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被流放发配的人中途为何不逃跑?他们抵达之后又有何意义?
在古代,流放是除了死刑之外,最严厉的惩罚,一般都是将囚犯送到穷乡僻壤,艰苦的劳作。但出乎意料的是,在古代,很多被放逐的罪犯,即便是被放逐,也不会逃走,以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现代看来,流放和流放是一种惩罚,但是在古代,流放的对象是两种不同的人,流放的对象一般都是一些罪大恶极的人,他们的家人都是被连坐的,他们被流放到偏远的地方做苦力,一般都是有时间限制的,就算是没有时间,他们也可以通过一些关系,让自己的家人回来。
但流放的情况却不一样,流放的人一般都是死囚,或者是罪大恶极之人,他们被流放的时候,身上会有纹身,将自己的罪行说清楚,然后被流放到偏远的地方,做一些繁重的体力活,和奴隶没有什么区别。
“终身”之分是指被流放的人必须被流放到偏远之地去做苦力,“终生”则是指其子孙世代为奴,在偏远之地为奴。
据历史记载,在古代,被流放的囚犯中,能够活着到达流放地的,只有三分之一。在漫长的流放过程中,有不少囚犯因为过度劳累而病倒。
就算能够逃过一劫,囚犯们也会过得很艰难,因为他们要在偏远贫瘠之地做苦力,做苦力,有时候还会被边防军当成炮灰,被派到前线去当肉盾,所以这些囚犯虽然不会被处死,但也会受到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
所以很多人都在想,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在古代的时候,囚犯们不去争取一下,为什么要在半路上逃走,这岂不是比成为奴隶和炮灰更好?
在半路上逃走,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流放发配之刑,官名为流刑,从秦汉开始,到隋唐,刑律渐趋完善,直至清代,流放发配都是仅次于死刑的最严厉的刑罚。
在古代,大部分的囚犯都被送到了偏远的地方,那里距离大陆足足有数千里之遥,在那个时代,没有高速铁路,没有飞机,囚犯们想要步行数千里之遥,最少也要半年的时间。除此之外,囚犯还要戴上镣铐,镣铐一般都有二三十公斤重,也就是说囚犯要背着二三十公斤重的东西走上数千公里。
而且,官员们还会给囚犯们设定好路线,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里,将囚犯们送到指定的地点,不然的话,他们会受到惩罚,甚至会受到惩罚。在这样的情况下,负责押解的官员们就会给囚犯们规定一条固定的路线,在这样的情况下,囚犯们的体力都会消耗殆尽,所以,他们想要逃走,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力气。
被流放的囚犯,一般都是由政府提供一半的伙食,这一半的伙食费,最多也就是让他们吃个半饱而已,并不会让他们饿死,因为他们身上穿着的都是囚犯的衣服,而囚犯们想要吃饱穿暖,想要换一套干净的衣服,就必须要花钱从官员那里买到。
如果没有足够的银子来收买官员,他们就会被逼着吃饱穿暖,戴着二三十斤的镣铐,他们能和官员一起走完这段路就已经是奇迹了,更别说逃跑了。再加上衙役们手中都有棍棒、大刀之类的武器,囚犯们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
而且,负责押送的官员,每一次都能得到不菲的报酬,可是他们的责任也很大,若是在押送的过程中逃走,他们也会被牵连进去,这种事情可大可小,轻则丢了工作,重则成为阶下囚,所以,负责押送的官员,对囚犯的管理也是十分严格的。
事实上,在古代,官员们对流放的囚犯都是很严厉的,为了防止囚犯在半路上逃走,他们会对囚犯进行严刑拷打,直到囚犯们乖乖听话,甚至有可能杀死囚犯。
古代的法律可不像现在这样,杀几个人并不是什么大罪,所以《水浒传》中才会有人买通官员来杀林冲、武松等人,而这些官员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就是因为这些官员并不会受到什么惩罚,最多也就是写一篇检讨,从他们的身上扣一笔钱而已。
并且押解官府的官员,哪怕是在休息的时候,都不允许囚犯卸下镣铐,还会将囚犯重新套上,固定在特定的地方,以防囚犯逃脱。
再说了,就算囚犯真的跑了,也不可能背着二三十斤的镣铐跑啊,十有八九还没跑出一里地,就会被官府抓住,如果囚犯有逃跑的想法,官府完全可以直接将其击杀,免得承担什么责任。
所以,当囚犯们被铁链锁住,被关在牢房里的时候,想要逃走都很难,更别说是逃走了。
流放的人越多,下场就越惨
就算被抓到了,也会被抓到,就算抓到了,他们的家人也会被抓到。
唐朝的时候,有一条规则,那就是流放罪犯的妻子和妻子,至于直系亲属,比如祖父母、父母子女和孙子,就不受限制了,如果他们想要流放,就会被流放到流放的地区去。
这一条在古代也算是一种仁义的表现,朝廷的意思就是让流放的人在流放的地方重新开始,这样既能提高流放地的劳动力,又能有效的避免流放的人在流放地逃亡。
