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的史书里面有这样的记载哦,在咱们国家的历史长河当中,有一位皇帝叫朱元璋,他曾经经历过特别凄惨的事儿呢。据说有一年啊,他的处境艰难到差点就饿死在路边的田地里啦。不过好在,在那样危急的时刻,有一位善良的老妇人出现了,是这位老妇人伸出了援手,把朱元璋给救了下来。
那么情况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难道是那位老妇在饭菜里动了什么不该动的手脚吗?又或者是朱元璋已经丢掉了自己原本应有的道德准则以及人性呢?
仗碗走天下
要是说起我国历史上前期有着比较悲惨命运的皇帝,朱元璋那肯定是能算得上一号人物的呢。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不少皇帝有着各异的经历,而朱元璋在其前期阶段,所经历的种种那可真是充满了坎坷与磨难,绝对够得上是命运凄惨的典型了,所以一提到这类前期命运不佳的皇帝,朱元璋是妥妥能被提及,并且在这当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哟。
那时候日子过得可艰难啦,能有上顿没下顿的情况都还算不错呢。要知道,常常会出现连着好几天都没办法吃上一顿饭的状况。
其实呢,朱元璋家在最开始的时候,情况还没糟糕到那种程度哦。他的大哥还有父母,平日里都是靠着务农来维持生计的。虽说这一家人也没办法顿顿都能吃饱饭啦,可也不至于每一日都得挨饿受饥呢。
要知道,那样的日子一直就那么持续着,可这终究不是个妥当的办法。在那个时候,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全是靠着老天来给饭吃呢。为啥这么说呢?因为粮食的产量高低,那可完全得看老天爷能掉下来多少眼泪,也就是得看老天爷能给多少雨水,雨水多些,收成或许能好点儿,雨水要是少了,那粮食产量可就没保障啦,老百姓的日子也就不好过喽。
在那之后,不巧赶上了自然灾害时期。这期间,虫灾和旱灾是接连不断地出现。虫灾一来,那些害虫大肆啃食庄稼,把好好的农作物折腾得不成样子;旱灾更是雪上加霜,长时间不下雨,土地干涸得都快裂开口子了,农作物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根本没法好好生长。如此一来,原本粮食产量就不算高、不算富裕的情况,这下变得更加糟糕了,到了最后,基本上是颗粒无收,一点粮食都没办法收获上来啦。
元朝时期,那时候的政府做法实在是太过分啦。当遇到自然灾害这种情况的时候,正常来讲,政府应该积极地去想办法应对,努力解决这些灾害给百姓带来的种种难题才对。可元朝政府呢,完全不是这么做的,他们不但不想着怎么去帮助百姓度过难关,反而变本加厉地提高了税收呢。这下可好,各地的老百姓可就遭了大罪啦,生活变得无比艰难,真的是苦不堪言呐。
在那个艰难困苦的时期,朱元璋一家的生活陷入了极度的困境,连饭都吃不上了。就是在这样的绝境之下,不幸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发生。先是朱元璋的大哥,因为长期的饥饿与生活的重压,最终没能挺过去,离开了人世。紧接着,他的父母也没能熬过这艰难的日子,相继离世了。而在这一连串的打击之后,朱元璋的大嫂,为了能让自己和孩子活下去,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了,只能选择带着孩子回到娘家去,期望能在娘家寻得一线生机。
话说在历史上,有一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降临,这场灾害带来的打击那可真是毁灭性的。就因为它,朱元璋原本完整的家庭一下子就全没了,亲人纷纷离世,只留下他孤孤单单一个人。在这样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朱元璋无奈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削发为僧,从此开始了在寺庙里当和尚的生活。
当那些灾害的影响逐渐消退之后,寺庙开始有了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在寺庙里干活的朱元璋,每天的日子过得并不轻松,吃的也不是什么大鱼大肉,都是些极为普通的食物,而且要承担的工作还很繁重辛苦。不过即便如此,他心里也觉得挺满足的,因为不管怎么说,现在最起码能让自己勉强把肚子填饱了,不至于再挨饿受冻,这对当时的他而言,已经算是很不错的状况了。
寺庙看上去似乎是依靠众人捐献的钱财以及粮食来维持日常的开销,以此解决吃饭等诸多方面的需求。但实际上呢,寺庙的生存发展也离不开老天的“关照”,比如说天气状况会影响寺庙周边的农业收成等情况,进而间接影响到信众们捐献物资的情况,所以说寺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靠天的呢。
原本大家都以为日子能够这样平平稳稳地过下去呢。可谁能想到啊,后来居然发生了旱灾。这旱灾一来,情况可就糟糕啦,老百姓们辛苦耕种的粮食全都收成不好,根本收不上多少粮食。老百姓没粮食,那寺庙这边呢,也跟着受到了影响,没过多久,寺庙里储存的食物也快要见底了,这可真让人发愁,到底该怎么办才好呢?
