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所记后周三位人物“周三臣”之首:韩通

文石斋主聊文化 2024-11-14 03:41:46

远观近鉴宋朝人•208·“周三臣”之首:韩通

韩通

《宋史》创造了二十四史中的很多“之最”,如篇幅最长,《列传》所收人物最滥,甚至出现了一人二传等,但其中与《新五代史》之外的其他正史最不同的,是在《宋史·卷四百八十四·列传第二百四十三》给宋朝的前朝即后周的三位大臣韩通、李筠、李重进写了传,名为《周三臣传》,且在传前特意写了类似“序”的话,与其他列传绝然不同。

这段类似“序”的话说:《新五代史》有《唐六臣传》,以示讥讽。《宋史》写《周三臣传》,传的名称相似,但二者的含义不同,一定要找出它们的相同之处,则可归于厘清名教名义、扶正纲常而已。

韩通与宋太祖同为后周臣子,而死于宋朝尚未接受后周的“禅让”之际,如果不在《宋史》写传,则他的忠义之志,依托什么才能长存?

李筠与李重进,旧有史书写他们是“叛臣”,但是不是“叛臣”,不是那么轻易就能说的。西周兴建洛邑(今河南洛阳),将所谓殷商的“顽民”迁到城郊,西周口中的“顽民”,不正是商朝的忠臣吗?孔子删定《书经》,就没有改变他们“殷民”的旧称啊!

有人说:韩通、李筠、李重进三人,也曾做过后唐、后晋、后汉的官,最后成为后周的臣子,能说他们是忠臣吗?但战国时忠于晋国智氏的豫让,不也是这样,谁又能否认豫让是智氏的忠臣?!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才作《周三臣传》。

《宋史》撰者的这番话,实在值得后世写史、读史之人深思。

《周三臣传》中的第一位,是韩通。韩通(?-960),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

本传记,韩通20岁响应招募参军,以勇敢、有力闻名,被任命为类似今之骑兵连长的“骑军队长”。

后晋开运末年(946),后汉高祖刘知远在太原起兵抗击攻灭后晋的契丹,把韩通置于自己帐下。不久,韩通跟随刘知远进入汴梁(今河南开封),经累次提拔,升为“军校”。刘知远统领护卫皇帝的“卫兵”,任命韩通为“衙队副指挥使”,即刘知远亲兵副统领。

后韩通跟随刘知远征讨投降契丹的后晋另一大将杜重威,因功升官职为“银青光禄大夫”、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长官“检校国子祭酒”。

刘知远建立后汉,加升韩通为“检校左仆射”。

刘知远去世,后汉隐帝刘承祐继位,升韩通为禁军“奉国军”所属一个“营”的指挥使。此时韩通的官衔虽高,但所统领的部队,实际只有300-500人。

后汉乾祐初年(948),后周太祖郭威任国家最高军政机构“枢密院”长官“枢密使”,统兵征伐据守河中府(治今山西永济市蒲州镇)反叛的河东节度使李守贞。郭威了解韩通是一个谨慎笃厚的人,指示韩通跟随自己出征。在攻打河中府的时候,韩通第一个登上城墙,身体受伤6处,因功升任“奉国军”职掌军法的副统领“都虞候”。

后郭威出镇大名府(治今河北大名),上奏朝廷任命 韩通为治所在大名府的“天雄军”驻军“马步军都校”,即驻军长官,把韩通纳为心腹。

后郭威被逼反汉,攻入后汉都城汴梁,韩通出力甚多,韩通受任“奉国军”左第六军都校,即“奉国军”左厢第六军长官,遥领雷州(治今广东雷州)刺史。

郭威废后汉建后周的第一年即广顺初年(951),韩通改任禁军“虎捷军”右厢都校,即右厢长官,升左厢长官,兼任管理治安的孟州(治今河南孟州)巡检使,遥领永(治今湖南永州)、睦(治今浙江建德)二州防御使。

郭威亲征在兖州(治今山东兖州)叛乱的泰宁军(治兖州)慕容彦超,任命韩通为“在京右厢都巡检使”,负责开封西部的治安。

其时黄河泛溢,洪水灌进河阴城(今河南荥阳北),郭威命令韩通率领“广锐军”1200名军兵疏浚汴河河口,增筑河阴城,创设军营。

不久,升任韩通为“保义军(治陕州,今河南三门峡)节度观察留后”,即代理“保义军”节度使,后郭威在汴梁城郊举行祭天典礼,升韩通为正任节度使。

北汉国主刘崇南侵后周,郭威命令韩通作为镇守河中府的大将王彦超的副将,经晋州(治今河北晋州)出击北汉,在高平(今山西高平)击败北汉军。郭威接着任命韩通为“太原北面行营部署”,韩通率军开挖地道,攻打北汉都城太原(今山西太原)。

但不久后周军班师,韩通镇守曹州(治今山东菏泽),升官职为“检校太保”。

郭威去世,后周世宗柴荣继位。柴荣认为,深(治今河北深州)、冀(治今河北冀州)二州之间有胡芦河,东西横亘数百里,堤坝不高,不能控扼契丹骑兵奔突,在继位的第二年即显德二年(955),命令韩通与王彦超疏浚治理胡芦河。

