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翎谕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
前言出于好心,父母答应把房子借给表哥暂住一段时间。
没想到表哥这一住就不打算走了,还把岳父岳母也接进来。
面对表哥的厚皮脸,母亲立马想了一计,果然表哥连夜搬走了,真是神了!
01那年秋天,我在深圳已经工作一年多了。每天早上七点,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来时,我就会准时醒来。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我也在这座繁华的城市里追逐着自己的梦想。
“小蕾,今天又吃外卖啊?”视频电话那头,妈妈一眼就看到了我桌上的外卖盒,语气里满是心疼。
我笑着把摄像头转向阳台,给她看我新买的绿植,试图转移她的注意力:“妈,你看我养的绿萝,长得可好了。”
“哎,妈看得出来你在敷衍我,”妈妈叹了口气,“你爸前两天还说,我们也是闲着,要不去你那儿住一段时间?一来可以照顾照顾你,二来还能在南方转转。”
我一听这话,心里突然涌上一股暖流。自从大学毕业来深圳工作后,除了过年,我几乎没有和父母好好相处过。
“那你们什么时候来?要不下周?我请两天假,带你们逛逛?”我突然变得很期待。妈妈在电话那头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行,那就这么定了,我和你爸明天就订机票。”
父母来的第一天,我就发现家里焕然一新。妈妈把我那个小房间收拾得井井有条,阳台上多了几盆她专门从老家带来的花,厨房里飘着熟悉的饭菜香。
爸爸虽然嘴上说着“南方太潮湿”,但还是兴致勃勃地研究着周边的旅游路线。
我带着他们去了深圳湾看海,去了世界之窗感受异域风情,去了东门老街寻觅城市记忆。
看着爸妈在暖风中手牵着手拍照的背影,我忽然意识到,他们也在慢慢变老,鬓角的白发悄然增多,脚步也不再像从前那样轻快。
但让我没想到的是,这短暂的温馨时光,却成了日后一系列麻烦事的开端。
父母来深圳住了半个月后,那天晚上,表哥的电话打了过来,开口就是一声叹息。
“小蕾,听说小姨小姨夫去看你了?”表哥的声音有些犹豫,“是这样的,我家最近在装修,你也知道,现在房租多贵。
我寻思着,反正小姨小姨夫最近不在家住,能不能让我们借住几天?就一个月,最多两个月。”
我下意识想拒绝,但转念一想,表哥平时对我家确实不错。记得我上大学时,他还特意开车送我去火车站,再说了,我们家那房子空着也是空着。
“等我问问爸妈的意见。”我给父母打了电话,没想到他们很快就同意了。妈妈只是特别叮嘱:“让你表哥一家住次卧就行,主卧和你的房间不能住,那里面东西比较多。”
第二天,表哥就带着表嫂和他们五岁的儿子小明搬了进去。“真是太感谢小姨小姨夫了,”表嫂在电话里兴奋地说,“我们一定保持房子整洁,到时候原样交还。”
我特意把家里的情况介绍了一遍,包括水电费的缴纳方式、邻居的联系方式,都说得清清楚楚。
表哥答应:“妹妹你放心,我心里有数。再说了,我们装修很快的,估计一个月就能搞定,到时候肯定立马搬走。”
