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对驳壳枪情有独钟,几十年来收集了部分有关驳壳枪的老照片,贴出来与大家分享。
先来看这样一幅老照片:
照片上的14个人,均着便衣,每人一支手枪,后排的6人除手枪外,每人还有一支步枪。手枪中,有10支盒子炮,两支王八盒子,两支撸子。照片中的人虽然并不都高大,但都威猛,眉宇间透着昂扬的斗志。
有太多的网络文章将这张图片解读成一支抗战时期的敌后武工队。因为武工队中,盒子炮几乎是人手一支,而且武工队是精锐中的精锐,杀鬼子,锄汉奸,深得人心,印象牢固。
但是,这还真的不是武工队,这是中共政权泰山专署公安局侦察队的合影。前排左四是时任侦察队的队长刘汉臣,左五是时任指导员的许新光。二人与众不同之处是他们手里的家伙,不是盒子炮,也不是勃朗宁,而是日本造南部十四年式手枪,俗称的王八盒子。
再看这张:
这是第一图那14人中的5 人,刘汉臣(左二)、许新光(右一)也在其中。解放后,刘汉臣曾任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许新光曾任杭州市司法局局长。
有多人曾向我提出质疑,说解放前有公安局吗?当然有。抗战时,解放战争时,我中共政权都有公安局。长篇小说《敌后武工队》《野火春风斗古城》中反复出现的之光县,就是以牺牲于抗战时的冀中行署公安局长李之光的名字命名;江苏省高邮市有个周山镇,就是以牺牲于1946年的苏中行署公安局长周山的名字命名。周山就是老电影《东进序曲》中黄主任警卫员的原型。
上图中的几人,同样也是战争年代我山东根据地政权中的公安人员。
旧中国很穷,该有的枪呀炮呀好多都没有,但偏偏不缺盒子炮。从清末到解放初这几十年间,德国和西班牙生产的盒子炮,十之八九都卖到了中国,那时的军队也好,警察也好,土匪也好,乡丁、家丁也好,佩盒子炮者比比皆是。
所谓盒子炮,即毛瑟C96手枪及德国、西班牙、中国的各种改型在中国的俗称。在旧中国它的俗名很多,匣子枪、盒子枪、驳壳枪、自来得等,都指的是它。快慢机、大镜面、旁开门、七钉、长苗、头把、二把、三把盒子等,则指该手枪的不同型号。
本人曾发过多篇有关毛瑟C96手枪的小文,这里不作更多赘述。
盒子炮属冲锋手枪,弹夹前置,体型较大,在西方人看来,在今天的国人看来,作为手枪,这显然不是优点,但在社会秩序剧烈动荡和枪杆子决定一切的旧中国,盒子炮硕大的枪身从视觉上增大了威慑效果,反倒因此倍受欢迎。腰插两把大镜面又故意敞开衣襟横行于市,在当年是特别牛逼的画风。身边时时跟随一帮挎着盒子炮的保镖护卫,也是有钱有势者身份的象征。
两个马弁挎着盒子炮一左一右护卫着,看这位军爷多牛逼。从法式竖肩章、扎武装带的装束看,这是北洋时期的奉军无疑。
一个当官的,后面几个卫兵,卫兵腰扎九龙带,身背盒子炮。看装束,这应该是北洋时代西北地区的某个武装。
这张老照片中的人物,有说是华北某地红枪会的,有说是抗日游击队的,到底是什么我没弄清楚,也许二者兼而有之吧。我贴此图是为了表现两名警卫的盒子炮。
看上图,一个小屁孩,旁边一个副官,四个警卫。这小孩子并非某个帅府的少帅,这是孔子第77代孙孔德成。北洋军阀当政时,延续了历代对孔子后裔封赏的习惯作法,这个孔德成便也从小就继承了“衍圣公”的封号。因为有最高当局的封号,其身价不凡,贴身也就有了一班武装警卫,其警卫兵也都是一色的盒子炮。
从那独特的军帽上一眼就断定,这是五省联军孙传芳的手枪兵。
这是同一支军队在演习。右侧那名手枪兵正欲投掷一枚迫击炮弹。孙传芳占领东南五省后,曾生产50毫米迫击炮,这枚小炮弹,可能就是50毫米的迫击炮弹。
那时的中国,盒子炮在各色武装中所占的比例之大,叹为观止。举几组数字:
1923年樊钟秀南下投靠孙中山时,孙为表达对樊的感激,给予了樊从精神到物质的很高奖励,这物质的奖励,便有一次性地拨付驳壳枪800支。
同样也是1923年,忠于孙中山的桂军刘震寰部选精兵500偷袭背叛孙中山的广西靖国军沈鸿英部,500精兵每人一支手电筒,一支驳壳枪。
1924年广州商团叛乱前,曾一次从香港的德商处购得枪械9000余支,其中的驳壳枪达4331支,占全部枪械的近半。
1924年孙中山北伐韶关,曾带两列铁甲车随行,并特别为铁甲车队新配了手提机枪18支和驳壳枪250支,而此时的铁甲车队也不过就是三个排的编制。
1926年国民军与晋军战于晋北,石友三部曾一次集中3000人的敢死队,敢死队员每人一把大刀,一支盒子炮。
