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老师问,市级教学设计、作业设计等一等奖算什么荣誉?申报副高,符合“6选1”条件吗?
可以肯定的说,凡是教育部门组织,通过学校基层部门层层评选推荐的教学设计,作业设计等活动比赛获奖证书,肯定都是教学方面的荣誉,是单项教学荣誉,申报职称肯定都能用、有用。
但此类荣誉只是教师教育教学某一方面能力的展现,不会如有教师希望那样,上升到“综合荣誉”高度。
一般情况下,职称申报平台,不能填综合荣誉,只能填业绩成果栏(地市有明确规定者除外)。
那申报副高属不属于“6选1”条件呢?
先看鲁教师发〔2023〕1号规定的“6选1”条件都包括哪些项目:所谓“6选1”,就是教师要申报副高,至少要有以下“6项”业绩成果中的一项:
一是一门优秀课程教案,二是课题,三是成果(或教学能力大赛或优质课),四是论著,五是发表论文,六是成果转载。
很显然,这6项中,12426条都很明确,唯有第3条的教学能力和优质课可以“解读”:
优质课概念也很明确,至于是实战课堂的学科类优质课、电化教学优质课,还是一师一优课,都要求至少是通过“一堂实实实在在的讲课”才行。
众所周知,教师要讲好优质课,要有较强的课堂教学能力,这其中包括教学设计、课件设计与制作,作业设计、现代教学手段应用等,所以,一堂优质课,是教师多面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在职称评审中含金量较高。
教学能力大赛之所以排在优质课前,是因为一般比赛内容和项目都会多于优质课,比如教学能手等,不仅要讲课,还要测查教师普通话、三笔字、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能力,还要对教师近年来(一般是4年)教学业绩进行测查,所以,教师职称评审中,教学能手证书“硬”于优质课。
“教学设计、作业设计”虽然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展现,但相对于教学能手、优质课等综合能力而言,只是某一个方面,因此,含金量相对弱些。
能否作为申报副高的“6选1”条件呢?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应该不符合“6选1”条件。
因为鲁教师发〔2023〕1号文中,申报副高“6选1”原文是“获得国家教育教学成果奖或在市级以上教育教学成果、教学能力和优质课比赛获奖。”
在这里,明确说明是“教学能力和优质课”两个项比赛获奖,没有“等”字,也就是没有再可“扩充”的项目。
而教学能力列在优质课前,如果认定教学设计和作业设计“弱于”优质课,那就显然就更“进不到”教学能力高度,也就不符合这项条件。
但话又返回来说,文件最终解释权在教育厅和各地职评部门,如果说,教育能力和优质课没有先后顺序,只要是关于“教学能力”的比赛,不管是综合还是单项,都是教学能力,只要是市级以上教学能力比赛获奖,就都是“教学能力比赛获奖”,那市级以上教学设计、作业设计之类的比赛获奖就都符合“6选1”条件了,那是最好不过的事了。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是就是,不是就不是。笔者再次声明,教师获得个荣誉不容易,获得个市级以上荣誉更难,笔者真心、真诚希望教师手中的每张市级以上获奖证书都能符合副高“6选1”条件,都能顺利地申报、评聘副高职称。
但是,只拣好听的说不用,只能误导老师,耽误老师们大事。所以,笔者以上分析,不仅仅是在吃饱了撑得没事干,“扣字眼”“瞎解读”,而是实话实说,或许沷的是“冷水”,凉了老师们的心,但总比到时误事“寒心”强得多。
【结语】综上,笔者的意思是,教师握有市级以上教学设计、作业设计之类奖项证书非常好,但却不可懈怠,要想顺利申报、通过副高职称评审,就要打消“证书够了”之念想,再接再厉,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争取优质课、教学能手之类毫无争议,没有悬念的证书才保险,更可为顺利通过副高职称评审压上一个沉甸甸的“金法码”!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