那时的我哪能想到,这句“一个月就能搞定”,竟成了一个善意的谎言。更没想到的是,这个谎言会慢慢演变成一场持续数月的闹剧,让我们家庭和谐的表面下出现了难以愈合的裂痕。
02转眼间,一个月过去了,父母在我这里越住越不想走了,就商量还要2个月过年,到时候和我一起回老家,我想着这样子也很好,没想到收到了物业的微信。
“你好,你家是不是有新住户搬进来了?昨天晚上好像听到有老人家的声音。”物业的信息让我心里咯噔一下。这是怎么回事?我连忙给表哥打电话,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
“啊,是这样的,”表哥支支吾吾地说,“我岳父岳母从乡下来看孩子,本来说住酒店的,但是看我们住的这么宽敞……他们就住几天,很快就走。”
我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情:“表哥,我们当初说好的,主卧和我的房间是不能住人的。”
“就几天,几天就走,你放心。”表哥的语气有些不耐烦,“再说了,他们都是长辈,总不能让他们去住酒店吧?这传出去多不像话。”
挂了电话,我心里五味杂陈。给父母说了这事,妈妈叹了口气:“算了,既然是长辈,就让他们住几天吧。”可是,这个“几天”很快就变成了“几周”。
表嫂喜欢在朋友圈晒自己家的装修图,我发现表哥家的装修其实早就完工了,只是他们一直没提搬走的事。
“表哥,你们家装修得怎么样了?”我试探着问。
“哦,工程是完工了,但还得通风散味儿,”表哥打着哈哈,“这甲醛超标对身体不好,得再等等。”
我心里明白,他们根本就没打算搬走。每次提起这事,表哥总有各种理由搪塞。父母虽然心里不痛快,但碍于亲戚情面,一直没发作。
临近春节,公司给了半个月的假期,我和父母收拾好行李就往老家赶,毕竟很久都没回去了。
推开家门的那一刻,我愣住了。眼前的一切让我感觉仿佛走错了门——客厅的墙上布满了彩色的涂鸦,有歪歪扭扭的小人,还有各种看不懂的图案。茶几上堆满了零食包装,地板上散落着玩具和衣物。
“这是怎么回事?”爸爸的声音都在发抖。我们循着声响走进厨房,更是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水池里堆满了油腻的碗筷,台面上到处都是油渍,角落里的垃圾桶已经溢出来了。
正在我们震惊之际,表哥一家和他的岳父岳母有说有笑地从外面回来了。看到我们站在客厅中间,他们的笑容顿时凝固了。
“小姨、小姨夫,你们回来了……”表嫂低着头,显得很不自在。
妈妈二话不说,直奔我的房间。果然,我的房间已经被表哥的岳父岳母住了进去。我那些珍藏的手办被随意地塞在纸箱里,床上铺着陌生的床单,墙上还钉了几个衣帽钩。
更让人气愤的是主卧的情况,我们当初明确说过不能进主卧,但现在床上扔着表哥家的衣物,梳妆台上摆满了表嫂的化妆品,抽屉里的东西也被翻得乱七八糟。
“小江,”爸爸强压着怒气对表哥说,“我们说好的,主卧和小蕾的房间是不能住的。你看看现在这是什么样子?”
表哥脸色有些难看:“小姨夫,这不是家里来人了嘛,总不能让老人家挤次卧。再说了,你们也不在家住,房子空着多可惜。”
“那你们家装修好了吗?”妈妈冷冷地问。
“好是好了,但还得通风,”表哥依旧是这套说辞,“最近空气质量不好,甲醛超标,得等开春了……”
“够了!”爸爸打断了他,“这都快过年了,我们还怎么住?赶紧收拾东西搬走!”