大家都知道“人是铁饭是钢”,要是不吃饭的话,那肯定是撑不下去的。就拿寺庙里的情况来说吧,寺庙平日里虽然也会提供一些生活所需,可这时候情况特殊了,寺庙的经济条件啥的也有限,已经没办法养活寺里的众人啦。所以呢,寺庙的主持就站出来发话了,他说:“当下这情形很特殊,咱们寺庙实在是没有能力继续养活各位了,往后就只能靠你们自己出寺庙去外面找斋饭来维持生存喽。”
就这样,朱元璋与他的同事们开启了外出乞讨要饭的行程。他们从此便踏上了这样一条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到处去讨要吃食的路途呢,就此开始了这段在外漂泊、靠着向他人求施舍来维持生计的特殊旅程啦。
可要讨到斋饭可不容易,你想啊,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大多数人家连自己吃饭都成问题呢,生活都过得紧巴巴的,饭都快吃不上了,在这样的情形下,又有谁会舍得把仅有的那点食物施舍给别人呢?
在这样的时刻,大家可别再说什么老百姓不善良之类的话啦。要知道,真要是到了那种特殊的时期呢,其实每个人的情况都差不多,大家就都别互相指责、说三道四的啦,谁又能比谁强多少呢,所以,就别再讲那些话咯。
这其实就和去观看某些现场临时举办的演出是一个道理。要是您手头比较宽裕,经济条件允许的话,那就可以给台上的演员们捧个场,比如买张稍微贵点儿的票,或者在演出结束后送个花篮啥的,表达一下对他们的支持嘛。但要是您这会儿兜里没多少钱,也没关系,那就安安静静地在那儿坐着,好好欣赏人家的艺术表演就得了呗,同样也能感受到艺术带来的那份美好。
在朱元璋处于连饭都要不上的艰难处境时,他就只能到外面去寻觅一些野菜或者野果子来充饥啦。要是运气不错的话,没准儿还能碰到那种别人采摘过后剩下的呢,这样好歹也能有东西填填肚子。
那时候,你瞧那鱼塘,已经被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啦。为啥会这样呢?原来是老百姓们早就纷纷出动,把鱼塘里的鱼都给钓得差不多了。到了后来,就算有人还抱着那么一点点侥幸心理,想着说不定能捞到一条别人剩下的鱼呢,可结果呢,根本就捞不到,想在那时候从鱼塘里弄条鱼出来,可真是难上加难呐。
相似的经历不同的结局
话说有一回啊,朱元璋遭遇了极为艰难的处境,整整三天的时间,他是既没吃上一口饭,也没喝上一滴水。就那样可怜兮兮地拿着自己的碗,瘫躺在路边,整个人已经虚弱到了极点,连两只眼睛都几乎要睁不开了,那模样看着着实让人心酸呐。
他的状态并不是快要进入睡眠了,实际上呢,他是快要被饿死啦。
就在那个时候,有一位老妇人,她把自己碗里的豆腐汤喂给了朱元璋呢。你还别说,就这一口豆腐汤下去,那种重新能吃上饭的感觉一下子就把朱元璋给刺激得清醒过来啦。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只见一位老妇看到朱元璋的样子后,便把一碗豆腐汤递到了他的跟前。而朱元璋呢,看到老妇递过来的豆腐汤,什么话也没说,接过碗之后,就一口气把那碗豆腐汤给全部吃
有这么一位老妇,原本呢,她心里盘算着要把这一碗豆腐汤送到附近的一座寺庙那儿去。她为啥要这么做?其实是盼着通过这样的方式,能让自家赶紧熬过当下所遭遇的这场劫难呢。可就在她去寺庙的路上,瞧见路边有个人已经是奄奄一息的状态了。这老妇人心肠特别好,特别善良,一看到这情形,二话没说,就把原本要送去寺庙的那碗豆腐汤,也就是家里的这点粮食,送给了那个有迫切需要的人啦。
