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北京饭店举办接待宴会,毛泽东请求添汤:那我就特殊一次吧

静心的历史 2022-04-15 18:56:05
前言

1949年,开国大典之后没几天,在颐和园北宫门以摊贩身份从事警卫工作的便衣队队员高福禄接到了新安排,进城到北京饭店从事安全保卫工作。

图丨解放军夺取天津

便衣保卫队

1948年平津战役接近尾声时,中共中央已经在紧锣密鼓准备搬迁至北平了。搬迁工作由周恩来亲自部署,具体实施工作则由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中直党委副书记曾三负责。

担任中共中央情报和安全保卫工作的李克农,对北平的情况已经悉数掌握:

北平作为国民党华北“剿总”的所在地,原本就特务机构林立,国防部保密局、二厅、党统局、阎锡山的特务系统,还有美英的国际间谍等,数得上名的就有八个。

而且随着辽沈、平津战役的胜利,从东北、华北等地也有大量特务流窜至北平潜伏下来,而这错综复杂的特务网,很难在短时间内肃清。

基于这些情况,李克农很敏锐的意识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敌特分子一定会隐秘的进行破坏、暗杀、投毒等活动,因此,保卫工作万万不能掉以轻心。

图丨李克农

于是,李克农向周恩来提出了“组建便衣保卫队”的建议,

“以前在城市,敌人在明处,我们在暗处,以后就会反过来,敌人在暗处,我们在明处,因此,仅靠公开的保卫工作就不行了,必须建立一支便衣保卫队,把公开和秘密的保卫工作结合起来,确保中央的安全保卫工作万无一失。”

周恩来对李克农的建议完全同意,得到周恩来的首肯后,李克农找担任中央警备团手枪连连长的高富有谈了话,

“解放战争形式发展得很快,北平马上就要解放了,党中央机关、解放军总部和毛主席很快就要搬迁至北平了,北平的敌情很复杂,和农村不一样,那里不仅需要公开的保卫,还要隐蔽的保卫。因此中央决定,组织一支150人左右的便衣保卫队,这个队的队长就是你了,另外再给你配备一位指导员焦万有,一位副指导员沈平。”

高富有是山西石楼县人,红军长征后,到山西准备攻打国民党占领的石楼县时,高富有第一次见到毛泽东,从此,他便下定决定跟着毛泽东干革命。

因为骁勇善战,他很快当上了机枪班的副班长,然后一路成长为班长、排长,后调到中央警备团手枪连当连长,如今,又成为便衣队的队长。

图丨高富有

焦万有是高富有的战友,长期在中央警备团做保卫工作,经验丰富;

沈平则是大学毕业的知识女性,参加革命后,便长期在中央社会部工作,还在承德、张家口等城市做过地下工作,不仅有隐蔽斗争的经验、政治能力、业务能力也很强。

至于便衣队的队员,则是从中央警备团和石家庄华北军政大学学员中各选调五六十人,还有中央社会部选配了一部分有地下工作经验的干部们联合组成,华北军政大学的学员高福禄也被选入其中。

高福禄,1931年出生于山西省黎城县下桂花村的一户人家,10岁时参加村儿童团,成为团长。

1947年,他考入长治太行山工业学校,同年9月,被推荐到晋冀鲁豫军政大学学习,不久后转入华北军政大学。

1948年年底,高福禄被选入便衣队,接到组织通知后,他和战友们前往中央社会部所在的河北省平山县西黄泥村进行集训。

图丨便衣保卫队部分队员合影

来这里的人大都不明白这个训练班的目的,也在四处打听,胡乱猜测,没过两天,有个小道消息传开了,“这次的任务不是上前线打仗,而是脱下军装,到北平干‘特务’工作。”

一听这话,训练班炸锅了,大家都觉得“特务”工作不太光彩,不愿意干。

1949年1月19日,中央社会部的一位负责同志给大家开了会,说明了工作性质:

“听说有人不愿意当‘特务’,想打退堂鼓?你们这一期培训后,要到北平去,保卫党中央、毛主席的安全,是便衣警卫干部。大家想想,进了北平,我们在明处,敌人在暗处,光靠公开的警卫怎么行?我们这叫用‘特务’对付特务,你们的工作是很光荣的。”

道理说明,大家也打消了心里的顾虑,开始认认真真学习新本领。

图丨北平解放

便衣队的大部分学员都来自于农村,缺乏隐蔽战线对敌斗争的经验,还有好多连大城市都没去过,因此,李克农、方志纯、罗青长等领导亲自授课,针对性制定了课程。

训练班原计划学习三个月左右。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2月3日,李克农先去了北平,为党中央和解放军总部选择驻地。

队员们敏锐地意识到,训练的时间可能会缩短,果不其然,学习才学到一半,高富有接到了李克农的命令:立刻停止学习,开赴北平。

3月8日一早,150多名便衣队队员,身穿新做的卡其布军服,分乘4辆解放军缴获的美制十轮大卡车,向北平驶去。

图丨颐和园

保卫党中央进京

便衣队到达北平后不久,为了工作方便和隐蔽真实身份,很多干部和队员都有了一个公开身份,高富有“成了”颐和园管理处主任,沈平“成了”北京饭店副经理,而高福禄“成了”颐和园北宫门的小摊贩。

某天晚上,高富有找他谈话,告知了任务,并强调这个位置非常重要,可以监控香山通往西直门这条路上发生的所有事情。

高福禄当时只有17岁,有点担忧自己做不好,吓得连连拒绝,“不行,不行,我是个土包子,城里的事情什么都不懂,干不了。”

高富有严肃地说,“小老弟,进城前你不是向组织写过决心书,说誓死保卫党中央、毛主席嘛?怎么现在让你摆个摊就胆怯了?干革命可不兴讨价还价。”

图丨高福禄(后左一)

高福禄委屈地想哭,高富有赶紧安慰,“我参加革命的时候比你还小,开始也胆怯,可一干上就不怕了,不会没关系,革命就是在干中学的,我相信你,一定能干好的,有什么困难告诉我。”

高福禄只好硬着头皮接受了任务。高富有给了他100元钱,算是开小摊的本钱,除此之外,还有一身棉袍、一顶礼帽,高福禄换上后,也像模像样。

然后,在北平做地下工作的梁世英带着高福禄去了西苑同庆街10号院。

院里的住户大都是在颐和园一带开店的,梁世英是这个院的房东,住户们听说梁世英来了,纷纷出去看他,趁此机会,梁世英将高福禄介绍给了大家,

“这是我一个朋友的弟弟,托我在这里帮他在宫门前摆个摊,谋口饭吃,他年纪还小,希望大家多多关照。”

图丨小摊贩

梁世英话音刚落,60岁的刘大妈热心地接过话茬,“苦命的孩子,你愿意跟着我一起干吗?跟大妈到北宫门出摊吧。”

高福禄巴不得有人带带他,千恩万谢地答应了。随后,他进了点货,跟刘大妈一起摆起了摊。

一开始,高福禄不好意思吆喝,刘大妈笑呵呵地告诉他,“做买卖不丢人,跟我喊,‘卖花生米咯’!”

高福禄学着刘大妈的样子,喊了第一嗓子,“卖花生咯!”

