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古代似乎只有皇帝才能自称朕。而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女皇帝则是唐朝的武则天。这个观点其实只对了一半。
实际上,在东汉时期,历史上就已经出现了第一位“女皇帝”。只不过东汉的这位女皇帝虽然掌握了所有的权力,但本人只是自称“女君”。虽然也可以自称为“朕”,但是确实没有直接称帝。但同时,除了称帝这件事没做之外,其他所有皇帝能做的事情,邓绥其实都已经都做过了。
那么,在东汉历史上,这位女君邓绥到底是怎么上位的呢?这位被后世史家,誉为“皇后之冠”的皇后到底有多猛?她到底是如何成为女君的呢?
这个故事其实还得从当年东汉的顶级世家邓家说起。
在东汉时期,新野邓家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家族。当年在西汉末年的时候,邓家原本是南阳郡新野县的一个大家族,在当地比较有势力。后来,在绿林赤眉起义爆发之后,邓家也组织了一支军队,跟着刘秀的大哥刘縯起兵了。邓家当时之所以愿意冒这个风险,主要是因为当时刘秀的二姐嫁给了邓家的年轻俊杰邓晨,双方属于姻亲关系。
而接下来,等到刘秀独自北上去招抚河北的时候,邓家的另一个年轻人邓禹则是第一时间追随刘秀。邓禹当初本来就是刘秀的大学室友,两人之前曾经一起在长安读过太学,还曾经住过一个寝室,感情特别好。而到了打天下的阶段,邓禹更是成了刘秀的左膀右臂。后来在刘秀统一天下的时候,邓禹独自率兵,攻取山西以及关中北部,为东汉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所以,后来东汉统一天下之后,邓禹直接被封为“云台二十八将”之首。邓家也成了东汉最顶级的一个大家族,成了很多南阳派官员家族的领袖。而邓禹家族后来也就逐渐成了邓家内部的真正核心。
邓禹
最关键的是,邓禹本人比刘秀还小。所以东汉统一天下的时候,邓禹也才刚刚35岁而已。此后的几十年里,邓禹就有了足够多的时间,教导邓家的后辈子孙。
这其实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因为在东汉开国之初,高层的大家族其实同时存在好几个。但是后来好几个顶级家族都因为忽视了小辈的教育,导致下一代性格极为跋扈!因为这种跋扈的性格,后来很多顶级大家族都栽了大跟头。反倒是邓家,因为邓禹活得时间比较长,导致邓家的家风特别好。这也为后来邓家长盛不衰奠定了一个基础。
就这样,永平元年(58年),也就是刘秀驾崩一年之后,邓禹也去世了。此后的二十多年里,在整个明章之治时代,邓家第二代的几个兄弟姐妹,也就是邓禹的孩子们做事一直比较谨慎。邓家的二代子孙当中几乎没有出现任何一个跋扈的人,反倒是出了好几个能征善战的将军。
然后,到了建初六年(81年),也就是邓禹去世23年之后,这一年,邓家出生了一个女孩。这就是后来的女君邓绥。
邓绥是邓禹的亲孙女。这种爷爷死了二十年之后孙女才出生的情况确实不太常见,但双方的关系确实也没啥值得质疑的地方。主要是当年邓禹孩子比较多,所以生第六个儿子邓训的时候就比较晚。邓训孩子也比较多,最终导致邓绥出生的时候就很晚了。
邓绥
邓绥出生的时候已经是汉章帝在位中期了。当年东汉整个国家国泰民安。北方的匈奴已经被彻底肢解,西域也被班超摆平了一大半。而当时的邓家,在几个邓家二代子女的打理下也是风生水起,没有任何衰败的趋势。而邓绥长大之后,虽然是一个女子,但也接受了很好的教育。
据史书记载,邓绥六岁的时候就可以通读史书:“六岁能史书,十二通《诗》、《论语》。诸兄每读经传,辄下意难问。志在典籍,不问居家之事。母常非之,曰:‘汝不习女工以供衣服,乃 更务学,宁当举博士邪?’后重违母言,昼修妇业,暮诵经典,家人号曰‘诸生’。父训异之,事无大小,辄与详议。”而且,邓绥读书不是为了考试或者课程设置,而是纯粹的兴趣爱好!
