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皇帝唐睿宗李旦:是随波逐流?还是大智若愚?

太璞石 2024-01-10 15:16:55

唐睿宗李旦,曾用名李旭轮、李轮、武轮,龙朔二年(公元662年)6月22日在长安出生,是唐高宗李治的第八子,武则天的幼子,唐朝的第五位皇帝。

李旦最初被封为殷王,后改封为豫王、冀王、相王等;嗣圣元年(684年)二月,李旦被武则天立为皇帝;圣历元年(698年)九月,李显被复立为皇太子,李旦被降为相王;神龙元年(705年),李显复位称帝,恢复李唐神器,李旦被封为安国相王,迁太尉;景龙四年(710年),李显被皇后韦氏和女儿安乐公主毒杀,李旦儿子李隆基发动政变,拥立李旦称帝;先天元年(712年),李旦退位,太子李隆基继位皇帝;开元四年(716年),李旦驾崩,终年55岁。

纵观李旦的一生,是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他两次登基为帝,三次辞让皇位,总能够在不同的场合作出正确的选择。无论是形势所迫下的明哲保身,亦或是混乱朝局中的高瞻远瞩,还是众望所归里的退位让贤,李旦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做随机应变。

你可以说他是趋炎附势,随波逐流,也可以说他是韬光养晦,大智若愚,但不得不承认,李旦确实是武则天四个儿子里面结局最好的一个。

唐睿宗李旦

一、形势所迫,我要让位给老妈

嗣圣元年(684年)二月,当了五十五天皇帝的李显被老妈武则天一脚踹下了皇位,踢到穷苦的均州软禁了起来。作为武则天幼子的李旦自然就承担起作为老妈傀儡的作用,李旦也深知自己的角色定位,是以,刚一即位,就把自己关在别殿,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朝事政事一概不管不问。

李旦知道,即使自己不这么做,也是这样的待遇;即使自己过问了,也没有处置的权力。要知道章怀太子六哥李贤自杀在前,中宗皇帝七哥李显被废在后,还好五哥李弘死的早,不然以老妈的心狠手辣,那下场能有好?索性自己就降低姿态,曲意逢迎,顺水推舟,百依百顺,做好自己傀儡的身份。这一点上,深知武则天秉性的李旦做的就比他那急迫的七哥李显强太多。

垂拱二年(686年)正月,武则天下诏要还政给皇帝。开玩笑,李旦用脚指头都能想到这是老妈武则天的小试探。对权力有着极端掌控欲的老妈来说,让她放权,那真是白日做梦,痴心妄想。但是做戏还得做全套啊,27岁的李旦连续上梳,坚决拒绝,我还小,还需要在母亲大人您的庇护下继续努力;我的翅膀还很嫩,毛都没长齐,还需要在母亲大任您的呵护下继续成长。武则天一看,嗯,孺子可教,我还是继续帮你掌这舵,你就慢慢学习吧。

垂拱四年(688年),武承嗣献了一块“圣母临人,永昌帝业”的白玉,说是洛河神异。武则天一看,那是相当开心,这是天降大任,把白石命名为天授圣图,自称圣母神皇,还要在洛书举办受图大典。李旦心里那是门清,老妈你这出自编自导自演的小闹剧,糊弄糊弄世人也就罢了,你这称帝之心也迫不及待,呼之欲出了吧。但是李旦知道,这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所以还得继续装好孙子,不,装好儿子啊,亲自请求陪同武则天参加拜洛受图大典。

载初元年(690年),百官、宗室、外戚、四夷酋长等都纷纷劝进武则天,进帝位。李旦虽然是身份最尴尬的皇帝,但也懂得审时度势,知道大唐江山易主必不可免,儿子让位给老妈,也不算什么丢人的事。再说了,你不让也没用啊,小命最重要。让位好在大家面子上都过得去,毕竟人在江湖混,靠的就是面子嘛。想通了关节,李旦马上上表请求母后称帝,并希望赐姓武。最终,武则天正式称帝,建号大周。

武则天

二、朝局混乱,我要让位给哥哥

老妈武则天称帝后,李旦为赐姓武,改名武轮,降为皇嗣,住在东宫,太子李成器则降称皇孙。老妈称帝让李旦长舒了一口气,自己暂时摆脱了站在老妈对立面的窘境,但是情况依然不容乐观。

