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大势下,中国品牌由跟随到引领(上)
这几年,随着“国潮”崛起,中国的消费产业迎来一波接一波的国产化替代浪潮,从美容护肤到服装鞋帽,从生活家电到出行工具……在民族自信和全球话语权不断增强的国家大背景下,中国消费者也逐步完成着对“洋品牌”的祛魅。而新一波的国产替代趋势,不同于过往的普惠式的低价平替,而是伴随着高端化、国际化的信心和向往。“高质高价+惠及全球”,成为这波国产崛起的又一个典型特征。
而其中,汽车产业成为观察的最佳样本之一。
从“客场”作战到“反客为主”作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汽车产业是公认的“三大”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同时也最能体现一个国家的制造实力。而随着中国制造水平的大幅提升,汽车产业也成为中国企业摩拳擦掌的兵家必争之地。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汽车产业无比兴旺,但碍于燃油车相关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外资手里,因此并没有迎来中国自主品牌的真正强大,反倒不断养肥着合资品牌,为合资品牌培育了一大批忠实拥趸。中国市场看似是中国品牌的主场,实际不过是“客场”。
其根源在于,内燃机技术语境下,外国品牌掌握着发展先机和大量核心专利,留给中国品牌的机会少之又少,这是无可奈何的起跑线劣势。以我们刚跑出一百米的距离,去追赶千米开外的对手,难度可想而知。
随着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网、共享化)理念的席卷,以内燃机为基石的百年汽车工业的铜墙铁壁出现了一道裂缝,有光照了进来。这光恰好照在了中国汽车工业的额头上,自此使中国品牌兴奋不已。
新四化经历了几轮演变,逐渐形成了如今“新能源(电动化)、智能化”的行业共识。从大的时间维度看,当下概念的火热,不足以对整个行业形成颠覆性冲击,只有当新技术、新理念、新政策同时涌现,才能迎来真正的质变,汽车行业便是如此。
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企业的创新和投入以及用户的期待和接纳,中国汽车产业新能源、智能化的飞轮就这样相互咬合着转了起来。
坦白说,如今中国品牌之所以能在新能源、智能化的道路上一骑绝尘,领先合资品牌,离不开大势、机遇以及对手反应迟钝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而外来“闯入者”的搅局,也让整个行业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譬如以“蔚小理”、特斯拉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他们带来的不只是造车理念的冲击,更有对营销体系、售后体系的变革。
在燃油车时代,评价体系和话语权掌握在外国品牌手里,中国品牌只能遵守别人制订的规则;而到了新能源,特别是智能化时代,传统油车的评价体系已然失效,传统的造车逻辑和服务体系也被颠覆了,新的评价体系之下,中国品牌开始走向台前,并且掌握了绝对的话语权。
我们看到,去年比亚迪在先于世界上所有车企,正式宣布停产燃油车整车生产之后,销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一飞冲天,以180多万销量的成绩,一跃成为全球及中国新能源销量双料冠军。特斯拉也一路气势如虹,2022年全球销量超过130万辆,而其在售的当家车型仅有Model 3和Model Y两款车。