一个女孩把学历史当成爱好,这事在古代其实挺罕见的。这种教育对后来的邓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为早年的这些教育,导致邓绥长大之后可以脱离一种传统的女性视角,成为了一位成熟的女政治家。
就这样,在邓绥十五岁那年,邓家为她疏通好了门路,把她送进了皇宫,做了“良家子”。这里的良家子有点像后来清朝的“秀女”,属于储备的妃子。她们未来有机会成为妃子甚至是皇后,但是暂时又没嫁给皇帝。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邓绥认识了一个关键的人物。此后的很多年里,这个人将会陪着她走过数十年的风风雨雨。这个人不是邓绥的老公汉和帝,而是一代才女班昭!
班昭
对于班昭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不太熟。但是她有两个哥哥特别有名,一个是写《汉书》的班固,另一个是再通西域的班超。
在班家内部,班昭年龄其实比较小,大概要比她的两个哥哥小十七八岁的样子。而且,班昭她父亲班彪去世的也比较早,在班昭六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所以班昭小时候其实是被自己两个哥哥带大的。如此一来,班昭小的时候,自然就深受自己大哥班固的影响。在班昭小的时候,班固整天都在老家琢磨怎么写《汉书》。所以年幼的班昭当时也读了不少史书,特别有见识。
大概在班昭十四岁的时候,班家出了一件大事。当时有人举报班固,说班固私修国史,然后班固就被抓起来了。后来,班家老二班超的营救下,班固虽然被放了出来,并且被汉明帝授予“兰台史令”的官职。但是这件事本身对班家的影响依然很大。
所以,大概也就是在这一年,十四岁的班昭嫁给了同郡老乡曹世叔。后世很多人猜测,当时班家可能是为了避祸,为了让班昭免于被卷入这次事件,所以才着急把班昭嫁出去。所以班固入狱那件事,其实无意间决定了自己妹妹的婚事。
不过班昭的运气不太好。她的这个丈夫没过几年之后就去世了。此后的很多年里,班昭一直恪守礼仪。她没有选择改嫁,反倒安心留在了曹家,开始做学问。
班固
大概到了班昭44岁的时候,她大哥班固去世了。班固的死因比较特殊,属于被冤死在监狱里。而且他死的时候,《汉书》还有一部分内容没写完。所以,汉和帝就下令,让班家的人帮忙继续写。
当时在班家,班超还活着,但是这时候班超在西域,根本脱不开身。而班固的儿子,史书也没什么记载,估计也没有能力完成这个工作。所以最后,这个工作就落到了班昭这个女子的头上。
就这样,永元五年(93年),汉和帝下令,让班昭入宫,替她哥续写《汉书》。同时,汉和帝还下令,让班昭以“女夫子”的身份替他给后宫妃子们上课:“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诏昭就东观臧书阁踵而成之。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
班昭的这段故事虽然看似和邓绥关系不大,但是却实实在在影响到了邓绥的一生。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了接下来汉朝历史的发展。
班昭入宫表面上是为了写《汉书》,这确实也是最重要的目的。但除此之外,汉和帝更深层次的用意,是让她帮忙教育自己的后宫嫔妃。
因为在东汉的体制下,外戚这股势力几乎是不可缺少的。但问题是,当外戚掌权之后,掌权的皇后或者太后能力高低将会直接决定国家的发展!
