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帝继位初年,掌握军队的十四皇子为何没有武装推翻雍正帝?

人文之光 2024-06-21 15:03:37

康熙帝死后,雍正帝继承皇位,并对康熙后期的很多弊政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些改革为后来的乾隆帝遗留了大量的家底。

不过,在文学领域,雍正帝的形象却很差。甚至早在清朝时期,民间就有关于雍正帝篡位的说法:有说法认为康熙帝本来的遗诏是让第十四子允禵继承皇位,但是因为雍正帝把十四子改成了于四子,于是皇位继承人才轮到雍正帝。同时,很多人对于允禵没能继位表示惋惜,甚至质疑:为什么允禵就不能利用手里掌握的武装起来造反,推翻雍正帝?

其实对于这些想法,个人觉得,只能说诸位读者想多了。

1、雍正篡位说法的来历

雍正帝在位期间,因为大刀阔斧的改革,所以得罪了很多朝廷里的权贵。而权力斗争中的失势方在倒台以后,为了能够抹黑雍正帝,动摇雍正帝皇位的合法性,于是散播了很多关于雍正帝的谣言,这其中就包括雍正帝篡改诏书的说法。

当然这些说法在清朝那会儿,是在民间偷摸议论。随着清朝灭亡民国建立,于是有文学领域的创作者开始根据雍正篡位和九子夺嫡的内容编撰作品。这些作品也一直绵延,影响至今——记得上个世纪80年代的香港的很多电视剧(比如《大内群英》),以及90年代的内地的电视剧(比如《雍正小蝶年羹尧》)都有关于雍正修改诏书的描述。

但是从历史角度来说,这些是不足推敲的——因为清朝皇帝的传位诏书,是使用汉文、蒙古文和满文三种文字描述的。雍正帝还真没本事把满文和蒙古文的诏书一并修改了。

2、允禵的盘算

换句话说,虽然当时清廷高层确实有很多人对雍正帝登基不满,但是雍正帝的皇位来源合法性没问题,这一点是共识。因此即便是允禵掌握军权,也不敢轻易造次。

首先,允禵如果采取武装推翻雍正帝的手段,需要面临师出无名的局面——明朝的朱棣起来造反,是以建文帝身边存在奸臣,需要清君侧的名义。而允禵没有这个机会——当时雍正帝登基不久,就以皇子需要奔丧的名义,让允禵第一时间到北京奔丧。之后允禵被雍正帝以安排守陵的名义软禁起来。

其次,即便是允禵不考虑造反的名义,就是不服雍正帝称帝而造反。但是,造反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而军事斗争需要大量的战争资源予以支持——这其中包括粮草、军饷以及兵源,乃至其他相关的后勤补给——换句话说,允禵想造反,其实单靠军队还不够,还需要成立一个朝廷,以及官僚体系,才能同雍正朝廷分庭抗礼。这一点在中国历史上,只有诸侯王或者掌握地方治理权的藩镇才能做到。允禵如果直接造反,姑且不说将士们会不会愿意跟着允禵打这场看不到希望的战争,单就是三天吃不饱饭,就可能导致军心涣散甚至引起军队哗变。因此允禵经过这一番评估,也不敢有武装叛乱的想法。

第三,从性价比角度来说,造反的成功概率很低。一旦失败对自己来说必然没有生还的可能性,而成功了也不过是富贵基础上,更加富贵而已——但是人的需求就是这么多。身为皇子的物资条件,虽然不能比皇帝,但是已经是99%清朝人不敢幻想的程度了。如果不造反,最起码还能做个逍遥王爷,锦衣玉食,但如果造反,大概率连性命都保不住——比如明朝,但凡不是建文帝对藩王的迫害太过分,朱棣还真未必考虑主动造反——毕竟,赢了也是一张嘴巴一个胃,一天也是24个小时几十年的人生,一旦输了,想当平民都是奢望。大人物未必学过概率论,但是这个思想必然有。

3、结语

所以很明显:允禵没有选择在雍正登基初年选择造反,主观上是允禵没有那么做的理由,客观上是压根没那个机会。

0 阅读:52

人文之光

简介:探讨教育、育儿话题,有时候也说说科普和心理、社会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