1927年黔军袁祖铭被湘军唐生智解决时,其卫队旅有1300余支长苗驳壳枪为唐部缴获。按当时的编制,一个师也不过3000人上下。
这张图片中的人物背景不知道,但从两名士兵手中的弹匣下置的仿柏格曼手提机枪判断,这应该是活跃于北方的某支地方部队,因为这款弹匣下置的花机关,仅在天津和青岛有出品,而且出品不多。又从近景那名士兵身上的双枪可知,这极有可能是某位将领身边的护兵。
中原大战之前,西北军从团到军,都编有手枪队,手枪队的装备一般来说是三大件:盒子炮、大刀、马枪或冲锋枪。
从上图中军官戴大檐帽,士兵戴八角帽的情形看,这显然是一支西北军的手枪队。花机关、大刀、盒子炮、自行车,这对于以装备寙劣著称的西北军来说,是不是有点奢侈?是有点奢侈,但并不夸张,好钢用在刀刃上,当年西北军手枪队很多都是如此。
上图是毛瑟M30早期型的局部,可见弹仓外中文“德国制”。德国生产驳壳枪,主要不是他们自己用,主要是卖给中国人的。
在西北军首领冯玉祥身边,还曾编有手枪旅。宁都起义参加红军的国民党军26路74旅,前身就是冯玉祥直接掌握的手枪旅。红5军团的首任军团长季振同,就曾是冯玉祥手枪旅的旅长。后来由西北军分化出来的韩复榘第3路军中,也长期保持着手枪旅的建制。曾降日、降蒋,后又于济南战役率部起义成为我35军首任军长的吴化文,就曾是韩部手枪旅的旅长。几千人的部队,人手一支盒子炮,这怕是在世界军事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这是由西北军余部中的一支改编的29军大刀队的老照片,看样子是一张摆拍的照片。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信息在士兵的腰间,都裹着一圈俗称作九龙带的驳壳枪子弹带,说明这29军的大刀队队员,除了手中大刀,每名士兵还有一支盒子炮的。
这是中华妇女救济东北同胞协会代表慰问29军大刀队时的拍照留念。照片上五名大刀队士兵均持大刀,腰间缠有驳壳枪子弹袋,子弹袋上斜插驳壳枪。
这队背着大刀、盒子炮的士兵,是台儿庄战役时孙连仲部的大刀敢死队。孙连仲第2集团军也是冯玉祥西北军的旧部。
这同样是台儿庄抗战时的孙连仲第二集团军的两名手枪队士兵。左侧这位背着两支驳壳枪。
上图系西班牙造阿斯特拉900驳壳枪的局部,机匣外部铭刻中文“日国制”(旧时称西班牙为日斯巴尼亚,简称日国)字样。和德国人一样,西班牙人生产驳壳枪也是瞄准了中国这个大客户的。
这是29军143师刘汝明部一个班的合影。好家伙!一个班4支盒子炮,4挺捷克式轻机枪,如果这不是摆拍,那刘汝明部的装备也太豪华了。
1933年,《时代公论》杂志曾刊载一篇有关四川内战的文章《川战的源源本本》。该文述及四川军阀各部武器装备时,有这样一组数字:
24军刘文辉部,人枪10万以上,连枪数千支;
21军刘湘部,人枪11万,连枪数千支;
29军田颂尧部,人枪3万以上,连枪数千支;
28军邓锡侯部,人枪2万以上,连枪千余;
20军杨森部,人枪2万,连枪千余;
前川陕边防督办刘存厚部,人枪1万,连枪千余。
连枪,即当年四川对驳壳枪的俗称。从人枪总数与连枪数的对比,可见驳壳枪装备比例之高。
看上图,这便是一支手枪队,全体士兵清一色的盒子炮。
您可不要认为装备盒子炮只是地方军阀的专利,国民党中央军正规部队中,盒子炮也是大量配备。
这是上海一二八战争时我19路军的盒子炮队,不知是粤系的第19军还是中央系的第5军。
按1933年的国军编制,其骑兵旅轻高射炮连,编制官兵148人,配备毛瑟手枪56支;同为该旅的装甲汽车连,编制官兵134人,配备毛瑟手枪89支。这比例也够高了。
看来摆拍早已有之。从德式M35钢盔上判断,这张摆拍照片上的士兵,应该就是国民党的中央军。
看这队列与装束,这应该也是一支中央军的手枪兵。
这显然是中央军中的手枪兵。从照片中有人在淡定围观的情况看,这也许不是打仗,而是演习。但对于本文来说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手里的家伙:盒子炮。
这是民国时期一队正在进行军训的女学生的照片,正在练习托驳壳枪行扶枪礼。
那时的警察,也使用盒子炮。
这是上海特别市公安局门外几名警察的照片。
这应该就是某个警局门口的岗兵,左右二人每人一支驳壳枪。左边的使用的是简易皮制枪套,右边的使用的是木制盒套。
伪政权军队、警察中,盒子炮同样是大量装备。
这是日本的帮凶伪满军队。盒子炮不少吧?
