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解放战争中,有许多国民党爱国将领不愿为蒋介石卖命,纷纷与共产党谈判,接受解放军的和平改编,程潜就是其中一位。
程潜半生为国民党效命,因此,他在新中国的身份十分尴尬。
程潜病逝后,他的妻子大胆询问周总理:程潜究竟算什么人?
那么,周总理当时给出了怎样的答复?程潜作为国民党元老,为什么要和蒋介石决裂,和我党合作呢?
国弱民贫,挺身而出程潜出生的年代是一个充斥着黑暗、愚昧、腐败、混乱的时代。
世界上强国林立,日新月异,而落后的清政府却固步自封,阻挠社会的进步。
程潜就是在这样的思想环境中成长的,但他却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
程潜在湖南的农村长大,生来就是读书的料,年纪轻轻就考中了秀才。
如果按照封建王朝的程序,他接下来应该按部就班地考取举人、进士。
可是程潜在了解了中外时局之后,决定放弃科举,弃文从武。
湖南的社会风气较为开放,所以程潜接触到了大量的外国思想和信息,看到中国与西方列强的差距如此之大,再也无心走科举之路了。
他认为只有学习外国先进军事制度才能让垂老欲死的中国焕发新生,于是他考取了湖南武备学堂。
湖南武备学堂专门按照西方练兵之法来培训新军,程潜在这里学到了更多闻所未闻的知识。
这使得他对于外面的国家更感兴趣,时常想到,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出国看看,很快机会就来了。
北洋总理练兵处选派各地武备学堂的优秀学生到日本留学,程潜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天生聪明的他以优异成绩获得了赴日资格。
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次的赴日经历将成为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日本虽不是西方国家,但自从明治维新以来,国力强盛,不逊欧美。
程潜来到日本,只觉得好像来到了另一个世界,日本人早就剪发易服,跟西方接轨了。
而中国人拖着一条大辫子,经常引起别人异样的眼光,这引发了程潜的深切思索。
程潜由发型服饰这些外在特征联想到社会风俗、民族精神、国家制度等方面,发现我国都落后于日本。
而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于是程潜开始萌生推翻清政府的想法,他很快在国内外就找到了大量同志。
在日本,程潜一面积极学习军事课程,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一面开始与正在筹划反清运动的革命人士接触。
他的同乡黄兴、仇亮都早已经是革命党了,他经常跟这二人在一起交流时事,二人便趁着这机会,为他讲述更深层次的革命思想。
随着长时间的熏陶,程潜就成了坚定不移的革命派,不再对清政府抱有任何幻想。
于是在1904年程潜与黄兴、仇亮等百余人组建革命同志会,从事革命运动。
次年,程潜经由仇亮推荐,加入同盟会,在这里,他还见到了一个声名远播的大人物。
加入同盟会不久,他就得以面见孙中山,见到这位中国革命的先驱者,程潜内心十分激动。
孙中山向程潜分析了当前的革命形势,希望程潜与诸位同志勉力合作,尽快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程潜听完孙中山的训示,一下子就有了清晰的目标。
程潜知道,历年来国内一直起义不断,但都没有成功,军事水平不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于是他加紧在日本学习军事知识,毕业后又去日本的炮兵联队当了一年兵,随即又转入陆军士官学校学习。
后来,武昌兵变,辛亥革命如炸雷一般,让整个中国为之震颤。
程潜不愿错过这次起义,于是千里南下,抵达武昌,为起义军效力。
由于程潜在日本做过炮兵,所以黄兴人尽其才,任命他指挥龟山炮兵阵地,程潜的第一场仗开始了。
程潜的任务是死守龟山阵地,指挥炮兵掩护步兵向清军进攻,这场战斗虽然没有取胜,但革命军高昂的士气令清军胆寒。
清军唯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起义军顺利撤出战斗,与清军处于僵持状态,程潜断言,要不了多久,南北形势必将发生变化。
