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买枪记

划过指尖有烟云 2024-11-18 21:14:52

一九二七年底,赣东北苏维埃政府成立不久,戈阳、横峯等地区的农民,在方志敏同志的领导下,进行了武装暴动。

当时,农民缺乏枪支,只好手执梭镖木棍,英勇抵抗敌人。为了战胜敌人,方志敏同志主张派人到白匪地区收买敌人的枪支弹药。

于是方志敏便找来了有丰富侦察经验的红军指挥员——李长先同志。

李长先暗想:“枪弹是兵工厂造的,没地方可买。”方志敏看出了他的心情便笑着问:“老李,怕找不着门路吗?”老李点了点头。

接着,方志敏就告诉他一个搞枪的窍门。李长先听了,脸上露出了笑容。

出发前,方志敏还派来一个老练的红军战士刘彪给他做助手。并指示道:“长先同志,这枪是革命成败的关键。你一定要很好完成任务。

他们出了苏区,一路上爬山涉水几次通过了敌人严密的封锁线,终于在第三天夜里,来到了白区。

进入白区后,李长先在地下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搞到了白区的“通行证”。有了通行证,出入白军的岗哨关口都很方便。李长先和助手又侨装“行商”,顺利地来到了波阳。

他们在镇上找到一家单门独户的小客栈,就住下了。为了装得像行商,他们还买了一批麻,既可给红军打草鞋,又可捆扎枪枝弹药用。

一切工作就绪,老李便常跑茶楼、酒店,窜妓院、烟馆,找机会和白军接近。

不几天,他就在一家烟馆里打听到了当地驻军的番号。他立即找到了驻西门白军指挥兵营,说要找表弟王大贵。

站岗士兵信以为真说:“我们这个连是从好几个地方补充来的,很杂,不认得哪个是王大贵。你就在门口等着吧。

李长先就这样以找“表弟”为名,终日守在白军兵营门口,拉住进出的士兵询问,有意和他们交谈。不几天就搞熟了,有的还和他交上了朋友。

有一个叫王桂生的白军,他和李长先算是最“知己”了。但他始终不知道李长先的真名,总叫他“肖克”,有时也称“肖老板”。

从此,“肖老板”了解到不少白军军情;也知道了很多白军士兵不愿当兵。

一天,在酒楼上,李长先故意问王桂生:“你有妻子儿女吗?”王桂生说:“怎么没有,我跟老婆结婚才三个月就有喜了,保长要抽我的壮丁。现在儿子快满周岁了,我还没见过呢。”

晚上躺在烟榻上,李长先又试探着说:“王老弟,你家在湖北,路又不远。回家有十几块川资就够了。再凑几个钱租点地、添点

从王桂生的答话里,李长先知道他愿意回家,就接着说:“只要你想回家,钱的问题,动动脑筋是可以解决的。”

吱吱”,烟瘾过足了,李长生见房内无人,就教给他卖枪逃跑的办法。王桂生听了,兴奋得跳起来:“老朋友,要走的不止我一人,只要你肯帮忙,我保证弄到十条枪。”

李长生和王桂生当下谈好:每条枪连100发子弹,换大洋五十块,并约定夜里在村背大树下交货。李长生付了烟帐。两人兴冲冲出门,分头活动去了。

寂静的月夜。王桂生带着几个白军士兵,偷偷地朝约定地点运送枪弹,李长生早已等着;双方银货两讫。王桂生千恩万谢,带人分钱去了。

李长先和他的助手,敏捷地把枪弹捆扎停妥,立即抬进了小客栈。

来到客栈,李长先派助手刘彪,赶回苏区,将消息报告了方志敏同志。自己和另几个助手把枪弹装进车子,赶在天亮前出城。

黑夜,李长先率领的“货车”动身了。客栈老板送行道:“肖老板一路顺风,下次再来。”

再说,白军发现逃跑了十几个士兵,便立时戒严,加强岗哨检查。幸好,李长先早接到地下组织的指示,立即改变出城路线,用梯翻墙而出。

李长先等人越出城后,立即抄小路走,翻山越岭,绕过一道道的岗哨关口,顺利地向苏区进发。

他们冲破了重重困难,终于来到了苏区边境。这时,方志敏已派了红军来迎接。会合时,大家拿着新枪,看了又看,摸了又摸,高兴极了。

当李长先向大家宣读方志敏贺信时,通讯员送来了方志敏的指示:要他带领四个战士,立即转道九江,执行第二次购买枪支的任务。

随后李长先找来助手万勇、刘彪等来商讨。最后,李长先提醒大家:“九江是个大口岸,军警、特务很多,行动要特别小心...”