这是沦陷后北平的伪警察,正在进行驳壳枪瞄准训练。
盒子炮比步枪短,便于暗藏,装弹量大,其中的M712型还可以连发射击,火力密度大,自然也是土匪的最爱。
上图据说是就是东北的胡子,到底是不是我也不敢确定。
这是伪满军为展示他们的讨伐武功,将被他们捕获的匪首“公平”及同伙一起拍照。从照片上看,“公平”的同伙已经受伤不能坐。不知道“公平”是何人,但从报号看,可以认定他确曾拉杆为匪。但从被伪满军捕获的情况看,他们显然又是反满抗日的。从这点上看,应该给予敬佩。不知道等待着他们的将会是怎样的命运。
二人面前,是他们用过并被伪满军缴获的驳壳枪。
以游击战为主要作战样式的中共武装中,盒子枪同样被大量使用。
1930年3月29日,一份鄂豫边革命委员会的报告中,有这样的记述:
“黄安:有长枪三十余支,盒子(即卜壳枪)五十余支,成立游击队,特务队,手枪二十支之谱。
“麻城:有长枪百余支,盒子五十余支,成立游击队、特务队,手枪数支
“光山:有长枪五十余支,盒子二十余支,成立游击队、特务队,手枪数支。”
最先看到这一串数字时,令人难以置信,一个刚刚组建的农民武装,能有这么多的盒子枪?当然,现在早已不存在丝毫的疑问。
这是红军时期的毛泽东同志和他的警卫员的合影。
这是一队红军战士在打排球,看他们身上背的是什么?盒子炮。
红四方面军中,整营整连装备盒子炮的,很多很多。卾豫皖红区的手枪团、驳壳枪队等,曾令当年国民党军队与政权闻之丧胆,谈之色变。
这是杨得志、肖华等红军将领和警卫战士们的合影。
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的赤色武装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长达三年的游击战争。山地游击,盒子炮是当年最称手的兵器。
这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曾山、刘英、粟裕和警卫战士们的合影。照片中除三位领导外,19名警卫战士清一色的驳壳枪,而且全部扎九龙带,上木制盒式枪托,托枪,整齐划一,棒!
这是红色娘子军连——琼崖纵队女子特务连三名女战士的照片。驳壳枪均装上了木制枪盒,这样可以抵肩射击,增强射击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有效射程。
盒子枪在中共军队的历史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持驳壳枪奇袭、突击,在红军的战例中非常普遍。创造了惊人奇迹的抢渡大渡河十八勇士、飞夺泸定桥二十二勇士在突击行动时,便每人配备了一支毛瑟冲锋手枪。
1932年10月,东北抗联前身之一部,磐石反日义勇军创立时,“全队共一百二十人……有长枪七十五支,短枪六十五支(其中匣子五十支,橹子十五支)”。这说明在东北抗联中,盒子炮也是大量装备。
这是东北抗联第四军军长李延禄与警卫战士们的合影。
这是两名抗联战士的合影。
由于斗争环境的恶劣,1941年以后,东北抗联渐次转入苏联境内,组成教导旅,积蓄精锐,随时准备打回东北。
这是教导旅的老照片,虽然已经装备了不少的苏制转盘枪,但盒子炮仍然是战士们的最爱。
这是刚刚进入东北的我八路军与苏方人员的合影。可见后排左右二人都是双盒子炮的,枪盒里一支,腰间转带上还斜插了一支。
红军刚刚改编成八路军、新四军那阵,装备比红军时期更差,差不多是我军自创建以来最差的时候,以129师为例,全师的重装备只是6门迫击炮,刺刀只有55把,但驳壳枪仍然有539支,比以往是大大地少了,但用今天的眼光看,则仍然不算少。
这是徐海东大将抗战初期和警卫战士们合影。
因为国民党不供给装备,组建之初的新四军装备窳劣,无奈之下,军长叶挺变卖了夫人李秀文女士的部分陪嫁,从香港购买了一批军用品,其中就包括了望远镜几百架和德国造的二十响驳壳枪3600支。
上图是1939年5月,新四军老六团东进前,全团连以上干部的合影。照片是我从纸质书上翻拍的。技术差,拍得有点模糊,但从全体干部腰间的转带上,可知驳壳枪是人手一支的。
那时八路军、新四军,主要作战是在敌后,因而这种利于近距离作战的盒子炮尽显其威力,曾演出无数精彩而又神奇的战斗故事。
这是我八路军山东军区某部突击队。军装虽然褴褛,可你看那大刀,看那盒子炮,看那精气神,试问那些娘炮,相形之下害臊不害臊?