很快,南方各省宣布独立,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程潜看到自己盼望的中华民国终于成立了,暗想大功终于告成。
就在程潜踌躇满志地要为建设中华民国做准备时,一盆凉水泼到了他头上。
民国元老,坎坷前行刚成立的中华民国还没来得及巩固革命成果,清政府就命袁世凯率军镇压。
袁世凯夹在民国政府和清政府之间,漫天要价,最终他迫使清帝退位。
孙中山同意让他做中华民国大总统,然而他之后的所做所为,却让程潜深深不满。
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抢夺大总统职位,不是为了中国的前途着想,而是为了达到他个人不可告人的目的。
他做了大总统之后,实行独裁统治,1913年,又刺杀宋教仁,使得国民党内人心惶惶,程潜对此却有着独到的先见之明。
程潜认为,袁世凯野心勃勃,绝不肯让国民党在一旁掣肘,之后必会将国民党连根拔起,这样才能实现其独霸中国的狼子野心。
当务之急是要整军备战,以防北洋军突然袭击,可事情并没有他想象的那样简单。
袁世凯根本不给国民党任何缓兵之机,逐步向前推进,主动制造摩擦,当时情形也唯有一战了。
于是孙中山下令组建讨袁军,讨伐袁世凯,仓皇应战的讨袁军虽然规模不小,但各自为战,很快陷入不利局面。
讨袁军由南方各个军阀共同组成,缺乏统一调度,军阀之间也各怀鬼胎,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岂有不败之理?
随着二次革命彻底失败,程潜帮助被袁世凯通缉的同志前往日本避祸,他本人也于不久后逃往日本。
但程潜和他的同志们并没有放弃与袁世凯的斗争。
在之后的两年里,他们一直在等待着合适的机会给袁世凯致命一击,而这个机会正是袁世凯自己提供的。
1915年,丧心病狂的袁世凯已经不满足于做大总统,他还想复辟帝制。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甚至不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来换取日本的支持。
他的行为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反对,遍地干柴,只差烈火。
这把火首先在云南烧起来,云南爱国将领唐继尧、蔡锷公开反对袁世凯称帝,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
程潜毫不犹豫地投奔到蔡锷的军门,表示愿效犬马之劳,于是蔡锷让程潜前往湖南召集旧部,把湖南的火也点起来。
程潜不负众望,凭借着他在湖南的声望,很快拉起一支人马,驱逐了北洋政府任命的湖南督军汤芗铭。
之后程潜就任护国湘军总司令,开始说服湖南各地兵马联合反袁,程潜认为这次革命一定可以成功,但他的希望再次落空。
由于各地反袁浪潮不断,袁世凯弹压不利,只好宣布取消帝位,不久病死。
程潜还没来得及高兴,却发现袁世凯的死亡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皖系军阀控制了北洋政府,拒绝承认《临时约法》,于是程潜继续跟随孙中山开展护法运动。
孙中山先后发动了三次护法运动,程潜在这三次运动中均坚定不移地支持孙中山。
但三次护法运动都以失败告终。他们渐渐明白,南北军阀都是一丘之貉,想要继续革命,必须改弦更张。
通过长时间的观察接触,孙中山认为目前只有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有合作的可能。
于是在1922年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主张,立刻获得了程潜的赞同。
程潜在孙中山的影响下,也与共产党员有了很多接触,他对这群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很有好感。
随着国共合作的进一步落实,以及黄埔军校的顺利创办,使得程潜又对革命形势充满了乐观的估计,却又是事与愿违。
1926年,国民革命军从广东开始北伐,一路势如破竹,大败北洋军阀张宗昌、孙传芳,革命军所到之处,民众竭诚欢迎。