在这个问题上,当年东汉在窦家就摔过大跟头。当年那位窦太后就是因为能力有限,只知道为窦家捞好处,不知道为国家考虑,结果搞出了一大堆麻烦。最后逼得当时年仅十四岁的汉和帝通过发动政变,才解决了窦家。这事对于汉和帝来说印象特别深刻。所以汉和帝掌权之后就一直想要找人来培养自己的后宫嫔妃,包括皇后。汉和帝很希望未来这些嫔妃当中能出现一位女政治家。一旦自己驾崩得早,这个人可以帮自己处理国家政务。如此一来,汉和帝就需要一个非常有见识的女夫子入宫上课。然后,班昭就入宫了。
而班昭入宫之后,大概又过了两年,邓绥入宫了。
从年龄上来看,班昭比邓绥大32岁,给邓绥当妈都绰绰有余了。而且,不光班昭是这样,当时汉和帝后宫里其他的女人,包括皇后,基本上也都是差不多的岁数。对于班昭来说,这些小女孩其实和自己的女儿没什么区别。所以,班昭入宫之后,除了写《汉书》之外,也一直在努力上课。班昭是真心想对这些后宫女子好,想要教给她们更多的知识。但问题是,当时在这个后宫小课堂里,几乎所有的后宫嫔妃都对上课没啥兴趣。没办法,谁让班昭讲的都是历史、四书五经以及各种治国策略之类的东西呢!这些东西,绝大多数的女子,尤其是十七八岁的女子基本上不感兴趣才是正常的。直到邓绥入宫,班昭才第一次遇到了一个好学生。
和其他后宫嫔妃不一样,邓绥从小时候开始就喜欢历史和四书五经之类的东西。所以,当班昭开始给她上课之后,两人很快就有了忘年交的感觉。
从这时候开始,班昭就和邓绥亦师亦友,成了最亲密的朋友。而且,在班昭眼里,大概也把邓绥直接当成了自己的女儿对待。此后的几年里,班昭开始全力为邓绥说好话。这直接导致邓绥很快在宫里脱颖而出,得到了汉和帝的青睐。
邓绥
就这样,接下来的几年里,邓绥开始发达了。
虽然只有十几岁,但是邓绥的头脑却已经超过了其他所有嫔妃,包括当时的皇后阴氏。其他女子最多还停留在宫斗这个水平。可是邓绥却已经开始悄悄超过了这个层次,直接进入了政治斗争的阶段了。
“八年冬,入掖庭为贵人,时年十六。恭肃小心,动有法度。承事阴后,夙夜战兢。接抚同列,常克己以下之,虽宫人隶役,皆加恩借。帝深嘉爱焉。及后有疾,特令后母兄弟入视医药,不限以日数。后言于帝曰:‘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上下交损,诚不愿也。’帝曰:‘人皆以数入为荣,贵人反以为忧,深自抑损,诚难及也。’每有宴会,诸姬贵人竞自修整,簪珥光采,袿裳鲜明,而后独着素,装服无饰。其衣有与阴后同色者,即时解易。若并时进见,则不敢正坐离立,行则偻身自卑。帝每有所问,常逡巡后对,不敢先阴后言。帝知后劳心曲体,叹曰:‘修德之劳,乃如是乎!’后阴后渐疏,每当御见,辄辞以疾。时帝数失皇子,后忧继嗣不广,恒垂涕叹息,数选进才人,以博帝意。”“阴后短小,举止时有失仪,左右掩口而笑,后独怆然不乐,为之隐讳,若己之失。及与阴后进止,不敢正立,坐则为之偻,所以苦心曲体,劳谦甚至,上愈重之。后每当进见,辄以疾退。”
但同时,在学习方面,邓绥却一直很努力。
当时的汉和帝,最看重的从来都不是后宫妃子的美貌。他最看重的一直都是才华。他希望有一个贤内助,能够在自己未来驾崩之后,帮忙辅佐下一代皇帝。所以汉和帝没事的时候,经常会和这些后宫女子聊朝政,听取他们的看法。但结果,包括皇后在内,几乎所有女子对朝政的见解都极为浅薄。这也没办法,毕竟当时这些后宫女子年龄都比较小。就连皇后阴氏本人,这时候也才二十出头,根本没有什么政治意识。
唯有邓绥,因为她从小就学历史,研究四书五经,对于朝政的理解丝毫不逊色于那些士族大臣,再加上她的身后,又有班昭这位女夫子出谋划策。邓绥本人当时对于政治或许未必有那么高的见解,但是班昭就不一样了,此时已经年仅五十的班昭,对朝政的理解已经极为深刻!所以,每次其他妃子谈论朝政,都很难得到汉和帝的赏识。唯有邓绥能说得头头是道,让汉和帝非常满意。时间长了之后,汉和帝就越来越宠爱邓绥,对邓绥越来越重视!