如果这个囚犯是有家人的,那他逃出来的可能性就不大了,就算逃出来了,他的老婆孩子父母都在衙门里,肯定会被衙门抓起来的。
就算他把自己的妻子和妻子都送到了这里,但他有没有想过,如果他逃走了,妻子和妻子都会被抓到这里来,他的妻子和妻子都会被抓起来,然后被抓起来。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流放犯狠了,抛弃了自己的妻子,但是流放犯的家里肯定还有自己的父母、孩子等亲人,按照古代的法律,流放犯在流放的过程中,流放犯的父母、孩子等亲人都会受到官府的惩罚,说不定还会因为流放犯而被流放。
一个人可以不顾自己的妻子和妻子,却没有几个人会不顾自己的父母和孩子,那样的话,他就是最自私的人了。因此,如果流放的囚犯有妻妾父母子女等至亲,那么在流放的过程中,他是不会选择逃亡的。
武松在《水浒传》之中,与自己关系最好的人并不多,甚至于在被流放之时,他都没有想过要杀了自己的部下,直到最后一次流放之时,两名部下想要置他于死地,他才不得不杀了自己的部下逃走。
纵然是武松这种孤身一人,胆大包天地杀了自己的护卫,也不可能像是武松这种逃到梁山当土匪的人。
在古代,一般被流放的人都会被刺脸,比如《水浒传》里面的林冲,武松,宋江,这些流放的人,他们的脸上都会被刺上一道纹身,这道纹身就是流放犯,走到哪儿都会被人认出。
自宋代开始,直到清代光绪年间,这一刑罚才逐渐被废止,就算是最接近近代的清代,这一刑罚也十分盛行,甚至比起宋代来,清代的刑罚更加繁复,一般只有犯了滔天大罪的流亡犯,才会被用来割脸,而流放犯则不用割脸。
按照罪孽的严重程度,刺青的部位也是不一样的,比如一个屡教不改的小偷,一般都会在自己的手腕或者小臂上刺青,而一个重罪的奴隶,则会在自己的脸颊上刺青。
身上有纹身的人,就是罪魁祸首,走到哪里都能被人认出,而且,就算用刀割开纹身,也会在身上留下一个巨大的伤疤,让人怀疑他是不是罪魁祸首。
在古代,逃亡的人若是逃回老家,必然会被人告发,不然整个村子的人都会被牵扯进来,就算不逃,一旦被通缉,身上带着刺青,走到哪里都会被查出来,唯一的办法就是找个偏僻的地方躲起来,但没有人帮忙,他一个人也很难活下去。
而在逃亡的过程中,如果被抓到的话,那么等待他们的将是死刑。
因此,当逃走的成功率很低,后果也很严重,一旦被抓到就是死路一条的时候,流放的囚犯们当然不会选择逃走,因为逃走的代价并不大。
被流放的囚犯,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没有退路了。
这些囚犯虽然会被流放到自己的地盘上做苦力,生活艰难,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前途,只要有机会,皇帝陛下会给他们开恩,让他们重新做人。
一般情况下,赦免全凭皇帝自己的喜怒哀乐,像皇帝成亲,登基,灾年等,都会赦免,有些皇帝在位时,还会颁布赦免诏书,赦免百姓,这就给了不少被流放的人一个回乡的机会。
比如唐朝的大诗人李白,因为永王之乱,被放逐到了夜郎(今贵州桐梓县),李白在这里待了一年,因为关中大旱,朝廷降下了一道旨意,将原本应该被处死的人,换成了流放,而不是被处死的人,则被放逐到了其他地方,李白也因此获得了自由,得以离开了夜郎。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会被放逐,比如李白,他在监狱里待了一年多,就得到了赦免,这总比他自己逃走要好得多。
又比如,清王朝顺治年间,江南才子吴兆骞,因为卷入了顺治十四年的南夷科场事件,被流放到宁古塔(现在的黑龙江宁安),因为吴兆骞是江南有名的才子,所以他在宁古塔之中,并没有做什么粗活,反而得到了宁古塔大将军巴海的赏识,被巴海请来做家师,教巴海的几个儿子识字。
从那以后,吴兆骞在宁古塔内的声望与日俱增,许多朝中大臣都想要巴结他,所以他在宁古塔内,并没有受到什么委屈,反而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
最终,吴兆骞的朋友顾贞观和清代大才子纳兰性德有了很深的交情,顾贞观请求纳兰性德去宁古塔救吴兆骞,纳兰性德便借着其父,当时的大学士纳兰明珠向康熙陛下呈上了吴兆骞所作的那篇文章。吴兆骞因此得到康熙的欣赏,得到康熙的赦免,出了宁古之城。
从李白和吴兆骞的故事中可以看出,流放之人并不是没有前途,只要得到赦免,还是可以从流放之地重新做人的,特别是吴兆骞,他凭借自己的本事,不但没有被流放之地折磨,反而成为了德高望重的教书先生,最终被康熙特赦,回到苏州养老,自然也就不用再流放之地了。
结束语
因为逃亡的难度很大,而且逃亡的后果也很严重,更重要的是,逃亡的人在流亡的地方都有自己的去处,这也是为什么逃亡的人很少,归根结底,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愿意和朝廷作对,上梁山。
谁会逃跑?难得有个安稳干饭的地方…………[睡觉][睡觉][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