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失守,主席最痛恨一个叛徒,30多年后还在问:这人抓住没有

悠悠聊历史故事 2024-11-07 11:47:10

引言:

1965年5月,细雨绵绵的井冈山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38年前,这片红色沃土曾是革命的摇篮,而今天,它的每一寸土地都在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当毛主席站在黄洋界哨口,望着那门象征着革命精神的大炮时,往事涌上心头。1929年那个寒冬,本该固若金汤的井冈山根据地,为何会被敌人攻破?那个带领敌军翻山越岭、暗度陈仓的叛徒,究竟是何许人也?更令人不解的是,这个名叫陈开恩的叛徒,为何能如此了解井冈山的地形,轻易突破五大哨口的层层设防?时隔多年,主席仍在追问:这个背叛革命的人,最后究竟抓住了没有?

一、井冈山地理形势与防御工事

井冈山位处湘赣边界,群峰林立,溪谷纵横。这里自古就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1928年秋,红军在此修筑了一个独特的军事防御体系,形成了五个重要的军事据点:黄洋界、桐木岭、八面山、朱砂冲和双马石五大哨口。

其中,黄洋界位于井冈山西北部,海拔1200余米,是进入井冈山的咽喉要道。从地形上看,黄洋界一面临深谷,一面靠悬崖,中间仅有一条羊肠小道蜿蜒而上。红军在此设立了三道防线:第一道在半山腰处,由赤卫队员用本地特有的毛竹制作竹钉阵。这些竹钉经过特殊处理,先用谷壳炒过,再用马尿浸泡,最后涂上桐油。如此处理过的竹钉,不仅坚硬如铁,而且一旦踩上就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第二道防线位于半山腰的转弯处,红军在此挖掘了一条宽5尺、深5尺的壕沟。壕沟上方用茅草和树枝巧妙伪装,一旦敌人踩空,便会整个陷入其中。在壕沟两侧,还布置了用竹木编制的尖刺篱笆,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

第三道也是最后一道防线设在山顶的平台处。这里修建了多个炮位,每个炮位都用厚达四五尺的土墙加固。在炮位之间,还开凿了交通壕,既可以机动防守,又能保护指战员的安全。更重要的是,红军在山顶存放了大量的圆木和巨石,一旦敌人攻到山腰,就会放下这些"滚木礌石",给敌人造成重创。

在桐木岭,红军创造性地利用了当地的地形特点。这里的山路十分狭窄,仅容一人侧身通过。红军在险要处设置了多个火力点,并在适当位置堆放了大量石块。一旦发现敌情,守军就会用石块封锁道路,迫使敌人停止前进。

八面山和朱砂冲的防御工事也各具特色。八面山因地势最高,成为了重要的观察哨所。红军在此设立了瞭望台,昼夜监视敌情。朱砂冲则是一个较为隐蔽的据点,专门用来伏击和阻击敌人的迂回部队。

至于双马石哨口,虽然地势相对平缓,但红军在这里布置了最为严密的暗哨系统。沿途每隔百米就有一个暗哨,通过铜锣和哨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警报网络。一旦发现敌情,消息能在最短时间内传递到指挥部。

这五大哨口互为依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每个哨口都有专门的守备部队,并配备了足够的武器弹药和给养物资。同时,各哨口之间还修建了秘密联络道,可以相互支援和策应。

二、红军主力战略转移

1929年初,井冈山的形势日益严峻。敌军调集了湘赣两省的精锐部队,共计12个团的兵力,从多个方向对井冈山实施军事包围。与此同时,敌军还在山下设立了多道封锁线,严密监控所有进出井冈山的道路和物资运输线。

当时驻守井冈山的红军部队面临着三大困境。首先是粮食供应问题。井冈山地区本就是贫瘠之地,年产粮食不足一万担,即便加上地方武装和群众的支援,也难以满足五千余名红军指战员的基本需求。其次是军需物资匮乏。由于敌军的封锁,大量战士只能穿着单衣草鞋在寒冬中作战,许多伤员因缺乏药品而得不到及时治疗。最为严重的是食盐短缺,战士们每天只能用极少量的盐巴煮饭,很多人因此出现浮肿症状。

1月10日,在井冈山的一个偏僻山洞里,红四军召开了紧急军事会议。会上提出了"围魏救赵"的战略构想:主力部队趁敌人合围尚未完成之际,迅速突围南下,在赣南地区发动进攻,以此吸引敌军主力;同时在井冈山留下两千人的部队坚守阵地,利用险要地形与敌周旋。

这个战略决策存在极大的风险。首先,红军主力必须在敌人合围之前完成突围,这需要极其准确的时间把握。其次,南下部队要在敌占区长途跋涉,随时面临敌军的围追堵截。最重要的是,留守部队将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必须依托地形进行持久作战。

