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孩子,实则是父母的人生修行:最好的共同进步是从哪中学习?

呆和他的朋友们 2021-03-10 22:44:09

“如果你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感觉到痛苦,那么一定是你的教育方法出现了问题”

“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你怎么就不听呢?怎么就不长记性呢?是猪脑子吗?......"常常听到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候的话语皆是如此,其实我们可以扪心自问一下,这样的教育对孩子真的有用吗?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之旅~

我们第一天有提到,在阿德勒理论提出之初,很多父母或老师曲解了他提出的一些概念,那么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三个基本概念。

一.孩子的行为是以目的为导向

二.犯错误是学习的最好时机

三.如何学会道歉--超好用的三个R理论

“我们父母在进行正面管教的时候,不仅要知道“怎样做”,更应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阿德勒关于孩子及教育的相关基本概念,是我们必须使用正面管教的根本原因。”

1.孩子的行为是以目的为导向

德雷克斯曾经说过:“孩子的觉察能力很强,但解释能力很差”,我们可以理解为孩子对父母情绪或行为的感知能力特别强,但孩子对父母行为的解读能力特别差。

我们常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却在很多时候被表象所蒙蔽。

比如家里的大宝想要像二宝一样被父母关注时,他们不会考虑太多,会错误地认为:如果我也有小宝宝的行为,父母也会更关注我一些。这时候大宝就会学着二宝爱哭、需要奶瓶、尿床、拉裤兜子等等的行为,结果自然会适得其反,这些行为甚至会惹人厌烦或生气,而非充满爱意。而大宝的认为和解释并非事实,但她的看法比事实更重要,因为她的行为将取决于她所相信的事实。

但孩子自己是无意识的,此时他们会更加急迫的想要追求归属感,那么行为也会越发的让人讨厌,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孩子的很多不当行为,就是建立在对价值感和归属感的需求上,所以这是他们最首要最本质的需求。

所以当我们的孩子出现一些我们觉得不能理解的行为时,试试从他的目的,去发现他这样做的理由,而不要光顾着沮丧和厌烦,而是要充满爱和亲切。

2.犯错误是学习的最好时机

我们从小得到的教育,就是不要犯错,犯错是可耻的。

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没有人是完美的,我们不能这样苛求孩子,也不能这样苛求自己,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就是不要把错误当成一个“错误”,而要把它当成一次学习的机会,面对错误时,不再感到羞愧,而应该为有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而兴奋。

刚才我们说过,孩子会出现一些不当的行为,就是因为对归属感和价值观的追求。每当孩子出现不当行为的时候,我们都可以把它当成一个解密游戏,这些行为就是密码,然后我们问问自己:“他真正想要告诉我的是什么呢?”然后再想去怎样面对孩子的错误。

回想一下:孩子小时候曾经打碎那只杯子后,从我们父母那里得到的都是什么反馈?

有没有发现在孩子正在从一个阳光活泼的状态在向一个讨好父母的状态变化?

我们见过很多家里边是孩子一犯错,父母就会说跟你怎么说的,跟你说过多少次,那没记性,骂一顿甚至打一顿。

在孩子出现不当的行为之后,只顾着一味地谴责孩子。

可是我们不知道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

就是跟孩子划清界限,

就是很多父母急于批评孩子,核心的原因是不想跟孩子共同承担结果。父母会觉得说我又没做错,我跟他说过了,我都教过他了。

你看父母不断地强调,我跟你怎么说的,你这孩子不听话你看,他认为是孩子不听话。

但事实上就是父母应该和孩子共同来承担这个错误的结果。因为孩子是你的孩子,孩子是你培养,你是他的监护人。

所以你急于划清界限,是一种心理不成熟的表现。我们怕受到谴责,我们内心当中,觉得失去了一个杯子。

童年的时候,你被你的父母整天谴责,所以当那个杯子打碎了以后,你的内心当中首先反应出来的是有人要被骂了。那么这时候应该是谁,最好不是我。

所以你也没长大,你还是一个为了打碎一个杯子都会害怕的小孩,所以你会把这个恐惧的心情变成愤怒。变成愤怒的好处,就是可以把这个责任推卸给对方,你让孩子替你背了这个锅。让孩子觉得特别有负罪感,特别痛苦。

