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已经彻底逆转,我国完全可以在菲律宾,对上美国痛快打一场!

爱吃凉历史 2025-04-03 04:16:48

菲律宾从啥时候开始盯着南海了?

早在20世纪50年代,菲律宾就开始对我国南沙岛礁打起了主意。那时候,他们找了不少理由来给自己撑腰,比如说这些岛礁是“无主地”,没人管的东西谁先占就是谁的;还有“托管地”的说法,觉得自己有资格代为看管;再加上“邻近”和“安全”的借口,觉得这些地方离自己近,控制起来方便又必要。后来到了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出台,他们又拿公约里的条款当依据,说什么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之类的规定能让他们名正言顺地把南沙岛礁划到自己名下。

这一切的源头得追溯到1950年代的一件怪事,也就是克洛马“人道王国”事件。有个叫托马斯·克洛马的菲律宾人,带着点冒险家的劲头,跑到了南沙群岛。他在1956年宣称自己发现了几个无人居住的岛礁,包括南沙的北子岛和中业岛,然后就给这些地方起了个名字叫“自由地”。这还不算完,他干脆自封为“国王”,宣布成立了个所谓的“人道王国”。

他甚至还弄了旗帜、货币和法律,想搞得像模像样。当时他带着一批菲律宾人登上这些岛礁,宣称要开发资源,还对外发布声明,说这里是独立的地盘,跟菲律宾政府没啥关系。这事儿在当时闹得挺热闹,国际上也有点关注,但没过多久就散了架。克洛马的“王国”没撑几年,到1960年代初就彻底没了动静,菲律宾政府后来也说他这行为不代表国家立场。

从那以后,菲律宾对南沙岛礁和附近海域就有了念想。到了1960年代末,菲律宾开始陆陆续续派人去南沙搞“探险”。比如1968年,他们派船到中业岛附近转悠,还插了国旗,摆出一副占地的架势。1970年代,他们的动作更大了,直接派兵占领了几个岛礁,像南沙的费信岛、马欢岛这些地方,都陆续被他们控制。

占领之后,他们开始在岛上建简易设施,比如瞭望塔、小型码头,还派驻了少量士兵驻守。资源开发也没落下,菲律宾从1970年代起就试着在附近海域勘探石油和天然气,想从这片区域捞点实际的好处。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82年生效后,菲律宾马上拿这个当依据,宣称南沙群岛的部分岛礁属于自己的专属经济区。1988年,他们又占领了南沙的南钥岛,进一步扩大控制范围。

“南海仲裁案”是怎么蹦出来的?

2013年,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憋不住了,直接使出个大招,把事情闹到了国际舞台上。这一年1月22日,菲律宾正式向常设仲裁法院提交申请,单方面提起了所谓的“南海仲裁案”。他们这次是铁了心要跟中国杠到底,挑的时机正好是中菲关系因为南海争端已经变得特别紧张的时候。

菲律宾在仲裁请求里列了一堆诉求,最核心的就是冲着中国的“九段线”去的。他们质疑这条线在法律上到底有没有依据,说中国凭这个主張对南海大片海域的主权完全站不住脚。不仅如此,他们还要求仲裁庭明确裁定南沙群岛里一些具体岛礁的地位,比如黄岩岛、仁爱礁这些地方,到底算岛还是礁,能不能有自己的专属经济区。

仲裁的过程也不是一天两天,庭审从2013年开始断断续续搞了好几年。到了2015年10月,仲裁庭先裁定自己有管辖权,中国这边压根没参与,直接表示这庭审不合法。2016年7月12日,仲裁庭终于出了最终裁决,结论对中国不利,说“九段线”没有法律依据,还认定南沙群岛的岛礁大多只能算礁,不能享有200海里经济区。

中国这边从头到尾态度很明确,压根不认这个仲裁。早在2013年菲律宾刚提交申请时,中国外交部就发声明,说这案子违反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因为中菲之间有协议,争端得通过双边谈判解决,而不是随便拉个国际法庭来裁决。

2016年裁决出来后,中国政府又发了个白皮书,重申不接受、不参与、不承认这个结果,还指出菲律宾背后有外部势力推波助澜,特别是美国的身影若隐若现。

仁爱礁的事儿为啥老没完没了?