一旁的表嫂突然开口:“小姨夫,这大过年的,让我们上哪儿去啊?再说了,我爸妈都住这儿,这一搬走多让他们难堪啊。”
看着他们这副理直气壮的样子,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些人之所以得寸进尺,就是因为你的善良被当成了理所当然。而这个道理,在接下来妈妈的一招妙计中,得到了更深刻的印证。
03正当我和父亲气得说不出话时,妈妈却出人意料地平静下来。她坐在沙发上,脸上露出一丝若有所思的表情。
“小江啊,”妈妈慢悠悠地开口,语气竟然变得格外温和,“你说得对,这大过年的,让你们搬走确实不太合适。”
表哥明显松了一口气,连忙说:“是啊是啊,小姨明白就好。”
“不过啊,”妈妈话锋一转,“最近我们家也遇到点难处。你也知道,小蕾在深圳工作,房价那么贵,我们想帮她付个首付。”妈妈说这话时,我愣了一下,但看到她朝我使的眼色,立刻会意。
“是啊,”我配合着说,“深圳的房价太高了,首付要一百多万呢。”
表哥的脸色开始变得不自然,妈妈继续说道:“你在我们家住了这么久,没收你一分钱房租,我们也是念在亲戚情分上。现在我们家要用钱,你能不能借我们二十万?就当是这几个月的房租了。”
“这个……这个……”表哥开始结结巴巴,“小姨,我手头也不宽裕,装修花了不少钱……”
“那没关系,”妈妈笑眯眯地看向表哥的岳父岳母,“亲家公亲家母,你们在我们家也住了好几个月了,不如你们借我们点?等小江手头宽裕了再还给你们也行。”
此话一出,表哥的脸瞬间绿了。他慌忙拦住想要说话的岳父,支支吾吾道:“小姨,要不这样,我再想想办法,看能不能凑点钱……”
妈妈不紧不慢地说:“行啊,那你们先住着。对了,小蕾过年回来要住自己房间,你们得把房间腾出来。再说房子这么大,多住几个人也热闹,以后我们收点房租,你们想住多久住多久。”
表哥和表嫂交换了一个眼神,表哥突然站起来说:“那个……小姨,我突然想起来,我朋友说他那里有套房子准备出租,价格挺便宜的。要不,我们明天去看看?”
“真的啊?”妈妈一脸惊讶,“那多不好意思,你们不是说要等开春吗?”
“没事没事,”表哥擦了擦额头的汗,“我让朋友帮忙找找甲醛检测的,应该没问题的。”
当晚,我听见表哥一家在房间里窸窸窣窣地收拾东西。妈妈坐在沙发上,嘴角挂着一丝高深莫测的微笑。
第二天一大早,表哥就联系了搬家公司。他们收拾东西的速度之快,简直刷新了我的认知。当初搬进来时慢条斯理的样子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狼狈的匆忙。
“小蕾,小姨,那我们就先走了。”表哥一家站在门口,显得有些尴尬。表嫂抱着孩子,低着头不敢看我们。他的岳父岳母更是一言不发,脸色铁青。
等他们一走,我们才开始清点家里的损失。主卧的实木床被刮花了好几道,我的书房里少了几本珍藏的签名版小说,厨房的进口锅具也被烧坏了。妈妈珍藏的那套茶具,少了两个杯子。
“钱倒是小事,”爸爸叹了口气,“主要是这个理儿。当初看在亲戚份上帮忙,没想到他们把善意当成了随意践踏的资本。”
妈妈一边收拾一边说:“其实我早就看出来他们没打算搬走了。这种人啊,你越是客气,他们越得寸进尺。只有让他们觉得继续住下去要付出代价,他们才会知难而退。”
收拾了整整三天,家里才大致恢复了原样。期间表哥一个电话也没打来,倒是表嫂在微信上说了句“不好意思”,然后就再也没了音讯。这段插曲,让我对“亲情”有了新的认识。
那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吃饺子。妈妈包的韭菜饺子,香味飘得满屋子都是。我突然说:“妈,你当时是怎么想到用借钱这招的?”
妈妈放下筷子,意味深长地说:“其实人心都是相通的。他们不愿意搬走,无非是贪图便宜。既然这样,我就要让他们知道,住在这里的代价可能比租房更高。有些人啊,不见棺材不掉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爸爸接过话题:“这事给我们提了个醒。以后对待亲戚,该热情的时候热情,该把关系摆明白的时候也得摆明白。不能什么事都稀里糊涂的。”
后来,我们偶尔会在家族聚会上碰到表哥一家。他们总是刻意回避与我们的目光接触,而我们也学会了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这或许就是人间百态,每个人都在成长中慢慢学会了处世之道。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配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