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花洋芋”是昆明市东川区很有区域特色的地方马铃薯老品种,具有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口感佳、营养丰富等特点。 该品种外形扁圆型,红皮深黄肉,顶端芽眼凹陷,干物质含量高达18%以上,总淀粉含量超过12%。 很适于蒸煮食用,蒸煮后,表皮开裂像展开的花瓣,从而得名“开花洋芋”。 薯肉金黄,质地酥松,口感极佳、风味独特,营养丰富。 据测定,100g马铃薯中所含营养成分:能量318kJ,钙5~8mg,磷15~40mg,铁0.4~0.8mg,钾200~340mg,碘0.8~1.2mg,胡萝卜素 12~30mg, 硫胺素0.03~0.08mg, 核黄素0.01~0.04mg,尼克酸0.4~1.1mg,尤以粗纤维、蛋白质、铁、维生素等含量丰富。 近年来,东川“开花洋芋”种植发展较快,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逐渐发展成为东川区的特色产业, 对当地农民的增收脱贫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1.东川“开花洋芋”种植历史
东川“开花洋芋”品种,起源于李子沟村,种植历史悠久,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实行土地包产到户后,由当地农民小面积种植。 由于该品种在当地山区表现出适应性好,且品质优良,种植户逐年增多并覆盖全村。 之后,零星辐射至东川区其他高寒山区种植。40多年来,该品种一直由农户自留种自产自销,品种得以延续保留。 由于该品种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风味,近几年,其逐渐被消费者知晓并认可,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

2.东川“开花洋芋”种植现状
2.1种植分布
东川区下辖6镇1乡 街道, 目前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3333.33 hm² ,产量75000 t,种植区海拔在825~3 200m。土壤类型主要是沙壤土、棕壤土和红壤土,土壤为弱酸性或弱碱性,pH 值为5.5~7.5,土质疏松,透气性好。 “开花洋芋”的种植面积大约330hm² ,主要分布在铜都街道、红土地镇、汤丹镇、阿旺镇、乌龙镇 5 个镇海拔在2000~2700m的山区, 总产量3000t。 其中,铜都街道的李子沟村为核心种植区,海拔2450m,年平均气温18℃,年降水量1100mm,种植面积40hm²,土壤类型以棕壤土为主,富含有机质,很适宜“开花洋芋”的生长,所生产的“开花洋芋”品质最优。

2.2生产现状
“开花洋芋”在东川已有40年的种植历史,从零星农户发展到现在全区种植面积大约330hm² 。 该品种属于地方老品种,加上农户长期自留种种植,品种退化严重,产量较低,平均亩产1000~1200kg。 “开花洋芋” 的地边收购平均价6元/kg, 最高时卖到15元/kg,亩收益7000元左右。 由于品质优、口味好,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产品销售到省内外。 种植“开花洋芋”,虽然产量较低,但产品价格是普通马铃薯品种的三倍多,种植效益较高。 近几年,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产量低,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好。

3.“开花洋芋”种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品种退化和混杂严重
缺乏优质种薯以前,东川“开花洋芋”一直由农户自发种植,用种模式多为农户自留种或跟周边农户换种, 常年自留种无性繁殖导致品种因病毒积累退化, 且日趋严重, 另外在自留种和换种过程中存在品种混杂等现象,表现为种薯质量差、带病毒病菌严重,种薯纯度低,最终导致生产中产量降低、品质变差、品种混杂。目前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优质种薯, 尤其是提纯复壮的脱毒种薯。

3.2生产条件差
种植管理技术落后东川 “开花洋芋” 的种植区域多为贫困高寒山区, 自然条件差, 交通不便, 投入不足, 农业生产基础薄弱, 农民的种植水平较低。 主要表现在良种利用率低, 生产管理技术落后, 农业生产机械无法使用, 病虫害防控水平低, 生产过程中抗自然灾害能力差等, 大部分种植区还处于靠天吃饭的状况,根本没有灌溉条件, 生产中的各个环节全靠人工操作, 这些已成为制约东川 “开花洋芋” 的种植生产的重要因素, 致使 “开花洋芋” 的整体生产水平不高, 单产较低。

3.3种植规模小
农业科技利用率低东川区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 3 333.33 hm2 ,而“开花洋芋”的种植面积全区大约 330 hm2 ,只占马铃薯全部种植面积的 1/10,且多为农户自发零星种植,没形成规模。 农户管理粗放,几乎没利用优良种薯、覆膜抗旱保湿、 病虫害综合防治及测土配方施肥等常规农业生产管理技术,导致晚疫病频发、肥料利用率低、抗自然灾害能力低等一系列问题,最终导致开花洋芋产量低、质量差。
3.4产业化水平低
品牌建设滞后东川马铃薯种植以一家一户、 自产自销的生产模式为主,生产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特别是“开花洋芋”的种植面积小且发展不平衡,未形成固有的产业。 加之科技和资金投入不足,市场信息不灵,薯农品牌意识不强,收获后分级包装跟不上,产品质量无标识,市场上冒充产品比较多,制约了“开花洋芋”生产潜力的挖掘, 影响了产品走出东川向外扩张的发展空间,导致消费者对“开花洋芋”的认知度低,品牌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