要知道,当时那老妇人家的情况也着实艰难,都快要到吃不上饭的地步了呢。可即便如此,这老妇人心里一直是信奉佛的,就想着无论如何得去寺庙里转上一圈,求个心安也好。您还别说,就这么个举动,居然阴差阳错地救了朱元璋一命,这可不就是朱元璋命不该绝嘛,也真是够巧的。
话说朱元璋在喝完那碗豆腐汤之后,总算是暂时把当下急迫的饥饿问题给解决了。这时候呢,他也慢慢回过神来啦,心里对那位给他豆腐汤的老妇满是感激。于是,朱元璋二话不说,直接就朝着老妇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响头呢,就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对老妇深深的感激之情。
接着说,朱元璋当时可是郑重地许下了承诺呢。他表示,倘若自己日后能够飞黄腾达,取得一番大成就的话,那是必定会回到此地,好好报答那位老妇的救命恩情,毕竟人家老妇对他可是有救命之恩呐。
大家来看看这个故事,是不是感觉特别眼熟呢?没错哦,西汉开国时期那位非常著名的将领韩信,他就曾有过与之类似的经历呢。
要知道,韩信当时的状况相对来说还算好一些哦,还没到那种快要饿死的绝境啦,所以呢,他还是能抽出空闲时间去钓鱼的呢。
虽说韩信还没到快要饿死的那种境地,不过,有一位以洗衣服为生的老妇人,她每天都会特意给韩信带上一点儿饭菜呢。就因为这样,韩信便每天都在河边享用着这位老妇送来的饭菜。
话说回来,那老妇总不能一直在河边洗一辈子的衣服。果不其然,没过多长时间呢,就再也没见到她来河边洗衣服了。就这样,她和韩信迎来了最后的分别时刻,彼此郑重地道了别呢。
有这么一位老妇,心地特别善良。在她离开之前,特意给韩信留下了一碗饭,那可是她能给予韩信最后的一点善意了。而自那之后,这位善良的老妇就再也没有在韩信面前出现过了。
在即将离开的时候,韩信心里对这位老妇满是感激之情。他诚恳地对老妇说道,自己要是以后有了出息,能够飞黄腾达了,那肯定会回来好好报答老人家您的。
韩信这人还是挺有良心的呢。想当初,他历经诸多艰难困苦,一路拼搏奋斗,最终得以功成名就。而在这之后,他可没有忘记曾经的恩情,真的按照自己曾经许下的承诺,回去探望那位曾经对他有恩的老妇了。这一举动,也着实让人看到了韩信重情重义的一面。
据说啊,这次韩信回来的时候,带了挺多钱财回来呢。他这一举动,可算是把自己当初许下的承诺给兑现了。就因为这事儿,一直到现在呢,都还被人们传颂着,成了一段挺有名的佳话啦。
话说这个朱元璋,之前可是许下了承诺的,而且后来还真就说到做到了呢。在他成功称帝之后,确实也曾去探望过那位老妇。可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最终的结局,完全出乎了在场所有人的预料。
话说当年啊,朱元璋陷入了极为艰难的境地,连肚子都填不饱呢。不过幸运的是,他被一位老妇给救了下来。在这之后,经儿时伙伴汤和的大力推荐,朱元璋成功地加入到了起义军的队伍当中。就从这个时候起,他那一直以来填不饱肚子的困苦生涯总算是暂时画上了句号啦。
朱元璋在战斗方面有着很不错的天赋呢。他刚入伍的时候,就凭借自身的能力,在军队中的职位晋升得特别快,没多久就超过了汤和。经过一系列的发展和自身不断的努力,最后朱元璋成功成为了一位了不起的领袖人物。