据说这是八路军某连的一对搭档,一个连长,一个指导员,不知是否确实。看二人满脸的杀气,甚是给力。
上图有说是父子两代八路,不知确否,但三人看模样可能真是一家。看那家伙:两把盒子,一条长枪。
人不可貌相,上图C位那穿长衫戴眼镜像教书先生模样的,真实身份是绿林出身的我冀鲁豫军区定(陶)曹(县)抗日游击大队大队长程书勋。
这图中腰插盒子炮的三人,是活跃于清(源)太(原)徐(沟)平川一带的武工队的三名队员。
这图中的二位,也是敌后武工队的队员。其中坐着的那位,就是长篇小说《敌后武工队》的作者,曾任冀中九分区敌后武工队小队长的冯志。
这里有两处容易引起的误读需强调,一是武工队并不仅仅存在于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敌后也有大量的武工队,有些地区每个县都有。二是武工队不同于游击队,也不同于警卫队,也不同于短枪突击队,尽管有许多重叠的地方,所以,不是随便一支带盒子炮的便衣武装都可以称作武工队的。
武工队中,除每人一支盒子炮外,也有长枪。抗战时期武工队的长枪有比步兵用步枪稍短的骑枪,也有冲锋枪,解放战争时期的武工队更是有卡宾枪和冲锋枪。武工队的长枪不是每人一支。
抗日战争时期,驳壳枪几乎成为我敌后武工队、手枪队、武装交通队、公安政卫队等抗日武装的标配。
上图中的三人,每人一支盒子炮,而且是大张着机头插在腰里。图中可见两支长枪,右面那位是否携有长枪看不见。前面坐着的那位,手中的长枪还是美式M1卡宾枪。这或许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各团、营所属的通信排、通信班的战士。因为一长一短双家伙,是当年通信战士的典型装备。
这是两名四野战友入关后于平津战役中的合影。
这是三名南下大军的合影。照片右上角有题字,但我辨识不出写的是什么,只知这照片摄于1949年4月,应该是渡江战役之后拍摄的。
(经网友辨认,题字内容是:“1949.4于南京市”)
这同样是南下大军的合影。
这是1950年代初香港边界中英街上中英两军执勤哨兵的对峙。图中我军战士虽然在身高体型上与英军士兵差了一些,但其气势却丝毫不差,腰间的盒子炮也给其增添了威武,今天看到仍然令人由衷地敬佩。
二十世纪前半叶的中国军事舞台,盒子炮当之无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
这是两名志愿军战士的合影,请注意看,左边这名战士手中的还是当时比较稀罕的西班牙阿斯特拉900式,也就是中国民间俗称的旁开门盒子。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我军开始了正规化建设,武器装备万国造的现象开始转变为制式化,但从上面这幅老照片看,1955年军衔制实施后,驳壳枪仍然没能完全从部队的装备中彻底消失。实际上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有些首长的警卫员仍然是M1卡宾枪和M712驳壳枪的标配。
解放后,特种作战毕竟已经大大减少,冲锋枪又已经大量列装,驳壳枪的作用被削弱,主力部队中已经渐渐淘汰,但在公安、地武中,仍有大量装备。
上图系1955年山东某县秘书科的几名小伙子,仍然是人手一支驳壳枪。当年我政权中的秘书科与今天的秘书科从概念上说并不全等,有点类似旧军队的副官处,还有传达和警卫之责。
就贴这么多吧,欢迎网友们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