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孩子,实则是父母的人生修行(6)--该如何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呆和他的朋友们 2021-03-11 22:46:40

“如果你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感觉到痛苦,那么一定是你的教育方法出现了问题”

--题记

今天我们将会学到以下内容:

出生顺序对孩子的影响

不良行为的分类

如何温和有效的矫正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在开始今天的学习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在如今已经提倡开放三胎的当下,出生顺序的先后会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一、出生顺序的重要性

孩子的信念,基于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理解。对出生顺序影响的了解,能增进你对孩子特定观念的理解,是走进孩子内心的一个途径。

排行最大的孩子

在家中排行最大的孩子,很可能认为自己是第一个出生的孩子,必须成为第一或最好的,才能显得自己重要。责任、领导者、专横、完美主义、挑剔、有条理、好胜、独立、保守、隐忍等等词汇,是人们对老大固有的印象。不过,并非每一个老大个性都完全相同,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排行最小的孩子

排行最小的孩子常常善于利用自己的魅力来激励别人为他们做事,本身富有创造性、爱玩儿。受到娇纵的老小,当别人不照顾他时,他就会认为不公平,被伤害。有些老小会选择另一种信念,认为自己必须赶上并超越所有前面的人,以证明自己的价值。长大后,成为非常卓越但仍在企图证明自己价值的人。

排行中间的孩子

中间的孩子常常会觉得自己受到挤压,既没有老大的特权,也没有老小的好处。他们容易认为,自己必须在某些方面与人不同,才能显示出自己的价值。表现为成功欲望过强或不充分发挥能力,成为“社交蝴蝶”或“含羞草”。他们大都比兄弟姐妹更随和,同情弱者。

另外,独生子既可能像老大,也可能像老小。也有许多因素会造成例外,比如性别,老大和老二性别不同,极有可能两人都成为老大式性格,而非按照出生次序分别形成老大、老二性格。比如年龄差距大于4岁,彼此之间干扰影响较小。又比如家庭氛围,推崇竞争氛围的家庭,孩子的差异会增强,反之,亦然。

二、不良行为的分类

在我们学习什么是不良行为之前,我们一定要先区分清楚孩子当前的行为是属于不良行为还是犯错,这是两回事儿。比如说一个两三岁的孩子会打破一个东西,这个不叫作不良行为。因为两三岁的孩子打破东西是正常行为,我们不能够把这个当作是不良行为。

其实所谓我们理解的行为不当,或是不良行为,就是因为缺乏知识、意识以及有效技能的行为,或是因失望而产生的行为。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

当孩子丧失信心时,丧失了信心之后,他感受不到归属感,也感受不到自己独特的价值的时候,他就会出现行为的失当。而人生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要去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

那么,如果一个孩子从小没有获得足够的归属感和价值感,他会有哪些偏差的行为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真正的不良行为是什么?

真正所谓的不良行为,一共有4类:

第一类叫作寻求过度关注。比如说我们邻居的孩子就是他要他妈妈一直看着他、陪着他、围着他转,不然就哭,导致他妈什么事情都做不了。有一次我在门口碰见他和他妈,就跟邻居寒暄了两句,这个小孩就在旁边开始大喊大叫的拉扯我邻居离开,陪他下楼去玩。这种孩子就是做任何事都需要你来看我,你来看我。这种孩子就会出现特别多的,比如说哭闹、大喊大叫、分离焦虑等等,都是在寻求过度关注的一个表现。

第二种就是寻求权力。寻求权力最典型的方式就是父母不能向孩子发号施令,孩子要说了算。在家庭当中发生了权力争夺,孩子表现出来的就是叛逆、顶撞父母等,父母让我干的事情我就不干,故意跟着父母对着干。这个叫作权力争夺。当然一个家庭当中一旦出现了权力争夺,本身就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但是如果你在孩子3岁之前就把感情基础打好得的话,在孩子未来的成长过程中就很少会出现过权力争夺的现象。

第三种就是报复。如果你过了这个寻求权力的阶段以后,这个孩子会出现很多报复性的行为,比如说乱花钱,破坏家里的东西,故意惹父母生气等等。他有很多种方法来让父母觉得不舒服,你让我不舒服,我就让你更不舒服。.但其实这种报复行为并不是说这个孩子有多么暗黑,或是多么坏,这只是他们在补偿自己,为在之前没有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经历中补偿自己。

