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战国乱世,刀光剑影中暗藏唇舌杀机!张仪孤身入楚,明知是死局却偏要硬刚——他如何靠三寸之舌策反宠妃、拿捏楚王?从阶下囚到座上宾,一场教科书级的危机公关,竟让秦国不费一兵一卒连收两国?2300年前的顶级谋略,秒杀现代职场生存法则!
正文
秦惠王派人告诉楚怀王,提议用武关外的土地交换楚国的黔中地区。楚王回应说:“我不想要交换土地,只要交出张仪,我愿献出黔中。”张仪得知后,主动请求前往楚国。秦惠王担忧道:“楚国对你恨之入骨,你去了岂不是送死?”张仪从容答道:“如今秦国强盛而楚国衰弱,有大王坐镇,楚国不敢轻举妄动。况且我与楚王宠臣靳尚交好,靳尚又深得楚王爱妃郑袖信任,郑袖的话,楚王没有不听从的。”于是张仪启程赴楚。
一到楚国,楚王果然扣押了张仪,准备处死他。靳尚急忙找到郑袖,故意说道:“秦王极为看重张仪,打算用上庸六县和美人来赎他。一旦楚国接受土地,秦王的美女入宫,恐怕您的地位就保不住了!”郑袖闻言大惊,日夜向楚王哭诉:“张仪为秦国效力本是臣子本分,若杀了他,秦国必会报复。恳请大王让我们母子迁居江南避难,免遭秦军屠戮!”楚王心软,最终赦免了张仪并以厚礼相待。
张仪趁机劝谏楚王:“合纵抗秦如同驱赶羊群攻击猛虎,注定失败。若楚国不与秦国交好,秦国将胁迫韩、魏联手攻楚,届时楚国危在旦夕。如今秦国已占据巴蜀,打造战船囤积粮草,顺岷江而下,十日即可抵达扞关。扞关一旦失守,楚国东部城池将尽数沦陷,黔中、巫郡也将不保。若秦军再从武关出击,楚国北方领土将被切断。秦军攻势迅猛,三月内便可重创楚国,而诸侯援军半年后才能赶到。寄希望于弱国救援,却忽视强秦的威胁,这才是大王真正的隐患啊!若您愿与秦国结为兄弟之邦,永息兵戈,方为长远之计。”楚王既已得到张仪,又不愿割让黔中,便答应了结盟。
随后张仪前往韩国,游说韩王道:“韩国多山贫瘠,粮食产量仅靠豆麦维持,国库存粮不足两年之用,兵力不过二十万。而秦军披甲百万,战场之上,秦兵赤膊冲锋,左手提人头,右臂夹俘虏,如同孟贲、乌获(古代勇士)般的猛士攻打弱国,好比千钧重物压于鸟蛋,绝无侥幸。若韩国不臣服,秦军占据宜阳、封锁成皋,韩国国土将被拦腰截断,鸿台宫、桑林苑等宝地也将易主。为大王计,不如联秦攻楚,既可转移灾祸,又能取悦强秦,实为上策。”韩王听罢,当即应允。
简评:
1、心理战封神操作
张仪精准拿捏人性七寸:对楚王以"强秦压境"制造生存焦虑,对郑袖用"美女人质"激发争宠危机,对韩王则摆出"千钧压卵"的碾压式威慑。全程不谈道义只攻软肋,堪称古代PUA大师。
2、信息差降维打击
借秦国的巴蜀水军、百万甲兵等军事机密构建认知壁垒,用"十日抵扞关""三月灭楚"等具体数据制造恐怖想象,把外交博弈变成心理恐吓的精准狙击。
3、资源链闭环逻辑
打通靳尚→郑袖→楚王的决策链,将私人利益(郑袖保地位)与国家利益(楚王保国土)捆绑,用后宫枕头风实现外交破冰,暴露战国政治"私利驱动公权"的黑暗规则。4、现代启示录
从张仪身上看透高阶谈判的本质:
顶级话术=50%情报+30%人性洞察+20%表演
所有"突然反杀"都是提前埋设的资源网收网
真正的强者从不用蛮力,而是让对手"自愿"走进剧本
(这段历史证明:能在史书留名的,从来不是老实人)
你对本章感兴趣,欢迎关注、点赞、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