李旦作为李氏宗族的代表,虽然改姓武,但依然是武氏诸王及老妈手下朋党酷吏的攻击目标。这种事情比较好理解,这两方都是利益相关方,武氏诸王希望把李旦搞倒自己好上位,武则天手下的朋党则考虑他们作为武则天的嫡系,是窃取李唐神器的先锋军,是屠戮李唐宗室的刽子手,如果将来恢复了李唐天下,他们肯定是最先被清算的一批人。

最先发难的是魏王武承嗣。天授二年(691年),武承嗣派亲信唆使洛阳百姓王庆之,纠集数百民众,以“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为由上表,请求武则天废儿子李旦,立侄子武承嗣为太子。这句话的意思是神不享受不是同类族人供奉的祭品,百姓不祭祀非本宗族的祖先。

这句话用在武则天身上是有歧义的,武则天嫁入李氏一门,按理说已经是李氏一族,将来入宗庙,可以享受儿子祭祀。但是武则天的身份很尴尬,若是以皇后的身份入李氏宗庙,自然没有问题;但若是以皇帝的身份,就大逆不道了。同样地,如果入武氏祠堂,那也不对,首先外嫁女子没有入本宗祠堂的说法,其次武承嗣作为武则天的侄子,也没有侄子祭祀姑姑的道理。

宰相岑长倩、格辅元极力反对变易皇嗣,却被武承嗣以谋反的罪名诬陷构杀。凤阁侍郎李昭德挺身而出,杖毙了王庆之,还趁机劝谏武则天,把其中的道理剖析,武则天这才暂时放下了废太子的想法,但是也对太子起了疑心。

长寿二年(693年),李旦被诬陷谋反,武则天派遣手下心腹大将酷吏来俊臣审理。此人深受武则天信任,甘为鹰犬,擅长诬告陷害,刑讯逼供,手上沾满了李氏宗族的鲜血。来俊臣来到东宫,对东宫属官刑讯逼供,只要有一人有一丁点吐口,那就能被他做成弥天大案。好在李旦为人还算忠厚,属官中也无人招认,更有乐工安金藏当众剖腹,以表明皇嗣没有谋反。武则天听说以后深受感动,不再怀疑李旦,命来俊臣停止审理,李旦因此而幸免于难。

事情的转机在七哥李显回神都洛阳之后。

彼时,武则天在狄仁杰等人的劝说下,终于下定决心,将政权归还给李氏一族。武则天以养病的名义把李显从房州接了回来,准备在两个儿子中间选一个立为储君。

李旦听到风声后,天天称病不上朝,坚决表态不当太子,要把皇位让给哥哥李显。笑话,这位置谁爱做谁做,老妈虽然75岁了,但是精神依然良好,怎么说还能掌权五六年;再说了,老妈当皇帝之后,多疑残暴,喜怒无常,天知道哪天又来个废李立武,我的小心脏呦,可承受不了太大的打击。天塌了大个顶吧,哥哥,大唐就交给你了。

就这样,李旦被复封为相王,名字也改了回来,也过了七年安稳的日子。期间还作为代表参加了一次老妈组织盟誓大会,表明武李两氏和睦共处。老妈真是年纪大了,这种鬼誓言谁信,你以前发的那些夺了李唐天下就天打雷劈的誓言也没见应验啊,当然这种话也就心里想想,面子上还得过得去,毕竟也是体面人,要有素质。

神龙元年(702年),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人发动神龙政变,诛杀武则天的面首张易之、张昌宗,逼迫武则天禅位于李显,李显即皇帝位。

当然,这种时候肯定要站对队伍,老妈已经日薄西山了,那必须拥护哥哥啊。李旦统率南衙禁军,捕获韦承庆、崔神庆等张氏党羽,获得拥护之功。七哥既给我整了一连串的小称号,又想要立我为皇太弟。但是我知道七哥你家的事,你也不是个能做主的人啊,你家那几个女人哪有一个是省油的灯,个个想学老妈啊。别闹了,哥哥,别把我架在火上烤啊。我还是赶紧溜之大吉,明哲保身吧,七哥家的水可是太深了。

