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一广东9旬老人看杂志,才知30年未见面的儿子在造核潜艇

这这这哈哈 2024-11-23 11:32:37

1987年春天,一位9旬老人颤抖着双手打开一封神秘的大信封。信封里没有书信,却装着一本《文汇月刊》。当老人翻到那篇题为"赫赫而无名的人生"的报告文学时,泪水夺眶而出。文中虽然没有提到"黄总设计师"的真名,但老人从"他的妻子李世英"这几个字中,认出了30年未见的三儿子。此时的老人已经失去了丈夫,而这个让全家埋怨了30年的"不孝子",究竟去了哪里?为什么音信全无?他又在做着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一、少年立志,报国为念

1938年的广东海丰,日军的轰炸机时常呼啸而过。14岁的黄旭华站在自家诊所门前,望着街道上匆匆逃难的人群,内心五味杂陈。作为一名乡医的儿子,他从小就在父亲的教导下学习医术,原本打算继承父业,为乡里百姓治病救人。

可战火改变了一切。那年夏天,一场轰炸让黄旭华下定决心改变人生轨迹。一个晴朗的早晨,他正在帮父亲抓药,突然警报声响彻小镇。人们惊慌失措地往防空洞跑去,可还是有十几个村民被炸伤。父亲带着他连夜救治伤员,可设备简陋、药品匮乏,最终还是有人因伤重不治。

"救死扶伤是行医者的天职,可面对强敌的炮火,医术再高明又有何用?"黄旭华放下了手中的药碗,决定去求学深造。

当时的聿怀中学因战乱已迁至粤北山区。为了到校读书,年仅14岁的黄旭华徒步跋涉了四天四夜。他带的干粮很快吃完,只能沿途向农户讨些剩饭充饥。夜晚就在路边的祠堂或庙宇里将就一宿,第二天天不亮就继续赶路。

到校后的求学生活并不轻松。由于战时物资紧缺,学校伙食极其简陋,每天只有稀粥咸菜。黄旭华和同学们经常饿得前胸贴后背,可他们依然坚持读书。最艰难的是防空,每当敌机来袭,全校师生就得放下书本,抱着简单的行李往山上跑。

一次空袭后,黄旭华在废墟中捡到一本《科学画报》,上面刊登着各国先进武器的图片和介绍。他看到美国最新型的战舰,能在海上纵横驰骋,威力强大。这让他眼前一亮:"要让祖国强大,必须掌握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1945年,黄旭华考入了国立交通大学船舶系。开学第一天,他就在日记中写道:"我要学造船,为国家造出最先进的舰船,保卫我们的海疆。"为了表达这份决心,他将自己的名字由"绍强"改为"旭华",寓意着要像旭日东升一般,为祖国的船舶工业带来光明。

在交通大学的四年,黄旭华刻苦钻研造船技术。每天天不亮就去图书馆占座,直到馆员关门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他自学俄语,就为了能看懂苏联的造船专著。实习期间,他主动申请去修船厂当学徒,不怕脏不怕累,经常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

1949年,黄旭华以优异的成绩从交通大学毕业。这一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组织会议上立下誓言:"我愿意献身祖国的造船事业,哪怕付出一切代价。"没想到,这句话成了他此后半个世纪人生的真实写照。很快,他就被分配到了上海军管会船舶建造处工作,开始了他传奇的造船生涯。

二、突然离别,音讯全无

1957年春节前夕,黄旭华踏上了回乡探亲的路。这是他工作后第一次回家,也成了此后三十年最后一次与家人团聚。当他走进那个熟悉的老宅院,母亲曾慎其正在灶台前准备饭菜,听到脚步声回头一看,手中的铲子"咣当"一声掉在地上。

"三儿回来了!"母亲的呼喊声惊动了全家。七十多岁的父亲黄义林拄着拐杖从里屋快步走出,兄弟姐妹们也纷纷从各处赶来。一家人围坐在堂屋的圆桌前,母亲特意蒸了黄旭华最爱吃的咸鱼糯米饭。

饭桌上,父母追问着他在上海的工作和生活。黄旭华说得很少,只是一再表示"工作很好"。母亲心疼地说:"你从小就爱读书,现在总算有出息了。"父亲则一直在问他:"结婚的事考虑得怎么样了?"

黄旭华笑着回答:"去年和一个同事结婚了,她叫李世英。"父母听说儿子成家,都很高兴,可当问起为什么不带媳妇回来时,黄旭华只说她工作走不开。

三天后,黄旭华就急着要走。母亲拉着他的手说:"你这孩子,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多住几天啊。"黄旭华却坚持要走:"单位还有重要工作,不能耽搁。"临行前,他对父母承诺:"以后我一定常回来看看。"

这一别,竟成永诀。此后三十年,黄旭华仿佛人间蒸发,家里只能偶尔收到一封来自北京的信。信中从不提工作,只是简单问候父母身体,叮嘱兄弟姐妹要照顾好二老。

1965年,父亲黄义林病重,家人发了多封信去北京通知黄旭华。可直到父亲去世,也没等来他的只言片语。送葬那天,母亲望着遗照泣不成声:"老伴啊,三儿他......"

