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备麾下众多武将之中,有一位对刘备忠心耿耿的人物,那便是来自常山的赵子龙。他对刘备所表现出来的忠诚程度,那可是相当之高,丝毫不比关羽、张飞二人逊色呢。
有这样一位猛将,他对主公极为忠诚,此人便是赵云。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如此忠诚且勇猛的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未曾得到刘备的重用。一直到了最后时刻,刘备才道出缘由,原来是赵云办砸了三件事。那这三件事究竟是什么呢?
单骑救主之首次不满
赵云与刘备,真的可以说是有着一种仿佛命中注定般的主仆缘分呢。你想啊,在那风云变幻的乱世之中,他们二人得以相遇,而后赵云便一心追随刘备,为其出生入死,效犬马之劳。这种紧密的关系,就好像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在牵引着,让赵云认定了刘备就是自己要忠心侍奉的主公,而刘备也对赵云极为倚重。所以说,他们俩着实像是命中注定的主仆。
话说赵云与刘备初次相见之后,刘备那可真是对赵云赞赏有加呢。他打心底里羡慕赵云,也就是子龙啦,特别钦佩子龙所具备的出众能力,那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应对各种局面时所展现出来的非凡本事,着实让人赞叹不已。而且,子龙身上的气魄也极为不凡,那种临危不惧、勇往直前的劲头,真的是很有魅力。再加上他怀揣着的雄心壮志,胸怀大志、有着远大抱负的样子,更是让刘备十分倾慕。
话说当时啊,赵云明确地向刘备表达了自己的心意,那就是会坚定地追随刘备,哪怕是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呢。而之后的发展也正如大家所看到的那样,赵云和刘备最终成功地汇聚到了同一个阵营之中,从此携手开启了一系列的征程呢。
在那个时候,刘备正处在创业的艰难阶段,处于低谷期呢。当时他身边可没有那种特别厉害、能全力保障他安全的保镖人员哦。不过呢,就在这时候,赵云出现啦。这赵云可不简单,本事了得。于是呢,刘备就做出了安排,让赵云担任起自己贴身大保镖的职责啦,负责时刻守护在自己身边,保障自身的安全。
在刘备看来,他觉得赵云只要把他自己保护好就足够啦。至于其他的人呢,他可就顾不上喽,哪怕是他自己亲生的儿子,那也不在他此刻对赵云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不过在赵云看来,他所肩负的责任可不单单是保护好刘备一人哦。要知道,后来还有那智慧超群、堪称“大智囊”的诸葛亮加入了他们的阵营,赵云觉得自己同样得护其周全呢。而且,再往后刘备的儿子阿斗也出生了,虽说这阿斗连墙都爬不上去,看着没什么能耐的样子,但赵云也认为自己有义务保护好他。
在单骑救主这件事发生之前,刘备率领着他的部队呢,结果遭遇了一些状况,部队被冲散啦。一开始的时候哦,赵云可是紧紧地跟在刘备身边的,就那么一步不落地跟着呢。可谁能想到呢,在一路前行的过程中,走着走着,就发现赵云不见了踪影啦。
在那之后,就听到有人在讲啦,说是赵云朝着曹操的大营那个方向跑过去了呢。而且这人还猜测,看这情形,赵云十有八九是要去投奔曹操喽,反正就是传出了这样的一种说法啦。
刘备听闻之后,当即扬起手来,狠狠地给了一巴掌,同时语气坚决地说道:“这绝对是不可能的事儿!”