新能源在中国的大火,给全球传统车企们当头一棒,很多车企选择了“打不死,就加入”,开始以比亚迪、特斯拉等为新的假想敌,一边抄作业,一边火力聚焦。大众推出ID系列、丰田推出bZ系列、宝马推出i系列等,此外还有各类主打混动的油改电产品,数不胜数。然而结果我们都看到了,比亚迪、特斯拉们的市场不仅没有被挤压,反而订单越来越多。
全球节能减碳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大国对中国发难的步伐步步紧逼,作为污染大户,汽车产业转型势在必行。为了摆脱对外国车企的依赖,发展民族强企,同时规避外国技术钳制,换道超车成为最优解。中国刚宣布全力发展新能源车的那几年,舆论反对和质疑的声音不少,然而这些年,我们终于看到了成果,才明白国家宏观战略的正确性和前瞻性。
从技术跟随到创新引领新能源尤其是纯电动技术下,核心三电(电池、电机、电控)取代三大件(发动机、变速器、底盘),成为新的技术标准,这意味着内燃机时代,百年积累的技术和专利失效,新的话语权将掌握在拥有核心三电技术的企业手里。
此外,电动化平台、智能化平台、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成为新的技术尖点,中国品牌纷纷入局,以自研+合作的方式,不断竞争着新价值高地。
得益于电动车在智能化搭载方面的先天基础,车载芯片、算力、车机交互、激光雷达、摄像头等成为智能汽车的评价维度;燃油车在智能搭载方面的迟钝反应和天然弱势,成为用户吐槽的落后象征。
这场关于新能源、智能化的竞技,中国品牌和外资品牌几乎是站在了同一起跑线。然而,在对市场和行业风向麻木、大象难转身以及轻视对手等多重因素下,外资品牌落后了。
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智能化,使中国品牌实现了换道超车,并且逐步拉大了与合资品牌的差距。传统老牌强企在新能源、智能化领域,可谓毫无建树、乏善可陈。从目前的趋势看,合资品牌可谓全线溃败。连一向高傲的奔驰、宝马、奥迪都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一面加大新能源投入,卖力吆喝;一面亲临中国各类发布会和大型车展,以凸显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曾经在全球燃油车市场叱咤风云的日系双田,如今也显出颓势:本田新能源转型不利,在华销量频频下挫,3月份开启的“史上最强降价潮”也拉不动;丰田对“反对新能源车”的执念犹如螳臂挡车,在拆解完一辆特斯拉model 3之后,才终于幡然醒悟,继而开启奋力追赶模式。
新能源叙事逻辑下,合资品牌节节败退,市场份额逐步走低,2022年中国品牌市占率越过50%,逐步向更高市占率跃进。从整个行业趋势看,中国品牌反超的趋势已锐不可当。
从今年第一季度终端上线量看,比亚迪超越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总和,成为中国汽车销量第一品牌,实现了中国乘用车发展近40年来的巨大突破。
中国车企创新步履不停,仅今年以来,便有小鹏、奇瑞、比亚迪、江淮、红旗等企业陆续发布了新架构、新平台、新驱动技术、电池技术、底盘技术等创新技术。
自动驾驶方面也焕发新的生机:百度Apollo开放四大关键能力,助力车企智驾可控;滴滴宣布已将L4级自动驾驶乘用车解决方案,拓展至干线物流货运领域,计划2025年量产无人车接入滴滴网络;华为发布高阶智驾系统ADS 2.0,并称已实现深圳、上海、广州城区NCA(智驾领航辅助)的落地,且“不用高精地图也能开”;理想宣布AD MAX系统升级至3.0版本,并且开放城市NOA功能(点对点高阶辅助驾驶),计划今年二季度开始推送至内测用户……
面对新能源、智能化赛道窗口期,中国品牌可谓快马加鞭,动作频频;而合资品牌则动作寥寥,仿佛哑然噤声。
从技术平权到品牌向上欲发展新能源,除了需要整个行业的共同努力,也需要集政府以及全社会之力。而这注定是一条漫长的路,所幸中国市场是一个特殊样本。
