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游击队锄奸扑空,离开时一队员忽指窗帘道:帘子后有情况

木艺人的历史 2024-11-18 16:00:42

抗战时,游击队锄奸扑空,离开时一队员忽指窗帘道:帘子后有情况

寒风萧瑟的深秋,宽城县城内一片肃杀。几名游击队员悄无声息地潜入一座院落,这里是臭名昭著的汉奸苏泽的老家。众人仔细搜查了院内院外,却不见人影。眼看天色渐晚,队员们准备撤离。就在此时,最后一名队员突然驻足,指着墙边的窗帘低声说道:"等等,那帘子好像动了一下..."究竟帘子后藏着什么秘密?这个发现又会引出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这一切还要从几天前说起...

一、父子汉奸的罪恶勾当

1941年末的五区大庙村,原本平静的村落因为一对父子的叛变而笼罩在阴霾之中。这对父子便是苏泽和他的儿子苏钢。在日军占领宽城之前,苏泽在村里经营着一间杂货铺,生意还算红火。他的儿子苏钢则是村里少有的识字人,在村学堂里教书。

日军入城后,伪政权开始在各村物色合作对象。当时的宽城伪警察署特务股长山本清见苏泽为人圆滑、善于钻营,便多次派人接触。一开始,苏泽还推托不愿参与。但在日伪方面承诺给予优厚待遇和特权后,这对父子很快便被金钱和利益诱惑,走上了通敌卖国的不归路。

1942年初,苏泽被任命为伪警察署的密侦特务,专门负责搜集当地抗日游击队的情报。他的儿子苏钢则被安排做了伪警察署的翻译。凭借着在当地多年的人脉关系,这对父子开始暗中打探游击队的活动。他们采取的手段十分隐蔽,往往假装与村民拉家常,套取情报。

特别是苏钢,利用自己曾是教书先生的身份,经常以探望学生为由,挨家挨户走访。实则暗中观察哪家有可疑活动,哪些村民与游击队有联系。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先后向日伪当局告发了多起村民支援游击队的事件。

其中最令人发指的是1942年4月的一起事件。当时有一支小股游击队在邻村养伤,苏泽父子得知消息后,立即向日军报告。日军随即出动,包围了该村,不仅抓获了几名重伤的游击队员,还株连了当地十几户善良村民。这些村民中,有的被抓去当苦力,有的被关进监狱,更有几位老人因受不住严刑拷打而丧命。

除此之外,苏泽父子还打探到游击队经常利用村里的地下交通站传递情报。他们设法跟踪找到了几处交通站的位置,导致多名交通员被捕。这些交通员大多都是十几岁的青少年,他们中有些人再也没能从日军的监狱里走出来。

随着他们出卖的同胞越来越多,苏泽父子在日伪当局那里的地位也水涨船高。他们不仅获得了优厚的月薪,还得到了在城里开设商铺的特许权。然而,这对汉奸父子的恶行很快便引起了游击队的注意。特别是当他们开始打探游击队员邢珠的下落时,他们的真实身份最终暴露。

就在游击队准备采取行动之时,这对狡猾的父子察觉到了危险的临近。他们连夜逃离了村子,躲进了日伪势力控制最严密的宽城县城内的警察署。从此,这对父子便像过街老鼠一般,终日不敢露面,只能躲在警察署的后院里苟且偷生。

二、潜伏城内的游击小队

1942年深秋,一支由六名游击队员组成的小分队悄然潜入宽城县城。这支小分队由邢珠担任队长,成员包括老兵刘大勇、通讯员李小莲、医护员张月、侦察员王铁生和狙击手赵山。他们的任务就是铲除盘踞在县城内的苏泽父子这对臭名昭著的汉奸。

为了不引起日伪当局的注意,游击小队分两批进城。邢珠和李小莲化装成从农村来投靠亲戚的姐妹,提前三天进入县城,在东街一家裁缝铺暂住下来。这家裁缝铺的老板娘是地下党员,多年来一直为游击队提供掩护。

其余四名队员则装扮成运输队的车夫,借着给日伪警察署运送物资的机会混进城里。他们分散住在城中不同的联络点,以防被人发现。城内的这些联络点都是经过长期考验的可靠群众,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为游击队提供情报和住所。

进城后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摸清苏泽父子的活动规律。通过地下党员传来的消息,游击队得知这对汉奸父子近来十分谨慎,很少外出。每次外出都有日军特务陪同,而且总是走不同的路线,显然是担心遭到伏击。

不过,这对父子仍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他们每周都要回到自己的老宅一次,检查房屋是否完好,以及收取囤积的财物。每次回老宅,他们都会在傍晚时分到达,天黑前离开。这个规律为游击队的行动提供了可乘之机。

游击队决定在他们下一次回老宅时动手。李小莲装扮成卖糖葱的小贩,每天在老宅附近转悠,暗中观察周围的情况。王铁生则装作乞丐,蹲守在街角,负责监视日伪军的巡逻路线。其他队员则分散在周边几个制高点,随时准备策应。