刘备嘴上说着不可能,可实际上呢,他心里压根就没什么底气。要知道,在那种面临大难的时刻,“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情况实在是太常见啦,就拿当时来说吧,就连跟赵云关系很不错的张飞,都一度觉得赵云恐怕是要改换门庭、另投新主了呢。
实际上,人家赵云当时是外出寻找刘备的夫人们以及幼主阿斗去了呢。在那个时候,赵云心里就只有一个念头,那便是一定要找到刘禅,然后再把他平平安安地带回去。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赵云心里琢磨着,就刘备的安危这事儿来说呢,有张飞在一旁守着,估计不会出啥大问题的。这么想着,他也没再多考虑,就自作主张地离开了那个地方。
刘禅这一辈子啊,要说哪段经历最为辉煌刺激,那可就得数跟着赵云在曹操那多达数十万的大军当中转上了那么一圈儿啦。那场面,想想就够惊心动魄的,在如此庞大的敌军阵营里穿梭,可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经历呢。
估计到了这个时候,就会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了:“这和刘禅能有啥关系呢?”
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只见赵云一心想着保护主公,那护主的心切得很呢。在这样的紧要关头,他可是没有丝毫的犹豫,毫不犹豫地就直接带着刘禅,不顾一切地朝着里面杀了进去,完全不顾可能面临的重重危险,满心就只想着要护得主公之子的周全呐。
通常情况下,赵云或许没办法施展出那般强劲的战斗力呢。不过呢,由于当时刘禅就在身旁,在这样的情境之下,赵云一下子就达到了一种极为厉害的境界,也就是人枪合一的状态啦。这意味着什么呢?简单来讲,在这个时候的赵云那可就是无敌的存在啦,几乎没人能在战斗中与他抗衡呢。
大家知道吗,赵云在长坂坡的那段故事,其实是虚构出来的哦。但即便如此,这故事可把赵云对刘备的那份忠心给展现得淋漓尽致呢,让人一读就能够深切感受到赵云的这份忠诚。
赵云成功让刘禅活了下来,心里自然是十分开心的。可这时候的刘备呢,那早就急得不行了。为啥呢?一方面是因为赵云这次算是失职啦,原本他是负责保护刘备的,结果却没做到位。要知道,当时要是没有张飞在一旁护着,恐怕刘备就已经丢掉性命,死在那儿啦。
另外还有一点,那就是赵云的情况让刘备心里有了担忧。在那个时候呢,刘备心里最为害怕的一种情形就是赵云转身去投奔曹操了。要知道,一旦出现这样的状况,那对于刘备来说可就太没面子啦,毕竟赵云也是他颇为看重的一员大将,要是投了曹操,刘备这心里头肯定不好受,也会觉得在旁人面前失了颜面呢。
要知道,当时可是赵云奋力把刘备唯一的亲儿子刘禅给成功救了回来。就因为这样的情况,刘备哪怕心里再有火,也实在不好意思当着众人的面去指责数落赵云呢。那怎么办呢?刘备心里的怒火总得找个方式发泄一下,于是他就想出了一个法子,把刘禅给摔了一下,反正他心里也清楚,就这么摔一下,也不至于把刘禅给摔死嘛,权当是出出心里那股子闷气了。
您瞧瞧这刘备,那可真算得上是个厉害角色,甚至可以说是个狠人呢。怎么个狠法儿呢?他,就为了能让赵云牢牢记住一些事儿,干脆就做出了这么个决定,直接把赵云安排成给自己当保镖啦,而且这一当,差不多就是将近一辈子的时间呐,您说这刘备这一招,是不是挺让人意想不到的。
再次救主之再次不满
假如赵云没有比刘备活得更久的话,想来在那之后他恐怕也难以再有出战的机会了。
接下来要说的是赵云办砸的第二件事,这件事呢,同样和救刘禅脱不了干系。话说在那个时候,刘备为了能和东吴把关系给搞好,就做出了一个有点委屈自己的决定,那就是娶了孙权的一个妹妹,而这位孙权的妹妹呢,就是后来大家所熟知的孙夫人啦。
在这个时候,估计就会有朋友提出这样的说法啦:“孙夫人不就是我们平常老是能看到的那个孙尚香嘛!”