第四种叫自暴自弃,这个现象严重一点,一般会出现在10岁以后,就是孩子做任何事都充满了无力感、失望和绝望,会觉得放弃是他们唯一的选择,因为他们自己真的相信自己不够格。他觉着我解决不了,我学不了的东西,数学我就不行,我不能学这个。或者他觉得我就是长得难看,没人喜欢我,也有的孩子成为班上经常闹笑话的人,有的孩子在班上整天总是出洋相,我也不愿意跟他们一样努力,不喜欢那么交朋友。所以父母骂他也不烦,他也不还嘴,他就是消极抵抗,我就这样。

这四种方式听起来大家都不陌生,因为在成年人身上也会出现。不可思议的就是,成年人总是要求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却往往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但是如果你童年的时候,没有把这四件事解决好,你长大了以后会把它用在你周围的同事、亲人和配偶身上,这个会伴随你一辈子。

所以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的时候,首先我们要有一种责任感,要知道孩子的不良行为大多数根源都在父母,我们至少要和孩子承担同样的责任,并且要学会使用鼓励性的、有长期效果的方法。

那针对这四种不良行为我们该如何来进行温和而有效的矫正呢?

三、如何温和有效的矫正

先提前说一下,这四种类型没有必须从第一种寻求过度关注到第四种自暴自弃的顺序来发生,有可能是某一个行为其中一种或者几种情况都存在。

好啦~接下来咱们开始针对这四种情况来分别说一下:

第一种:寻求过度关注

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只有在得到你的关注时,我才有归属感。

我们需要把孩子引向建设性行为。给孩子一个对大人有帮助的任务,比如给一个秒表,帮打电话的父母计时。做孩子意想不到的事。记得拥抱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常常有效。设置亲子特别时光,定期陪孩子。约定一些无言信号。避免给孩子特别服侍。给孩子安慰,表达你对他的信任。不管孩子的行为,关切地把手放在他肩膀上。彼此愉快时,花时间训练孩子。闭上嘴,采取行动。停止哄劝,站起来,拉住孩子的手,带孩子去洗漱间刷牙,挠挠孩子的咯吱窝。说出你的爱和关怀。

第二种:寻求权力

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只有当我说了算时,我才有归属感。

我们需要从权力之争中退出来,让双方都有时间冷静,然后再按照下面的一项或几项去做。承认我们不会强迫孩子做任何事,并请孩子帮助我们一起找到对彼此都有用的解决方案。用“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随后开个一对一的解决问题的家庭小会。引导孩子建设性地使用他们的权力。让孩子参与问题的解决。决定我们自己做什么,而不是试图让孩子做什么。设定与孩子的特别亲子时光。让孩子参与建立日常惯例。提供有限制的选择。让孩子把他们的问题放到家庭会议,或班会的议程上。说出你的爱和关怀。

第三种:报复

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我得不到归属,但至少能让你同样受到伤害。

我们切记不要还击,要从报复循环中退出来。保持友善的态度,等孩子冷静下来。猜测孩子因为什么受伤,表达同情和理解。坦诚地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反射式倾听,启发式提问。“你看起来很伤心。能告诉我发生什么了吗?”如果你造成了伤害,用矫正错误的3R。

第四种:自暴自弃

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不要放弃我,请给我一点鼓励、肯定。

我们需要花时间训练孩子,把事情细分到能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简单又基本的步骤。向孩子演示他可以照做的小步骤,建立孩子的小自信。记得安排一些小成功。肯定孩子的任何积极努力,无论多么微小。放弃你对孩子的任何完美主义的期待。关注孩子的优点。不言放弃是对孩子最基本的尊重,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我们需要花时间向他们一小步一小步地做示范,你不能指望孩子一步登天,彻底转变,重新建立自信是需要过程的。

其实说到底,这些方法都是在鼓励孩子,孩子信心的丧失来源于他失望的信念,以及没有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的感受,所以鼓励孩子,帮助孩子重建自信非常重要。

孩子是我们自己的孩子,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不管他变成什么样,在何种境遇,父母都是他最强大的后盾,都可以随时成为他的倾听者,无时无刻给予他的都是无条件的爱,孩子不良行为的背后,隐藏的是对父母爱的渴望。

赢得孩子的最好方式,是以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态度来解决问题。

这才是结束争斗最温和有效的方式。

0 阅读:19

呆和他的朋友们

简介:星座命理博主 文章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