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激烈、精彩的时代之一。在这个时代中,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豪杰,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勇气、忠义、奸诈、阴谋、诡计,书写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故事,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和喜爱的,莫过于罗贯中的名著《三国演义》。
这部小说,以历史为基础,以艺术为手段,塑造了一批批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一场场惊天动地的战争场面,揭示了一条条深刻的人生哲理,影响了无数的读者。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副将,都是这样的。
在三国的历史中,有两个副将,他们的武功和谋略,都远远超过了他们的主将,他们为主将提出了正确的建议,可惜他们的主将不听,结果导致了他们的主将的灭亡,而他们自己,也没有能够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赏识。
这两个副将,分别是谁呢?他们为什么会比主将还厉害?他们的主将为什么不听他们的建议?他们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01
第一个副将,比主将还厉害的,是庞德。庞德原本是马超的副将,三国演义中写的是因为生病,庞德卧病不起,没有跟随马超出征,曹操灭张鲁之后,被曹操收服。但《三国志》中并没有说庞德有病,只是说庞德留在汉中张鲁那里。当曹操攻占汉中后,庞德也随之投降。
从此以后,庞德成为曹操手下的一员大将,为曹操南征北战,战功赫赫。
在荆州和关羽对抗的时候于禁是主将,庞德为副将。
于禁是曹操的老部下,曹操对他很信任,任命他为征南将军,统领十万大军,去攻打关羽。于禁自认为是曹操的心腹,武功也不弱,所以对自己的能力很自信,不把关羽放在眼里。
庞德虽然是曹操的新部下,但是他的武功和谋略,都远远超过了于禁。他曾经跟随马超,与曹操对抗,对曹操的军事部署和战术,都有深刻的了解。他对关羽也很敬畏,知道关羽的勇猛和智慧,不敢轻视。他的建议,是坚守高地,不要轻易出战,等待时机。
可惜的是,于禁不听庞德的建议,反而嫌弃庞德多事,觉得庞德是在质疑他的能力和决断。于禁一意孤行,带兵下山,与关羽决战。
结果,他的军队被关羽打得大败,他自己也被关羽一箭射中左臂,差点丢了性命。庞德为了救他,与关羽大战不分胜负,后面寻机才把他带回大营。于禁虽然得救了,但是却没有感激庞德,反而埋怨庞德没有及时鸣金收兵,让他受了伤。庞德只能无奈地摇摇头,心想,这个主将,真是不可理喻。庞德多次出去厮杀,于禁寸功未立,因此给人的感觉是庞德比于禁厉害。
最后,于禁不听庞德的劝阻,非要在低洼处安营扎寨,结果被关羽水淹七军,导致全军覆没,结果于禁被俘,庞德身死。
02第二个副将,比主将还厉害的,是张郃。
张郃原本是袁绍的部下,但是后来因为袁绍败亡,被曹操收服。从此以后,张郃成为曹操手下的一员大将,为曹操镇守西北,抵御蜀汉和羌人的进攻。他的主将,是夏侯渊。
夏侯渊是曹操的族弟,曹操对他很信任,任命他为征西将军,统领十万大军,去守汉中。夏侯渊自认为是曹操的心腹,武功也不弱,所以对自己的能力很自信,不把蜀汉放在眼里。他的副将,是张郃。
张郃虽然是曹操的新部下,但是他的武功和谋略,都远远超过了夏侯渊。他曾经跟随袁绍,与曹操对抗,对曹操的军事部署和战术,都有深刻的了解。他对蜀汉也很敬畏,知道蜀汉的勇猛和智慧,不敢轻视。他的建议,是坚守汉中,不要轻易出战,等待时机。
可惜的是,夏侯渊不听张郃的建议,反而嫌弃张郃多事,觉得张郃是在质疑他的能力和决断。夏侯渊一意孤行,带兵下山,与蜀汉的黄忠决战。结果,他的军队被黄忠打得大败,他自己也被黄忠一刀斩杀,惨死在定军山。这场定军山之战,是三国演义中的一场高潮战役,也是三国史中的一场经典战役。也是整个三国史上阵亡级别的最高将领了。
结语:根据这两人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三国演义中的副将并不都是主将的附庸,有些副将的真实本领甚至超过了主将,但是由于主将的骄傲、自信、轻敌等缺点,导致他们不听从副将的正确建议,最终走向灭亡。这些副将的故事,不仅是三国演义的精彩章节,也是我们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启示,那就是要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不要因为自己的地位或者能力而忽视他人的贡献和建议,否则就会错失良机,导致失败。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三国最出名副将必须是赵云。赵云什么都是第一。入川时赵云是诸葛亮副将,汉中时赵云是黄忠的副将。看,赵云当副将也是最厉害。
汉末三国时期最厉害副将:张郃、史唤、马岱、庞德、关平、张翼、廖化、郭淮、孙礼、夏侯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