为了适应环境,李长先等扮成乡绅和商人。

当时,环境险恶,敌人到处都布置了岗哨、关口。在地下工作人员帮助下,他们雇了只小船,取水路,绕到武穴。

来到武穴,当晚就要改乘由汉口开往九江的大轮船。上船后,李长先见特等四号仓房里,有个白军军官和一妖艳的女人搞得很亲热。勤务兵还不时送茶点。李长先便叫万勇侦察。

深夜,旅客们睡了。李长先一直在想:“怎么接近白军呢?”突然,听到隔壁四号仓房有人窃窃私语。他便出仓侦察。

他走近窗口,看见一对狗男女,横躺在床上抽大烟。那娇艳的 女人边打烟泡,边妖声怪气地说话。

李长先听了,心里一亮,计上心来,返身回到仓房里,叫醒万勇。两人悄悄商量,决定与高瘦条军官交个“朋友”。

船快到九江。经过了解李长先知道,这是一对“野鸳鸯”。这女人是南京熊师长的十七姨太太。高瘦条是她的干弟,名叫:黄旭,在九江军需库任副官。

船靠岸了,按照预先商量好的计划,刘彪他们三个就在码头附近先找个饭店落脚。李长先和万勇立即改装,分别雇上了三轮车,一直盯着高瘦条。

只见三轮车拉到一幢法国式的洋楼门口停下,高瘦条小心翼翼的搀着那个女人走进去。一打听,原来这就是他们的公馆。他和万勇立即返回码头,汇合了助手,便来到湖滨公园商量。李长先决定自己与万勇侨装“乡绅”与“佣人”。刘彪他们三个仍以行商身份,落住“冷清宫”小客栈。

他和万勇选择了“庐凌旅社”楼上的一个上等房间。这房间有个窗口正对着那座法国式洋楼。万勇把房间布置得很阔气,像个大乡绅住的。茶房也称李长先:“肖大爷。”

他们在“庐凌旅社”住了两天,就发觉高瘦条与“夜满堂”鸦片馆、“夜都会”妓院的关系很密切。这究竟是干什么呢?李先先要万勇进一步侦察。

原来高瘦条是个道德败坏,老跑窑子的大烟鬼。李长先估计今天白军发饷,高瘦条今晚不上“夜都会”,就会去“夜满堂”。他叫刘彪去“夜都会”视察,自己和万勇去“夜满堂”找高瘦条交“朋友”。

华灯初上,他与万勇来到了“夜满堂”。李长先一声咳嗽,用文明棍敲敲门,里面立即走出一个伙计。万勇放下皮包说:“快给老爷让个烟榻。”伙计哈腰打躬道:“请——!”

烟雾腾腾,屋子里挤满了骨瘦如柴,脸浮肉肿的烟鬼。单单不见高瘦条。万勇叫伙计让出烟榻。李长先严然一副“老爷”架子,横倒榻上,不时注意四周。

突然烟馆一阵骚动,伙计手忙脚乱的打招呼:“黄副官,请——!”李长先一看,进来的正是那个高瘦条。即刻向万勇丢了个眼色

没等高瘦条坐下,李长先枪步上前,双手一拱说:“黄兄,幸会。”高瘦条看到李长先嘴上的两片八字胡和阔气的衣着,不由一愣。

半天,才连声说:“不敢,不敢,这位是···?”李长先接着说:“黄兄,真是贵人多健忘,在南京军部里我们不是见过面吗?”高瘦条含糊其词地:“哦,是‘自己人’。”

高瘦条被请到烟榻上,万勇殷勤给他烧烟泡。李长先从皮包里抽出上面印着“戈阳县商会秘书肖克”的名片递给他说:“此次奉命来九江公干,望黄兄多加关照。”高瘦条连忙笑道:“哪里,哪里。”

不到几天,李长先与高瘦条打得火热。老李摸清了军需库的底细,便请高瘦条帮忙,买了两条棉被。

一天,在烟榻上,李长先向他谈到家乡办商团的事:“家乡来了信,说要成立商团,缺少枪弹,黄兄是否可以想办法?”这时,高瘦条正愁没钱,就满口答应了。

第二天,高瘦条跑到“庐凌旅社”告诉李长先:仓库里有一批枪,但他故意说要取得姐夫的同意。李长先趁机说:“黄副官,你我世交,又是好友,劳驾你好说。”高瘦条伸出手:“好吧,先给我二百块大洋,过几天答复。

高瘦条拿着大洋走了,李长先立即到“冷清宫”与助手秘密开会。大家决定用智取军火的妙计。

第二天,依照李长先指示,大家准备好了竹床、棉被、猪肉、和麻袋。刘彪奉命赶回苏区报告。其他人便将猪肉埋在荒庙里的地窖中,让它腐烂发臭。

一星期后,王副官果真到“庐凌旅社”找肖秘书,决定当晚在军需库后门交货。

枪一到手,同志们就马上捆扎,装进麻袋,放在竹床上,麻袋上放些臭猪肉,再盖条棉被,看上去,活像一具死尸。

接着,大家又扮成平民,由联络同志引路,向苏区出发了。

一路上既不回避任何人,也不在市集上停留。一个劲儿抄着村庄小道走去。沿途,人们一闻到那股恶心的臭气,都揑着鼻子跑开了。

过了一村又一村,前面来到一个必经路口。老远就听见哨兵吆喝着,查问来往行人。还没走到岗哨口,哨兵就大喝一声:“站住!什么人?”随即用枪挡住了他们。

这时,李长先装着一副哭丧的脸,回答道:“我是裁缝,我徒弟得霍乱病死了,要把‘尸首’运回贵溪去。”哨兵有些怀疑,上前检查。

李长先见情不妙,马上接口说:“大家停下,让长官检查!”说完,手插进了口袋,并向大家丢了个眼色。助手放下竹床,即刻作好了战斗准备。哨兵刚走近竹床,一股臭味儿,呛得他直恶心,不禁破口大骂。

就这样,这支“送尸”的队伍巧妙地离开了白军的岗哨。脱险后,大家情不自禁地大笑起来。

0 阅读:6

划过指尖有烟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