实际上呢,在当时那个时候,孙夫人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具体的名字哦。而我们所熟知的“孙尚香”这个名字,它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是在民间戏剧当中才出现的呢。
大家都知道,戏剧的传播范围那是相当广泛。在戏剧广泛传播的影响之下呢,好多人心里就有了这么个印象,觉得孙夫人的名字就是孙尚香呢。但实际上,人家孙夫人并没有确切的名字哦,这可能和很多人原本以为的情况不太一样呢。
刘备与孙夫人之间属于政治联姻,在他们两人的关系里呢,实际上一直是不存在那种男女之间的爱情的哦。你看啊,刘备为了表达对孙夫人的一种敬意,把她册立成了正室夫人呢。这里面其实有个挺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的刘备并没有其他的老婆,所以孙夫人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正室夫人啦。
话说刘备与孙夫人之间,其实并没有那种特别深厚、实实在在的感情基础哦。他们两人的结合呢,更多是出于一些政治方面的考量之类的因素。就这样的一种状况而言,那他俩这感情啊,注定是没办法长久维系下去的,迟早是会走向结束的啦。
不得不说这孙夫人啊,那可是相当自负呢。为啥这么讲呢?因为她,老是觉得自己身后有着东吴给自己当强大的后盾呢,就凭借着这一点,她压根儿就没把刘备以及其他的人放在眼里,那态度,真是傲慢得很呢。
话说当时啊,孙夫人为了能够对刘备起到牵制的作用,心里就琢磨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偷偷地把年幼的阿斗给带走。她想着,只要把阿斗弄到手了,日后在和刘备进行谈判的时候,这不就有了很重要的筹码嘛。可这件事儿呢,没多久就被赵云知道了。赵云一听说孙夫人要偷偷带走阿斗,那心里可真是气不打一处来。这阿斗可是主公刘备的亲生骨肉,怎么能被这么偷偷地带走呢?这可不行!于是呢,赵云一刻都没耽搁,赶忙就去把自己的长枪拿起来,然后迅速地翻身上马,风风火火地就出去了,看样子是要赶紧去把阿斗给追回来呢。
要知道,当时情况可是挺危急的呢,刘禅已经被带上了船,可即便如此,赵云那也是相当厉害,硬是成功地把刘禅给救了回来。说到这孙夫人呢,她其实也懂得一点儿武艺,不过这和赵云一比,那可就差得远啦,完全就是小巫见大巫的程度,根本没法和赵云相提并论呢。
最终,张飞也赶到了这里。孙夫人看到这样的情形,明白没办法再继续坚持自己之前的做法了,于是只好就此放弃,不再做什么举动了。
原本呢,发生了一件事,按说应该是值得高兴庆贺的。可刘备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为啥呢?原来是他的正室夫人的位置又空出来了,这下他心里头就又添了几分愁绪呢。
一个国家不能一天没有君主来进行统领治理,就好比四十多岁的男人呢,在生活中也往往不能一日没有老婆在身边相伴。对于国家而言,君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要决策诸多事务,引领国家发展的方向等,所以不能空缺。而四十多岁的男人,到了这个人生阶段,往往也很需要有老婆给予生活上的照顾、情感上的慰藉,缺了老婆,生活好像就缺了一份很重要的支撑呢。
话说刘备成功攻下了此前刘璋所镇守的益州,在这之后,有许多人都一个接一个地劝说刘备,希望他能娶了益州将领吴懿的妹妹呢。
吴氏此前是有丈夫的,只是很不幸,她的丈夫离世了。一开始的时候,刘备心里不太乐意接纳吴氏,不过呢,在众人纷纷劝说之下,刘备最终还是点头同意了这件事。
要知道,刘备娶吴氏这事儿,和政治可是有着很大的关联呢。那时候,刘备才刚刚把益州给拿下,整个局势还处于不太稳定的状态哦。就在这样的一个当口,刘备娶了吴氏作为自己的正室夫人,这实际上就等同于和吴家结成了联姻的关系啦。