说起中菲在南海的恩怨,仁爱礁这地方绝对是个绕不过去的坎。事情得从1999年5月9日讲起,那天菲律宾一艘破旧的坦克登陆舰“马德雷山号”开到了仁爱礁附近,突然就停那儿不动了。他们对外说是船出了故障,搁浅了,没法开走。

这船一搁就是二十多年,压根没修好过,谁都看得出来这是故意留下来的。菲律宾的算盘打得挺精,把这艘锈迹斑斑的军舰当个钉子,硬生生钉在仁爱礁,想着占着这块地方不放手。从那以后,这艘船就成了菲律宾在这片海域的一个据点,隔三岔五派人上去送点补给,维持着存在感。

2010年代,菲律宾对仁爱礁的动作越来越频繁。2013年“南海仲裁案”刚提起来那会儿,他们就试着往船上多送物资,还想修一修那艘破船。结果中国海警船一过去,直接把他们的补给船拦下,几次三番都送不进去。到了2020年代,菲律宾胆子更大了,2023年2月,他们派了几艘小船,装着水泥和钢筋,想偷偷摸摸运过去加固“马德雷山号”。

还没靠近,中国海警就出动了,用高压水炮对着菲律宾船一顿喷,水柱冲得对方船晃来晃去,最后只能掉头跑了。同年11月,又有一次,菲律宾派了艘补给船,还带了记者想拍点画面,结果中国海警还是老办法,水炮一开,船上的人湿了个透,补给没送成,视频倒是传开了。

中国这边态度很硬,2023年以后多次公开警告,仁爱礁是中国领土,想进来得先问问中国同不同意。中国国防部发言人2023年11月直接放话,任何船只未经允许靠近仁爱礁,中方都有权依法处置。菲律宾不死心,2024年还试着拉国际社会下水,跑去联合国和东盟会议上喊冤,说中国挡他们补给是“霸凌”。他们还拉了美国和日本来撑场子,可这招没啥用,中国海警该巡逻巡逻,该拦还拦,菲律宾的船照样进不去。

中国为啥现在这么硬气?

如今,南海的局势已经不是过去那个样子了,中国在这片海域的地位变得越来越稳。事情得从经济说起,早在2010年代,中国就超过美国成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20年代更是靠着外贸和科技的飞速发展站稳了脚跟。比如2023年,中国出口总额突破3.6万亿美元,5G技术、人工智能和新能源产业都走在了世界前列。

2024年,中国还推动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深化,把东盟国家拉得更紧,经济上的话语权一下子就上去了。跟菲律宾比,差距不是一般大,菲律宾2023年的GDP才4千多亿美元,连中国的零头都不到,靠出口农产品和低端制造业,根本没法跟中国抗衡。

再说军事方面,中国这些年的变化更明显。2017年,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号”下水,2022年第二艘“福建号”也开始服役,到了2025年,海军已经有了三艘航母组成的编队,能在南海来回巡航。导弹技术也没落下,2020年代初,东风系列反舰弹道导弹升级了好几代,射程能覆盖整个南海,连美国海军都得掂量掂量。

南海的岛礁建设更是关键,从2013年开始,中国在永暑礁、美济礁这些地方填海造陆,建起了机场、雷达站和港口。2023年,永暑礁的跑道上第一次起降了歼-16战斗机,岛礁的防御网直接连成了片。2024年,中国还在南沙部署了更多的无人艇和无人机,巡逻范围扩大到了菲律宾声称的“专属经济区”边缘。

反过来看美国,情况就不那么乐观了。2020年代,美国经济虽然还是全球第一,但麻烦不少。2023年,美国国债突破35万亿美元,通货膨胀和供应链问题让制造业回流计划进展缓慢。2024年,美国在亚太的盟友体系也出了点状况,日本和韩国忙着自己那摊事儿,对美国的依赖没以前那么强。

军事上,美国海军虽然有11艘航母,但2023年“福特号”航母因为维护问题停了大半年,太平洋的部署明显吃紧。菲律宾呢,夹在这两个大国中间,海军就几艘老旧护卫舰,2024年好不容易从美国那儿弄来两艘二手船,结果还没修好就趴窝了。

菲律宾要是真上了前线,后果不难想。。美国打不过还能把舰队撤回夏威夷或者关岛,菲律宾呢,只能硬扛。历史上,中国从来没主动打过侵略战,1949年以来,领土扩张的事儿一件没干过。2023年外交部发言人还重申,中国对菲律宾的土地没兴趣,只要不挑衅,谈谈还是可以的。可菲律宾这边不消停,2024年他们又跑去东盟会议上告状,2025年初还试着拉印度和澳大利亚下水,想组个“小圈子”对抗中国,结果没几个人真捧场。

菲律宾要是真跟中国杠上,吃亏的肯定是自己,美国顶多在旁边喊几嗓子,关键时刻还得看风向。2025年3月,中国外交部又放话,愿意通过谈判解决争端,可菲律宾要是老想着靠挑衅翻盘,路只会越走越窄。

参考资料:[1]鞠海龙.菲律宾南海政策中的美国因素[J].国际问题研究,2013(3):58-69

0 阅读:108
爱吃凉历史

爱吃凉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