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壶:点茶时的注汤工具,
在历史上同时也作酒具或茶具。在宋画中多处可见,主要出现在三种场景,一是在聚会桌上,与食品同时出现:二是出现在炉子上;三是出现在茶师手中。
一,执壶的四种叫法和文史出处:
执壶:唐及五代和北宋。
汤瓶:北宋蔡襄《茶录》。
瓶:北宋徽宗《大观茶论》。
茶瓶:南宋《梦粱录》。
茶瓶:明朱权《茶谱》。
1,蔡襄《茶录》“汤瓶:瓶要小者易候汤,又点茶注汤有准。黄金为上,人间以银铁或瓷石为之。”
2,赵佶《大观茶论》:“瓶•瓶宜金银,小大之制,惟所裁给。注汤害利,独瓶之口嘴而已。嘴之口差大而宛直,则注汤力紧而不散;嘴之未欲园小而峻削,则用汤有节而不滴沥。盖汤力紧则发速有节,不滴沥,则茶面不破”。
3,《梦梁录》:“巷陌街坊,自有提茶瓶沿门点茶,或朔望日,如遇吉凶二事,点送邻里茶水,倩其往来传语。”
4,朱权《茶谱》:“茶瓶•瓶要小者易候汤,又点茶汤有准。古人多用铁,谓之罂。罂,宋人恶其生鉎,以黄金为上,以银次之。今予以瓷石为之。通高五寸,腹高三寸,项长二寸,嘴长七寸。凡候汤不可太过,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
二,五幅宋画中执壶的使用方法:
1.北宋《文会图》中的执壶。
文会图所取的是点茶过程的分茶环节作静态印记,图中执壶已使用完毕,放回方型炉子上继续保温加热,以备下一点茶注汤环节使用。
2.南宋刘松年《撵茶图》中的执壶。
茶艺师右手执壶,正往大瓯注汤,画面取景于点茶过程中的注汤环节定格。右前方的一叠茶盏和一叠盏托正等待着下一环节分茶的开始。
3.《茗园赌市图》中的执壶。
点茶外卖小哥聚集友茶,探讨技艺的画面。
一茶师左手托盏受汤,右手持壶注汤,是悬手动态点茶的注汤环节定格,其余几位茶师右手拎风炉茶瓶,左手手抓一叠茶盏,交流场面非常热闹。
同一题材的还有佚名的《斗浆图》,赵孟頫的《斗茶图》。充分展现了南宋时期杭州巷陌街坊点茶盛景,这个时期的执壶一是在手上,二是在炉上保温加热。
4.《春游晚归图》中的执壶。
《春游晚归图》,绢本团扇画,把南宋某年春天的某一天被画笔精微地记录下来了。一位骑马的皇室成员,前后拥着九个步行仆人——前两个开路,栅栏显然是他们移开的;中间两个扶马镫;后面五个携食盒、背帽子、顶茶几、担茶炉、扛折叠椅。他们刚结束了一场郊外茶宴,打道回宫。
茶担一头是“方炉活火”,炉中火尚未熄灭,二把执壶斜放在炉火中。
5.《五百罗汉图》中的执壶。
公元1188年,民间画家周季常,林庭珪经过十年努力,完成了百幅五百罗汉图,其中的罗汉供茶图把多动注汤点茶搬进了画面。在这幅图中,四位罗汉盘腿而坐,双手托盏受茶,茶艺师在行进中左手持壶注汤,右手持筅击拂,完成点茶过程。图中对行走中悬手动态点茶作“注汤击拂”定格。
三,宋画中的执壶使用方法展示的是一种“沸水点茶”技巧。
为什么要用沸水点茶?
1.沸水可以使茶粉在短时间内淅出其水浸出物及达到最大的溶解度。茶叶内含特征物质随着冲泡水温提高,在茶汤中的浸出率增加。水温增加,有助于提高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以及水对茶叶组织的渗透能力;同时水温提高,加速茶叶组织破坏,增加茶叶组织间的空隙,从而有利于茶叶内含物质的淅出。
这与茶叶感官审评的国家标准不谋而合:沸水注汤。
2.茶叶中内含物的溶解度受茶汤PH值的影响,碱性茶汤可以提高其溶解度。
陆羽在唐代就提出了三沸水概念,我们把各种水的三沸水作了酸碱度测试:
实验结果:
熟水的PH值是与煮水沸腾时间有关。
用三沸水煮茶,时间一到不用击拂,乳花也会“皤皤然如积雪耳”。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
“热汤”(又名,百沸汤,太和汤)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助阳气,行经络,热汤须百沸者佳,半沸者,饮之反伤元气,作胀。
经测定,水经百沸(煮半小时)PH值在9.0左右。
3.沸水调膏是劳动人民的生活经验,是增加其粘性的小方法。
开水烫面,是为了增加食品糯性粘性的一种和粉方法。同样原理用于调膏,使茶叶中的果胶迅速溶化,发挥其粘性,使沫饽发立,以迅速达到宋徽宗关于“调至融胶”的技术要求。
杭州亚运会亚运村点茶采用沸水烫茶粉技术,点茶效果图。
点茶过程中用沸水注汤,是从魏晋南北朝开始探索:
西晋杜育“焕如积雪”。
南朝陶弘景“茗有饽饮之宜人”。
至宋代《大观茶论》作结论“调至融胶”。
这是对茶汤乳花现象到方法论的完善,这一步,老祖宗们足足走了八百多年。