孝和阴皇后
而这种转变,很快就引起皇后阴氏的嫉恨。
其实从关系上来说,邓绥和阴皇后之间原本是实在亲戚。邓绥的爷爷是邓禹,而阴皇后的外祖父则是邓禹的某个儿子,但不是邓绥她爹。所以,从亲戚关系上来说,阴皇后其实得管邓绥叫一声远房表姑。
这种亲戚关系的存在让邓绥在入宫之初并没有受到什么刁难,阴皇后反倒是愿意多照顾她一些。但是等到邓绥得宠之后,阴皇后却开始逐渐嫉妒起来,越来越觉得邓绥挡了自己的路。
面对皇后的嫉妒,邓绥此时则是表现得非常大度。她只是继续好好学习,努力研究政治,从来不和阴皇后玩什么宫斗。而这个结果,无疑让汉和帝更加满意!
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其实从来都不喜欢后宫天天内斗。皇帝其实更喜欢后宫和睦,而且自己的皇后和妃子能够在工作上帮到自己。当时的阴皇后显然就不符合这个标准。反倒是邓绥更让汉和帝舒心。所以,时间长了之后,汉和帝就逐渐有了废后的念头。他想废了阴皇后,然后改立邓绥做皇后。
从始至终,邓绥其实都没有玩什么阴谋诡计,她一直在用堂堂正正的阳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但这个办法却比那些宫斗手段更加管用。
刘肇
偏偏阴皇后本人并不是太懂这里面的门道。所以时间长了之后,阴皇后虽然察觉到事情不对,但是却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她只是单纯觉得是邓绥装可怜玩忧郁,勾引了汉和帝,所以汉和帝才有废后的想法。
邓绥其实什么阴谋诡计都不需要玩,只需要好好学习,努力去解决汉和帝的问题,就可以轻易战胜一切对手了。至于那位阴皇后,从始至终,她都不知道汉和帝真正想要什么。她只是单纯觉得,这个情况就是单纯的争宠。于是接下来,阴皇后自己走了一步臭棋。她选择在后宫当中去搞巫蛊之术。
巫蛊历来对敌人没啥用,只会把自己折进去。而到了阴皇后这里,自然也是这样。所以后来,没过多久,阴皇后玩巫蛊的事情就被人揭发了出来。本来汉和帝就想废后,这一下,汉和帝更是找到了绝佳的理由。
于是,永元十四年(102年)夏天,汉和帝正式废黜了阴皇后。然后在这一年冬天,汉和帝正式立邓绥为皇后。这一年,邓绥22岁。
就这样,接下来的几年里,邓绥开始以皇后的身份,成为汉和帝身边的“高级参谋”。虽然此时邓绥也很年轻,但是多年的学习,却让她有了非常成熟的政治眼光。再加上此时邓绥的身后有班昭这位“旷世才女”出主意。所以汉和帝对邓绥,只能是越来越满意。
刘肇
而除了帮忙分析朝政,偶尔出主意之外,邓绥唯一做的事情就是帮汉和帝抑制外戚。其他皇后上位之后,往往都会大肆给自己的家族,要权要钱,提高自己娘家的地位。可是到了邓绥这里反倒是截然相反。她非但没有主动要什么,反倒是汉和帝主动给的时候,她直接拒绝了。这个行为,更是在汉和帝面前刷足了存在感。
所以,后世很多历史爱好者对于汉和帝和邓绥的关系曾经有这样一句评价:汉和帝和邓绥之间到底有没有爱情不好说。但显然,对于汉和帝来说,邓绥绝对是一个很有智慧的皇后,是值得自己托付身后之事的。
就这样,在做了三年的皇后之后,邓绥的努力最终得到了超额的回报。
元兴元年(105年),汉和帝突然得了一场急病,突然驾崩。此后,邓绥就以太后的身份拥立了汉和帝的小儿子刘隆为帝。不过当时的刘隆,才刚刚出生一百多天,只是一个小孩。于是在这之后,邓绥便以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并且自称是女君!
邓绥
就这样,从这一年开始,东汉进入了邓绥的时代。
不得不说,历史的有的时候真的是很讽刺。其他的后宫女子,包括那位阴皇后在内,她们费尽了心机,最后却什么都得不到。反倒是邓绥,一个只知道专心学习的女子,却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所以,努力学习有时候真的比瞎折腾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