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史话:影响中国紫砂史的历代名壶(下)

文气紫砂 2020-07-31 16:10:54

曼生壶是后世对陈鸿寿作品的统称。

陈鸿寿字子恭,号曼生、曼龚、曼公、恭寿、翼盒、胥溪渔隐、种榆仙吏、种榆仙客、夹谷亭长、老曼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曾任漂阳知县、江南海防同知。工诗文、书画,善制宜兴紫砂壶,人称其壶为曼生壶。书法长于行、草、篆、隶诸体。篆刻师法秦汉玺印,旁涉丁敬、黄易等人,印文笔画方折,用刀大胆,自然随意,锋棱显露,古拙恣肆,苍茫浑厚,为西冷八家之一。

陈曼生对历史最大的贡献是设计了茗壶十八式,史称“曼生十八式”。

陈曼生在溧阳为官期间(嘉庆二十一年前后),当时文坛名流糜集,他和钱叔美、汪小迁等关系甚密,期间又结识宜兴的制壶名手杨彭年、杨宝年、杨风年兄妹,对紫砂茗壶产生浓厚兴趣,并聚集了郭频伽、江听香、高爽泉、查梅史等一批书画名家共同设计,创制茗壶造型十八式,每式都撰拟题铭,分别书写,由杨氏兄妹,邵二泉加制,曼生在壶上题铭书刻,这些加工制作的茗壶正契合了中国文人雅士在美学上追求幽野之趣的理念,在当时极受文人雅士的喜爱,这就是“曼生十八式”的由来。

现在我们见到的嘉庆年间制作的紫砂壶,壶把、壶底有“彭年”二字印,或“阿曼陀室”印的,都是由陈鸿寿设计、杨彭年制作的,后人称之为“曼生壶”。

“曼生十八式”在紫砂艺术上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在款式、意境及文化内涵上进行了一次里程碑式的创新。陈曼生倡导“诗文书画,不必十分到家”,但必须要见“天趣”。他把这一艺术主张,付诸紫砂陶艺,为紫砂壶创新带来了勃勃生机。陈曼生将紫砂茗壶与诗书画印艺术巧妙结合并行之成风,这种风气在当时及以后一直格外引人注目。陈曼生对宜兴陶业的振兴,有非常大的贡献。

鱼化龙壶为圆形壶体,壶身作海水波浪图案,壶盖波涛涌起,立体雕出龙首探出,且伸缩自如,壶柄作龙尾,如蛟龙浮海,神气活现。鱼化龙为龙头鱼身的神物,该神物寓意高升昌盛、金榜题名。

《琵琶记·南浦嘱别》:“孩儿出去在今日中,爹爹妈妈来相送,但愿得鱼化龙,青云直上。”《长安谣》中有“东海大鱼化为龙”的说法。鱼化龙壶就是根据这些个传说创作的,它暗合了人们飞黄腾达、平步青云的愿望,所以一出现就受到人们广泛的喜爱,不管是达官显贵、文人雅士,还是贩夫走卒、乡野百姓,都很喜欢这种款形的紫砂壶。

据传鱼化龙壶为清代邵大亨首创。

邵大亨清壶艺名家,宜兴上袁人,是紫砂史上继时大彬、陈鸣远两位大家之后又一位顶峰级宗师。

邵大亨创作出了历史上最为精美的两件鱼化龙壶。传世的两件大亨鱼化龙壶,一件藏在香港茶具文物馆,一件由南京收藏家王一羽收藏。

两壶大小相近,造型相似,而南京王一羽藏壶工艺更为精细,泥色也更为纯净润泽,呈沉静的栗色。壶把满饰鱼鳞纹,这与港藏鱼化龙壶光素的壶把不同。壶身为圆形,由几块规则的波浪组成。一面波浪中伸出凶猛的龙头,张口吐出一颗发光的宝珠,另一面刻鲤鱼跃出波涛。壶盖呈波涛涌起状,浪尖探出立体雕出的龙头,作为壶钮。龙头可伸缩,倾茶时,龙头伸出,同时龙头里又伸出一根细的舌头。倾茶毕,壶持平,龙头缩回,舌头也隐入龙头不见。邵大亨使用瓜子形小印,印文为楷书“大亨”。该壶设计巧思,造型华美大方,刻画精细而不繁琐,块面清晰简洁,线条流畅明快,沉静中透出活泼,令人叹为观止。

