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著名画家惠宗构图严谨十幅诗意浓浓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香萱看文化 2023-02-09 11:47:14

北宋时期著名画家惠宗构图严谨世称“惠崇小景”十幅诗意浓浓经典绘画作品赏析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古画中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古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画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共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代。

公元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柴宗训被逼禅位于赵匡胤,宋朝建立,定都东京开封府(河南开封),1126年靖康之变后,金国军队兵临汴梁,次年灭亡。

北宋建立以后,绘画艺术发展迅速,反映现实生活绘画内容极为突出。尤其是宋徽宗时期,继承前朝旧制,在宫廷中设立了 “翰林图画院”,一批批技艺精湛的职业画家应运而生,包括帝王宋徽宗在内的诸多画作,更加注意写生和技法的探索,呈现出巨匠辈出,异彩纷呈的繁荣景象,使山水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这一时期比较有名的山水画家较多,杰出代表有齐鲁画派李成,关陕画派范宽。宋后期的水墨山水画以米芾最为著名。还有李公麟、郭熙等人,他们擅长用多层烘染和画点点的排列,使积墨、破墨等技法,达到云山蒙笼,烟雾缭绕的效果。前面我们已经欣赏李成、范宽、米芾、李公麟、郭熙和张择端六位著名画家的作品,下面我们欣赏武宗元、王居正、惠崇、燕肃、祁序、许道宁、翟院深等七人绘画作品。

北宋时期著名画家惠崇绘画作品有:《沙汀丛树图》《秋浦双鸳》《秋渚文禽图》《雁图》《秋野盘雕》《溪山春晓图》《寒林鸳鸟图》《春湖放鸭图》《华溪会禽图轴》《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等。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北宋著名诗人画家惠崇绘画作品

惠崇(965—1017年),建阳(今福建省建阳市)人,一说淮南(今江苏省扬州市)人,还有一说是湖南长沙人。主要生活在北宋前期,约与王安石同时,是一位工诗善画的僧人,与当时的希尽、惟风、简长、保暹、文兆、行肇、宇昭、怀古等僧人合称“九诗僧”,颇有时誉,惠崇为其中的杰出者。北宋画家、诗人、僧人。工画鹅雁鹭鸶,寒汀远渚,世称“惠崇小景”。其画属南方山水画派支流,意境虚和萧散,独创新风,但不为时人所重。

北宋著名诗人画家惠崇《沙汀丛树图》赏析

惠崇《沙汀丛树图》绢本设色 纵24厘米 横25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原被清室收藏。辛亥革命后,住在紫禁城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以赏赐的名义,让其弟溥杰将此图携出宫,后此画辗转入藏东北博物馆,乃国宝级藏品,即现在的辽宁省博物馆。

此图描绘了江南水乡初春之景:春江水暖,潺潺流淌,引得许多水鸟嬉戏其中。画面左侧,水面之上,有两只水鸟比翼双飞,煞是动人。河岸边有水草摇曳,浮萍微动。两岸之上,沙滩平铺,绿树成荫。

近处岸上,杨柳正吐新绿,枝繁叶茂,生机无限。对岸丛树茂密,烟霭笼罩,若隐若现,扑朔迷离。此图虽然描绘的是初春时万物复苏的情景,但空旷清逸、烟岚迷蒙的画境不免让人顿生伤春之感。

北宋著名诗人画家惠崇《秋浦双鸳图》赏析

惠崇《秋浦双鸳》纸本浅设色画,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画前景绘芦苇败荷,中景画鸳鸯一双栖于岸上,远景为岸际天空,全景给人一种秋天虚旷潇洒气氛,具有诗的意境,情景交融,洒落生姿。

画家惠崇是画鹅、鹰、鹭鸶方面的高手。他笔下的动物均姿态不凡,神采奕奕。

《秋浦双鸳图》,以芦苇、败荷、野花、丛草为陪衬,而主角则是一对雌雄可辨的鸳鸯“情侣”。

画中的雄性鸳鸯身披披美丽的羽毛安然昂首站立观望,似乎正在保护它的“爱妻”,而雌性鸳鸯则栖息在一旁。两只鸳鸯姿态自然,目光传神,远处则是非常开阔的天空。

全画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美感,虽然秋天气氛萧疏,但是意境十分优美,这也是画家惠崇作品的精妙之处。

