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传说在中国文化里面一直都有很多说法,从古代到现在,白蛇的形象变来变去,有人说它是妖怪有人说它是仙女,反正现在大家都觉得它跟白娘子是一回事。
上古时期的白蛇确实不像现在这么温柔,那时候人们见了蛇都害怕得要死,在很多古书里面记载的白蛇都是吃人的怪物,这种想法一直延续了很长时间。
《山海经》里面写到西山那边有很多白蛇,不过当时的人们对白蛇还没有太多看法,就觉得它是一种很特别的动物。
刘邦砍白蛇的故事虽然听起来很离奇,但是这个故事竟然被写进了正史里面,而且一直流传了很多年,后来的史书都把这个白蛇说成是天命的象征。
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人们写的故事里面的蛇都是很可怕的形象,比如《搜神记》里面就有一个叫李寄的人杀掉吃小孩的大蛇的故事。
到了唐朝的时候,白蛇开始有了新的形象,不过还是很吓人,比如《李黄》这个故事里面,白蛇变成美女把男主角迷得神魂颠倒最后害死了他。
宋朝的《西湖三塔记》里面的白蛇也是个坏妖怪,她跟乌鸡精还有水獭精一起作恶,最后都被和尚给镇压在西湖底下了。
《水浒传》和《西游记》里面也出现过白蛇的形象,不过这些白蛇都不是主要角色,只是在故事里面走个过场。
到了明朝的时候,冯梦龙写了《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这个故事里的白蛇虽然还是个妖怪,但是她已经开始有了人性,会对许宣产生真感情。
这种改变跟当时的社会有关系,明朝后期商业发达了,老百姓开始喜欢看更贴近生活的故事,所以白蛇的形象也就跟着变得更人性化了。
清朝的方成培把白蛇的故事改编成了戏剧《雷峰塔传奇》,这个版本里的白娘子完全变成了一个为爱痴狂的女子,甚至还给她加上了修仙的背景。
后来又有人写了《白蛇全传》,把许宣改名叫许仙,这个版本的故事情节更加丰富,白娘子的形象也更加完美了。
1992年的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里,赵雅芝演的白素贞简直就是完美女性的代表,她既漂亮又聪明,对许仙的感情特别真诚。
现在的动画电影也在改编白蛇的故事,比如《白蛇:缘起》就从另一个角度讲述了这个故事,让人看到了更多可能性。
现代社会对蛇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人甚至把蛇当成宠物养,完全不像古人那样害怕蛇了。
在短视频平台上,很多人拍蛇的视频都是把它们当成萌宠来展示,这种转变说明人们的观念真的变化很大。
白蛇的故事一直在变,但是它代表的美好爱情和追求理想的精神却一直没变,这可能就是为什么这个故事能流传这么久的原因。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更喜欢用巳巳如意这样的谐音梗来表达美好祝愿,但是白蛇传说依然是中国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