你知道吗?朱元璋啊,他自己起初可能都压根儿没料到呢,有朝一日居然能当上一个军队的小统领。这还不算完哦,随着时间推移,他的本事那是越来越大啦。先是自己宣称是吴王,到了最后,竟然直接就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这发展可真够让人惊叹的。
从朱元璋呱呱坠地的那一瞬间起,就有不少人纷纷开口说道:“快瞧,那个男娃可是端着个要饭碗降临到这世上啦。”
很多人都知道朱元璋有着一段堪称成功逆袭的人生经历,就这情况呢,不少人感觉特别像是那种让人看着特别过瘾的爽文情节似的。不过呢,要是真把朱元璋和那些正宗的爽文里面的男主角去做个比较的话,就会发现,他和人家相比,那差距可着实是太大啦。
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就跟以前完全不一样啦。想当初,他还只是个四处要饭的小伙子呢,可一旦登上了皇位,整个人就变了。变得特别生性多疑起来,对身边的那些人,是越来越缺乏信任啦,总觉得别人可能会对他不利呢。
转头杀恩人
不少人常常对那至高无上的九五之尊的皇位满心羡慕,心想着当皇帝肯定特别好。但实际上呢,压根不是这么回事儿哦。说不定啊,皇帝过的日子还比不上一个普普通通的富豪过得那么舒坦惬意呢。
朱元璋每天的工作极为繁忙,忙得几乎没有什么闲暇时刻。不过呢,只要能挤出那么一点点空闲的时间来,他就越发地喜欢去回想从前的那些日子了。
回忆一下曾经那险些被饿死的经历吧,那是怎样一种艰难困苦的状况,差点就性命不保了呢。再想想曾经指挥着千军万马去打胜仗的时候,那种感觉别提多过瘾了,仿佛拥有了无尽的力量,能够掌控全局,带领着将士们取得胜利,那可真是一种让人热血沸腾的体验。然后呢,又回顾一下自己这一路走来所经历的各种各样的事情,真的是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困难重重,各种不容易都一一尝遍了。说实在的,这一路走来,确实是太不容易啦,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
朱元璋思绪飘飞,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了那位曾经对自己有救命之恩的老妇。遥想当年,自己身处困境,若不是那位老人家慷慨地送上一碗豆腐汤,让自己得以饱腹、恢复些许体力,恐怕真就难以支撑下去。说不定啊,这后面辉煌无比的大明王朝也就不会存在于世了呢。
朱元璋回想起那段经历,心中真是感慨颇多。在脑海里把过往的种种情形过了一遍又一遍之后,他心里就琢磨着,得去看望一下那位老妇才行呢。他想着,要是还能有这样的机会,那可一定要当面好好地向老妇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毕竟那段经历里老妇说不定也是帮过忙或者有着特殊意义的呢,所以无论如何,都得去见见,把这份感谢给送到。
就这样,朱元璋开启了寻找恩人的行程。说来也是极为幸运,那位老妇尽管年事已高,可竟然还在世呢。经过一番找寻,朱元璋最终成功地找到了她。
朱元璋望着眼前这位曾经挽救过大明王朝的恩人,心中感慨万千,不禁流下了感动的泪水。那老妇瞧见朱元璋落泪的模样,心里满是疑惑,忍不住开口问道:“你到底是谁?跑到我这儿来是要做什么呢?怎么还哭起来了?”
