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先楚晚年回忆政委吴焕先:他要能活到今天,那可是了不得呀

漫步史书 2024-11-13 10:10:24

1980年,已经年逾七旬的韩先楚回忆在红25军时的往事,写了一篇回忆文章《回忆红25军政治委员吴焕先同志》。

韩先楚一生中,念叨最多的就是吴焕先,在他的认知里,自己之所以有后来的成就,和吴焕先的教导分不开关系,他提到吴焕先时,也毫不吝啬赞美之词:

“什么叫军政双全?他就是。吴军长是帅才,是全才,他要能活到今天,那可是了不得呀!”

事实上也不光是韩先楚,当年吴焕先在战场上牺牲后,红25军全军为之流涕,直至建国后,红25军的老兵一提起吴焕先还忍不住伤感。

之前聊红四方面军的时候,谈起过徐帅对于红四方面军成长的重要性。

许多红四方面军出身的将领,在作战风格上有很明显的痕迹,即是受徐向前的影响养成的,后来随着逐渐成熟,这些将领作战风格虽然日趋成熟,但这点痕迹却始终无法消磨。

王宏坤晚年在回忆时,曾毫不吝啬的称赞徐向前,称他对红四方面军的影响最大,只是缺个好政委。

对王宏坤的这番话,也让人不免想起了英年早逝的吴焕先。

如果能把吴焕先搭配给徐向前,两人之间是否能擦出不一样的火花呢?

吴焕先1925年入党,后来回乡组织领导革命,虽然他也参与过军事工作,但一生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政治工作岗位上,当然如果说仅仅只是从事政治工作,也有些低估了吴焕先的作用、

这一切还要从红四方面军的创建说起。

1927年11月,吴焕先率领紫云区农民武装参加了黄麻起义,后来同吴光浩、戴克敏、曹学楷等人一起成为鄂豫皖边区的创始人之一。

吴焕先主要从事地方工作,即恢复、建立和发展农民赤卫队,配合红军开展游击战争。

不过,吴焕先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默默无闻,毕竟当时仍然在革命战争年代,会军事的干部一定会突出一些,像徐向前到了鄂豫皖苏区后,很快就因为军事能力突出而崭露头角。

当然,这也不能说明吴焕先地方工作的不重要。

吴焕先虽然不是军事干部出身,但并不是死板教条的人,他在军事上很有一套,特别是在1932年,红四方面军主力离开鄂豫皖苏区后,吴焕先出任了鄂东北游击总司令部总司令、红25军军长。

当时,国民党军出动大规模兵力围剿鄂豫皖苏区,吴焕先率领部队集中作战,采取迂回、突袭等战术,连续取得作战胜利。

在战斗中,吴焕先总结出了游击战八会,即

一、会打仗。打就要打胜,无胜利把握的仗不打。

二、会进攻。进攻要迅速、勇猛,打敌措手不及。

三、会防守。常以少数兵力佯作主力,防守一处,诱敌来攻,主力则出其不意,击敌侧后,转守为攻,聚而歼之。

四、会转移。敌大兵力合围或与敌突然遭遇打不赢时,要很快进行转移,善于钻敌人的空子,化险为夷。

五、会突围。在敌包围合击时,要能够独自为战,看准敌人薄弱部位,分散突围,自动集合收拢,使敌围不住、打不散。

六、会隐蔽。善于隐蔽自己,善于埋伏歼敌,或避敌锋芒,保存自己。

七、会行军。黑夜行军,远程奔袭,神出鬼没。

八、会侦察。手枪团是全军的主要耳目,乔装改扮,四处侦察,捉俘虏,作调查,找报纸,以各种手段搞敌情报。

应该指出的是,吴焕先总结出来的这“游击战八会”,应该是脱胎自徐向前、戴克敏、曹学楷之前总结的军事问题决议案,但客观来看,吴焕先对此的学习并不仅仅只是在纸面上。

当然,如果仅仅只是聊吴焕先在军事上的作为,那就太偏颇了,因为军事工作只是占吴焕先工作很小的一部分。

吴焕先是鄂豫皖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后来鄂豫皖根据地创始人仲,像潘忠汝、吴光浩都过早的牺牲了,尽管吴焕先后来也牺牲了,但在鄂豫皖根据地乃至于红四方面军创建过程中,他是唯一一个从黄麻暴动时代活下来的领导人。

区别只是在于,吴焕先虽然是黄麻起义部队的领导人,但在根据地建设以后,就成为地方工作的主要领导人。

可即便如此,在红11军或者说后来的红四军(鄂豫皖根据地)、红一军的建立,都有吴焕先的身影出现。

至1930年,鄂豫皖苏区实力大涨,中央决定派张国焘、沈泽民、陈昌浩、张琴秋等干部到鄂豫皖苏区加强指挥。1931年1月,红一军与红15军合并组建了红四方面军,吴焕先出任政治部主任。

事实上,吴焕先到这一时期已经有些边缘化,包括他后来卸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出任鄂豫皖土地主席等职务。

吴焕先最大的贡献,就是帮助红四方面军正规化。

黄麻起义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次农民起义,是黄、麻两县党组织依靠广大群众和掌握的农民自卫军武装发起的,这与之前有很大不同,像南昌起义本身就是由我党掌握国民党的武装力量发起的,秋收起义也有卢德铭的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参与,广州起义也同样是如此。

