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舆论场上,每当提及世界动荡的根源问题时,几乎已经形成定式性答案,即要么会说是“利益的争夺”,要么就是“美国的霸权”所致。其实,这两种答案在逻辑上都有值得商榷之处,或者是并不完善。
比如“利益”论,这应该是一个从古至今都被认可的世界动荡根源。但到了现代社会,特别是二战后世界体系建立的标志——联合国成立后,在利益论中就多了个隐性因素——权力的外溢。
对于“权力外溢”,从高大上的角度来说,是为了使自己的国家在世界上拥有“话语权”。从人性的角度来说,是一个国家战略制定者将其在国内的权力外延到周边以及更远地方的诉求。这也就衍生出了地区霸权和世界霸权。所以,夹带着“权力外溢”这个“私货”的利益争夺往往是不可调和的。
至于世界动荡根源的另一套说辞——美国霸权论,它同样需要有逻辑支撑。美国的霸权是一种行为,而不是概念。而行为则是受思维支配,上升到国家层面的话,那就是“国家战略”。也就是说,在美国的国家战略支配下,美国的霸权成为了必然。那么,美国的国家战略是什么呢?是“全球论”。而其中的“全球安全战略”观,就直接影响着世界各地的安全局势。
俗话说“一只巴掌拍不响”,假如美国能够做到“一统江湖”,将世界变成一个国家的话,自然也就谈不上动荡的根源问题了。然而,美国做不到。一是实力不允许。二是别人不服气。三是不同体量的国家都有各自的战略定位,并且与美国产生了利益和权力的碰撞。
比如说萨达姆时期的伊拉克,因为石油开发富裕后,就有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成为中东地区的霸主。也就是说,萨达姆想在伊拉克周边地区拥有绝对话语权。这就是典型的“权力外溢”。于是,伊拉克先是与伊朗干了八年,紧接着又“吞”了科威特。
伊拉克的行为显然损害了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各种利益,同时也与美国的全球安全战略有碰撞。因为,萨达姆的行为打破了美国在中东地区奉行的地缘政治平衡战略。于是,美国组建多国部队将伊拉克军队赶出了科威特。后来一看伊拉克仍然有威胁,小布什又发动了伊拉克战争,并将萨达姆送上了绞刑架。
在伊拉克问题上,其逻辑关系是:在美国的全球安全战略中,世界所有地方都应该是它的势力范围,中东地区自然也不例外。而在萨达姆看来,伊拉克的周边地区都是其“一亩三分地”。也可以说,萨达姆奉行的是板块安全战略。因此,如果说美国是全球霸权的话,萨达姆就是地区霸权。而且,这两种霸权都制造了该地区的动荡。
有观点认为,美国将伊朗视为遏制对象是为了力挺自己的盟友以色列。这其实只是一个方面。而另一个方面则是如果任由伊朗发展的话,同样会打破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平衡。因为,作为什叶派领袖的伊朗正在扩展其在什叶派国家中的影响力,并且可能会成为中东地区的“一方霸主”。
此外,与伊朗历来有隙的以色列、沙特等国自然不愿意伊朗成为本地区的老大。那么,就难免会有动荡。因此,不管美国自己是否出手,该地区的动荡都将难以避免。也就是说,不管在任何地方,只要有国家想让权力外溢,并谋求成为地区领导者,都会引发动荡。
在美苏争霸的冷战时期,不仅组成了两大阵营,而且还形成了“板块”安全战略观。比如在欧洲层面,东欧是苏联的势力范围,西欧则是美国的势力范围。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了唯一的世界超级大国,也就有了“全球安全战略”。然而,从苏联解体中独立的俄罗斯却仍然在坚持“板块安全战略”观。
对于这场俄乌冲突的起因和责任问题,日前,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和俄罗斯驻联合国大使涅边贾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这场冲突爆发前,俄罗斯曾向美国和北约提出签署“安全保障”协议的建议,但却遭到无视。
那么,俄罗斯提出的这个“协议”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在2021年底,俄罗斯建议美国和北约分别与俄罗斯签署一个“关于安全保障的条约”。其核心内容其实就是:在俄罗斯与北约之间要给俄罗斯留出“缓冲地带”,这个缓冲地带其实就是“板块安全战略”观的具体体现。
对于这个“缓冲地带”,俄罗斯驻联合国大使涅边贾在联合国大会的发言中说得很直白:我们警告过绝不允许西方阵营对邻国乌克兰进行军事开发,因为这对我们的国家安全构成了威胁。
显而易见,俄罗斯人认为它拥有缓冲地带乃天经地义,这也足以说明俄罗斯仍然秉持着“板块安全战略”观。无疑,全球安全战略观与板块安全战略观在东欧地区的“碰撞”以及俄罗斯对历史领土的“眷恋”导致了这场冲突。
综上所述,只要有利益冲突和权力外溢,就会自然形成板块安全战略观或全球安全战略观,地区霸权和全球霸权也就会随之产生。而当二者发生碰撞,且在碰撞地区有世界性大国时,就会导致大动荡,甚至是世界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