但实际上孩子并没有从这件事当中,他唯一学会的就是别惹我爸妈,惹了我爸妈会挨骂。

除此之外,他并没有学会必要的生活技能,所以要把每一次孩子犯错的过程,当作是一个学习的机会。

孩子犯错如果没有得到合适的反馈,这个后果足以改变他们的性格。

有的孩子会变成一个“讨好者”,以牺牲自己的自尊为代价去取悦父母,有的孩子会竭力掩盖自己的错误,想尽办法不被抓到,还有的孩子会为了不被羞辱而选择不去尝试。

再回忆一下昨天我们结尾的一句话:我们到底是要siperman(赢了)孩子呢还是要winner(赢得)孩子呢?

三、如何学会道歉--超好用的三个R理论

“中国的父母都在等孩子一句谢谢,而中国的孩子都在等父母一句道歉。”

我们父母要在教育当中学会道歉这件事,道歉不仅仅是让孩子要学会,我们自身也要学会道歉。道歉有一个三R原则,三个R就是三个步骤。

1.承认——首先要面对现实,坦然承认自己的错误,“啊呀,我犯了一个错误!”

2.和好——主动向孩子认错,直截了当的表示想要和好,“我希望得到你的原谅”、“我向你道歉”。

3.解决——邀请孩子一起参与到讨论解决方案的对话中来,“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你看咱们有什么办法能够弥补这件事。”

我曾经在商场上,看到一个家长做了一个非常好的示范。这个母亲的女儿在商场里的通道上跑来跑去,她说了这个孩子很多遍,小姑娘虽然有所收敛,但是还是会偶尔在当时的店铺里跑动,结果没一会,就听 “嘶”一声,原来是小女孩在跑动过程中,衣服勾到店里的装饰品上给划了一道很大的口子,这时这位母亲再也控制不住,向小女孩怒喊:“不让你跑不让你跑你非跑!这回好啦!我告诉你别想让我给你换衣服!”“你怎么不跑了?!昂?你跑吧,反正我也不想要一个野丫头”

听到母亲对自己大喊,并且出手如此伤人,小女孩再也控制不住的哭泣。等过了许久,这位母亲估计也已经冷静下来了,为自己刚才的话懊悔不已,但她没有像我们大多数父母那样,企图用关心孩子或是突然温柔的对待孩子来弥补她曾经带来的伤害(比如像我们妈妈常用的一招就是:出来吃饭!),而是正面坦诚的面对自己的错误。

她拉过小女孩,真诚地看着她的眼睛说:“宝宝,现在妈妈意识到,刚才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她停顿了一会儿继续说:“我郑重地向你道歉,对不起,妈妈不应该向你大喊大叫,更不应该说出那些伤害你的话”,“你能原谅我吗?下次如果妈妈再跟你大喊,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帮我吗?”

那个小女孩,几乎没有犹豫,马上就跟自己的妈妈说:“没关系妈妈,我不生你的气了,如果不是我一直跑,你也不会和我喊的,我下次也多听妈妈的话”然后可怜巴巴的望着自己的母亲:“现在还能让妈妈帮我换一件漂亮衣服穿了吗?”

这时候妈妈马上就笑了,亲了孩子,孩子也开开心心抱了一下妈妈就自己去玩了。

其实相比我们对孩子的爱,孩子给我们的爱才更纯粹,更深厚,只要我们能够坦诚的跟孩子认错,孩子都是会马上原谅。

作为一个人,我们很容易会被情绪左右而失去理智,这些冲动的行为总是会不可避免的让我们犯错,但是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错后不积极解决,而是消极对待,或是幻想孩子能够理解你,其实只要能让孩子感受到你的无条件的爱,所以最好的共同进步就是从错误中学习,这些错误都会被孩子谅解,而这也是你给孩子作出的最好榜样之一。

0 阅读:18

呆和他的朋友们

简介:星座命理博主 文章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