这样的蹲守持续了整整五天。第六天下午,终于传来情报:苏泽父子在两名日军特务的陪同下,正从警察署往老宅方向走来。按照事先商定的计划,邢珠和刘大勇携带武器,提前潜入了老宅对面的一座荒院。赵山则找了个制高点,架起狙击步枪,专门负责对付可能增援的日伪军。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张月还在几条可能的增援路线上撒下了大量图钉,以延缓敌人的支援速度。同时,李小莲和王铁生则分别守在街道两端,负责观察敌情和疏散群众,以免伤及无辜。

眼看着苏泽父子的身影已经出现在街道尽头,游击队员们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战斗的号令。然而,就在这对汉奸父子即将进入伏击圈的关键时刻,意外发生了。一队正在进行例行巡逻的日军恰好转到这条街上,打乱了游击队的计划。苏泽父子见状立即改变路线,在日军的护送下匆匆离开。

这次行动的失败,让游击队意识到必须改变策略。他们决定守株待兔,直接潜入老宅,等待苏泽父子下次到来。经过仔细观察,他们发现老宅的后院围墙并不高,而且守卫也比较松懈。这为下一步行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一场出其不意的遭遇战

1942年11月3日傍晚,天空飘起了零星小雪。游击队根据情报,判断苏泽父子极可能在这天回到老宅。邢珠带领全体队员提前两个小时进入老宅,分散隐藏在院内各个角落,准备伏击。

李小莲和张月躲在后院的柴房里,那里堆放着大量的木柴和杂物,视野虽然受限,但隐蔽性极好。刘大勇和王铁生则藏身于厢房的房顶,居高临下可以观察到整个院落的动静。赵山选择了二楼的窗台作为狙击位置,而邢珠则躲在大门旁的阴影处。

然而,等待并没有持续太久。就在太阳即将落山时,院外突然传来了脚步声。但出乎意料的是,来的并不是苏泽父子,而是一支六人的日军巡逻队。这支巡逻队显然是例行检查,并没有发现院内的异常。

正当日军准备离开时,一名士兵突然打了个喷嚏,惊动了院子里的一只野猫。那只猫从房顶跳下时,带落了几片瓦砾。细微的响动引起了日军的警觉,他们立即举枪对准声音传来的方向。

躲在房顶的刘大勇和王铁生顿时陷入了危险境地。此时若贸然开枪,不仅会打草惊蛇,还会暴露全队的位置。若是不还击,他们极可能被发现。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后院的柴房突然着火了。

原来是李小莲和张月为了转移日军的注意力,点燃了柴火。浓烟很快弥漫整个院落,日军的注意力立即被火情吸引。然而,这场火也惊动了附近的日伪军。救火的呼喊声、哨子声此起彼伏,整条街道顿时陷入一片混乱。

就在此时,一个意外的情况发生了。苏泽父子恰好选在这个时候来到老宅。看到院内浓烟滚滚,他们立即意识到情况不对,转身就要逃跑。邢珠当机立断,一声令下:"动手!"

赵山的狙击步枪首先响起,一枪便击中了一名日军士兵。其他游击队员也纷纷从藏身处冲出,与日军展开了近距离交火。混乱中,苏泽父子趁机钻入了一间厢房。刘大勇和王铁生从房顶跳下,追击而入。

厢房内的战斗异常激烈。苏钢掏出手枪向追击的游击队员射击,而苏泽则试图从窗户逃脱。就在这时,院外突然传来了增援的日军车队的声音。情况危急,邢珠当即下令撤退。

游击队员们且战且退,利用浓烟的掩护,从后院的围墙翻出。然而,穷凶极恶的苏泽父子也趁乱逃出了厢房。在撤退的过程中,赵山发现了逃窜的苏钢的身影,立即开枪,但只是打中了他的肩膀。

这场遭遇战的结果是:游击队击毙两名日军,击伤苏钢,但未能完成剿灭任务。而游击队这边,李小莲被流弹擦伤了手臂,其他人则安然无恙。虽然没能当场消灭这对汉奸父子,但这一仗也让他们受到了重创,不得不暂时躲进了日军的军营里养伤。

四、隐蔽战线的较量

1942年11月中旬,受伤的苏钢在日军医院养伤期间,其父苏泽仍在县城内继续为日军效力。这段时间,游击队改变了策略,转入地下战线,与当地地下党组织密切配合,开展情报收集工作。

邢珠和李小莲重新回到了东街的裁缝铺,继续扮演来投靠亲戚的姐妹。裁缝铺的老板娘巧妙地利用自己的职业便利,为日伪军和他们的家属制作衣服,借此打探各种情报。每天进出裁缝铺的客人中,就有不少是日伪军官的家属。

王铁生则混入了县城的运输队,负责给日军运送物资。他发现日军正在加紧修建一处新的弹药库,而且还在征调民工。于是他主动请缨参与运输建筑材料,借机摸清了弹药库的具体位置和防御部署。