画作中的两位“主角”刻画十分细腻,真实再现了动物之间真实的情感状态,而且远景以迷蒙的角度处理,彰显画家惠崇的个人风格。

构图严谨,诗意浓浓,是非常成功的一幅至纯至美的画作。

故他的画品,博得不少文人诗客的赞誉,争相题诗,趋攀风雅。宋代诗人兼书法家黄庭坚对惠崇小景,备加称许:惠崇笔下开生面,万里晴波向落晖。梅影横斜人不见,鸳鸯相对浴红衣。

北宋著名诗人画家惠崇《秋渚文禽图》赏析

北宋惠崇《秋渚文禽图》台北故宫博物院。绘深秋季节,荷叶枯败,数枝折断,叶面业已破烂成网状,零星漂浮着数棵野菱,河岸上两只麻鸭觅食。惠崇,北宋僧人,擅诗、画;精五律,善画寒汀远渚,具有潇洒虚旷、明媚秀丽的韵味。

北宋著名诗人画家惠崇《雁图》赏析

北宋惠崇《雁图》东京国立博物馆。绢本,设色,24.5×20.3cm,收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唐绘手鉴-笔耕园》中。绘滩头芦苇长势茂盛,岸边四只雏雁或立或卧,另一只从土坡后探出头来,盯着前面的四小只。

此图所描绘的是汀岸一隅,五只雁栖息于芦苇丛下的岸边,四只在前,一只隐于坡岸之后。构图极其简洁,大致属于边角结构,芦苇、坡石、芦雁自右下角延伸至有病,其余部分大片留白,形成清远空旷的意境。此画虽为僧侣画,但与宋代的其他僧侣绘画(如牧溪)的率意及强调禅意不同,并未远离宋代的主流艺术风格。比如写实工细的芦雁和写意的坡石形成粗细对比,右下与左上在构图上的虚实对比,都是宋代院体画的基本表现手法。

北宋著名诗人画家惠崇《秋野盘雕图》赏析

北宋惠崇《秋野盘雕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 · 弘历,七言绝句:鸷鸟盘空意气扬,野禽觳觫计深藏。写生虽具传神笔,以曰僧规却不当。

《沙汀烟树图》、《柳岸河汀图》、《溪山春晓图》、《秋浦双鸳图》,均体现了惠崇画作在文献记载中的特点,应该属于其中年后的作品。

在烟树、河汀、溪山与水渚,虽有春华消息,或是嬉戏水禽,但整个画幅却笼罩在一片静谧幽远清旷之中。有不可言说却能感知的禅意。达摩大师传禅法,被归纳为“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故禅悟,即认识“真我”,只能靠自己的体验。当其“悟”时,便知“悟”的确不能用言语表达。不过别人是可以给出一些提示或暗示的,但一定不能说破。惠崇的画便是提示,不过画中物象所体现的境界需观者自行体味,去感受恒古如一的“真我”与“道”。

北宋著名诗人画家惠崇《溪山春晓图》赏析

北宋惠崇《溪山春晓图》 绢本设色 纵24.5厘米 横185.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图描写的是江南平远景色。画面前后始终以重山叠岭为背景在这山溪河流中间,岗峦起伏,平渚相牵,其上林木葱郁,花开烂漫,竹林深幽,垂柳依依。画中布局取平远之势,但崇山叠岭,云气蒸腾,亦显境界深幽,而萦绕于山间的河流、湖水与云气融为一片,又使其境空灵渺远。

画中笔法温和平淡,近山、林木等勾皴外,山石多以染法,随形变化,浓淡相宜。

其敷色简淡,醒目异常,增强了画面春日融融的明丽气氛。此图无款印,传为北宋惠崇作。

引首有李兆蕃篆书“溪山春晓图”五 字。

北宋著名诗人画家惠崇《寒林鸳鸟图》赏析

北宋著名画家惠崇《寒林鸳鸟图》23.8x25 厘米,质地 绢,装裱形式为册。北宋以诗著名的僧侣有9人,今存其诗作《北宋九僧诗》,其中惠崇尤多佳句,为九位诗僧中最杰出的一个。宰相寇准请惠崇到自家花园赛诗,抓阉分题。惠崇拈得“池上鹭月”的题目,于是绕行池径,默默地苦心思索,忽然用两指指向天空,微笑地说:“已得之,已得之,此诗功在明字,凡五押之不倒,今得之。”随即咏道:“曝翎沙日暖,引步岛风清。