紧接着,朱元璋缓缓地抬起手,轻轻擦去了眼角的泪水。而后,他便开始讲述起曾经的一段往事,那是在很多年前,自己身处险境之时,幸得一位老妇出手搭救,才得以保全性命,那段经历,至今回想起来,依旧刻骨铭心。
在交谈的过程中,老妇渐渐就明白了过来,随后她也猛地回忆起来了。原来,眼前这个人就是当年在路边险些被饿死的那个小伙子呢。
朱元璋是个特别念旧的人呐,心里一直惦记着当年吃过的豆腐汤,就想着能再尝一尝那滋味。这事儿对旁人来说或许有点难办,可巧了,有一位老妇在呢,一听朱元璋的这个想法,二话不说,立马就动手给他做了一碗豆腐汤。
当朱元璋吃着曾经在困境中救过自己性命的那种食物时,往昔那些差点被饿死的画面便不由自主地在他脑海里不断浮现出来。那时的他,面临着极度的饥饿,生命岌岌可危,而这如今吃在口中的食物,在当年可是支撑他挺过艰难时刻、不至于饿死的关键所在。此刻,回忆起那段差点饿死的经历,种种情景清晰地在脑海里重现着。
朱元璋狼吞虎咽地吃着,那吃相看起来很香。此情此景,让一旁的老妇不禁回想起当初两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朱元璋可不就和现在一样嘛,也是这般狼吞虎咽地吃东西呢。
那老妇啊,向来就喜欢回忆往昔的事儿呢。这不,瞅着朱元璋正在吃饭的当口,就打开了话匣子,开始讲起从前两人初次碰面时候的好些个细节啦。就比如说,当年自己那会儿是正要去干啥事儿来着,还有啊,当时朱元璋躺在路上是个啥模样的,都一一细细地讲了出来呢。
原本呢,要是老妇啥都不说,其实也不会有什么事儿。可这老妇啊,偏偏就提到了朱元璋当年那落魄的模样。这一下可把朱元璋惊到了,他压根就没想到,自己曾经居然落魄到了那种不堪的程度呢。
你看呐,当时那场面,围在旁边瞧热闹、等着吃瓜的群众可多啦。就在这时候,那老妇一张口说了那样一番话,可把朱元璋弄得老尴尬啦,心里瞬间就觉得特别没面子。为啥呢?人家可是堂堂正正的开国皇帝,可经这老妇这么一说,就好像在揭他的老底儿似的,毕竟以前他还曾经是个要饭的呢,这事儿被当众提起,确实挺让人下不来台的哟。
当想到这里的时候,朱元璋瞬间就涌起了满腔的怒火,那股子恶气也一下子冲到了胆边,整个人一下子就被愤怒的情绪所笼罩了。
那老妇所说的一番话,可着实是戳到了朱元璋内心当中最为脆弱的那个点上啦。但你还别说,这朱元璋也真是能沉得住气呢,在这个时候,硬是给忍住了没发作。随后,他就接着和这位老妇不紧不慢地闲聊起来咯。就这么着,没过多大一会儿的工夫呢,这两人之间的这场感恩大会便宣告结束啦。
在朱元璋离开之后,他便将身旁的侍卫唤到跟前。随后,他特意叮嘱这些侍卫,要他们去把那位老妇杀掉。不过呢,在杀了老妇之后,还得去买上一口质量不错的棺材,接着再把老妇的遗体好好地掩埋起来。
实际上呢,这事儿真的不能怪那位老妇。她,不过是在怀念过去的一些事情罢了,而且她还发出号召,希望大家在平日里,一定要多去积德行善,努力做一个好人呐。
话说朱元璋啊,被一位老妇给戳到了心中的痛处呢。这一下可不得了啦,他呢,就想着要把老妇的嘴给永远堵住,不让她再说话啦。为啥要这样做?原来啊,朱元璋担心这老妇会四处去宣扬自己曾经落魄时候的模样,他觉得要是让大家都知道了那些过往,可就会损害到自己身为皇帝的威严啦,所以才起了这样极端的念头呢。
朱元璋在历史上的行事手段确实显得颇为残暴。要知道,那些大臣们已经算是处在权力中心比较显眼的位置了,可朱元璋对他们都丝毫不留情面,非要进行惩处,这也就罢了。但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他居然连自己的救命恩人都狠下心来给杀害了。就因为他有这样的种种行径,所以怪不得会有人直接说他就是个暴君呢,这么来看,说他是暴君还真不算是冤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