邵大亨制壶以浑朴取胜,五色晶光,气韵温雅。大亨幼时学习制壶,少年便即成名。他珍视传统,在传统的基础上提高,博览众长,创意源泉不绝。他的作品巧思精工,力追古人。

《宜兴县志》记载:“君所长,非一式。而雅善效古,每博览前人名作,辄心揣手摹,得者珍如拱璧。其佳处,力追古人,有过之无不及。”“每游览竟日或卧逾时,意有所得,便欣然成一器。”

大亨对紫砂壶发展最大的贡献是在那“诗书画于一壶”的一统之风之下,走了另一条路,一条“空前”的路。不是“诗书画于一壶”之风,而是向紫砂壶“壶身本体”,探求紫砂艺术语言,创造紫砂艺术语言。

邵大亨的“束竹八卦壶”,不刻一句铭,不刻一首诗,不刻一幅画,而用紫砂壶自身的一个个细节,一组组构件,说了丰富的内容,讲了无尽的意蕴,铸造了名垂青史的哲理美。

邵大亨是一位承前启后的紫砂技艺名师。现有“掇球壶”、“风卷葵壶”、“束竹八卦壶”藏于南京博物馆,其中南博藏邵大亨制《八卦束竹壶》还上了1994年邮电部发行的“宜兴紫砂陶”特种邮票。

历史上所制程寿珍的“掇球壶”最负盛名。

掇球壶壶身似球,壶盖呈半球状,盖钮亦呈球形,犹如三球重叠,故称掇球壶。其造型以优美弧线构成主体,线条流畅,视觉感也极为舒适,整把壶稳健丰润。壶高13.4厘米,横宽12.6厘米。壶底铃阳文印:“七十二老人作此茗壶,巴拿马和国货物品展览会曾得优奖。”壶把手下有楷书“直记”印,壶盖上是一方“寿珍”篆书印。此壶现珍藏于宜兴紫砂工艺厂。

程寿珍(1858~1939),又名陈寿珍,号冰心道人,江苏宜兴人。邵友廷之养子,承父家教,少年所作品类较多,中年至晚年仅制三种,掇球、仿古、汉扁。技艺娴熟,是个多产制壶名家。他的壶价廉物美,当时嗜壶者都能购得,故其传器较多,颇受大众推崇。常用印章:“冰心道人”、“寿珍”,把下铃“真记”二字小印。基础厚实,制壶粗矿而瓢逸,擅长掇球壶等方圆紫砂茶壶制作,摄球壶是代表作之一。

他创作的掇球壶于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赛会和芝加哥博览会得金奖,1932年他创作的掇球壶再获美国芝加哥博览会优秀奖。

程寿珍所制掇球、大仿鼓等茗壶,至今仍是艺人们学习、仿制的典范。

2008年11月12日,中国嘉德2008秋季拍卖会于北京落槌,蒋蓉的一把“五头束柴三友壶”突破35万元的估价,最终以50.4万元成交。2016盈时春拍,同样是这把壶,经过场内外多轮激烈竞价,拔得全场头筹,最终以520万元的高价落槌。

“五头束柴三友壶”为传统花货造型之精品,历代名手皆有演绎。其构思精巧,形式古朴典雅,是一件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之精神作品。作品表现岁寒三友被樵夫砍为柴火时,尚紧紧相抱,不屈不挠的意象,其精神境界远远高出作品本身。壶身各部接合巧妙、姿态各异、粗细有别、树桩自然古朽。花枝、松鳞、果叶惟妙惟肖,刻画精细,自然生动,收放自如。壶身中一道竹箍,突出主题,引人入胜。树干之裂痕,出神入化。是一件意到功到的超现实的雕塑性的艺术作品,颇显功力。

蒋蓉大师(1919~2008),从事紫砂艺术已七十余年,创作的代表作品有荷花壶、牡丹壶、莲花茶具、芒果壶、南瓜壶、莲藕酒具、蛤蟆捕虫水盂等,作品荸荠壶被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收藏,荷花壶在全国工业会议上被评为“特等奖”,并为周恩来总理出访东南亚等国家制作礼品。