不论是混动、增程等新能源车,还是纯电动汽车,实际上都不是新生事物,混动汽车出现在1900年,纯电动车甚至早在1873年就出现了。发展新能源汽车,中国品牌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不是第一个将新能源技术大面积商业化的人,但却是第一个将新能源技术普及化的人。当然,中国品牌也走过不少弯路。
中国的新能源车历史不长,仅有十几年,而且刚开始是以纯电姿态入场的。然而高昂的价格、过短的续航里程、相当不完善的充电网络等,都成为消费者望而却步的重要因素。随着政府加大补贴力度,新能源市场才有了发展的基础。当然,紧靠政策的力量不足以形成规模,还需要市场的协力,才能实现良性循环。而这其中,少不了资本的助推。尽管造车很烧钱,连地产大佬都玩不转,但有资本下场提供弹药,这故事就有了新的演绎可能。
传统车企以成本为警戒线,以盈利为首要目标,但新势力一进门,就掀翻了桌子。他们采用互联网跑马圈地的打法,先把车卖起来,首先追求规模,而后再考虑盈利。
“蔚小理”每年数十亿、百亿的亏损,这事隔传统车企头上,不是早玩完,便是一把手早下课好几回了。特斯拉也是不按套路出牌的典型,直营、随时涨价和降价,一度挑战者传统车企的认知;而智能化、电池技术、造车工艺的革命性改进,也颠覆和推动着整个产业的发展。得益于造车成本的大幅下降以及取消中间商的直营模式,特斯拉掌控了市场议价权,逼着其他品牌也不得不应战。
此外,新能源技术也在不断迭代,新技术的普及,必然伴随着成本的降低。因此,我们慢慢看到新能源车逐渐由最初的30万元开外,逐渐降低至20万元,甚至15万元以内,进入大众车型竞争最为激烈的价格带。
这里面,我们绕不开比亚迪。
坦白说,没有比亚迪,很可能便没有如今10万元便能买到主流A级新能源车的局面——刚上市不久的秦PLUS DM-I入门价格低至9.98万元,几乎和主流合资燃油车价格持平。之所以能把价格做这么低,离不开比亚迪的技术优势和供应链优势。
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深耕十几年,从最初的DM,到后面的DM2.0和DM3.0,目前DM 4.0也正在研发中。全球大火的DM-i/DM-p是DM技术的集大成者,经历三次迭代,依靠简单的机械结构、稳定可靠的性能,自有供应链的低成本和效率优势,比亚迪终于一飞冲天。
如今,中国品牌新能源技术可谓百花齐放,比亚迪有DM-i/DM-p,长城有DHT、吉利有雷神、长安有iDD、奇瑞有C-DM,甚至被批为“落后技术”的增程式也有不少追随者(如理想、问界等)。技术孰优孰劣,各家争论不休。但不可否认的是,凭借DM-i的低价格,比亚迪以技术平权的方式,让新能源车成为大众普及品,让“新能源等价平替燃油”成为可能。最近,长城也发布了Hi4电四驱技术,并打着“高端技术下放,等价平替两驱”的旗号,开启全民电四驱时代。
有技术做底蕴,用户做基础,品牌便有了溢价的基础,于是中国品牌顺势开启第二波品牌向上。
长城孵化了全新高端品牌沙龙;比亚迪推出高端品牌仰望;长安则联合华为和宁德时代,打造了阿维塔;奇瑞公布高端品牌EXEED星途旗下新能源产品系列星纪元STERRA;吉利则推出中高端新能源品牌“吉利银河”,并发布首款电混SUV-银河L7。无一例外,这波中国品牌高端化趋势,都将新能源作为了发力的重点。
不同于上一次国产品牌向高端进发的铩羽而归,在新能源主场优势和技术先发优势加持下,这次品牌集体再冲高,值得期待。
面对中国品牌上下两头进攻,合资品牌地位岌岌可危。
今年以来,随着价格战的开打,合资燃油加速败退。在轿车领域,传统合资燃油大户,轩逸、卡罗拉、雅阁等纷纷让位,从3月轿车榜和SUV榜单显示,中国品牌实现对合资品牌的强势反超,而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新能源车也大幅超过传统合资燃油,进入榜单三甲。
在30万以上豪华车领域,传统三强奔驰、宝马、奥迪也宝座不稳,频频被“蔚小理”抢走份额。
近期,比亚迪仰望旗下的U8和U9亮相2023上海车展,凭借易四方、云辇、超级车身等六大核心科技,仰望系列车型有望奠定中国高端品牌的天花板。预售价格为109.8万元的仰望U8车展首日订单即过万,高热度+高订单,即预示着比亚迪高端化的首次大捷,同时也给其他中国品牌冲高带来极大的激励作用和信心。