在益州的诸多将领之中,吴懿可是极为重要的一位。要是能够和他把关系给处好了,那对于逐步“消化”益州这件事来说,无疑是非常有利的呢。
你看啊,原本刘备身边有个刘夫人,后来呢,刘夫人离开了。不过呢,紧接着又成功迎来了一位吴夫人。这两位夫人啊,那可都是一心为着自己所看重的这份“江山大业”在盘算着。这么一来,刘备可真是得了大便宜啦,感觉就像是赚得盆满钵满似的呢。只是可怜了赵云,在这一系列的事情当中,那可真是受了不少委屈哟。
通过对刘备相关行为的观察可以发现,刘备向来是极为看重自身利益的。至于他的长子刘禅呢,给人的感觉好像有没有对于刘备而言都差别不大,其在刘备心中的重要性似乎并没有那么突出呢。
话说每次有人成功救下刘禅之后,按常理来讲,刘备作为刘禅的父亲,应该是感到欣慰、满意才对。可实际上呢,情况却并非如此,每一回刘备的反应都是不满意呢。说实在的,这个刘备当主子的,还真是挺难伺候的呢,让人挺无奈的。
好心被当成驴肝肺
大家知道吗,关羽最后是遭遇了不幸啊。在当时,曹魏和东吴暗中谋划、互相算计,而关羽就陷入了他们的算计之中。结果呢,关羽被东吴那些阴险的小人给杀害了。刘备这边,当他得知关羽被害这件事的时候,那感觉就好像是一道晴天霹雳,直直地劈在了自己的脑门上,受到的打击可太大了。
刘备最为得意且喜欢的武将,那无疑就是二爷关羽了。你看关羽这人,打起仗来可厉害着呢,在战场上那是威风凛凛、战功赫赫。而且,他对刘备那更是忠心耿耿,始终坚定不移地追随着刘备,这份忠诚真的是难能可贵呢。
要知道,对于刘备而言呢,关羽一死,那可就意味着蜀汉和东吴之间彻底结下了难以化解的深仇大恨。刘备心里憋着一股劲儿,发誓一定要出动大批的军队去把东吴给灭掉。但实际上呢,这真的算不上是一件好事,毕竟战争一旦开启,那牵扯的方方面面可就多了,会带来很多难以预料的后果呢。
话说赵云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那可是一刻都不敢耽搁,赶忙就跑去找到刘备,苦口婆心地劝说刘备可千万不能去做那种傻里傻气的事儿,得好好斟酌斟酌,别冲动行事呢。
刘备心里琢磨着,去攻打东吴这事儿,实在是没啥必要呢。他觉得倒不如把兵力往北调,去攻打曹操更靠谱些。为啥这么想呢?因为在他看来,如果能够一举把曹操给彻底打败了,那到时候东吴可不就如同囊中之物一样,轻轻松松就能拿下啦,根本不用费多大劲儿。
然而,如果率先对东吴发起进攻的话,那么就极有可能会出现被曹操抓住这个时机进行偷袭的情况。
彼时的刘备,心里满是怒火,情绪正盛的他,哪里能听得进去旁人的劝告。而且呢,刘备甚至觉得赵云这是在害怕打仗,产生了怯战的心理呢。
就这样,到了后来刘备亲自出征的时候,压根就没有把赵云带在身边呢。
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刘备在夷陵之战的时候能够带上赵云一同前往,说不定就不会出现最终大败而归的那种局面了呢。要知道,赵云可是一员猛将,其武艺高强,作战经验又十分丰富,有他在身边辅佐,或许很多情况就会不一样啦,所以说要是带着赵云,刘备在夷陵之战的结果可能就会有所改变咯。
您还别说,这刘备的命可真是够大的。经历了那么多的艰难险阻,在那种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居然还能侥幸地活着回来呢。不过呢,回来之后他也没撑多久,就到了白帝城,在那儿把后事给交代了一下,进行了托孤这件事儿。
在刘备进行托孤这一重要事宜之时,他仅仅是把诸葛亮和李严这两个人给叫到了跟前。要知道,那赵云可是以武艺高强著称,堪称最强保镖呢,可刘备在托孤这么关键的时刻,居然压根就没提及赵云,想想还挺让人觉得有些意外呢。
也许赵云心里满是疑惑,他想:“我一直以来对刘备那可都是忠心不二的,并且还两次成功救下了刘禅呢。可为什么到最后,却被主公这般地忽视了?”
