芒万丈。“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写出了月亮升起的景象,描述得灵动诡谲,有声有势,气象壮阔。

还有,诗人又将月亮与苍龙七宿相比较,反衬月亮的明净。心宿“如弹丸”,在西南方向闪着光芒;整个苍龙七宿盘在西天,熠熠发光。到中秋的夜晚,角、亢、氐等星宿已落入西方地平线,并不是整个苍龙都可见,所以诗人又补充道“注眼看不见”。

月亮升起之后,星光更暗淡了,仿佛在与飞舞的萤火虫争夺着光亮。“千灯夜作鱼龙变”“低昂赴节随歌板”,描写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引人遐想。

诗的后半部分,从描写家庭赏月的欢乐和温馨写起,写到对远方弟弟的思念和劝慰。

对于弟弟那句“南都从事老更贫,羞见青天月照人”,苏轼回应道:“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这不光是诗人的旷达,还透出诗人对人生的豪迈。

叶矫然在《龙性堂诗话续集》评价道:“坡公写月初生则云:‘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万丈生白毫。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此等气魄,直与日月争光。李、杜文章虽光焰万丈,安得不虚此老一席?”

六、悲歌感慨—“人生几度秋凉”

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苏轼遭贬谪到黄州的第二年,又值中秋(有学者认为,此词作于诗人儋州流放期间。编者认为,儋州时期,苏轼已全然旷达,断不会如此自悲生世)。

一人月下独饮,不由人生凄凉。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诗人一开口就是感叹人生虚幻,人生短促。以梦比人生,那些当年的理想,当年的胸怀,当年的不堪回首,现在看来正是如梦幻泡影。感慨的是,这些梦幻泡影中,包含了人生的纷纷扰扰到底有何意义。

中秋节已是暮秋,秋风萧瑟,落叶满地,恰恰也正是让人感慨时光易老,壮志难酬的时光。

朝堂之上,满是尔虞我诈,因政见纷争被贬谪的诗人一人把酒,感慨“月明多被云妨”,自己忠言被谤,因谗被贬谪,透漏出诗人对朝堂的愤恨。最后两句也透露出诗人在如此凄凉的处境下,还是要“凄凉北望”,以图再报效国家和对亲人的思念。

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后集》评价道:“东坡在黄州,中秋夜对月独酌,作《西江月》词曰:‘世事一场大梦(略)’坡以谗言谪居黄州,郁郁不得志,凡赋诗缀词,必写其所怀,然一日不负朝廷,其怀君之心,末句可见矣。

“苕溪渔隐曰:‘《聚兰集》载此词,注曰:寄子由,故后句云‘中秋谁与共孤光,把酒凄凉北望’,则兄弟之情,见于句意之间矣。疑是在钱塘作,时子由为睢阳幕客,若《词话》所云,则非也。’”

“凄凉”是这首词的主题。中秋之夜的秋风,明月下夜凉如水,孤灯独醉,世态炎凉,这是一个凄凉的世界。在这种场景中,孤独的诗人身影与孤灯的黯淡昏光,相映成景,巨大的悲剧力量,让人回肠荡气。

图3 人生几度秋凉

七、飘逸不羁—“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公元1082年(元丰五年),苏轼被贬黄州已经四年。这一年又是中秋,苏轼写下这首名篇。

念奴娇·中秋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词人置身高楼,凭高望远,长空显得更为辽阔无边,引人入胜。

“桂魄”两句由晴空写到明月,描绘了一个月光照耀的清辉夜色,带来了清凉的感觉。也许出于词人的想象,也许是词人已经在这里呆了一天,到了晚上。

这些都以寄托着他的精神世界,“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

也许正是由于他的清闲和不得志,才向往月宫的清静自由。在清闲的月宫往下界眺望,“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江山如画,人间烟火,历历在望。

下片写归天意愿。既然有如此美好的月宫,词人就干脆把天上的明月和身边的影子当做知心朋友,一起欢乐。奇特浪漫,又真实地展现出他的孤单、凄凉。

“起舞”两句,希望愉快地度此中秋良夜,不要辜负这良辰美景。词人现在的月下起舞,并非应景之快乐,而是为了消除这股愁闷与抑郁不平之气。而且,此时此刻,也只有天上的明月才是他的知音。

词人渴望乘风归去,在明净的月宫里,把横笛吹得响彻云霄,唤起人们对美好境界的追求与向往,豪情溢于纸背。

此刻的乘风归去,跟六年前的“我欲乘风归去”的心情和意境,那可是大相其趣了。

这是一篇狂放不羁,洒脱飘逸的作品。

1 阅读:20

呵呵呵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