工程尚未完工,契丹兵突然攻至,韩通率军迎击,打退了契丹兵,趁势在李晏口(在今河北冀州贾城西)筑城,只用40天就筑成,建为“静安军”,又修筑了束鹿城(今河北束鹿)、鼓城(今河北晋州),修葺了祁州城(今河北安国)。

当时大战之后,遗骸遍野,韩通将尸骸全部收拢埋葬,建了“万人冢”。接着又往来于深、定(治今河北定州)二州之间,夜宿古寺,昼劈荆棘,修筑了博野(今河北博野)、安平(今河北安平)二城。

修筑安平城期间,韩通率领百余骑兵监督施工,契丹数百骑兵突然来袭,韩通率领所部与敌交战,战至日暮,忽然刮起大风,下起大雨,契丹兵褪去,韩通部生擒契丹骑兵10余名。

其后,又修筑了“百八桥”镇城和武强县(治今河北武强)城,都是10天完工。

后韩通回朝,恰逢后周攻打被前蜀占领的秦(治今甘肃天水市秦州区)、凤(治今山西凤县)二州,柴荣任命韩通为“西南面行营马步军都虞候”即副长官。韩通率军攻入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南郊秦岭北麓),围攻凤州,同时分兵修筑固镇城,以断绝蜀军粮道。时间不长,攻取凤州,韩通因功升任禁军“侍卫司”马步军都虞候官。

柴荣认为汴梁城狭小,征发汴梁周边地区百姓修筑新城,拓宽旧城街道,任命韩通为工程总管。工程还没有完成,柴荣亲征南唐淮南地区,任命韩通为“权点检侍卫司”,即代理禁军“侍卫司”长官,“在京内外都巡检使”,负责维护京城的治安。但开封扩建改造工程继续进行,这项工程原计划三年完工,但仅用半年就提前完成。

三年(956),朝廷再对攻取秦、凤二州之功进行奖励,升韩通为遥领忠武军(治陈州,今河南淮阳)节度使、检校太傅,后又改任他为禁军侍卫司马步军都虞候。

柴荣再攻南唐寿州(治今安徽寿县),又任韩通为“京城内外都巡检使”。淮南地区平定,韩通改任归德军(治宋州,今河南商丘)节度使。

六年(959)春天,柴荣下诏,命令韩通到黄河以北巡视河堤,韩通征发徐(治今江苏徐州)、宿(治今安徽宿迁)、宋、单(治今山东单县)等州百姓,疏浚汴河数百里。

柴荣计划北征契丹,命令韩通与高怀德、张铎先赴沧州,赐予韩通等人成衣、金带、鞍马、金银器、绢帛。

受命之后,韩通李即领兵攻入契丹境内、乾宁军(治今河北青县)之南。随即,柴荣任命韩通为北征军“陆路都部署”,禁军“殿前司”都虞候石守信为副将,又命令韩通巡视北部边境。

韩通率军袭破契丹自浮阳县(治今河北沧县东关)至淤口浦(淤口关,今河北霸县东信安镇)城坊36处,打通了瀛(治今河北河间)、莫(治今河北任丘)二州的通道。

后周军攻克益津关,建为霸州,征发滨(治今山东滨州)、棣(治今山东阳信南)数千百姓筑城,柴荣又命令韩通总管工程。

后周军班师,任命韩通为“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实任禁军侍卫司马步军副都指挥使。

柴荣去世,后周恭帝继位,改任韩通为天平军(治郓州,今山东东平)节度使。

显德七年(960)正月初一,后周禁军殿前司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奉诏北上迎击来犯的契丹军,行至陈桥驿,被将士推戴为皇帝,反叛后周,返回京城汴梁。

赵匡胤所率部队进城时,韩通正在朝堂,听闻有变,很是惊恐慌张,急忙骑马向家中跑去,在路上遇到赵匡胤所部军校王彦升,王彦升打马追逐韩通,韩通快马跑到家中,还没来得及关门,就被王彦升追上杀死,之后妻、子全部被害。

赵匡胤得知韩通一门被害,对王彦升“专杀”非常愤怒,但因为刚刚建国,隐忍下来,没有追究王彦升之罪,但当即下诏:“易姓受命,是君王响应天人之期望;临难不苟,是人臣保全节操之道。前朝天平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侍卫亲军马步军副指挥使韩通,起家行伍,忠诚前朝,立有煌煌大功,受封勇武爵位;早年与朕在柴荣府中定交,艰险共尝,交情特别深厚。朕由于上天眷佑,百姓推戴,做了皇帝,心念韩通是元勋,想给予特别宠待,谁知仓惶之间,竟而遇害,真令朕惊愕、伤心。可赠予韩通中书令荣誉职衔,以礼收葬,且派殿内高品梁令珍监办丧事。”

本传最后记,韩通性刚而寡谋,凶恶残酷,出言多伤人,众人称他为“韩瞠眼”。但他的儿子颇有智略,小时候患病驼背,人称“橐驼儿”,此子发现 赵匡胤有人望,曾劝韩通除掉赵匡胤,但韩通不听。

后来赵匡义巡幸汴梁“开宝寺”,见寺中壁画画有韩通及其子画像,急忙令人毁去。

宋太祖赵匡胤

0 阅读:3

文石斋主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