要知道,有些时候呢,一个人做了自认为是好事的事儿,可结果,未必就真的好呢。说不定在别人眼里,这事儿做得那是相当糟糕。就拿跟帝王相关的事儿来说吧,帝王的心思可太难琢磨透啦,真的是让人摸不着头脑,所以才会出现那种做好事却不被认可,甚至还被觉得糟糕的情况呢。
赵云还是比较幸运的,他并没有因为种种境遇而陷入郁郁寡欢的境地,直至最后带着遗憾离开人世。相反,他凭借着自身十分坚强的意志挺了过来,顽强地存活了下来。
在后来进行北伐的时候,赵云那时年纪已经很大了。诸葛亮心里十分担忧,他考虑到战场上局势凶险万分,生怕赵云在征战过程中出现什么意外,万一不幸战死沙场可就糟糕了。所以呢,出于对赵云的保护,诸葛亮最终就没有安排赵云前往北伐的战场。
话说当时,情况颇为紧急,诸葛亮在做着出征的安排。而赵云呢,态度十分坚决,甚至不惜以死相逼,就是一心想要跟随诸葛亮一同前往。在赵云如此强烈的坚持之下,诸葛亮经过一番考量,最终还是决定带上他。要知道,这整件事情的发展局势颇为复杂,大局并非那么容易就能被改变的。不过呢,赵云在这个过程中,那可是尽心尽力地去做事,虽然最终没能对整个大局起到决定性的影响,但他所付出的努力以及他的表现,真的已经是非常不错的啦。
在诸葛亮开始全面掌握大权之后,赵云在军事方面就渐渐受到了重用呢。要知道,赵云可是一员老将啦,而在这个时候呢,他也确实很好地将自身作为老将所具备的价值充分地发挥了出来。
在《三国演义》这部名著里,就把这一点展现得特别到位呢。就说赵云吧,他可是多次统领着大军去和曹军对抗作战。在那一场场激烈的战斗当中,他勇猛无比,凭借着自身高强的武艺,斩杀了不少曹军的将领呢。即便到了后来,赵云的年纪渐渐大了,可他的功夫、他在战场上的那份英勇丝毫没有减退,真可谓是人虽老但那手中的枪依旧犀利,枪未老啊。
要知道,让赵云一直担任保镖的角色,真的是太令人惋惜啦。想想看,如果当初刘备一开始就安排赵云去带兵打仗的话,以赵云的能力和潜质,经过不断的历练,迟早是能够像关羽一样,成长为那种既有非凡的勇气,又具备出色智谋的名将呢。
你看啊,到了最后呢,赵云居然连充当保镖这样的资格都没了。还好当时有诸葛亮在呢,要是没有诸葛亮的话,赵云恐怕就只能一直怀着满心的抱负却无法施展,然后在那种郁郁不得志的状态下度过余生啦。
刘备其实还是有那么一点儿人情味的。你看啊,在后面的一些事情当中,虽说他心里对赵云产生了不满的情绪,可他并没有做出特别绝情的举动,没有直接就把赵云给杀掉。他采取的做法呢,是把赵云晾在了一旁,就这么先搁着不管了,好歹没要了人家的性命呢。
在众多的将领里面,赵云可是相当幸运地获得了善终的结局呢。想想看,在那风云变幻、征战不断的岁月里,多少将领历经生死磨难,有的战死沙场,有的结局凄惨。而赵云呢,他一路走过来,最终能够得以安享晚年,平平安安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这可不就是人们常说的好人有好报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