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万河谷之战细节分析(完)

马革话英雄 2024-10-16 21:20:37

作者:无所事事的年少

(1)投降红军的不论官兵,一律不准杀害,并予优待;(2)愿当红军的,一律录用;(3)要回家的发给路费;(4)敌人伤病官兵,一律给药医治;(5)带武器军用品来投降的重赏;(6)杀死卖国官长来投降的,升职使用。 ——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 朱德(1)缴枪回家的发二元,当红军的一元;(2)拖枪投诚的回家发五元,当红军的发三元。 ——《关于发白军费的规定》 周恩来签署

追根溯源,我军的优待俘虏政策还是出自教员之手。早在教员带着七百名工人、农民、学生组成的军队上井冈山时,就开始在执行这项政策。不管是内战对国军还是在朝鲜、印度、越南打外军,这项政策都显示出巨大威力。毕竟如果知道投降不仅不会没命,还管吃管喝管住,从人性的角度,拼命的动力真的会小很多。

我想了十天十夜,都想不明白为什么印度要搞我们。——毛泽东(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爆发前)

文接上回,连续不断的照明弹升空,加勒万河谷瞬间犹如白昼。

在我军迂回分队成功运动到印军侧背之后,正面部队发起总攻,中印双方瞬间攻守异形,印军突然陷入夹击的包围中。孙子曰,“死地则战”,印军指挥官巴布上校在印度的国防学院时应当是没有学习过。

我看网上有消息说桑托什·巴布(Santosh Babu)上校之前是印军第三步兵师师部的参谋,刚从师部机关下到比哈尔联队第16营当营长。我个人理解,这条消息极有可能是真实的。如果巴布是刚从师机关下到基层营队当营长,一是对他的第16营官兵们掌控能力是不足的,按照印军军官和士兵吃饭都要分食堂的实际,估计他在第16营人都还认不全;二是对最一线的情况不明,极有可能是第一次与中国军队交手,对中国军队的打法、习性、特点都不是非常了解。

从后面的超高战损比来看,印军在与我军对峙大半天,我军支援部队赶到的情况下,没有及时有效的组织起来,无论是撤出山谷还是分兵拒敌,在我军发动进攻之前,印军没有抓住机会,一旦我军抢了先手,印军想要赢,就只剩下三种可能:(1)印军指挥员具有超神的战斗指挥能力且对战士们具有“如臂使指”般极强的控制能力(参照战神项羽);(2)一个印度士兵可以打十个中国士兵(参照尼赫鲁的想象);(3)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参照位面之子刘秀)。

这三条:第一条看来巴布上校是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作为印度南部特伦甘纳邦人去领导北部比哈尔人组成的队伍,也是难为他了(毕竟印度各邦之间关系太复杂,甚至还在因为领土争端干仗,以后有机会细聊);第二条虽然比哈尔联队在印军中属于战斗力上乘的部队,在与巴基斯坦的交手中也屡立战功,但是……;第三条,显然佛不佑印度,加勒万河谷没有出现昆阳之战中从天而降的流星神迹,也没有吹起朱棣当年在白河沟时的那场大风沙。

在我军的打击之下,印军无论是防御体系还是指挥体系都全面崩溃,经过短时间而又高强度的对抗后,更多的印军开始想办法自行脱离战场。

更糟糕的是,这支陷入绝境的军队似乎完全没有“不抛弃不放弃”的理念,大量的受伤人员滞留在逐渐被我军控制的战场。

战斗的结果:

中方这边:

6月17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表示:2020年6月15日,印方部队严重违反双方共识,越线非法活动,并对中方人员进行挑衅、攻击,导致双方边防部队发生严重肢体冲突,造成人员伤亡。

8个月以后,中方《解放军报》刊发综合性报道,证实中印在去年6月的边境冲突中,中方有4名官兵牺牲,1名团长重伤。

印度方面,有点乱:

事发后第二天即6月16日,印度官方宣布有3名印度军人在冲突中死亡。

6月16日深夜,印度军方表示,又有17名在加勒万河谷肢体冲突中受伤的印度军人由于暴露在零度以下的高海拔地区死亡,印度军人的死亡人数从3名增加至20名。

消息一出之后,印度国内哗然,质疑印度官方公布的数据。

不久,印度国防部公布印军战报:印军共死亡20人,其中包括上校指挥官桑托什·巴布,伤76人,被俘10人(已被中方释放)。

印度官方追授桑托什·巴布上校勋章

印军公布阵亡的20人

印方阵亡、被俘军官

在这里,有三个问题大家讨论得比较火热。

一是印军的真实伤亡数字。

其实不用过多深究,由于吃了大亏,印度官方是无论如何都会把伤亡数字做到自己面子上能接受的程度,否则印度政府在国内群众面前是下不了台的。但是战场上的战败方是无法整理战场的,所以无从掌握战胜方的伤亡。我猜想印方在公布伤亡数据时,心里的盘算应该是中方虽然没有被俘虏人员,但阵亡应当在20人左右,做出这样的数据,以后对比起来不至于太丢人。

但是,当8个月以后中方公布己方伤亡数据时,印度才发现,哪怕是自己修改了成绩,和步兵宗主比起来数据也是相当的难堪。当时印度的官方心里是什么心理呢?

我在网上看到许多关于加勒万河谷现场印军俘虏的照片和视频。有很多把西线其他战场的照片混在了一起,这里放一张我认为确实是加勒万河谷战后的:

我军战后向俘虏宣讲

根据印方战报,被俘人数是10人,其中包括一名1名中校和3名少校,不少印媒和外媒也是这样报道的。但是,仅仅在这张照片中我点了一下数,照片中的俘虏人数已经有16人。无论是我们站在印度官方的角度去替他们考虑还是从大量逐渐曝光的战后视频和照片来看,印方的真实伤亡应该都超过印度官方通报的数据。

美国之音记者史蒂文赫尔曼的报道

二是关于释放印军俘虏的问题。

网上有很多人都义愤填膺,说是不应该释放印军的俘虏,恨不得生啖阿三肉。一来,优待俘虏的政策一直是我军的政治攻势利器,这次放回去是为了下次再打起来的时候对方能够更麻利地投降;二来,卖油翁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卖油的老大爷用勺子酌油沥铜钱孔而过,而钱不湿,这是什么?手熟啊!经验啊!术业有专攻啊!如果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军事政治、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国际安全形势、没有多年的斗争经验,还是选择相信军方吧。

三是印军战斗力的问题。

还有很多人通过加勒万河谷一战,总结出印度战五渣,不堪一击,力主一鼓作气冲下青藏高原,直取新德里。

我感觉这就有点过了。这场战斗确实可以说是21世纪以来最大的一场冷兵器械斗,但是加勒万河谷之战更多的是较量双方军人的血性胆气和一线组织指挥能力。如果真的爆发大规模的战争,高级指挥员的战略眼光、战术级指挥员的指挥造诣、武器装备的现实较量、人与武器结合程度的对比等等,此间种种,都不是这场战斗能呈现出来的。

兵者,国之大事,是要死人的,是要死很多人的,国家存亡、民族兴衰皆在其中。现在网络的力量太强大了,舆情总是汹汹,希望有生之年若有战事,我们能够相信国家,相信军队,不以一时冲动而干扰高层思路,不以一时失利而裹挟军队行动。

加勒万河谷之战就写到这里了。大好山河,寸土不让。向所有军人致敬!

0 阅读:10

马革话英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