1927年9月,中共黄安、麻城两县委就根据中央八七会议精神举行秋收起义,但缺乏领导起义的经验,没有及时建立革命政权和革命军队,起义基本上就陷入停滞,但湖北地区黄安、麻城两县群众基础很好,为起义奠定了非常良好的基础,是以到了10月以后,湖北省委派出了专门的干部到当地指导,这才促成了起义。

尽管黄麻起义成功建立起了革命队伍——工农革命军鄂东军,但本质上讲,组成这支队伍的多数都是农民,他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军事教育,打起仗来没有半点经验,更麻烦的是,军队纪律性也很涣散,小到偷鸡摸狗,大到叛变投敌可以说是时有发生。

1929年6月,徐向前到鄂豫皖根据地出任红11军31师副师长,当时因为师长吴光浩牺牲,所以徐向前实际担负的是师长的职责。

徐向前记得很清楚,一次他指挥部队打仗,结果战事不利,一碰上敌人部队便做鸟兽散。

革命的队伍不能依靠个人英雄主义,而是要有主义,要有严明的纪律,所以吴焕先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

吴焕先很重视政治工作,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要派出工作队宣扬红军政策和红军思想,组织民兵,动员群众参加红军。

红11军一开始就只有一个31师,32师、33师都是吴焕先后来一手拉起来的,吴焕先不光是拉起了队伍,还建立起了豫东南革命根据地、皖西革命根据地,形成了鄂豫皖根据地的基础。

很可惜的是,后来吴焕先逐渐被边缘化。

红四方面军虽然成立,但正规化并不完善,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纪律性,组织性很差,即便是许多高级将领,也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徐帅多年之后再回忆录里,还清楚的写了当时的情况。

也有很多观点认为,鄂豫皖根据地肃反本质上也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不过也很遗憾,因为受到左倾错误的影响,鄂豫皖根据地肃反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特别是还受到张国焘的影响,导致了一大批富有经验的领导干部不幸遇难,对根据地的发展带来非常恶劣的后果。

尽管如此,张国焘也没能对鄂豫皖苏区创始人吴焕先下手。

吴焕先威望之高可见一斑。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离开鄂豫皖苏区,吴焕先被留在根据地,出任鄂东北游击总司令部总司令。

当时红四方面军离开以后,时任鄂豫皖省委书记沈泽民重新组建了红25军,吴焕先出任了红25军军长,尽管当时红25军总兵力已经有7000多人,但因为沈泽民盲目执行“夺取中心城市”和“整肃”的极左路线,使得鄂豫皖苏区形势变得更糟糕。

至1933年10月,沈泽民才在鄂豫皖省委扩大会议上承认自己的错误。

吴焕先在摆脱束缚以后,指挥红25军采取游击战的战术,连续取得了多次胜利,鄂豫皖苏区的发展形势有了进一步的好转。

从留在鄂豫皖苏区游击战,到后来走上长征路,红25军不但没有被消灭,反而还日渐壮大。

之所以会这样,除了吴焕先工作能力突出外,最重要的一个根源在于他政治上既讲究原则性、又强调开明性。

有件小事儿足以说明这一点。

1934年5月,红25军奔袭罗田县城,缴获了国民党军54师郝梦龄部7000多大洋,这算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吴焕先命令几名战士用麻袋装银元,分成好几个背上。

当时,韩先楚也背了一麻袋大洋,可在作战过程中,韩先楚的麻袋被子弹击中漏了个大洞,数百块银元就这样丢失了。

按说这也不算是韩先楚的错,但那时红25军决定对他执行纪律,韩先楚被撤职夺枪,安排到了担架队,要抬两年担架。

吴焕先知道这件事以后,坚决不同意韩先楚去抬担架,当时红25军缺干部,特别是缺能打仗的基层干部:

“丢了银元,还可以从敌人手里夺取,从战场上缴获。现在最需要的是革命分子,英勇杀敌的战士!你还是要扛起武器,参加战斗!”

韩先楚得以免去抬担架的处罚,后来安排到部队,先是从排长干起,至长征胜利后已经是营长。

按照吴焕先当时的话说就是:

“好好打上几仗,还指望你担任连长、营长、团长呐!”

时隔多年后,韩先楚对这事儿还有很深刻的印象。

说吴焕先原则性强,是因为他敢于在关键时刻不畏权威,坚持正确主张,当年草地分兵后,红25军曾接到张国焘命令,要求该军入川,吴焕先坚决听从中央指示,否定红25军入川向红四方面军靠拢。

说吴焕先政治开明,是因为他主张民主、坚持官兵一致平等的原则,开会时也不是一言堂,而是广泛采纳各方意见。

也正因为如此,红25军始终处在一个团结融洽的氛围中,乃至于在敌人一路围追堵截的长征途中,不仅没被消灭,反而还扩大了不少。

有件事值得一提。

中央红军抵达陕北后,受到当地回族民众热烈的欢迎,后来毛主席了解到,红军之所以受到回民的拥戴,乃是当年红25军长征抵达陕北后,吴焕先专门为部队规定了过回民区必须坚决执行的“三大禁令,四项注意”。

毛主席后来得知这一切都是吴焕先的功劳,还忍不住感慨:

“吴焕先军政兼优,是为革命立下大功的人!”

5 阅读:793

漫步史书

简介:闲话史书,看历史兴衰成败,几家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