之后,高福禄的表现越来越熟练,很快就和北宫门的摊贩们混熟了,没想到,他还真的在这一带发现了可疑人员。

10号院中有一对夫妇,男的60多岁,称病闲赋在家,油瓶倒了都不扶,整天啥都不干。女的30多岁,在北宫门摆茶摊养家。

这样的搭配让高福禄感觉奇怪,便将情况上报给了高富有。颐和园公安分驻经过调查后发现,男的以前是东北的大地主,带着国民党杀害过我党干部,东北解放时,他带着二姨太逃到了北平。

图丨报纸

便衣队进驻北平十几天后,3月23日上午11点,周恩来安排毛泽东、朱德、任弼时、陈云、王稼祥等人坐上了车。

毛泽东上车前,风趣的对周恩来说,“今天是我们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

周恩来笑着回应,“我们都应当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

毛泽东稍微沉思了一下,“退回来我们就失败了,我们绝不当李自成。”

随后,车队出发了,按照安排,毛泽东一行将于3月25日凌晨乘专列进京。

3月25日这天,李克农给便衣队布置的任务是:在清华园火车站、颐和园和西苑机场内执行便衣保卫任务。

出于保密纪律,便衣队领导只是吩咐队员们“要执行最重要的保卫任务”,然而,所有人心照不宣,这么多天的忙碌,为的就是这一天早点到来。

3月25日凌晨3点,队员们个个摩拳擦掌,早早起身,按照部署各就各位。

图丨周恩来

等天色大亮,专列到站了,党中央领导人分乘汽车去到颐和园益寿堂休息。周恩来忙的脚不沾地,他找来高富有,询问从颐和园至西苑机场中间要路过的一个“V”型转弯处,有没有做好安排。

这里是事故频发处,高富有不敢掉以轻心,他回答,“那里已经安排了我们的人负责指挥交通。”

“能指挥得了吗?”周恩来关切地问道。

“能”,高富有斩钉截铁地回答,“我们进城后,就开始训练,向人家学习交通规则和指挥知识了,还在一些要害地段进行了上岗实习。”

周恩来还是不放心地嘱咐了几句,高富有被他严谨精细的工作态度感染了,之后又坐车对颐和园到西苑机场沿线的警卫工作做了最后巡查。

图丨毛泽东

好在一切顺利。西苑机场阅兵活动结束后,一行人驶向了中共中央的新驻地——香山,通往香山的路是临时抢修的,坑坑洼洼,一路颠簸,司机只好把车灯全部打开,快速前进。

毛泽东看着窗外荡起的尘土,眉头紧锁,周恩来也脸色不佳的提醒,“太快了,不要太快.......”

车队驶入香山大门后停了下来,周恩来径直走向从领头车上下来的王范(中央社会部干部),“你想干什么!车开得那么快!”

王范正满心欢喜,一路上没出什么问题,没想到周恩来如此严厉地批评了他,他壮着胆子解释说,“我是想和后面的车拉开一定距离,万一遇到炸弹,我被炸死了,后面的车还不至于发生危险。”

周恩来缓下语气,“可你想过没有,天已经黑了,后边的车又不认识路,你跑得那么快,后面的车使劲追你,万一翻车了怎么办?”

图丨毛泽东

这时,毛泽东也走了过来,他同样严厉地对高富有说,“高富有,你搞什么名堂?搞得我进北平比蒋介石进北平还要厉害,这还得了!共产党怎么能怕群众呢!”

原来,在去机场的路上,毛泽东透过窗口,看到沿途警备森严,有的武装战士甚至把枪口对着街上的行人,这让他心里很不舒服。

但因为之后还有阅兵,便隐忍未发,这会儿到了香山,毛泽东便把此事说了出来。周恩来接着毛泽东的话继续说,

“我们和人民是鱼水关系,而你们断了交通,警戒枪口朝着群众,警卫方式过于机械,人民群众会怎么想,共产党的领导怎么能这样进城呢?”

图丨北京饭店

在北京饭店从事保卫工作

党中央进京后,在香山一住就是几个月。8月,党中央核心机关及中共领袖搬入中南海后,在颐和园的警卫重心逐渐转入城内。

开国大典结束后,高福禄接到新的工作安排:去北京饭店从事安全保卫工作。

推荐高福禄去北京饭店的是沈平,因为他已提前考虑到,未来的北京饭店,保卫任务会越来越繁重,眼下也急需改变战争年代的保卫方式,因此,需要尽早充实培养一些自己的保卫干部。

高福禄年纪小,聪明机灵,学东西快,沈平看上他后,便把这事跟高富有说了。可高富有找到高福禄后,高福禄却不太愿意,

“刚进京就去当‘小摊贩’,现在又要去当‘店小二’,自己还怎么上前线打仗啊?”

