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远传》第五部《回响》第四章2.(9)李运昌(一)

文石斋主聊文化 2024-11-18 03:16:48

历史人物传记《高志远传》第五部《回响》第四章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及以后 2.老战士、老领导的回忆与反思 (9)李运昌(一)

高志远画像

2.老战士、老领导的回忆与反思

(9)李运昌(一)

李运昌(1908-2008),河北省乐亭县胡家坨镇木瓜口村人。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10月,经李大钊介绍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大队,同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任中共乐亭县委书记、滦 (县)乐(亭) 中心县委书记,中共顺直省委秘书、代理秘书长,全国铁路总工会特派员,中共京东特委军事特派员,中共京东特委书记。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冀东抗日联军副总司令兼第二路军总指挥,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第十三支队司令员、中共冀热边特委书记兼行署主任,晋察冀军区第十三军分区司令员、冀东军分区司令员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交通部常务副部长、中共党组书记,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务委员 (专职),国务院司法部第一副部长等职。

第三届、四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2008年10月2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见《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第225页)

李运昌记:“西撤部队连遭日伪军阻击之后,许多刚参军不久的农民,不愿意远离家乡,因此,开始军心涣散,斗志衰退。抗联西撤部队再也稳不住了,成批成批地散去。”

“我也更加强烈地意识到,继续西进是十分危险的,不是全军覆没,就是全部跑光。”

“在这严重的时刻,何去何从,必须做出决定。我率队伍来到了平谷县北的樊各庄。这时,李楚离也率洪麟阁的余部,来到这里。”

“经我提议,在这个村召开了有部分抗联负责干部参加的紧急会议,我和胡锡奎、李楚离都参加了。经过一天一夜的激烈争论,我始终坚持停止西撤的观点,力排众议,最后会议决定,队伍立即停止西进,返回冀东,坚持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游击战争。决定由我和李楚离分别率领剩下的抗联队伍6000多人,分北、南两路返回冀东。”

“我们在东返途中,正碰上敌人的秋后大‘扫荡’,从武汉调回的日军小林部队一个旅团,在其他日伪军的配合下,对我军沿途进行了疯狂的‘围剿’。当我们行军到达滦县、丰润交界的东西安河、后梁庄、偏山一带时,与日军小林部队5000多人正面遭遇,打了一场恶仗,后又在杨柳庄附近打了一仗。

我军本来已经很疲劳了,又经过连日苦战,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在战斗中虽然消灭了一些敌人,我方伤亡也很严重,第二十三总队政治主任阮务德(张德民)、特务二总队队长石占山牺牲,同时队伍减员严重。不少人自动离队,保存下来的只有千余人。”

“迫于日军连续围剿的严重形势,为了缩小目标,我们在迁安莲花院开了一个紧急会议,决定暂时分散部队,打击敌人,待机集中。日军围剿结束后,1938年11月,我们在迁西柳沟峪集中时,司令部直属部队,仅有130人了。”

“为了在困难面前坚定信心、鼓舞士气,我在柳沟峪村召集全体同志,召开了一个重整旗鼓的重要会议。会上,我做了动员报告,首先回顾了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又讲了红军长任的故事,最后鼓励大家说:‘大暴动以前,我们什么也没有,只能遭受帝国主义和反动派们的欺负。暴动了,我们有了自己的武装,虽然眼下我们暂时受挫折了,队伍小了,可我们还有基础,革命的火种灭不了。我们就像孙悟空钻进牛魔王的肚子里一样,继续和敌人作战。抗日的红旗要扛到底,不打败日本侵略者绝不罢休!’

我的讲话,对大家鼓舞很大,情绪开始而振作起来,大家决心学习红军长征的精神,一定要把抗战继续到底。会后,我们重新布置了工作”,“恢复地方工作,并收容干部和部队,坚持冀东的抗日游击战争。”

“1940年初,······将冀东抗联武装和包森等三个支队编为八路军第十三支队,组成了支队司令部,我任支队司令员,包森任副司令员,李楚离任政治委员,曾克林任参谋长,刘诚光任政治部主任。从此,冀东党、政、军实现了统一领导。”

冀东地区抗日游击战争在李运昌等的领导下,经过“坚持创建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主力部队”、“抗日群众团体蓬勃发展”,“抗日游击战争蓬勃开展”,“开辟热南山区根据地”,使冀东抗日根据地先后扩展成为冀热边、冀热辽区抗日根据地。1943年初,冀热辽区“全区共产党员由1942年的2万多人发展到3.62万多人;全区抗日联合县政权已由1943年7月冀热边区时的19个,发展到25个,销1.08万个村、599万人。”(参见《李运昌回忆录》,第125-361页)

娄平记:到1943年7月,“经过6年来艰巨复杂斗争的考验,李运昌在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军事战略诸方面比较正确,对军队干部和地方干部、本地干部和外来干部的团结比较好,为创建冀热辽解放区的贡献较大,深受人民的拥护和干部的尊敬,实际上已成为地方性领袖。”(见《冀热辽人民抗日斗争简史》,第61页)

而李运昌对高志远、高志远案始终高度关注。

1959年,高志远的幼子高继云申请入党,外调时向李运昌了解高志远情况,李运昌出具“关于高志远的情况”,写道:“高志远,原名高香云,系滦县多余屯小地主,曾担任该村地主武装保卫团长”,“在冀东抗日大暴动前参加了国民党,受CC领导反共,部队到平西后派他的亲信孙善蛟往返北京与敌伪联络,企图将队伍带去投敌。被八路军发觉扣押,经他的秘书陈飞供出他叛国活动实情,在公审大会上,高志远坦白承认叛国罪状,群情愤慨,即处决。”(详见前引)

陈发记:“1960年,唐山地区开始写历史,高志远案提到史学领域研究。党史工作者多次采访李运昌同志,其结论不变,‘叛国投敌’”。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掀开历史新的一页。”“中共唐山市委党史研究的诸位研究人员也曾去访肖克、李运昌、李楚离等老前辈,但得到的答复依然是‘叛国投敌’”。(陈发《高志远冤案不得申的种种背景》,见《魂系冀东》,第252页)

李运昌

0 阅读:0

文石斋主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