1月14日拂晓,红四军主力3600余人在寒风中集结完毕。为了掩护主力突围,留守部队在黄洋界和八面山方向发起佯攻,吸引了敌军的注意力。主力部队则分成四个纵队,从下庄、小行州、黄坳、大汾等地同时向赣南挺进。

当天,井冈山下的群众自发组织了送行活动。尽管天寒地冻,仍有数百名百姓冒着严寒前来相送。一位老大娘带来了自家仅存的几斤咸菜,塞给战士们充饥。一群妇女连夜赶制的草鞋,整整装满了三个大竹筐。更多的群众则排成长队,将自家准备的红薯、南瓜递给经过的战士。

就在这个时候,一首《十送红军》的歌谣在人群中传唱开来。这首歌谣最初只有简单的几句,后来在群众中不断传唱,逐渐增添了许多新的歌词。歌词中既有对红军的不舍之情,也有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每当唱到"十万百姓泪汪汪,恩情似海不能忘"时,送行的群众无不热泪盈眶。

为了配合主力突围,红军特意在各个村寨张贴告示,大张旗鼓地宣传要去"解放更多地方"的消息。这既是为了振奋群众斗志,也是要让敌人相信红军已经全部撤离井冈山,从而减轻留守部队的压力。

三、陈开恩叛变前的身份变迁

1927年秋,陈开恩加入井冈山赤卫队时,还是一个年仅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作为当地茶园主家的长子,他在加入革命队伍之初,表现出了与其家庭背景不相符的热情。在最初的三个月里,他带领赤卫队员协助红军打击土匪,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立下了不少战功。

然而,随着土地革命的深入开展,陈开恩的表现开始出现微妙的变化。1928年初,井冈山地区开展土地分配运动时,陈家的茶园被划为待分配对象。按照革命政策,这些茶园将被分给无地少地的贫苦农民。面对这一局面,陈开恩采取了一系列隐蔽的对抗措施。

首先,他利用担任赤卫队小队长的职务之便,暗中将家族最值钱的茶树移栽到偏僻山沟。其次,在土地丈量时,他故意在数据上做手脚,将肥沃的山地报成瘠薄之地。更为恶劣的是,他还挑唆一些茶农,声称分田后茶叶加工技术无人懂得,会造成茶园荒芜。

这些行为很快引起了当地贫苦农民的不满。一位姓黄的老茶农向区委举报,称陈开恩在分配土地时偏袒地主富农。经调查核实,陈开恩确实存在包庇其亲属隐匿财产的行为。区委决定对其进行通报批评,并要求其做出深刻检讨。

1928年夏,井冈山遭遇严重旱灾。为了解决群众生活困难,红军发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运动。陈开恩被安排负责组织群众修建一条灌溉渠道。这本是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但他却在工程中消极怠工。原本预计一个月完工的水渠,在他的拖延下足足延误了两个月。更糟糕的是,他还挑拨部分群众对工程的不满情绪,导致工程几次被迫中断。

这一系列事件之后,组织上考虑到陈开恩的出身问题和表现,决定调整其职务,将其从赤卫队小队长改任为后勤保障员。这个决定让陈开恩十分不满。在此期间,他开始频繁出入井冈山各个区域,表面上是为了统计物资需求,实际上却在暗中记录红军的部署情况和防御工事。

1928年底,陈开恩又出现了一个值得警惕的举动。他开始经常以采购物资为由,要求下山活动。每次外出,都会在山下逗留较长时间。后来有群众反映,曾看见他在湘赣交界的墟场上与形迹可疑的人接触。然而,由于当时正值红军主力准备战略转移,这些异常现象并未得到及时处理。

就在红军主力撤离前夕,陈开恩趁着一次下山采购的机会,带着详细掌握的井冈山防御部署资料,投靠了正在山下集结的敌军。他不仅背叛了革命事业,更背叛了曾经给予他信任的战友和群众。

四、叛徒里应外合,井冈山失守

1929年2月初,正值寒冬最冷之时,陈开恩带领敌军沿着一条鲜为人知的山径,悄然逼近了井冈山的防线。这条山径是他在担任后勤保障员期间发现的,地处双马石哨口与朱砂冲之间的一处峡谷,因地势险峻,常年被浓雾笼罩,连当地猎人都极少涉足。

2月5日凌晨,天还未亮,陈开恩指挥敌军分成三路。主力部队由他亲自带领,从那条秘密山径潜入;另外两路分别从黄洋界和八面山方向发起佯攻,吸引红军注意力。当时留守井冈山的红军指战员们正在与饥寒交迫作斗争,许多战士因为缺盐而浮肿,甚至连站岗都十分困难。