不过,高福禄也明白,战士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所以还没等高富有给他做思想工作,高福禄自己就想通了。

图丨周恩来

到了北京饭店后,高福禄先是在办公室任保卫干事,这工作的任务,就是在饭店内设置一个问询窗口,高福禄每天就在窗口值班,看到首长或是贵宾就及时迎候,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而真正的执勤警卫,是由人民解放军公安纵队的一个连负责,战士们依旧按照战争年代的那一套,端着大枪,态度生硬的拦下每一个进出饭店的客人,检查证件后,刻板的护送进出门,跟押送犯人一样,这让很多客人感觉不太舒服。

此事引发的投诉很快被传到了周恩来耳朵里,过问之后,饭店采取了改进措施:先由保安干事辨认首长或贵宾,负责迎接引领事宜,执勤警卫只需听保卫干事的指挥就好。

别看问询处只是一个小小的窗口,高福禄却通过这里经历过不少难忘的人或事。

图丨邓小平

有一次,在四川担任西南军区兼二野政委的邓小平来北京饭店开会,利用会议间隙,邓小平在饭店附近的王府井逛了逛。

因为不喜欢兴师动众,邓小平就没带任何警卫,可没想到的是,他逛完街回到饭店时,执勤警卫不认识他。

对方看他个子不高,穿着一身斜纹布衣,没带警卫也没带证件,不像大首长的样子,便把他拦了下来。

执勤警卫问“你找谁”?邓小平语气平常,“我是邓小平,我不是找人的,没什么事,让我进去吧。”

小战士很倔,坚持不放邓小平进去。邓小平有点尴尬,不知如何是好,这时,高福禄正好办完事回到问讯处。

他急忙从问讯处走出来,“邓政委,实在抱歉,这是新来的战士,还不认识您,快请您进去吧。”

邓小平摆摆手,“没关系,这个战士做得没错,不要责备他”,说完快步走进饭店。

其实,高福禄从参加革命以来,就跟二野没有任何联系,那他为什么会认识邓小平呢?

原来早在抗战时期,担任八路军129师政委的邓小平曾到山西太行山解放区参加抗日群英大会,当时正是儿童团团长的高福禄接受了邓小平的检阅,这次检阅,让高福禄记住了这位个子不高的首长。

图丨毛泽东、伏罗希洛夫

除了邓小平,高福禄还有一件对毛泽东印象深刻的事情,那是1957年4月,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访华,接待宴会在北京饭店举行,毛泽东也参加了。

宴会的最后一道汤菜,是每人一小碗的冬瓜鱼丸汤,毛泽东尝了尝,很快便喝完了,他有些意犹未尽的问服务员,“我能再喝一碗吗?”

“主席喜欢,喝多少都可以”,服务员一边说,一边为毛泽东添了汤。

毛泽东笑了笑,“那我就特殊一次吧”。

“不特殊的,每个客人都可以添汤,您多喝点我们才开心。”

“你们尽捡好听的话给我说,搞特殊化不好呢。”

宴会结束后,大家还在讨论此事,毛泽东身为领袖,生活简朴,吃饭简单,长征时吃树皮,抗战时吃黑豆,好不容易建国了,条件好了,毛泽东吃的最好的也就是一碗红烧肉。

这一碗冬瓜鱼丸汤并不是什么高档菜肴,毛泽东却非常满足,添碗汤还总担心自己是不是搞特殊了,怎能不使人为之动容呢。

0 阅读:2
静心的历史

静心的历史

欢迎大家关注静心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