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18静悄悄?
又一个6.18电商购物节落下帷幕,同去年双十一一样,今年这个年终电商大促依然有点“静悄悄”的——对很多人来说,似乎还没有感觉到,6.18便过去了。
其实,无论是6.18还是双十一,电商购物节的颓势在前几年便已经凸显出来了。而随着经济下行和疫情三年的影响,导致人们消费观念发生一些变化,加之用户增量趋于饱和,今年这种颓势变得越发明显了而已。
大的舆论层面,6.18的动静的确不如往年。尽管前有淘宝天猫、京东、唯品会,后有拼多多、抖音、快手,甚至小红书、微信视频号等也加入战局,阵仗浩大远超往年。但在舆论层面,所获得的声量却远不及往年。这一方面跟6.18战线越拉越长有关。
起初6.18活动大概只持续10天左右,如今已经拉长到1个月。战线的拉长,虽说可以尽可能多的增加营业额,让整个6.18的交易数据变得比往年更好看,呈现持续正增长的态势;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不免会造成用户注意力的分散,而注意力的分散必然会消解6.18大促的势能。好比一个大石头砸到水塘里可以激起巨大的水花,而将大石头打碎成无数颗小石子,其冲击力不仅大大减弱,更掀不起多大的浪。
另一方面,电商购物节的新鲜感逐步减少,对用户的吸引力逐渐下降也是不争的事实。
一来,大家对平台及商家“先涨价后降价”的套路噤若寒蝉;二来,也对平台的补贴力度提出了质疑,认为言过其实,实际补贴并没有多少。三来,冲动的“剁手”之后,后悔的人不在少数,看似省了钱,实际却买了一堆无用的冗余物品,反而得不偿失。
此外,电商购物节热度的降低,也跟电商平台不再大张旗鼓地大搞晚会、不再聚焦GMV总交易额额、不再比拼送货速度等有关。当6.18购物节少了一些噱头,舆论的热度自然也会降低几分。
与6.18购物节“哑火”不同,马云回国,张勇卸任CEO,淘宝天猫组织大变革的新闻却抢了不少风头,成为诸多媒体报道的重点。在不少媒体看来,“马云重回舞台中央,指点阿里未来发展方向”似乎比电商6.18更有新闻价值。
一个以“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电商帝国,如今正面临严峻的“生死”考验:前有京东和拼多多的步步紧逼,后有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电商抢滩。低价拼不过拼多多,品质和物流效率比不过京东,冲动消费(或者说情绪消费)不及抖、快,而在电商直播方面,由于过度依赖李佳琦等超级头部主播,淘宝其实也面临很大的压力和潜在危机。由于雪梨、薇娅的“跌倒”,淘宝直播元气大伤,风头远不及当年。这几年,淘宝直播接连被抖音、快手造星的势头碾压,无论是舆论热度还是直播GMV均落于下风。
近期,马云的回归和内部讲话,已经指出了淘宝和天猫的问题所在,关于“回归淘宝、回归用户、回归互联网,组织要扁平化”的讲话,既可以看出马云的清醒,也可以看出阿里当下的尾大不掉和艰难处境。
当然,说到今年的6.18电商购物节,也不是一片萧条,起码在不少商家和用户层面,称得上一场狂欢。各商家战报晒得花哨,消费者也“剁手”不停。
一项用户调研显示,6.18消费与没消费的用户占比接近1:1,具体看消费的占比更多一些,达53%。
因此,我们很容易从这两类人身上看到截然相反的6.18景象:消费的人,觉得今年力度空前,买买买停不下来;而没消费欲望的人则全程漠不关心,6月18日去看五月天的杭州演唱会,甚至都比让他们电商下单的欲望更强。
这两种现象在笔者身上就曾真实上演过。
去年双十一,笔者便属于几乎无消费的一类。因此直观的感受便是,电商购物节的气氛寡淡,衰落的气氛浓烈;然而到了今年6.18,因为家里装修的缘故,笔者却成了电商购物大军的一员,恨不得把家里所有需要不需要的东西都买了,大到冰箱、洗衣机、热水器,小到毛巾、牙刷、卫生纸——即便楼下就是商店,甚至价格可能比网上更便宜,效率更高。
因此,这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启示,即旁观者和局内人看到的往往是两种现象:旁观者的维度看,可能是集体看衰和不景气;但小到个体,却是繁荣依旧。
结语:谁是电商老大?阿里和京东各有一套说辞。而对消费者来说,也不是非此即彼。
双十一是阿里创造的电商节日,但很多人可能去京东购物;6.18是京东开创的购物狂欢节,但也有不少人选择去淘宝天猫下单。而在笔者看来,选择哪个平台其实是消费场景和消费心理决定的。看重质量和送货速度的,可能首选京东;而在意价格和丰富度的,则可能更愿意上淘宝天猫。因此,只能说各有优劣。
对于消费者而言,我们追求的往往是丰富性,而这个丰富性是集合概念,既有商品的丰富性、质量水平,也有平台的服务保障和物流效率。
而某种程度看,购物节也是丰富性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一方面在满足欲望,同时也在激发欲望。只要用户的需求还在,电商购物节便不会衰落,而商家和消费者也会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