有华为手机的先例在前,我们有理由相信,不远的将来,汽车行业的塔尖也会有中国品牌的一席之地。
从聚焦中国到进军全球由于产业链庞杂、涉及范围广,汽车产业是国际公认的全球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这些年,部分中国车企陆续喊出“年销xx千万”“成为全球xx车企”的宏大目标。如长城于2021年,定下“到2025年,年销400万辆,其中80%是新能源”的目标。根据其2022年成绩,总销量106.75万辆,其中新能源车销售仅13.18万辆,渗透率为12%,远低于整体新能源市场28%的渗透率。仅仅依靠中国市场,长城要完成2025年目标,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只有面向全球市场,在多个国家多面开花,才有可能达成目标。
事实上,长城已经加速在海外布局了。以俄罗斯图拉工厂为里程碑,长城陆续在海外建厂、投产,并发布“ONE GWM”全球战略。2022年,长城海外销量同比增长23.09%至17.22万辆,泰国、澳新、南非等重点区域市场涨势明显。
除了长城,广汽、奇瑞、长安等中国品牌也在海外市场攻城掠地,销量稳中有进。
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量高达311.1万辆,同比大涨54.4%,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这其中,上汽、奇瑞、吉利三个品牌合计销量占了三分之一左右。
作为出海最早的中国品牌,奇瑞可谓“闷声发大财”的典型。2022年,奇瑞出口销量超45万辆,同比大涨67.73%。2022年奇瑞总销量123.2万辆,出口销量占比近四成。在俄罗斯、智利、埃及、巴西等国家,奇瑞的销量名列前茅,经常进入前十甚至前五。
新势力代表蔚来和小鹏也把汽车卖到了欧洲市场的腹地,去到大众汽车的家门口。他们的销量虽然不大,但分明凸显着中国品牌对全球市场乃至挑战传统强企的勃勃野心。
尤其是蔚来,凭借高端定位和新能源属性,成为欧洲媒体和车主热议的对象。在德国著名汽车杂志《AUTO BILD》2022年度“金方向盘”奖(Das Goldene Lenkrad)评选中,蔚来ET7摘得年度最佳中大型车桂冠,成为首个斩获“金方向盘”奖的中国品牌车型。
2023上海车展期间,长安发布海外战略#海纳百川计划#,计划围绕“四个一”发展目标,推进“五大行动布局”,将向海外年销量120万目标迈进;上汽集团也借机发布“三年行动计划”,表示到2025年上汽新能源汽车的年销量要达到350万辆,而海外市场必将成为重中之重。
衡量一个企业是不是真正的全球化企业,通常有一个标准,即海外销量占比往往接近或超过本土50%。而只有成为全球化车企,中国品牌才有可能掌握行业话语权。老牌车企,如德国大众、日系双田、韩国现代等,海外销量都超过了50%。对于中国车企而言,全球化的路还很长,要成为真正的全球化企业,未来任重而道远。
结语:本届2023上海车展,中国品牌可谓出尽风头,展台人头攒动,有争相拍照的媒体,也有观摩学习的外企老外高管。而传统合资品牌,则显得门庭稀落,落寞几分。唯一的热搜,还是mini展台的“冰淇淋事件”贡献的,并且还是负面的。
这一次,中国品牌不仅引领了行业风向,更成为流量担当。并且从品牌、销量、技术以及用户基础看,中国品牌仍有更多上行的可能。
百年汽车工业正迎来以“新能源、智能化”为核心的第二波发展浪潮,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品牌有机会实现“由跟随到并肩,直至引领全球”的宏伟目标。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天不会很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