1956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任命她为紫砂工艺“技术辅导”,这在当时历史情况下是工艺界的一种最高荣誉和待遇。她著有《师法造化,博采众长》的紫砂专论。蒋蓉大师擅以瓜果、植物、动物入壶人器,荸荠、百果、石榴、荷藕、寿桃、松果、西瓜、芒果、佛手,无不体现出她的一片天真烂漫的情趣;玉兔、春牛、乌龟、青蛙、蛤蟆、飞蛾、缕站、螳螂信手拈来,点石成金。一切自然界的生命,一旦被她看中,即可幻化今生,纵身一跃而成为小小精灵,被永远定格在紫砂艺术的天地之中。

蒋大师的花货肖形作品,大抵以神态见长,毕肖显神、工而不俗,是蒋大师与其他工艺美术师的根本区别。一直以来,紫砂素器根深蒂固地占领着紫砂市场,而花器总是处于旁落的地位。而蒋蓉的“五头束柴三友壶”能一举打破这种局面,不仅代表了国人对蒋蓉大师深深的追悼和怀念,更重要的是代表了国人对花器作品价值的真正认识和推崇。

2008年11月23日下午,一把唐云生前收藏的顾景舟制、吴湖帆绘的紫砂壶在上海工美秋季艺术品专场拍卖会上以318万元成交。这在当时是有成交记录以来最贵的一把紫砂壶。

这把顾景舟制、吴湖帆手绘的大石瓢紫砂壶,在藏壶界早已是大名鼎鼎,多部权威紫砂著作均有著录。此壶壶身两面分别刻着吴湖帆绘竹和书法。所书句子为:“无客尽日静,有风终夜凉。药城兄嘱,吴倩并题。”“药城”是唐云的字号,“吴倩”乃吴湖帆。此壶为顾景舟1948年所制,共5把,分赠吴湖帆、唐云、江寒汀等上海名画家。

石瓢壶原是紫砂传统造型,此壶作者却集各家之大成,创出自我。壶上宜书宜画,一改清初以来繁琐无度、堆砌浮华之气,刻意追求线性的流畅舒展,反复权衡比例的协调秀美,显现了简朴大方的气度。此壶是件智欲其圆、行欲其方、刚柔相济、允克用藏的砂壶珍品。

顾景舟(1915~1996)原名景州,早年曾用艺名“武陵逸人”、“瘦萍”,晚年爱用“老萍”。宜兴川埠上袁村人。

顾老少年便极负盛名,1933年顾景舟18岁时,他继承祖业,随祖母邵氏制坯,亦承袭家中制壶客师的诀窍,凭借文学功底,出手不凡,一举成名,跻身壶艺名家行列。20岁左右,曾应上海郎氏艺苑聘请,仿古作陶,每遇历代名作,反复揣摩,悉心研究,所制作品与传器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顾老中年时期积极参与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紫砂生产工场的生产工作,奠定了紫砂技术水平跃上新台阶的基础,为整个紫砂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并为祖国培养出现今的多位高级工艺美术人才,使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紫砂陶艺更加发扬光大。顾老暮年,将自己一生几十年的创作实践经验总结归纳,亲自编纂《宜兴紫砂珍赏》巨著,为我国紫砂业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献资料。顾老穷毕生精力于紫砂陶艺,不断进取,勇于创新,并带领几代人为紫砂事业增光添彩。他以博大的胸怀,精湛的技术,在紫砂发展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不愧为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紫砂发展的五百年,也许只是历史的沧海一粟,但也是无数陶工、艺人为紫砂壶的发展作出贡献的五百年,期间,名家大师辈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向大师们致敬!

一把小小的紫砂壶,它凝结了中国文化艺术中之精粹,集诗词、绘画、书法、篆刻、雕塑于一体!风格隽异,自成一统。

它传承的是中国几千年来光辉灿烂的文化历史,如果没有这一悠久源长的文化库,没有自已的生命基点根植于这一土壤中,也就没有紫砂的今天!

0 阅读: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