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是春秋末年传奇人物,其悲惨结局却令人扼腕叹息!
伍子胥是中国古代春秋末年的一个传奇人物,其先祖伍举曾为楚庄王征战打下赫赫功勋,伍子胥家族世代为楚国重臣。父亲伍奢担任太子太傅,哥哥伍尚则担任楚国大夫,这让伍子胥从小就处于充满权势的封建社会环境中。他天资聪颖,好学不倦,相信自己必然能够建功立业成为楚国重要柱石。他性格刚毅果敢,常常对许多事物都有独到的看法,受到身边人的赞赏和认同。伍子胥的才华和前途远大倍受父亲的喜爱,他的父亲坚信儿子会成为楚国的栋梁之材。
然而,伍子胥的命运却多舛,他的前途和美好未来被一场宫廷丑闻所打破,家破人亡。这场宫廷丑闻牵扯的历史背景相当复杂。在春秋时代,通过亲戚联姻来加强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普遍的政治手段。但是,这种婚姻必须遵循门当户对的原则。因此,当楚国太子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时,国王便派遣使者费无极前往秦国寻找合适的公主。
但是,代表楚国的使者费无极却是一个缺乏廉耻和道德的人。他竟然为了迎合楚平王的心意,大言不惭地说秦国的公主非常漂亮,国王自己也可以娶她,这样也可以达到联姻的目的。楚平王起初并不赞同这种提议,因为这次选婚的事情是为了给自己的儿子寻找合适的老婆,而非为自己找妻子。这样做不仅不遵循礼法,而且也会让人扫兴和不屑。于是他表示强烈的反对。然而,费无极清楚地了解楚平王的性格,他冷笑一声表示,毕竟秦国的公主还没有成为太子妃,对于谁能娶到她还没有定论。如果陛下真的喜欢,就自己娶她,之后再为太子物色一个合适的新娘。
昏庸的楚平王听信费无极的建议,认为他说得有道理,于是娶了秦国公主。费无极内心十分不安,害怕太子建在未来登基后会报复他,因此他设计让楚平王调太子到边境地区镇守。
不久之后,费无极又在楚平王面前挑起事端,散布太子谋反的流言蜚语,并把太子建的老师伍奢也牵扯进来,让整件事情变得更加恶化。费无极的目的就是想诋毁太子的名声,让太子在民众和楚国官员中失去信任。
楚平王下令将伍奢囚禁在大牢中。费无极告诉楚平王,伍奢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子胥非常有能力,如果不除掉他们,会威胁到王室的统治。于是楚平王派人去抓他们两兄弟,承诺只要两人进宫解释清楚,就能释放他们的父亲。然而,伍尚知道这一定是楚平王的阴谋,他不愿为了自己的生命而放弃家人,决定留下来陪伴父亲。他叫伍子胥快逃。伍子胥夺过刀剑,决定离开楚国,逃往吴国。但是,楚平王已经派出人手在各个关口进行搜捕。伍子胥度过了一个夜晚徘徊不定,烦恼不已,一夜之间便白了头发,第二天却惊喜地成功地通过了关卡,顺利逃往吴国,开始了自己的流亡生涯。
伍子胥到达吴国后,得到吴王僚的赞赏,但吴王僚并没有真正信任他,只是将其视为有用之人而已。为了继续为自己的报仇计划而努力,伍子胥成为了吴王僚的二儿子公子光的亲信,并得到了他的信任和支持。在这个基础上,伍子胥的才能逐渐得到了发挥。后来伍子胥找准时机,便趁机派人杀害了吴王僚,帮助公子光继位成为吴国的新君,后世称为阖闾。伍子胥成为了吴国的相国,为全国的政治和军事事务担当要职。在担任吴国相国期间,伍子胥一直努力为自己的国家而奋斗。他利用自己的能力和手腕,调整了吴国的根本政策和外交战略,加强了国家的实力,推动了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他抓住机会,平定了内乱和动荡,并保护了国家的领土和权益,为吴国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伍子胥和孙武励精图治十几年后,他们采取精妙的大迂回作战策略,成功攻占了楚国的都城郢都。尽管楚平王已经去世多年,但伍子胥仍然没有忘记当年的事情。他挖出楚平王的尸体,以此来表达对楚国统治者的报复之心。不久之后,吴王去世,夫差继位。夫差是靠伍子胥的帮助而登上王位的,本应感恩戴德。然而,他过于固执己见,才干平平,在处理与邻国越国的关系时,没有听取忠言,而是信任自己的判断力,最终导致吴国毁灭。在这个过程中,夫差不仅没有珍惜伍子胥的贡献,还因为个人私怨将伍子胥所杀。
伍子胥的悲惨结局令人深思。孙武在攻取楚国后,曾劝告伍子胥一起离开,以避免功高震主、得意忘形而带来的潜在危险。然而,伍子胥过于迷恋于权力,自认功劳巨大,认为一生的荣华富贵指日可待。孙武则强调,迷恋权力会让人失去清醒头脑,只有确切的对待权力,才能保持清醒。伍子胥可以说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将领,具有卓越的领导力和才华,但贪权恋位却毁掉了他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