张月在医院谋得了一份勤杂工的工作。她每天推着清洁车,在各个病房之间穿梭,不动声色地观察着住院的伤员情况。通过这种方式,她不仅及时掌握了苏钢的恢复情况,还发现日军正在秘密调运一批重伤员。

刘大勇装扮成商贩,在城中各个茶馆、酒肆间游走。他借着收购药材的名义,结识了不少商人,从他们口中得知日军最近在大量收购御寒物资和医用物品,这些都是重要的军事情报。

赵山则化装成了一个跛脚的算命先生,在城中几个固定地点摆摊。他特意选择的都是日伪军经常出没的路段,利用算命的机会观察他们的活动规律。渐渐地,甚至有些日军家属也来找他算命,无意中透露出许多有价值的信息。

这期间,游击队还在城内发展了一批地下情报员。其中包括在日军司令部当勤务兵的张三、在警察署当文书的李四、以及在粮站工作的王五等。这些人都是因为家人被日军残害而加入抗日队伍的。

12月初的一天,几份情报同时传到了游击队手中。第一份情报来自医院,苏钢的伤势已经好转,准备出院。第二份情报来自警察署,日军计划在苏钢出院的当天,举行一个秘密会议,商讨加强治安的措施。第三份情报则显示,苏泽父子准备趁此机会,搬到新建的据点居住。

通过这些情报的综合分析,游击队发现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新据点的防御工事尚未完善,正是动手的最佳时机。而且,据线人透露,日军最近在城北遭到八路军主力部队的袭击,兵力调配捉襟见肘,这更增加了行动成功的可能性。

游击队立即着手制定新的行动计划。这次他们决定避开正面冲突,改用智取的方式。在地下党组织的配合下,他们先后秘密接触了三个关键人物:负责布置会场的伪军班长、给苏钢换药的医护人员、以及新据点的工程负责人。这三个人都有各自的苦衷,在地下党的说服下,同意暗中协助行动。

经过周密的准备,一场更大规模的行动即将展开。这次不同于之前的突袭,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地下战争。游击队要利用敌人内部的矛盾,借助地下工作者的配合,来实现最终的剿敌目标。

五、城内外里应外合的总攻

1942年12月15日,天气寒冷,天空阴沉。这一天,苏钢出院仪式和秘密会议如期举行。就在日伪军忙于布置会场的同时,游击队的行动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上午九时,负责布置会场的伪军班长按照计划,在会议室的暖气管道中偷偷放置了事先准备好的烟雾弹。这些烟雾弹是由医院的地下工作者从药房偷出的化学药品制成。同时,给苏钢换药的医护人员则在他的绷带中洒了一种特制的发痒粉末。

十时整,新据点的工程负责人借着检查工程质量的名义,暗中破坏了据点的供电系统,并在围墙的某些关键部位做了手脚。这些准备工作都在暗中进行,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怀疑。

与此同时,城外的八路军主力部队也开始了行动。他们分成三路,对日军的几个据点同时发起进攻。这些据点的位置都是之前游击队通过情报网收集到的。突如其来的攻势,迫使日军不得不调集兵力进行抵抗。

正午时分,会议准时开始。参加会议的除了苏泽父子,还有日军宪兵队长、警察署长等重要人物。就在会议进行到一半时,暖气管道中的烟雾弹突然被启动。浓烈的烟雾迅速充满了整个会议室。与此同时,苏钢因为绷带中的发痒粉末,开始剧烈地抓挠伤口。

混乱中,会议室的人员纷纷向外跑去。然而,早已埋伏在外的游击队员立即展开行动。赵山和王铁生分别占据了两个制高点,用狙击步枪封锁了撤离的通道。刘大勇和张月则带领一支武工队,切断了据点与外界的联系。

新据点内的供电系统突然失灵,整个区域陷入一片漆黑。趁着这个机会,邢珠和李小莲带领突击组,从预先做好记号的围墙突破口杀了进去。他们分工明确,邢珠负责抓捕苏泽,李小莲则专门对付苏钢。

正当据点内混战正酣之际,城外传来了激烈的炮声。八路军主力部队对日军据点的进攻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日军指挥部疲于应付,根本无暇顾及城内的突发事件。而早已被策反的伪军,则纷纷放下武器,为游击队让出了通道。

经过激烈的战斗,苏泽父子终于落入了游击队之手。不等他们开口求饶,邢珠便下令将其押解到指定地点。而此时,城外的战斗也已接近尾声。八路军主力部队不仅打垮了几个日军据点,还缴获了大量军需物资。

当天夜里,游击队在地下党的掩护下,带着苏泽父子悄然撤出了县城。他们通过事先安排好的隐蔽通道,与城外的八路军会合。而那些协助行动的地下工作者,也都安全撤离,继续潜伏在各自的岗位上。

这次行动不仅消灭了臭名昭著的汉奸父子,还为八路军主力部队提供了重要的战机。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行动,游击队与地下党建立起了更加紧密的联系网络,为后续的抗日斗争奠定了基础。

0 阅读:9

木艺人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