街坊邻居私下议论纷纷,说黄旭华是个"不孝子"。就连兄弟姐妹们也开始抱怨:"三哥这些年到底在干什么?连父亲最后一面都不见。"每当听到这些话,母亲总是默默擦泪,一句辩解的话都不说。

北京的信箱地址是家人唯一能联系到黄旭华的方式。大姐曾写信质问他:"你知不知道,你这样会让母亲多伤心?"可这封信如同泥牛入海,杳无音信。

日子一天天过去,母亲的白发越来越多。每逢过年,她都要在院子里张望许久,嘴里念叨着:"三儿会不会突然回来?"可年年盼,年年失望。兄弟姐妹们渐渐也不再提起这个"失踪"的三弟,只在母亲思子心切时安慰几句。

有一年,隔壁老王家的儿子从北京出差回来,说在街上好像遇见过黄旭华。这个消息让全家人激动不已,母亲连忙追问细节。可老王家儿子说,那人走得太快,等他再找时人就不见了,也不知是不是认错了。

就这样,一晃就是三十年。家里的老屋换了新瓦,村口的老树长得更高了,只有音讯全无的黄旭华,在亲人心中渐渐成了一个模糊的影子。谁也不知道,这个"不孝子"究竟去了哪里,又在做着什么。

三、默默耕耘,艰难突破

1958年初,在北京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黄旭华和几位同事围坐在一张木桌前,桌上摆着一份来自苏联的电报。电报上赫鲁晓夫的话掷地有声:"中国想研制核潜艇,简直是异想天开。"

当天下午,毛主席得知这个消息后,一番话震动了在场所有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这句话很快传到了黄旭华他们的耳中,成为了他们日后坚持的动力。

没有图纸,就从零开始画;没有数据,就一点点测算。黄旭华带领团队提出了"骑驴找马"的研发思路。在一间不到二十平米的办公室里,他们开始了最原始的计算工作。办公桌上,一排算盘和计算尺就是他们最重要的"武器"。

为了计算核潜艇的重力和浮力数据,他们每天要进行数以万计的运算。一个数据算错,可能导致整个潜艇设计失败。有一次,团队分成三组同时计算一组数据,结果发现每组得出的答案都不一样。黄旭华立即组织大家连续工作三天三夜,反复核算,直到三组数据完全吻合。

1959年的一个夏夜,黄旭华在办公室研究核潜艇的外形设计。常规潜艇的流线型已经不能满足核潜艇的需求,必须找到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案。他在黑板上反复画着各种曲线,直到天亮。第二天,他带着几张草图找来了流体力学专家,经过反复论证,最终确定了水滴形设计方案。

这个突破性的设计让核潜艇的水下阻力大大降低,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65吨重的大陀螺如何安装?这个庞然大物不仅要保证潜艇平衡,还要确保安装空间。黄旭华带领团队在实验室搭建了一比一的木质模型,反复调整位置,经过上百次实验,终于找到了最佳安装点。

1962年的冬天特别冷。实验基地的房间没有暖气,研究人员只能靠一个小火炉取暖。黄旭华和同事们围着火炉,研究核潜艇内部近万件设备的布局问题。这些设备不仅要保证重心平衡,还要便于维修。他们在地上铺开巨大的图纸,一遍遍推演每个零件的位置。

最难的是核反应堆的安装。这不是简单地把反应堆放进潜艇那么简单。团队花了整整两年时间,解决了反应堆的防震、散热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期间,黄旭华多次带队去核物理研究所请教专家,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案。

1965年深秋,第一个核潜艇舱段开始建造。工人们24小时轮班作业,每一个焊点都要经过严格检查。黄旭华经常守在现场到深夜,发现问题就立即解决。有一次,他在检查焊接部位时发现了一个细小的裂缝,立即叫停了施工,重新返工。这个决定虽然耽误了工期,但保证了工程质量。

就这样,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黄旭华和他的团队开创了一条自主研发的道路。他们用最原始的工具,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实验室的灯光总是亮到很晚,而这些默默无闻的科研人员,正在书写着中国核潜艇发展史上最艰难的篇章。

四、重大突破,震惊世界

1970年12月26日凌晨,寒风凛冽的渤海湾畔一片寂静。突然,一阵低沉的汽笛声划破黎明前的黑暗。代号"091"的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缓缓驶离船坞,破浪而出。这一刻,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掌握核潜艇技术的国家。

现场的气氛异常庄重,没有鞭炮,没有欢呼,甚至连掌声都被压抑着。黄旭华站在岸边,望着那个庞然大物消失在晨雾中。这一天,他穿着一件普通的蓝色工作服,与其他工人毫无二致。没有人知道,这个默默无闻的人就是核潜艇的总设计师。