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展现在程潜眼前,可是随着北伐的胜利进行,国民党内部却开始酝酿出分裂的气息。
以和为贵,终得正果国民党脱胎于同盟会,本来就鱼龙混杂,各种势力盘根错节。
程潜为人耿直,一心革命,为此得罪了不少人。
国民党内有许多人想要清除共产党员以及左翼国民党员,程潜竭力维护双方关系,反而成为很多人的眼中钉,使他吃了不少苦头。
1927年国民党“四一二”政变,背叛国民革命,屠杀共产党员。
程潜拒绝助纣为虐,不愿交出手中的共产党员名单,反而保护了许多共产党员。
可是他很快就遭到了报复,不久就被李宗仁无故关押,又被国民党解除职务。
国民党的派系斗争愈演愈烈,当他们之间的矛盾激化时,就需要有和事佬出来调节,一向不参与派系之争的程潜正是恰当人选,所以程潜很快就复出了。
但由于他不愿与共产党划清界限,所以蒋介石也并不敢重用他。
尽管不断给他加官进爵,程潜依然不愿做蒋介石面前的木偶,一时间他又找不到借口做些实事。
正在苦恼之际,抗日战争爆发了,于是程潜有了脱离蒋介石的办法。
程潜主动请缨,前往前线抗日,在前线期间,他曾指挥过平汉路抗日、兰封会战等战役。
蒋介石并不放心让他一直待在前线,便将他调到中央做副总参谋,但程潜总不肯向蒋介石示弱。
双方只是保持着微妙的平衡,但这平衡很快就被打破了。
战后,蒋介石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独裁统治,悍然发动内战,在党内清除异己,放任贪污腐败,所作所为,令程潜不齿。
他曾希望通过政治手段与蒋介石抗衡,所以在1948年参与竞选副总统,目的落空之后,他有了新的想法。
他明白国民党已经成为蒋介石的国民党,与当初孙中山先生的初衷早已是背道而驰了。
国民党要想获得新生,首先必须打倒蒋介石。
虽然他仍然掌握着湖南的军政大权,可怎么能跟掌握大半个中国的蒋介石对抗呢?而一次赴宴让他对前途产生了新的希望。
这次宴会是我党在湖南的地下工作人员安排的,我党通过长期观察,认为程潜完全是可以争取的。
如果湖南和平解放,那可就善莫大焉了。通过这次宴会,程潜产生了弃暗投明的想法,但还没来得及付诸实践,危险就来到了他的身边。
白崇禧一路败到长沙,有白崇禧在一旁掣肘,程潜不敢轻举妄动。
但他已经明确了要战场起义的决心,为了取得我党的信任,他还冒着生命危险签署了一份起义备忘录,表明态度,而起义的机会也悄悄来临了。
由于战事不利,白崇禧建议程潜防守邵阳,他自己防守衡阳,程潜欣然答应,率先起行。
白崇禧见程潜已经开赴邵阳,于是自己也开赴衡阳。得知白崇禧的动向后,程潜火速赶回长沙,与陈明仁一起宣布起义,湖南最终和平解放。
同年9月,程潜动身前往北京,毛主席与他进行了亲切会谈。
程潜询问共产党如何处置他,毛主席笑着说,还让你继续主政湖南好了。
程潜看到毛主席如此信任他,激动的地说不出话来,毛主席开玩笑地说,你要是不愿意,我们还可以再商量嘛。
于是程潜在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直主持湖南省的工作,直至病逝。
虽然中国共产党并不因他的出身排斥他,但他心里明白自己终究是在国民党内干了大半辈子。
自己死后会得到什么样的评价呢?这个问题他的妻子替他问了。
在程潜的葬礼上,周恩来亲自前来吊唁,令程潜的家人非常感动。
程潜的妻子郭翼青大胆询问周总理,程潜究竟算什么人?
周恩来回答说,颂公一生都在为革命事业奔波,解放后又一直是国家领导干部,自然是为国家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人。
小结毛主席说,颂公一生几起几落,始终没有被打倒,不简单哦。
短短一句话,就概括了程潜的一生,他从反清事业开始踏上征途,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不止歇,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对于这样一位国民党元老,新中国功臣,大家有什么评价呢?
参考资料:
湖南和平解放:兵不血刃的“长沙模式”(唐亚新 谢雨玳)知网
程潜与辛亥革命时期的汉口战役(温亚旗)知网
风云变幻中的程潜(张书志)知网
程潜:在新中国过得明明白白(纪彭)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