唐玄宗李隆基

三、众望所归,我要让位给儿子

俗话说得好,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

景龙四年(710年)7月3日,李显驾崩,韦后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帝,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摄政。李旦作为皇帝的叔父,官至太尉,和姑姑太平公主一样,成为韦后掌权路上的绊脚石。

虽然李旦自己辞去了好多小称号,在李显当权时,也极力撇清自己,不参与到皇权的斗争中去,但怎奈辈份摆在那里,尤其是七哥李显驾崩以后,自己在韦后母女眼里,那就是眼中钉,肉中刺。这娘两有了武三思的支持,大肆网络党羽,准备效法老妈武则天,再来一回女人当家做主。

韦后母亲准备置李旦于死地,李旦自己当然也不能坐以待毙,还好自己的好儿子李隆基早已安排好了一切,和同样被视为眼中钉的太平公主暗中谋划,决定铲除韦氏党羽,匡扶李唐社稷。

双方都在秣兵历马,暗中准备,只待对方露出破绽就一击致命。李隆基一方面得到韦氏党羽兵部侍郎崔日用的投诚,获知了韦氏的谋划;另一方面,积极招揽豪杰,联络葛福顺、李仙凫等禁军将领,密谋起事。

7月21日,李隆基提前发动兵变,打着“诛诸韦以复社稷,立相王以安天下”的旗号,在禁军的帮助下,势如破竹闯入宫中,杀掉了韦后、安乐公主和她们的党羽,控制了皇宫。这时,李旦在李隆基的引领下,带着皇帝李重茂登上安福门,安抚百姓。

彼时,李隆基控制了皇城内外,李重茂迫于形势,只得让位给李旦,李旦在众人的劝说下,再次登基即位,为儿子站好最后一班岗。当然,李旦也有困扰,大儿子李成器是嫡长子,三儿子李隆基在此次事变中立下从龙大功,究竟立谁为太子,犯了愁。不过还是大儿子有风范,有肚量,向老爹李旦进言说,国家安定应当立嫡长子,国家危难应当立有功的儿子,主动让位。发动政变的大臣也都支持李隆基,李旦也就顺水推舟,立李隆基为太子。

这其实可以看出,一是李隆基几个兄弟感情确实深厚,在李旦被软禁期间,是哥几个相互扶持度过了那段艰苦的岁月;二是李成器确实有点他爹李旦的眼界,知道自己魄力、能力和群众基础都不及李隆基,此时急流勇退还可以避免玄武门之变的惨剧;三是给李隆基一个大的恩情,自己这一脉将来也可以说是富贵无忧了。

李旦当政期间,其实主要的任务就是为儿子李隆基铺平道路,给予他更多的成长发育的时间。是以,李旦也大力整饬纲纪,裁撤冗官,体恤民情,恢复生产,朝政民事呈现出了一派振兴的气象。

而李隆基也在老爹的帮助下,积蓄政治势力,为自己登基做好充分的准备。但是李隆基也有自己的困扰,姑姑太平公主也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女人,之前大家因为共同的利益而有过丝滑的合作,但现在越来越演变成针尖麦芒之争。

先天元年(712年)9月8日,李旦因彗星出现,禅位于太子李隆基,退为太上皇,但仍掌握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命权以及重大刑案的裁决权。太平公主依仗着李旦的信任,在朝中也培植起强大的势力根基,七位宰相里面有五位受她指派,文官武将依附于她的也不计其数,她多次公然提出要废掉李隆基,李隆基深感皇权受制,决定先发制人。

先天元年(712年)7月29日,李隆基发动先天政变,率领羽林军袭杀太平公主党羽窦怀贞、萧至忠等,随后赐死太平公主。我们从这两次政变中可以看出李隆基的行事风格,能动手绝对不哔哔,动手就是杀招。李隆基知道如果太平公主活着,老爹可能顾念手足之情,那就是放虎归山。

等到李旦反应过来的时候,大势已去,于事无补。孩子大了,也该展翅高飞了,就把大权全部归还给皇帝,自己当自己的太上皇,颐养天年去了。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

图片素材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17

太璞石

简介:轻点红尘,洒脱执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