在陈开恩的指引下,敌军避开了红军在各处设置的竹钉阵、陷阱和暗哨。他对这些防御设施了如指掌,因为其中大部分都是他在担任赤卫队小队长期间参与布置的。敌军借着浓雾的掩护,成功突破了外围防线,直插井冈山的腹地。

当敌军的先头部队出现在朱砂冲的后方时,留守的红军指战员们这才发现大事不妙。敌人不仅切断了几个哨口之间的联络通道,更切断了通往后方根据地的退路。一场激烈的巷战随即在山寨之间展开。红军战士虽然寡不敌众,但仍奋起反击。他们利用熟悉的地形,与敌人展开巷战。在一处山寨的竹林中,十几名红军战士凭借地形优势,竟然阻击住了敌人一个连的进攻。

然而,形势很快发生了逆转。陈开恩带领敌军,沿着一条红军秘密运输物资的山路,直奔井冈山的军火库。这条路线是他在负责后勤工作时专门负责的。当地群众见势不妙,立即组织起来,用滚木礌石阻击敌军,但终因实力悬殊,未能阻止敌军的推进。

到了中午时分,敌军已经控制了井冈山的大部分重要据点。留守的红军指战员且战且退,最终集结到了五指峰下的一处山谷。就在这危急时刻,当地群众冒着枪林弹雨,带领红军战士穿过一条隐蔽的山沟,最终突围出去。但仍有近百名伤员和部分群众未能及时撤离,被敌军俘虏。

更为痛心的是,陈开恩带领敌军搜查了井冈山的每一个角落。他对各个秘密据点、地下仓库的位置都一清二楚。大量粮食、药品和武器弹药落入敌手。敌军还在他的带领下,搜查了山上的医院,逮捕了正在接受治疗的伤员。

这场战斗持续到黄昏,整个井冈山笼罩在硝烟之中。当天晚上,敌军在山顶举行了庆功宴,陈开恩因"立下大功",被敌军委任为"清剿队"的副队长。此后数月,他带领敌军在井冈山地区四处"清剿",残害革命群众,一时间山区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

五、陈开恩的下场

1929年3月至5月间,陈开恩在敌军中风光一时。他不仅担任"清剿队"副队长,还被委以"井冈山地区剿匪指挥部"顾问一职。凭借对井冈山地区的熟悉,他带领敌军破获了多处地下交通站,抓捕了不少坚持斗争的革命群众。

然而,陈开恩的嚣张气焰并未持续太久。5月下旬的一天,他带领一支敌军小分队下山采购物资。途经五道江水口时,遭遇了一支由当地农民组成的游击队。这支游击队的队长正是当初举报过他的老茶农黄坤和。

这次伏击来得十分突然。游击队员们利用对地形的熟悉,在狭窄的山谷中布下了埋伏。当陈开恩一行人进入伏击圈后,游击队立即展开攻击。战斗异常激烈,敌军士兵仓促应战,死伤过半。陈开恩在混乱中试图逃跑,却被早已守候在另一侧的游击队员截住。

游击队将陈开恩押送到龙市墟的一处秘密据点。此时,从井冈山撤离的群众纷纷前来指认他的罪行。一位老大娘带着她被敌军杀害的儿子的衣物,当场指出是陈开恩带人抄了她家;一个青年农民揭发陈开恩如何诱骗他的哥哥暴露地下联络点;更多的群众诉说着陈开恩背叛后的种种恶行。

6月初,在井冈山革命群众的强烈要求下,游击队召开了公审大会。会上,详细列举了陈开恩叛变后的罪行:勾结敌军进攻井冈山,导致根据地失守;出卖革命组织秘密,致使多名同志被捕;带领敌军"清剿"革命群众,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经过集体讨论,群众一致通过了对陈开恩的处决决定。

处决定在6月8日清晨执行。行刑地点选在了五道江畔的一块空地上,这里正是他此前带领敌军抓捕革命群众最多的地方。处决前,陈开恩被押送到刑场时,沿途聚集了大量群众。与年初送别红军主力时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一次群众脸上没有不舍,只有对叛徒的愤怒。

行刑结束后,游击队在现场立下一块石碑,上书"叛徒陈开恩伏法处"。这块石碑不仅是对叛徒的警示,更是井冈山革命群众誓死保卫革命事业的象征。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每当有人路过此地,都会向石碑投掷一块石子,久而久之,在石碑周围形成了一个小土丘。当地群众称之为"叛徒丘",以示对背叛者的唾弃。

陈开恩的结局在当地流传很久。人们说,即便是在井冈山沦陷的最黑暗时期,革命群众仍然以这个故事来教育下一代:背叛人民的叛徒,终将受到严惩。

0 阅读:31

悠悠聊历史故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