照水千寻迥,栖烟一点明。”(诗题《春日寇宫赞池上》)景色明灭虚旷,可谓一绝。出于诗僧的超尘感受,他到处云游,把绚丽江山深罹于胸中,故有冰雪松霞之咏,如“雪列僧扫石,风劲鹰归松”,“河分岗势断,春入烧痕青”等飘逸神韵、清远自然的诗句。

他从自己的诗作选出得心可喜者百句,一一作画,每句一图,将其刻石立于长安。

北宋著名诗人画家惠崇《春湖放鸭图》赏析

北宋著名画家惠崇《春湖放鸭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苏轼题签。释文:春湖水暖鸭先知,泛舟湖上放鸭时。草木茂盛虾螺肥,惠崇小景绝妙诗。

苏轼的这首诗妙在既能写出“画中态”,又能传出“画外意”,使诗情、画意完美地结合了起来。可以这样说:惠崇的画和苏轼的题画诗两者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惠崇的山水画所存的《溪山春晓图》与《沙汀丛树》,均有沈括所言“小景惠崇烟漠漠”之意,后者尤甚。《溪山春晓图》平远构图,山峦重叠、桃红柳绿、舟浮于水、禽鸟相戏,一派江南春景,烟雾迷蒙,空渺隐幽。虽然刘仙伦说“惠也小景秋独步”,但其春景亦佳。融禅意于画幅,是惠崇本有修禅有悟之果。杨载题其《古木寒鸦》说“老僧修止观”,宋人王庭珪题惠崇画《秋江凫雁》指出“老崇学画如学禅”。

惠崇的山水画让黄庭坚“欲买扁舟归去”,而宋僧居简观赏惠崇《柳塘春水》而感叹“欸乃一声,悠然到耳,而忘其为画也”。这是惠崇画技的高超,如叶梦得言“惠崇残笔老尤奇,袖里溪山每自随”,元人刘仁本言“惠崇毫素出天机”。更是惠崇禅修在画作中的体现。其画中之禅意,让观者觉悟到心中的“真我”,而能隨心所欲、逍遥自在的享受自然,也许是一刹那,也许是永远。

北宋著名诗人画家惠崇《华溪会禽图轴》赏析

北宋著名画家惠崇《华溪会禽图轴》116×47cm,宋代。无锡博物院藏。(曾由清初王时敏收藏作跋)、《元崔彦辅虎丘图卷》(卷后附明代吴门陆师道、文嘉、王谷祥、张凤翼等人题跋)、《元郑元祐华孝子祠记》(册后有明代名宦杨一清等人题跋)等,不一而足。这幅图与惠崇绘画风格不符,很难确定是惠崇真迹。

北宋著名诗人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赏析

北宋著名诗人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惠崇的《春江晚景》一共是两幅:一幅是春江鸭戏图,一幅是春江飞雁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释文:其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其二,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苏轼于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为惠崇所绘的《春江晚景》两幅所写的题画诗。一说此诗作于江阴。

读到苏轼这首诗,眼前就仿佛出现一幅活生生的图画:春水初生、绿竹猗猗、桃花绽放、群鸭嬉水,一派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景象。诗情画意显得是那样活泼生动,多采多姿,那么相得益彰。

一位僧人画了两幅画,画没有流传下来,而苏轼的题画诗却流传千古。

惠崇流传于今的画不是很多,大多数人一致认为辽宁省博物馆的《沙汀烟树图》、上海博物馆的《柳岸河汀图》、故宫博物院的《溪山春晓图》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秋浦双鸳图》为惠崇真迹。而归于他名下,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秋野盘雕图》、《秋渚文禽图》、《春湖放鸭图》、《寒林鸳鸟图》等,还需要认真研究,流传证据不是很充分。

惠崇曾从自己的诗作选出得心可喜者百句,一一作画,每句一图,将其刻石立于长安,后人称为“《百句图》刻碑”。可惜早已荡然无存。北宋翰林学士杨亿(浦城人)在《杨文公谈苑》中,录有近百个惠崇诗目;明代学者胡应麟在《诗薮》中收录其屈指可数的断句。从这些仅存的诗作和画作中,后人仍然能领略前朝天才的灵气与才学,感受千年以前的山川景色。

0 阅读:67

香萱看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