四年后的建军节,中央军委正式将这艘核潜艇命名为"长征一号"。这个消息通过电视播出时,整个研究所却出奇地平静。保密工作要求他们不能有任何异常表现,甚至不能在家人面前流露出丝毫喜悦。

实验室里依然灯火通明。黄旭华和团队已经开始着手第二代核潜艇的研制工作。这一次,他们要在水下发射导弹,这在当时是世界性的技术难题。

有一天,一位年轻技术员问黄旭华:"您说,等到哪一天我们的成果可以公开了,您最想对谁说?"黄旭华轻声回答:"保密工作无期限,也许这辈子都说不了。"

1975年春天,研究所来了一位记者,要采访核潜艇研制的相关情况。黄旭华接待了他,可整整谈了一下午,记者的本子上却只记下了寥寥数语。临走时,记者说:"您说的每句话都很精彩,可惜我一个字都不能写。"

保密工作严格到了极致。每份文件都要编号管理,每张图纸使用完必须立即销毁。有一次,一位工程师不小心把计算本带回了家,第二天一早就主动向保密部门报告,并接受了处分。

1981年,又一个重要时刻。中国第一艘导弹核潜艇在东海某海域成功试航。这次突破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水下导弹发射技术的国家。这一消息在国际上引起轩然大波,西方媒体纷纷猜测中国是如何做到的。

然而,真相被层层密码锁在档案室里。黄旭华和团队成员们依然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每天在研究所和家之间往返。他们甚至不能告诉孩子自己具体的工作单位,只说是在一个涉密部门。

1982年,一份绝密文件送到黄旭华手中——他获得了国防科工委二等奖。这份奖状被直接锁进了保密柜,连他的妻子也不知道这个消息。三年后,他又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可这个荣誉仍然不能公开。

就这样,一批又一批的核潜艇从船坞驶向深海,守护着祖国的万里海疆。而它们的缔造者却像潜藏在深海中的巨鲸,始终保持着沉默。他们用行动诠释着一句话:"真正的伟大,往往深藏在无名之中。"

时间一天天过去,这些默默无闻的功臣们渐渐白了头发。但他们从未后悔选择了这条道路,因为他们知道,这份沉默守护着祖国的安宁。

五、回首往事,无愧此生

1987年深秋,黄旭华站在广东海丰县老宅的门前,手中紧握着一束白菊。三十年未归的游子,终于踏上了回乡路。院子里的老井依旧,可挑水的人已经不在了。他直接走向父亲的坟墓,跪在墓前久久不起。

"三儿,你可算回来了。"九旬高龄的母亲颤巍巍地扶着拐杖走来。黄旭华转身看到满头白发的母亲,立刻跪下说:"娘,这些年让您受苦了。"母亲拉着他的手说:"现在知道你是为国家做大事,值得!"

当天晚上,全家人围坐在老宅的堂屋里。母亲让人特意蒸了一锅咸鱼糯米饭,就像三十年前那顿团圆饭一样。饭桌上,大姐拿出了那本《文汇月刊》,说起收到杂志时全家人的震惊。

"当时看到'黄总设计师'这几个字,我就知道是你。"母亲说,"这些年,每次有人说你不孝,我都说,我相信三儿一定有他的苦衷。"

第二天,黄旭华去看望了当年的老邻居。那些曾经说他"不孝"的街坊,如今都向他投来敬佩的目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说:"旭华啊,当年是我们错怪你了。"

回京前,黄旭华在母亲的房间里发现了一个旧皮箱。里面整整齐齐地放着这些年他寄回的所有信件,还有一些关于核潜艇的剪报。母亲说:"这些年,但凡报纸上提到核潜艇的消息,我都让人帮着剪下来收着。虽然不知道是不是你做的,但我总觉得和你有关。"

1992年,母亲去世。这一次,黄旭华终于能够尽孝送别。守灵时,他对着母亲的遗像说:"娘,您和父亲都理解了我,这就是我最大的安慰。"

随着保密期限的逐渐解除,黄旭华的事迹开始为人所知。2013年,他入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这样写道:"三十年隐姓埋名,只为国之重器;一生淡泊名利,但求寂寞坚守。"

2019年,黄旭华站在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上,接受共和国勋章。这位已过耄耋之年的老人,仍然保持着一贯的低调。有记者问他:"您觉得最对不起谁?"他说:"对不起父母,但我相信他们已经理解了,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如今,黄旭华依然保持着早年的工作习惯。每天清晨,他都会准时出现在研究所,为年轻的科研人员解答问题。办公室里,那个旧皮箱里装满了几十年来的手稿和图纸,成为了中国核潜艇发展史的见证。

2020年年初,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那天,有人问他:"现在回想起当年的选择,后悔吗?"黄旭华摇摇头,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早已褪色的怀表——那是父亲留给他的唯一遗物。表盘上刻着四个字:"精忠报国"。

0 阅读:0

这这这哈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