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军营播放纪录片,一连长突然大哭,指着屏幕:她是我的妻子

洞鉴五千年 2024-10-17 11:03:52

亲情是家人与家人之间的感情,而爱情则是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在一起相扶相持,因此更加被人们向往。

而在战争年代,一对真正的夫妇不仅是深情的伴侣,更是志同道合的同志,而且在期间还充满着生离死别,因此更加感人和令人钦佩。

而在历史上,有那么几对革命伴侣是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其中就包括周总理和邓颖超,可以说,他们是革命时期的典型代表。

周总理是我党领导人之一,他从小就雄心勃勃,决心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复兴而努力,后来也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

正是因为周总理有这样的决心,因此他曾决定一辈子不结婚,直到遇见邓颖超后,周总理才改变了这一想法,维持了51年的婚姻生活。

但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每一对夫妻都像周总理和邓颖超一样能顺利走下去,因为革命的道路上总是充满坎坷。

1952年,福建省军区营地内,一名战士飞快地跑入连长冯学永的营房,表示晚上会放映电影,让他去看看。

冯学永听后说得一头雾水,以往也不会叫他看电影,战士见他有点不理解,堆积表示:“连长,那我问你,想不想家?”

冯学永当然想了,随即点了点头,战士这才说道:“今晚播放的电影不一般,名叫《一定要把淮河治好》。”

值得注意的是,冯学永的老家就在淮河边上,而这部电影是关于这个地方的,那么必然有当地的镜头,因此战士才叫他去看。

听到战士这么说,冯学永回忆起来故乡,那是距离他最后一次回到家乡,已经过去整整六年十年,确实想念家乡。

就这样,冯学永就这样去看了电影,但谁也没想到,电影播放到一半的时候,冯学永直接嚎啕大哭,指着荧幕中的李秀英大喊:“这是我的妻子”。

那么问题来了,连长冯学永到底从电影中看到了什么?电影中的李秀英与冯学永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事情还需要从1950年说起,那时候的中国刚成立不久,国家百废待兴,好巧不巧淮河流域因天气出现了异常情况,发生了罕见的特大洪灾。

当地27个县城成为一片汪洋,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当受灾报告送到中央后,毛主席痛在心里,下定决心要治理淮河。

在毛主席的号召下,治淮工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村民也开始自发组成了治淮小队,而李秀英就是动员人之一。

在治理问题上,李秀英是“拼命三娘”,她从不将自己当成是女子,曾经一天就用坏了四条扁担,后来也成为榜样。

在淮河问题解决后,中央为了宣扬治淮,便派出工作组到当地拍摄纪录片,期间还将李秀英的故事当成典范。

随着纪录片《一定要把淮河治理好》的拍摄完成,电影在全国范围播放,甚至还传播到了各个军营,也就被冯学永看到。

李秀英出生在贫困家庭,上面还有哥哥姐姐,由于养不起这么多孩子,于是李秀英被送给了李秀英的舅舅。

舅舅舅母对李秀英非常疼爱,到了17岁时便打算为其招婿,于是将目光看向了在自家当学徒的冯学永。

冯学永家境困难,父母没有能力为其娶妻,就这样,李秀英和冯学永结为夫妇,婚后很幸福,还有了身孕。

但命运弄人,冯学永再一次外出后被抓了壮丁,他多次逃跑均遭到国民党毒打,后来他机缘巧合下参加了解放军,建国后成为了连长。

看到纪录片中的妻子后,冯学永很自豪,当即写信给妻子,希望她能南下团聚,最终这对夫妻得以团聚。

1 阅读:99

洞鉴五千年

简介:你想听的历史故事,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